圖像化
圖像化
圖像化就是指將各種複雜多變的信息,來製作“圖像”的進程。這些“圖像”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體的,甚至還可能是多維的。
圖像化不同於“圖像”,後者僅僅將信息轉變為可以用視覺或觸覺能感覺到的景像或影像,或就是指各種圖形和影像的總稱。而 圖像化則是將各種複雜多變的信息,這種信息包括由人工形成的物質、能量和精神產品以及人類活動過程中的所形成的人與人的關係(後者也稱為社會環境)等,用視覺或觸覺來“感知”的,以“圖像”手段表達內容的一種進程在人腦中的直接反映,而感知能力則是說通過感覺器官感覺某樣不可視或者肉眼無法直接觀察的物體,並能通過感覺描繪出其具體形狀或者運動狀態的一種超能力。“圖像”只是形式、而圖像化才是內容。
解釋一:圖像化就是指將各種複雜多變的信息,來製作“圖像”的進程。藉以從這些“圖像”中獲得對“信息”的感知。這些“圖像”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體的,甚至還可能是多維的。
解釋二:是以圖像來表達意義的文化趨勢。以形象的、甚至栩栩如生的圖像來顯示存在狀況。巳成為當代人們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圖像化在表達上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平面化與世界性。因而也成為當代信息傳達的重要方式之一。
圖像化的發展
商代甲骨文象形文字“龍”
例如中國甲骨文的象形字“龍”字 就是通過各種傳說予以“圖像化”的產物。
隨著人類的進步和發展,人類已不再只滿足於“壁畫”、“象形字”等單個平面圖型上勞作,一方面對這些單個平面圖型通過“感知”聯繫了起來,去繼續創作更多的類似可“聯想”的圖型,這便是我們上面說到的文字的發明;另一方面則對已創作的圖型進行改造,進而引發了文字的演變。再者,為了更形象地表達信息的形似性,石雕、以及以後的青銅器等便應運而生,這種過程通俗地說,就是三維圖像化進程,因為它們是立體的,既可視又可摸,即可以用視覺或觸覺來“感知”的內容。
近代由於計算機圖形學的產生和發展,人們又把很多“圖像”有機地組織在 一起,如呈現在電視屏幕上奔跑的馬等等,這便是二維圖像化所表達的可以是三維的、甚至還可以是多維的圖像實例。屏幕上的奔跑的馬之所以有動感,是感知到四維圖像的反映,實際上還是二維圖像所表達的內容,因為它們只是由二維圖型有機組合成的,仍是很多平面的馬的照片。圖像化時代悄然來到。
在這個圖像化時代里,人們越來越依賴種種圖像生活:從圖像獲得知識技能,從圖像感知歷史風雲,從圖像看到大是大非,從圖像獲得海外奇觀,圖像甚至讓我們看到了我們不可見的“現實”:粒子、精子、腦波、宇宙景觀、心靈的震顫。我們的認知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擴張。
神女峰-讓我們感知到數千年歷史濃縮其間
隨著科學進一步發展,更多複雜的圖像化的例子還將會不斷出現。
“圖像化”以其形式來說可以有如下類別:
(一)、二維圖像化
二維圖像化:其載體為呈面性,被長、寬兩個方向確立,即由人為設置邊界面圍合成的二維空間虛擬現實。它不同於二維圖像,因為二維圖像化所表達的可以是三維的、甚至還可以是多維的。通過這些圖像或影像可以用視覺或觸覺來”感知“。注意:這裡的“感知”的意思是指客觀事物通過感覺器官在人腦中的直接反映。例如,上面所提到的在屏幕上奔跑的馬被感知有動感等等。
流水潺潺
(二)、三維圖像化
三維圖像化:其載體為呈體性,被長、寬、高三個方向確立,由人為設置邊界面圍合成的是三維空間虛擬現實。它不同於三維“圖像”,這裡所說的“圖像”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可視又可摸,三維圖像化即可以用視覺或觸覺來“感知”的內容。所以三維圖像化所表達的內容可以是四維的、多維的。同樣的,它可以通過這些雕件、塑像等來”感知“。
(三)、四維圖像化和多維圖像化
四維圖像化:其載體應呈時空流動性,被長、寬、高和時間四個方向共同確立,由人為設置邊界面圍合成的是四維空間環境。四維圖像化所表達也可以是四維的還可以是多維的。只是人類目前還不能理解到多維。它只是推理。所以還沒見“四維圖像化”的載體可以用感知的實例,也就是說四維圖像目前還無法創建,當然談不到四維圖像“感知”了。
現在科學家的理論認為整個宇宙是十一維的,不過這僅僅只是理論,人類的理解尚需時日。
圖像化是人類一種形象的思維的升級
正如數字化是智能技術的基礎一樣,圖像化也是人類不可或缺的一種形象思維升級。 “數字”只是“數字化”的載體,“圖像”也只能是“圖像化”載體,前者是為後者服條的。“數字化“不同於”數字“, ”圖像化“也不同於”圖像“它們都是內容與形式的關係。
以所謂“文學圖像化”為例,在人類歷史上,圖像和文字之間一直存在著爭奪和較量。正如米歇爾所說:“文化的歷史部分就是圖像符號和語言符號之間爭取支配地位的漫長鬥爭的歷程,任何一方都是為自身而要求一個可以接近自然的特權。”人類早期是“圖像”時代、“視覺文化”時代,正是由於“圖像化”發展才產生了文字,石雕、青銅器等產生也正是”三維圖像化推動的結果。文字被發明以後,圖像一直被壓抑,這裡隱含著文字的霸權。認為圖像是“膚淺”的,毫無思想深度,人人可以讀懂的,而更糟的是人們又把“圖像”與“圖像化”等同起來,因此也對圖像化予以鄙薄。而後現代社會填平了高雅文化與通俗文化之間的鴻溝,使得圖像化時代的回歸,“電子媒介的出現和廣泛應用,為信息的公共化和圖像化消費的全面普及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性。”圖像化為大眾化的意識形態表達提供了一個最有效的途徑,大眾傳媒和現代科技改變了文學和文化消費的載體和手段,文學的圖像化消費正是這種新時代的產物。圖像化成為人類一種形象思維的升級觀念已不可忽視。
信息時代正在悄悄地改變著人們的思想意識,,計算機的出現和逐步普及,把信息對整個社會的影響逐步提高到一種絕對重要的地位。信息量,信息傳播的速度,信息處理的速度以及應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幾何級數的方式在增長。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一時間人們也越來越熱衷於討論“圖像化”這一話題,什麼“文學圖像化”、數字圖像化”、“繪畫圖像化”等等,凡能加上“圖像化”的似乎都很新潮。另一方面,人們也越來越害怕因為“圖像化”時代的到來,而使得人類失去了思維能力,這些人把所謂“圖像化”單純理解為“圖像”、讀圖時代”,他們所理解的“圖像化”只是平面圖像或視像,殊不知其信息包括由人工形成的物質、能量和精神產品以及人類活動過程中的所形成的人與人的關係,即社會環境。亞泉 《物質進化論》說:“宇宙間三者(物質、生命、心靈)以外,別無現象,則所謂定理定法者,即在此現象之中。所感所知者,亦感知此現象而已。”圖像化正是這種現象所感所知者,而“圖像”只能所感物質,卻無法見到生命、心靈的進程。所以說“圖像化”是人類一種形象思維的升級,它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把信息轉變為可以用視覺或觸覺來感知的圖像、雕像或影像的“圖像化”,不但沒有放棄思維的輔助,只會“在感知基礎上,去提升你的思維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