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愛新覺羅·奕緯的結果 展開
- 嘉慶帝封其為多羅貝勒
- 潘景炎
愛新覺羅·奕緯
嘉慶帝封其為多羅貝勒
多羅隱志郡王愛新覺羅·奕緯,嘉慶十三年戊辰四月二十一日未時生,母為和妃那拉氏,道光帝長子。
嘉慶十三年四月二十二日,即仁宗皇長孫誕生的第二天,仁宗便在大臣擬上的八個字樣中圈定“緯”字為皇長孫命名。嘉慶十四年五月二十六日,總管蘇楞額面奉諭旨,嗣後每遇奏摺內有應寫二阿哥長子字樣,著書寫奕緯阿哥。嘉慶二十四年正月,嘉慶帝封其為多羅貝勒。道光十年(1830年)十月,因染病未痊癒而住在圓明園。
道光十一年(1831年)四月十二日未時因病情反覆而病故,追封為多羅貝勒,喪禮依照皇子之例辦理,並且派總管內務府大臣寶興經理喪事,后宣宗賜謚曰“隱志”。咸豐帝徠即位后不久,又追封其為多羅郡王。奕緯並沒有留下子嗣,以成親王永瑆曾孫載治為嗣,襲貝子。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808-05-16
出生
嘉慶十三年戊辰四月二十一日未時生,母為和妃那拉氏,道光帝長子。
1819-01
封為多羅貝勒
嘉慶二十四年正月,嘉慶帝封其為多羅貝勒。
1831-04-12
因病逝世
道光十一年(1831年)四月十二日未時因病情反覆而病故,追封為多羅貝勒,喪禮依照皇子之例辦理,並且派總管內務府大臣寶興經理喪事,后宣宗賜謚曰“隱志”。咸豐帝即位后不久,又追封其為多羅郡王。奕緯並沒有留下子嗣,以成親王永瑆曾孫載治為嗣,襲貝子。
生於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四月二十一日,母和妃那拉氏,時為旻寧藩邸使女。道光二年大婚,嫡福晉姓氏有記載於貼吧且應並非杜撰,筆者不詳。僅知嫡福晉卒於約道光五年左右,無子女,有繼福晉。卒於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四月十二日。
嘉慶二十四年正月,嘉慶帝封其為多羅貝勒,道光帝登基后降居皇子位。道光十一年四月卒后謚“隱志”。咸豐即位后,又追封多羅郡王。無子,以成親王永瑆曾孫載治為嗣。
皇長子愛新覺羅·奕緯的生母是和妃。和妃出身卑賤,是道光帝還在當皇子時府邸上一名給人端茶倒水,卑躬屈膝的丫鬟。但她生性好強,不甘心永遠做一名微不足道的丫鬟。在那個年代,她想要出人頭地,就必須以“側福晉”或“嫡福晉”的身份做基石,一步一步向前走。由於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生下了道光皇帝的第一個孩子,嘉慶皇帝的第一個孫子。她興高采烈,以為能憑藉懷中這個嗷嗷待哺的小皇孫,能提高自己的地位。可事與願違,孩子一生出來,二阿哥綿寧(即後來的道光皇帝)並沒有體會到初為人父的快樂。相反,則是羞愧地無地自容,他認為這個孩子的降生讓他平時循規蹈矩,光明正大的形象毀了。因此,綿寧打心眼裡不喜歡這個孩子,也不給這個丫鬟一點獎賞,隨隨便便地給這個孩子取了一個名字—愛新覺羅·奕緯。而年邁的嘉慶皇帝卻欣喜若狂,這是他的第一個孫子,他封這個丫鬟為二阿哥的側福晉,同時十分寵愛這牙牙學語的孫子。在嘉慶帝的一次生日上,他興高采烈,封奕緯為“多羅貝勒”。又過了幾年,嘉慶帝駕崩,二阿哥綿寧即位。按理說,這應該是奕緯的轉機,可意想不到的是,道光帝登基后,把周圍的人都統統封了號,唯獨只有奕緯一如既往地是“多羅貝勒”,但畢竟他母親有功。勉勉強強地封了個“和嬪”,後來晉陞為和妃。道光二年十四歲的奕緯大婚,可大婚八年都不曾生下一兒半女。道光帝並不寵愛這母子倆,甚至有點厭惡和妃和奕緯。此外,約於道光十年道光的大伯永璇前去看望奕緯,道光竟因不曾徵得自己的同意而大發雷霆。奕緯的一生在缺乏父愛的童年中度過了。
