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安全

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完整情況

生態安全是指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完整情況。是人類在生產、生活和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等影響的保障程度,包括飲用水與食物安全、空氣質量與綠色環境等基本要素。健康的生態系統是穩定的和可持續的,在時間上能夠維持它的組織結構和自治,以及保持對脅迫的恢復力。反之,不健康的生態系統,是功能不完全或不正常的生態系統,其安全狀況則處於受威脅之中。

定義


生態系統完整性和健康的整體水平,尤其是指生存與發展的不良風險最小以及不受威脅的狀態。

狹義

狹義的生態安全概念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態系統的安全,即生態系統完整性和健康的整體水平反映。健康系統是穩定的和可持續的,在時間上能夠維持它的組織結構和自治,以及保持對脅迫的恢復力。
若將生態安全與保障程度相聯繫,生態安全可以理解為人類在生產、生活和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等影響的保障程度,包括飲用水與食物安全、空氣質量與綠色環境等基本要素。

廣義

廣義生態安全概念以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IASA,1989)提出的定義為代表:生態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樂、基本權利、生活保障來源、必要資源、社會次序和人類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脅的狀態,包括自然生態安全、經濟生態安全和社會生態安全,組成一個複合人工生態安全系統。

概念

一是環境、生態保護上的含義。即防止由於生態環境的退化對經濟發展的環境基礎構成威脅,主要指環境質量狀況低劣和自然資源的減少和退化削弱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支撐能力;
二是外交、軍事上的範疇。即防止由於環境破壞和自然資源短缺引起經濟的衰退,影響人們的生活條件,特別是環境難民的大量產生,從而導致國家的動蕩。

詳解


生態安全強調保障生態安全的生態系統應該包括自然生態系統、人工生態系統和自然——人工複合生態系統。從範圍大小也可分成全球生態系統、區域生態系統和微觀生態系統等若干層次。從生態學觀點出發,一個安全的生態系統在一定的時間尺度內能夠維持它的組織結構,也能夠維持對脅迫的恢復能力,即它不僅能夠滿足人類發展對資源環境的需求,而且在生態意義上也是健康的。其本質是要求自然資源在人口、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三個約束條件下穩定、協調、有序和永續利用。
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壓力不斷增大,人地矛盾加劇。儘管世界各國在生態環境建設上已取得不小成就,但並未能從根本上扭轉環境逆向演化的趨勢;由環境退化和生態破壞及其所引發的環境災害和生態災難沒有得到減緩,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臭氧層空洞的出現與迅速擴大,及生物多樣性的銳減等全球性的關係到人類本身安全的生態問題,一次次向人類敲響警鐘。
因此,不管作為個人、聚落、住區,還是作為區域和國家的安全,都面臨著來自生態環境的挑戰。生態安全與國防安全、經濟安全、金融安全等已具有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並構成國家安全、區域安全的重要內容。保持全球及區域性的生態安全、環境安全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等已成為國際社會和人類的普遍共識。

問題


生態安全的概念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被提出,但是由於生態安全內涵的豐富和複雜性,以及人們對生態安全的研究尚不夠深入,因而一直也未能形成統一併普遍接受的定義。

局限


生態安全定義存在兩方面的局限:一方面,僅考慮了生態風險(指特定生態系統中所發生的非期望事件的概率和後果),而忽略了脆弱性(指一定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下,某一系統對環境變化和自然災害表現出的易於受到傷害和損失的性質)的一面;另一方面,僅把生態安全看成一種狀態,而沒有考慮到生態安全的動態性。針對這一局限,生態安全可以定義為人與自然這一整體免受不利因素危害的存在狀態及其保障條件,並使得系統的脆弱性不斷得到改善。一方面,生態安全是指在外界不利因素的作用下,人與自然不受損傷、侵害或威脅,人類社會的生存發展能夠持續,自然生態系統能夠保持健康和完整。另一方面,生態安全的實現是一個動態過程,需要通過脆弱性的不斷改善,實現人與自然處於健康和有活力的客觀保障條件。

