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振昌

姜振昌

姜振昌,山東昌邑人,1952年11月生。 1982年山東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1992年被確定為山東省高校首批省級中青年學術骨幹和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1995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作高級訪問學者一年。1995年破格晉陞為教授。1999 年被評為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同年被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06年被評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07年獲全國模範教師稱號。2008年被評為山東省高校十佳優秀教師。2011年被評為山東省教學名師。2014年被省政府批准為二級教授。現為青島大學一層次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漢語言文學國家特色專業和中國現當代文學省級特色重點學科帶頭人,兼任全國魯迅研究會理事、山東省社科聯委員、山東省中國現代文學學會副會長、全國社科規劃辦評審專家、全國高校重點學科評審委員會委員等職。

學術成果概述


上世紀90 年代以來,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等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 70 余篇,《新華文摘》轉載 6 篇,中國人大報刊複印資料轉載 8 篇;出版個人學術著作 5 部,編著 2 部,參著 2 部;獨立承擔省部級以上研究課題 4 項,其中《魯迅與中國新文學主流》為國家社科規劃項目( 2002-2007 、經費 8 萬),《中國現當代雜文史通論》為國家社科規劃項目( 2010-2013 、經費 12 萬),《百年風旗》為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 2001-2003 、經費 2 萬),《山東新文學大系》為山東省委特批項目( 1998-1999 、經費 100 萬、已結項並出版); 16次獨立獲得省部級社科優秀成果獎,其中《中國現代雜文史論》 1997 年獲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 < 故事新編 > 與中國新歷史小說》 2002 年獲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議論的 " 曲張力 " 與魯迅雜感文體的藝術特徵》 2006 年獲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 < 故事新編 > 與中國新歷史小說》 2006 年獲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 吶喊 >< 彷徨 > :中國小說敘事方式的深層嬗變》 2009 年獲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主要學術成果附后)

教學成果概述


在完成本科教學的同時,已獨立招收10 屆博士研究生和 20 屆碩士研究生。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 " 中國現代文學 " 、 " 魯迅研究 " 、 " 魯迅與中國新文學主流 " 、 " 思維方法與文學研究 " 等多門課,多次獲優秀教學獎。2008年被評為山東省高校十大優秀教師。2011年被評為山東省教學名師。《中國社會科學》、《人民日報》、《文藝報》、《聯合日報》、《現代教育導報》等曾多次介紹其學術成果和治學事迹。

著作


1 、《中國現代雜文史論》(專著, 25 萬字),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5 年版。
2 、《繆斯的精靈》(論著, 22 萬字),山東文藝出版社 1994 年版。
3 、《經典作家與中國新文學》(論著, 30 萬字),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3 年版。
4 、《魯迅與中國學文學的精神》 ( 主編, 36 萬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4 年版。
5 、《民國雜文大系》( 10 卷, 250 萬字),文化藝術出版社 1996 年版。
6 、 《魯迅新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9 年版。
7 、《經典作家與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1 年版