奕緯就在道光帝的冷漠下,過了二十餘年。可讓他始料未及的是,道光九年,他在道光眼裡由微不足道變成了舉足輕重。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道光此時生有三個皇子:皇長子奕緯、皇次子奕綱、皇三子奕繼。偏偏這一年,奕繼和奕綱相繼夭折(他們的生母孝靜成皇后比奕緯還小4歲),整個局勢由三足鼎立變成了一峰突起,在道光帝眼中。多年來被自己忽受的奕緯成了唯一的希望。他破天荒地關心奕緯的起居學業,對奕緯噓寒問暖。但由於道光帝多年對奕緯的忽視,讓宮中眾人也都忽視了奕緯。奕緯早就養成了放蕩不羈,頑劣調皮的性格。沒有一點皇長子的尊貴與修養。此時,道光嚴厲的教導與無微不至的關心,反而成了奕緯的負擔。他想繼續過原來為所欲為,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極力反抗這些嚴厲的教導與呵斥。但他越是反抗,他的處處壞毛病就顯露出來。“子不教,父之過”這又讓道光後悔莫及,沒有好好管教奕緯了。(奕緯死後不久,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以及同年同月十五日,皇四子奕詝和五子奕誴就相繼降生。)
道光十一年,從紫禁城的高牆內院中傳來了一個噩耗—皇長子奕緯歸去了。道光帝和眾臣頓時悲痛欲絕,淚如泉湧。道光帝撲在奕緯的棺槨上哭成了淚人。他也許在懺悔二十年來對奕緯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以及忽冷忽熱。按理說,正值23歲的皇長子奕緯應該是正值壯年,是朝氣蓬勃的時候,怎麼會在幾日之內就暴卒了呢?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對此,《清史稿》中沒有詳細的記載。不過,在一本名叫《老太監的回憶》的書籍中,我們找到了一點蛛絲馬跡。原來,道光帝對奕緯的忽然重視,使得他讓一位學富五車的大臣教奕緯學習。一次,奕緯在上書房仍然心神不寧的。這位老師,就慢騰騰地坐下來,語重心長地對奕緯說:“阿哥好好讀書,將來好當皇上”話里話外,字裡行間透出奕緯將來要繼承大統的意思。奕緯心領神會,直言不諱:“要是我將來當了皇上,第一個把你殺了!”這位老師,憤憤不平,連去向道光皇帝告狀,道光火冒三丈。連忙叫人,傳大阿哥奕緯來。怒髮衝冠地訓斥了幾句,然後踢了幾腳奕緯。沒想到,踢到了奕緯的下部。經醫治無效,便死去了。道光帝後悔莫及,追封他為“隱志貝勒”。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一·列傳八》
宣宗諸子
隱志郡王奕緯、順和郡王奕綱、慧質郡王奕繼、恭忠親王奕訢、醇賢親王奕譞、鍾端郡王奕詥、孚敬郡王奕譓
宣宗九子
孝全成皇後生文宗,孝靜成皇後生順和郡王奕綱、慧質郡王奕繼、恭忠親王奕訢,庄順皇貴妃生醇賢親王奕譞、鍾端郡王奕詥、孚敬郡王奕譓,和妃納喇氏生隱志郡王奕緯,祥妃鈕祜祿氏生惇勤親王奕誴。奕誴出為惇恪親王綿愷后。
隱志郡王奕緯,宣宗第一子。嘉慶二十四年,封貝勒。道光十一年四月,薨,以皇子例治喪,進封隱志貝勒。文宗即位,進郡王。無子,以貝勒綿懿子奕紀為後,襲貝勒。卒,謚恭勤。子溥倫,襲貝子,進貝勒;溥侗,授一等鎮國將軍。
《清實錄》
道光二年二月,道光帝為長子奕緯指婚,奕緯時年十五歲(虛齡)。
○又諭、英海之女。指為大阿哥福晉。著該衙門選擇吉期。舉行指婚典禮。