內涵


生態安全
生態安全
生態安全具有整體性、不可逆性、長期性的特點,其內涵十分豐富。
1.生態安全是人類生存環境或人類生態條件的一種狀態。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一種必備的生態條件和生態狀態。也就是說,生態安全是人與環境關係過程中,生態系統滿足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必備條件。
2.生態安全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沒有絕對的安全,只有相對安全。生態安全由眾多因素構成,其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滿足程度各不相同,生態安全的滿足也不相同。若用生態安全係數來表徵生態安全滿足程度,則各地生態安全的保證程度可以不同。因此,生態安全可以通過反映生態因子及其綜合體系質量的評價指標進行定量地評價。
3.生態安全是一個動態概念。一個要素、區域和國家的生態安全不是一勞永逸的,它可以隨環境變化而變化,反饋給人類生活、生存和發展條件,導致安全程度的變化,甚至由安全變為不安全。
4.生態安全強調以人為本。安不安全的標準是以人類所要求的生態因子的質量來衡量的,影響生態安全的因素很多,但只要其中一個或幾個因子不能滿足人類正常生存與發展的需求,生態安全就是不及格的。也就是說,生態安全具有生態因子一票否決的性質。
5.生態安全具有一定的空間地域性質。真正導致全球、全人類生態災難不是普遍的,生態安全的威脅往往具有區域性、局部性;這個地區不安全,並不意味著另一個地區也不安全。
6.生態安全可以調控。不安全的狀態、區域,人類可以通過整治,採取措施,加以減輕,解除環境災難,變不安全因素為安全因素。
7.維護生態安全需要成本。也就是說,生態安全的威脅往往來自於人類的活動,人類活動引起對自身環境的破壞,導致自己生態系統對自身的威脅,解除這種威脅,人類需要付出代價,需要投入。這應計入人類開發和發展的成本。

本質


生態安全的本質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生態風險,另一個是生態脆弱性。生態風險表徵了環境壓力造成危害的概率和後果,相對來說它更多地考慮了突發事件的危害,對危害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較弱;而生態脆弱性應該說是生態安全的核心,通過脆弱性分析和評價,可以知道生態安全的威脅因子有哪些,他們是怎樣起作用的以及人類可以採取怎樣的應對和適應戰略。回答了這些問題,就能夠積極有效地保障生態安全。因此,生態安全的科學本質是通過脆弱性分析與評價,利用各種手段不斷改善脆弱性,降低風險。

安全現狀


我國的生態安全形勢十分嚴重:土地退化、生態失調、植被破壞、生態多樣性銳減並呈加速發展趨勢,生態安全已經向我們敲起了警鐘!
就當前來說,我國的生態安全危機集中表現在4個問題上:

國土資源

國土資源安全是指國土資源的數量、質量和結構始終處於一種有效供給狀態,即在動態上滿足當代人和未來世代人發展的需要。
1. 根據全國第二次遙感調查結果,中國水土流失面積35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37.1%。其中水力侵蝕面積165萬平方公里,風力侵蝕面積191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遍布各地,幾乎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水土流失,不僅發生在山區、丘陵區、風沙區,而且平原地區和沿海地區也存在,特別是河網溝渠邊坡流失和海岸侵蝕比較普遍;水土流失在農村、城市、開發區和交通、工礦區都有發生。
2. 中國天然草原面積3.93億公頃,約佔國土總面積的41.7%,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積為3.31億公頃,占草原總面積的84.3%。人均佔有草原0.33公頃,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中國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退化,每年以200萬公頃的速度遞增,草原生態環境整體惡化的趨勢仍然沒有得到扭轉。4. 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表明,全國森林面積達到17491萬公頃,森林復蓋率為18.21%,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36.18億立方米,森林蓄積124.56億立方米。中國森林面積佔世界的4.5%,列第5位,森林蓄積佔世界的3.2%,列第6位。中國森林資源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森林面積、蓄積不斷增加,結構逐步改善,質量有所提高。森林面積和蓄積均居世界前列。但森林復蓋率僅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積居世界第134位,人均森林蓄積居世界122位。森林資源地域分佈極不均勻,占國土面積32.19%的西北5省(自治區)森林復蓋率僅為5.86%。
3. 截止2004年,全國荒漠化土地總面積為263.6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27.46%,影響近4億人口的生產與生活;沙化土地面積為173.9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18.12%;具有明顯沙化趨勢的土地面積為31.8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3.32%。
5. 1997年至2004年,中國耕地面積減少了5.7%,8年之間凈減少耕地746.7萬公頃。其中基本農田面積僅1億公頃左右,現中國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1公頃,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中國現有耕地總體質量偏低,存在土壤養分失衡、肥效下降、環境惡化等突出問題。一是中低產田所佔比重偏高,全國高產穩產田只佔耕地總面積的35%。二是耕地有機質含量偏低,土壤養分不均衡。三是“佔優補劣”現象嚴重。在耕地“占補平衡”的過程中有些地區僅重視數量平衡,忽視耕地質量平衡,新增耕地質量偏低,使中低產田的比重繼續增大。四是土壤酸化加劇,退化嚴重。由於水土流失、貧瘠化、次生鹽漬化、潛育化和土壤酸化等原因,已造成40%以上耕地土壤退化。
6. 另外,還要佔用大量的土地資源來貯存垃圾,一些難降解、有毒有害的化學品污染將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引發環境危害。

