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集鎮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縣下轄鎮

馬集鎮地處臨夏縣縣城以南,位於臨夏州與甘南州的交接處,總面積33.6平方公里。現轄9個行政村,82個合作社,人均佔有耕地面積0.85畝,農民人均純收入1977元,總人口16060人,以回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佔總人口74.5%。

馬集鎮號稱臨夏州西大門,是連接農牧區的交通紐,是充滿民族風情的鄉鎮,也是蘭郎文明線橫穿全鎮的鄉鎮之一。2007年以來,馬集鎮基礎設施、醫療衛生、教育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城鎮化建設水平進一步提高,市場經濟發展,現已成為周邊地區廣大群眾和個體工商戶進行商品交易的中心,輻射甘南州夏河縣、刁祁、漠泥溝、韓集、尹集等地,輻射人口達6萬人。隨著臨合公路的穿境而過,為該鎮今後的經濟發展帶來了無限商機。緊緊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和條件,根據《馬集鎮總體規劃》的要求,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把我鎮逐步建設成集停車、住宿、購物、飲食、休閑娛樂、商品交易、文化交流為一體的大型集鎮,合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組織勞務輸出,大力發展市場經濟,不斷促進全鎮社會經濟快速、健康、持續發展,努力構建文明和諧和社會主義新農村

地理環境


位於臨夏縣西南部,大夏河北岸。地處山地,河谷相間,平均海拔2587米。2008年末,面積33.67平方千米,農業人口3188戶16558人。轄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馬集村,距縣城10千米。

地形地貌

馬集鎮地處西部山區,北部為低山農業區,地形為大夏河河谷階地,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海拔在2006~3114米之間,平均海拔2560米。

氣候

馬集鎮多年平均溫度5.7℃。無霜期年平均148天,初霜日最早為9月初,最晚為10月中下旬。年平均降水量592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7~9月,8月最多。

水文

馬集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大夏河水系,大夏河自關門村西入境,全長12千米。

歷史沿革


1952年為馬集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33.7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其中回族佔74%,轄馬集、關門、楊台、新農、柴墩嶺、多木寺、寨子、長坡沿、廟山9個行政村。

經濟


2011年,馬集鎮有耕地面積1.3萬畝,農業總產值25553萬元,比上年增長3.5%。糧食作物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4533.2噸,其中小麥1692噸,玉米1972.6噸。經濟作物以蔬菜為主,蔬菜種植面積650畝,產量450噸。畜牧業以飼養牛、羊、生豬和家禽為主,牛飼養量1352頭,年末存欄1275頭;羊飼養量5600隻,年末存欄4852隻;生豬飼養量1080頭,年末存欄860頭;家禽飼養量12000羽,上市家禽8600羽,生產肉類275.4噸,鮮奶334.2噸,禽蛋43.5噸,農民人均純收入2575元。
2011年末,馬集鎮工業總產值達到876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63萬元,比上年增長2.9%,有工業企業1家,職工150人,商業網點300多個,職工1000多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53.6萬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230萬元,財政總收人429萬元,比上年增長3.5%,人均財政收入191.2元,比上年增長3.1%,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7500萬元,比上年增長5.9%;各類貸款餘額4500萬元,比上年增長3.6%。
2018年,馬集鎮有2家工業企業,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個。

特色產業

一是養殖業。該鎮是甘南州、四川省大量牛羊肉販運進入臨夏州的第一站,受牧區群眾牛羊養殖的影響,加之我鎮群眾傳統經驗,牛羊的集中規模養殖已成為我鎮的支柱產業,現有大小養殖戶20戶。
二是商品貿易。馬集鎮充分利用交通便利的優勢,根據車流、人流、物流量大的實際,先後投資300多萬元興辦了5個封閉式專業市場和2個停車場,市場體系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個體工商戶和商品固定攤位不斷增加,從業人員達3000人,逢集日人流量達2萬人(次),交易額達60多萬元。三是勞務輸出。人多地少已成為我鎮最大的實際,因此,勞務輸出成為馬集鎮的工作中心,通過組織輸出、自謀輸出和群眾相互勞動的方式,每年輸出4000多人,年創收入200萬元,勞務收入已佔我鎮群眾收入的60%。

社會


發展規劃

今後將計劃投資2000萬元,開發土地使用面積150畝,開發布局是以馬集大橋為心,以臨合公路為主線,公路兩旁25米控制帶上下延伸修建2.2公里的商業區。
近年來,馬集鎮黨委、政府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面提升全鎮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一是努力改善鎮政府辦公條件,投資152萬元,實施完成了建築面積為1550平方米的鎮政府辦公樓建設;投資78萬元,修建完成了佔地900平米的鎮計生站、宣傳文化站建設;投資156萬元,實施完成了佔地1.6萬平方米的鎮科技文化廣場建設。二是大搞集鎮開發建設。投資187萬元,先後實施完成了馬集舊街道水泥硬化、鎮區供排水工程。動員工商個體戶自籌資金1540萬元,對舊街道1230間、45000平方米的原有鋪面按要求進行了改造,已完成改造建設987間,佔總任務的80.2%。動員市場經營者投資450萬元對五個專業市場進行上規模、上檔次的改造建設。三是狠抓社會民生事業。結合“兩鎮一鄉”區域開發,投資499.8萬元的馬集大橋正在建設當中。實施完成了160戶危房改造項目。加大農村通暢通達公路建設力度,去年,投入資金176.4萬元,對長坡沿村臨合路至大庄、廟山村廟山至大庄和關門村部分村社巷道計6.3公里的道路全部進行了水泥硬化。四是大力發展勞務經濟。2009年通過各種方式向各地共輸出5101人,年創收2560萬元。五是發展壯大村辦企業,扶持長坡沿村採用村民集體入股的方式創辦了總投資450萬元的長坡沿村綜合福利建材廠,年創收入380萬元,實現了產銷兩旺。城鎮基礎設施日趨完善,集鎮建設日新月異,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馬集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3個,各類圖書室9個,藏書30000餘冊。體育場所2個。22%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5%,有電視用戶2920戶,普及率86.4%。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馬集鎮有小學8所,在校生1253人,專任教師77人;初中1所,在校生986人,專任教師4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10萬元,比上年增長10.6%。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馬集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0個,其中衛生院1個;病床33張。專業衛生人員10名,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3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6458人,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馬集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7戶、人數157人,支出35.2萬元;城市醫療救助169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961戶、人數4406人,支出470.5萬元;農村五保供養223人,支出64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2.1萬元,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4000人,參保率87%。
馬集鎮
馬集鎮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馬集鎮轄區總人口17473人。
2017年,馬集鎮常住人口14938人。
2018年,馬集鎮戶籍人口19256人。
2021年,臨夏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馬集鎮常住人口為14032人。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馬集鎮轄馬集、關門、楊台、新農、柴墩嶺、多木寺、長坡沿、廟山、寨子9個村民委員會;下設82個村民小組。
2019年10月,馬集鎮下轄9個行政村
關門村楊台村新農村柴墩嶺村馬集村
多木寺村寨子村長坡沿村廟山村

交通


2011年,馬集鎮有213國道穿境而過,境內長6千米。
馬集鎮
馬集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