道光三年(1823年)二月,奕緯時年十六歲(虛齡)。
○以皇長子奕緯行初定禮。賜宴如儀。
道光三年(1823年)四月
○己酉。以皇長子奕緯行成婚禮。賜宴如儀。
徠道光七年(1827年)六月
○丙子。上詣綺春園問皇太后安。
○諭內閣、大阿哥之福晉、因病薨逝。著大阿哥即日成服。於初五日釋除。向來皇子未經分府者。其福晉照親王福晉例。座罩金棺等項。均用紅色。並無應用儀仗。今大阿哥之福晉、所用金棺座罩一切。著加恩俱用金黃色。儀仗仍照親王福晉之例賞用。其旗色即用鑲白。至應行事宜。著各該處照例豫備。
○又諭、大阿哥之福晉薨逝。應建立園寢。著派禧恩、穆彰阿、敬徵、帶同通曉堪輿之人。於王佐村附進一帶。詳慎相度。繪圖呈覽后。再行諏吉營建。一切規模。俱照親王福晉之例辦理。
道光七年七月
○乙卯。諭內閣、奉皇太后懿旨。大阿哥側室福晉烏明罕氏、著封為福晉。所有應行事宜。該衙門照例辦理。
道光十年(1830年)。庚寅。十月。乙巳。上御懋勤殿。
○諭內閣、本月十三日。朕進宮時。大阿哥因病未痊。住圓明園。皇后亦未進宮。昨據該總管太監奏、儀親王於十八日前往看視。徑入福園門、至阿哥所內。當時值班官兵及太監等攔阻不聽等語。國家體制。門禁森嚴。不準擅行闌入。即如惇親王、惠郡王、系大阿哥之叔。及內廷行走之慶郡王綿慜、定親王奕紹、自必俱為繫念。然亦祇能差人探問。不敢自行擅入。乃儀親王率行進門。不聽阻止。殊屬不合。想系年老神瞀。故習未悛。伊子綿志、不能從旁勸阻。甚屬非是。其宗人府右宗正、及正白旗漢軍都統。俱著開缺。所有圓明園駐班之阿爾邦阿等。並該門值班官兵及太監等、不能力阻。俱有應得之咎。此次姑免懲辦。嗣後務當遵照門禁章程。慎重恪守。如再有似此擅入禁門之事。定當分別嚴懲不貸。
道光十一年四月,奕緯去世,享年二十四歲。
○辛卯。上臨視皇長子奕緯疾。
○癸巳。皇太后幸觀瀾堂。上跪迎問安。侍送皇太后還綺春園。
○臨視皇長子奕緯疾。
○甲午。上詣綺春園問皇太后安。
○是日。皇長子奕緯薨。諭內閣、大阿哥奕緯、自上年秋間遘疾。至今春甫經就痊。茲復患病旬余。竟爾不起。深為悼惻。著追封多羅貝勒。所有應行典禮。著照皇子例辦理。並派總管內務府大臣寶興。經理喪事。其一切事宜。著各該衙門察例具奏。
○禮部內務府會奏、皇長子喪儀。應令皇子之侍從執事人員成服。十九日卯時。行初祭禮。二十四日卯時。行大祭禮。得旨、大阿哥薨逝。禮部內務府會奏事宜一摺。其公主福晉以下。二品命婦以上。齊集之處。著停止。氖隨從之諳達、哈哈珠色、各項拜唐阿、百日脫孝后。著即各歸本處當差。將來大阿哥奉移園寢時。由內務府傳知該員等送往。並著用惇親王儀仗。照多羅貝勒之例排設。
道光十一年五月
○宗人府奏、大阿哥貝勒奕緯之嫡福晉蘇完瓜爾佳氏。應否追封。得旨、即行追封。又奏、現在之福晉烏朗罕氏。應否請封。仰仍俟五年一次辦理。得旨、大阿哥貝勒奕緯現在之福晉。於二十七個月釋服后。即行請封。不必俟屆五年再行辦理。
○賜皇長子貝勒奕緯謚曰隱志。
道光三十年正月,道光帝駕崩,皇四子奕詝登基為帝,即咸豐皇帝。
○又諭、朕長兄大阿哥早年薨逝。皇考深為悼惻。蒙恩追封多羅貝勒。今朕嗣承大位。緬惟同氣。倍切愴懷。著晉封為郡王。其有應行典禮。著宗人府會同禮部、內務府、酌議具奏。
○又諭、朕長兄大阿哥。昨已降旨追封郡王。因思二阿哥、三阿哥、早年殤逝。均系朕兄。誼切同懷。追念實深悼惻。二阿哥、三阿哥、均著追封為郡王。應行典禮。著宗人府、會同禮部、內務府、酌議具奏。
咸豐四年(1854年)十二月
○丙辰。上詣壽康宮、問皇貴太妃安。
○諭內閣、朕之兄隱志郡王奕緯、尚無子嗣。著將奕紀之子宗室載中、過繼與隱志郡王為嗣。封為多羅貝勒。
同治十年(1871年)正月,奕緯遺孀繼妻烏明罕氏去世。
○丁未。諭內閣、隱志郡王之繼福晉薨逝。著派總管內務府大臣春佑前往照料。一切喪儀。著照郡王福晉之例。官為辦理。