水資源

水資源安全就是指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或者是水資源的供需的動態平衡。
1. 我國水資源佔世界水資源總量的8%,但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卻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家之一。我國可利用水資源為8000~9000億立方米,一年的用水總量已達到5600億立方米。目前有2/3的城市出現供水不足,上百個城市甚至嚴重缺水;仍有3億多農村人口飲水尚未達到衛生標準。
2. 我國現有水資源浪費嚴重。主要是低效率使用,重點是農業的大水漫灌和工業生產中的低重複使用,萬元GDP用水量,發達國家一般在50立方米,而我國萬元GDP用水量為730立方米。
3. 水污染加劇了我國水資源的緊缺。2004年,全國廢水排放總量482.4億噸。其中工業廢水221.1億噸;城鎮生活污水261.3億噸。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和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分別為90.7%和74.2%;城市污水處理率45.6%。
水
4. 2004年七大水系的412個水質監測斷面中,Ⅰ~Ⅲ類、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41.8%、30.3%和27.9%;珠江、長江水質較好,遼河、淮河、黃河、松花江水質較差,海河水質差。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石油類。
5. 2004年監測的27個重點湖庫中,滿足Ⅱ類水質的湖庫2個,佔7.5%;Ⅲ類水質的湖庫5個,佔18.5%;Ⅳ類水質的湖庫4個,佔14.8%;Ⅴ類水質湖庫6個,佔22.2%;劣Ⅴ類水質湖庫10個,佔37.0%。其中“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水質均為劣Ⅴ類。主要污染指標是總氮和總磷。
6. 2004年,全國近岸海域共監測246個站位,一、二類海水比例佔49.6%;三類海水佔15.4%;四類、劣四類海水佔35.0%。四大海域比較,黃海和南海水質總體上較好,渤海和東海污染有加重趨勢。
7. 2005 年,全海域共發現赤潮 82 次,累計發生 面積約 27 070 平方公里,東海仍為我國赤潮的重災區。赤潮主要對沿岸魚類和藻類養殖造成影響,因赤潮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逾 6 900 萬元。

大氣資源

大氣資源安全是指大氣質量維持在受納體可接受的水平或不對受納體造成威脅和傷害的水平。
2004年監測的342個城市中,132個城市達到二級標準(居住區標準);達到三級的城市有141個;劣於三級的城市有69個。空氣質量達標城市的人口占統計人口的33.1%;暴露於未達標空氣中的城市人口占統計人口的66.9%。2. 目前我國向大氣中排放的各種廢氣遠遠超過大氣的承載能力,且有加重趨勢。2004年,全國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254.9萬噸,其中工業排放量為1891.4萬噸,生活排放量為363.5萬噸。煙塵排放量1095.0萬噸,其中工業排放量為886.5萬噸,生活排放量為208.5萬噸。工業粉塵排放量904.8萬噸。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超出環境容量近一倍,單位GDP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日本的68.7倍,德國的26.4倍,美國的6倍。
3. 2004年,全國出現酸雨的城市298個,占統計城市的56.5%。酸雨頻率大於40%的城市佔統計城市的30.1%,其中湖南常德、江西德興、浙江麗水安吉、開化酸雨頻率為100%。4. 2004年,中國成為世界汽車第四大生產國和第三大消費國,汽車產量和保有量分別達507萬輛和2742萬輛,摩托車產量和保有量分別達1700萬輛和7900萬輛,農用運輸車產量和保有量分別達200萬輛和2500萬輛。2004年,中國石油消耗3.1億噸,其中三分之一用於機動車。
5. 2004年春季,中國共出現15次沙塵天氣過程,比上一年同期明顯增多。

生物物種

生物物種安全是指生物及其與環境形成的生態複合體、相關生態過程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保證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1. 生物多樣性是物質資源的巨大寶庫。我國是世界生物物種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已經有1431種動植物處於瀕危或接近瀕危狀態,《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名錄》公布的珍稀瀕危野生植物354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名錄》公布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405種。由於野生資源的日益減少,造成全國經常使用的500多種藥材每年約有20%的短缺,尤其是占藥材市場80%供應量的野生藥材嚴重短缺,對中藥產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2. 全國濕地資源調查結果表明,中國現有濕地3848.55萬公頃(不包括水稻田濕地),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但只有約40%的自然濕地納入353處保護區,得到較好的保護。
3. 另外,出現的與物種相關的轉基因生物技術和生物體,有可能帶來難以預想的災難性後果,安全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對這種技術的應用,我們應該採取慎重態度。中國政府在2003年頒布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中,把國家生態安全問題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其目標是通過生態環境保護,遏制生態環境破壞,減輕自然災害的危害;促進自然資源的合理、科學利用,實現自然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確保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4. 同時,外來物種不斷侵入我國,威脅到我國生物物種的安全。我國34個省市均發現了外來侵入物種,幾乎涉及了所有的生態系統,物種類型包括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從高等植物到低等植物。如草本植物大米草豚草紫莖澤蘭空心蓮子草鳳眼蓮等;動物類麝鼠、非洲大牛蛙、食蚊魚;外來病害口蹄疫瘋牛病禽流感等。生物入侵在我國不斷加劇,並構成潛在威脅,導致我國生物多樣性喪失,生態災害頻發,甚至直接危害人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