論文


1 、《魯迅與中國新文學中的現實主義》,《魯迅研究月刊》 2008 年第 8 、 9 期頭條。
2 、《魯迅與現實主義:生活真實的發現和征服》,《文學評論》 2010 年第三期頭條。
3 、《在整合和分化中嬗變發展》(論文, 18 千字),《文學評論》 1996 年第 5 期。
4 、《 < 故事新編 > 與中國新歷史小說》(論文, 19 千字),《中國社會科學》 2001 年第 3 期,《新華文摘》 2001 年第 8 期全文轉載。
5 、《魯迅與中國 20 世紀雜文》(論文, 15 千字),《魯迅研究月刊》 1999 年第 8 期,《新華文摘》第 12 期全文轉載。
6 、《新世紀魯迅研究綜述》( 16 千字),《東嶽論叢》 2003 年第 3 期,《新華文摘》第 10 期全文轉載。
7 、《時代的雜文意識和雜文的時代意識》( 6 千字)《東嶽論叢》 1995 、 3 期,《新華文摘》第 6 期全文轉載。
8 、《中國文學現代轉型的內驅力和基本趨向》( 4 千字),《理論學刊》 2002 年第 5 期,《新華文摘》第 12 期摘要轉載。
9 、《魯迅與左翼文學運動》(論文, 16 千字),《文學評論》 2003 年第 3 期。
10 、《議論的 " 曲張力 " 與魯迅雜感文體的藝術特徵》 ( 論文, 14 千字 ), 《文學評論》 2004 年第 5 期。
11 、《 < 吶喊 >< 彷徨 > :中國小說敘事方式的深層嬗變》( 15 千字),《文學評論》 2006 年第 4 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 2007 年第期 1 期全文轉載,《新華文摘》 2006 年第 24 期摘要轉載。
12 、《一脈天風,百年旺泉 —— 中國新文學中的 " 魯迅風 " 雜文》( 13 千字),《文藝研究》 2006 年第 6 期。
13 、《現代遊記:人生與自然的長綠心河》(論文, 12 千字),文學評論叢刊》 1998 年第 2 期。
14 、《責任感與獨立性:魯迅雜文的傳統》(論文, 4 千字),《文藝報》 2000 年 11 月 21 日。
15 、《新文學裂變中的革命文學論爭: " 鯰魚效應 " 與魯迅的抉擇》(論文, 8 千字),《學術探索》 2003 年第 7 期。
16 、《歷史不了情:阿 q 精神話題的 " 當代性 " 》(論文, 9 千字),《東嶽論叢》 2004 年第 2 期。
17 、《 " 當代性 " 與魯迅研究 20 年》,《山東師範大學報》 2004 年第 6 期。
18 、《當代的和科學的 —— 新時期以來中國魯迅研究的歷史回顧》,《東方論壇》 2005 年第 5 期。
19 、《走向整合轉型的魯迅研究 》,《 魯迅研究月刊》 2002 、 4 期。
20 、《褒揚貶損之間》,《 魯迅研究月刊》 2002 、 4 期。
21 、《魯迅與左翼文學運動》,《 魯迅研究年鑒》,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5 年版。
22 、《 < 吶喊 >< 彷徨 > :中國小說敘事方式的深層嬗變》,《年魯迅研究年鑒》,河南文藝出版社 2007 年版。
23、《雜文史上的公案:"現代評論派"與魯迅》,《魯迅研究月刊》第12期。
24、《魯迅與五四文學傳統》、《2010魯迅研究年鑒》,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
25、《裂變與再生:作為左翼文學先聲的"革命文學"辨爭》、《魯迅研究月刊》2015年第1期。

獲獎


1 、《吶喊》《彷徨》:中國小說敘事方式的深層嬗變, 2009 年獲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個人)。
2 、《 < 故事新編 > 與中國新歷史小說》, 2006 年獲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個人)。
3 、《中國現代雜文史論》, 1997 年 12 月獲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個人)。
4 、《 < 故事新編 > 與中國新歷史小說》, 2002 年 12 月獲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個人)。
5 、《議論的 " 曲張力 " 與魯迅雜感文體的藝術特徵》 ,2006 年 3 月獲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 ( 個人 ) 。
6 、《在整合和分化中嬗變發展》, 1998 年 5 月獲山東省首屆劉勰文藝評論獎(個人)。
7 、《魯迅與中國 20 世紀雜文》, 2000 年獲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個人)。
8 、《魯迅與左翼文學運動》, 2005 年獲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個人)。
9 、《一脈天風,百年旺泉 —— 中國新文學中的 " 魯迅風 " 雜文》, 2007 年 12 月獲山東省劉勰文藝評論獎(個人)。
10 、《 < 吶喊 >< 彷徨 > :中國小說敘事方式的深層嬗變》, 2008 年獲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個人), 2007 年 9 月獲山東省教育廳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個人)。
11 、《魯迅與左翼文學運動》, 2004 年獲青島市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個人)。
12 、 《魯迅與中國新文學中的現實主義》, 2010 年獲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個人), 2009 年獲山東省教育廳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個人)。
13、《魯迅與現實主義:生活真實的發現和征服》,2014 年獲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個人)

項目


1 、 《中國現當代雜文史通論》,國家社科規劃項目( 2010 - 2016)
2 、《百年風旗-魯迅與中國新文學》,國家社科規劃項目( 2002 - 2007 )。
3 、《中國現當代雜文史通論》,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 2007 - 2009 )。
4 、《東亞文學與文化》,山東省 " 11.5" 強化建設項目( 2006 -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