父母
父親:道光帝愛新覺羅·旻寧
母親:和妃輝發那拉氏
妻室
嫡福晉:蘇完瓜爾佳氏,滿洲鑲黃旗人,費英東第七子圖賴之後,襲一等雄勇公英海之女,榮安固倫公主額駙符珍之姑婆。道光二年(1822年)在選秀中指婚給奕緯,婚後二人無子。道光七年(1827年)六月薨逝。道光三十年(1850年),追封為隱志郡王嫡福晉。
繼福晉:烏梁海氏,亦作烏朗罕氏,祿德之女。嫡福晉於道光七年(1827年)六月薨逝后,時仼兵部主事職銜筆帖式祿德之女側室福晉烏梁海氏於該年七月十二日封為福晉,婚後二人亦無子。遂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奕緯去世后以成親王永瑆之孫載治為繼子,交由奕緯福晉(又稱隱志貝勒夫人)撫養,此後其一直居住在宮中過著寡居生活。內管領恆盛於咸豐二年(1852年)十一月十七日呈交的《為呈明給發由壽康宮往綺春園挪運隱志郡王福晉什物應用雇覓抬夫等項錢文事》,顯示其於咸豐初年仍在宮內居住,直至養子貝勒載治分府吉期,即咸豐五年(1855年)十二月十六日辰時出宮前往貝勒載治府邸居住。同治十年(1871年)正月十七日,內閣奉上諭著派總管內務府大臣春佑照料隱志郡王繼福晉之喪儀,說明烏梁海氏已於本年去世,其棺槨暫安於王佐村園寢。
妾:二,道光三年(1823年),定貴人和其母(和嬪)將位下的各一名學規矩女子賜給大阿哥作妾侍。
騎射師傅:定貴人之弟侍衛桂明。
子嗣
長子:愛新覺羅·載治(1839年2月14日—1881年1月27日) ,道光十九年(1839年)巳亥正月初一日巳時奕紀之妾沈氏,沈文壽之女所生第五子。咸豐四年(1854年)十二月奉旨:過繼為嗣。封授多羅貝勒。咸豐五年(1855年)三月奉旨:載中著改名載治。十一月賞戴三眼花翎。咸豐六年(1856年)正月奉旨:在御前上行走。咸豐八年(1858年)二月管理右翼近支第二族族長事務。咸豐十年(1860年)正月奉硃諭:著加恩賞加郡王銜。咸豐十一年(1861年)十月管理上虞備用處事務。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派充前引大臣,是年五月管理善撲營事務,九月授宗人府右宗人,四年三月賞穿黃馬袿,六月管理宗人府銀庫事務。同治五年(1866年)正月奉上諭:在內廷行走。同治七年(1868年)十一月管理正黃旗覺羅學事務。同治十年(1871年)正月補授正白旗蒙古都統,是年五月署理鑲藍旗蒙古都統,八月管理七倉大臣,九月管理正白旗蒙古新舊營房城內官房大臣,是月補進內大臣班。同治十一年(1872 年)六月派充正白旗蒙古專操大臣,是年九月奉懿旨:賞食郡王俸。同治十二年(1873年)十二月管理值年旗大臣。同治十三年(1874年)正月署理鑲紅旗漢軍都統,四月署理鑲黃旗漢軍都統,是月署理鑾輿衛掌衛事大臣,六月署理鑲白旗蒙古都統,七月派左翼查城大臣,八月署理正白旗漢軍都統,十一月稽查火藥局,十二月代惇親王進內大臣班並帶豹尾槍差使。光緒二年(1876年)七月授崇文門正監督,十二月署理正黃旗滿洲都統,五年(1879年)二月署理正藍旗蒙古都統,十二月補授管宴大臣。光緒六年(1880年)九月奉上諭:載治病痊銷假氣血尙弱,懇恩量減差使,載治著開去御前行走,帶領豹尾槍差使並毋庸管理上虞備用處善撲營事務。光緒六年(1880年)庚辰十二月廿八日辰時溘逝,年42歲,謚曰恭勤。嫡夫人瓜爾佳氏,常瑞之女,;繼夫人蘇完尼瓜爾佳氏,知府征霖之女;側室何佳氏,常山之女。
載治為乾隆帝第十一子永瑆之次子綿懿之第三子奕紀之第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