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縣
臨夏縣
臨夏縣隸屬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位於甘肅省中部,臨夏州西南部,東與臨夏市、東鄉縣、和政縣接壤,南以甘南州合作市、夏河縣為界,西與青海省循化縣毗連,西北與積石山縣相連,北面與永靖縣隔河相望,地理坐標為東經102′41—103′40,北緯34′57—36′12之間。縣境東西寬53.1公里,南北長59.85公里,總面積1212.4平方公里。轄6個鎮、19個鄉、2個民族鄉,共219個行政村、2101個村民小組、4個居委會、11個居民小組。
全縣總人口39.93萬人(2016年),有漢族、回族、東鄉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藏族、蒙古族、土家族等9個民族,是一個民族雜居以糧食生產為主的農業大縣。2018年,臨夏縣實現生產總值(GDP)40.41億元。
橋寺鄉發現的朱家墩遺址和楊家河遺址均屬馬廠、半山、齊家文化,由此可斷,早在五千多年前縣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
臨夏縣
西漢建國,沿襲秦朝建制,縣治未變,仍屬隴西郡。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枹罕縣改屬金城郡。后從枹罕縣分置白石縣,縣治在枹罕縣舊址,枹罕縣址東移至今新集鎮古城村。東漢初年,仍沿西漢制。東漢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枹罕縣又歸隴西郡管轄。
三國時,隴西郡屬秦州,枹罕縣屬隴西郡。
西晉初仍循魏制,晉武帝太康二年(281年),廢枹罕縣,立枹罕護軍。東晉十六國時期,張軌據涼州,建前涼政權,在河湟地區建立晉興郡,轄興晉、枹罕等10縣。東晉康帝建元二年、張駿二十一年(344年),因州界遼闊,分置河州(今臨夏),河州之名自此始。河州轄興晉、金城、大夏等10郡。興晉郡轄枹罕縣,郡治縣治均在枹罕縣址(今新集鎮古城村),現有遺跡可辯。前涼亡,河州相繼為前趙、後趙、前秦、後秦,氐、羌等民族建立的政權所管,枹罕縣仍舊。
東晉孝武帝十年(385年),乞伏國仁建立西秦,今縣境為西秦河州枹罕郡大部,中間一度曾為前趙、後趙攻取,實際仍由乞伏氏統治。公元412年,乞伏熾磐由譚郊(今積石山縣劉集鄉崔家村)遷都至枹罕,置百官將佐,四處征伐,統6州30郡,西秦政權達到極盛。今新集鎮古城村既是西秦國都所在地,又為興晉郡郡治和枹罕縣縣治所在地。宋文帝八年(431年),西秦被赫連夏所滅,西秦河州全境為吐谷渾佔領。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改河州為枹罕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復改為河州,枹罕縣仍舊。西魏實行州、郡、縣三級建制。西魏大統元年535年,河州統枹罕郡,枹罕郡轄枹罕縣,十二年(546年)置鳳林縣,今縣境北部多屬鳳林縣轄地,南部屬枹罕縣,北周沿之。
臨夏縣
唐高祖李淵武德二年(619年),置河州,領枹罕、大夏2縣。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元年(627年)實行道、州、縣三級制,全國分10道,河州屬隴右道。貞觀七年(633年)於舊鳳林縣地置烏州,十一年烏州廢,置安鄉縣。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元年(742年)改河州為安鄉郡,屬隴右道,轄枹罕縣。天寶十四年(755年)發生“安史之亂”,吐蕃攻取隴右。唐代宗李豫廣德元年(763年)河州為吐蕃佔領,吐蕃在河州枹罕設軍,屬東道元帥府統轄,軍有銜史、司台等職。
北宋初,吐蕃王族後裔唃廝啰佔據河湟地區,宋真宗趙恆封唃廝唃之孫木征為河州刺史治河州。宋神宗趙頊熙寧六年(1073年),以斷“西夏佔有”為名,王韶進兵“收復”河州。河州先後屬熙河路、熙河蘭會路、熙河蘭湟路、熙河蘭廓路等。南宋高宗趙構紹興元年(1131年)金國奪取河州地區,設州置縣,仍屬熙河路。金熙宗完顏皇統二年(1142年)置臨洮路轄河州。金海陵王完顏亮貞元二年(1154年)廢枹罕縣,是年復置枹罕縣,州治縣治均在縣境。
蒙古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二十二年(1227年)三月,河州地區為蒙古汗國佔領。元憲宗孛兒只斤蒙哥四年(1254年)為蒙古鞏昌府所轄。完宗五年(1255年)蒙古汗國設吐番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於河州,管理蒙藏事宜。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年)元朝建立,在陝西行省下置河州路,領定羌、寧河、安鄉3縣(今縣境為安鄉縣屬地),均隸屬於中央宣政院吐蕃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
明初,沿襲元代舊制。明太祖朱元障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置河州衛,為軍政一體制,屬西安都衛。洪武六年(1373年)正月置河州府,屬陝西行中書省。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置西安行都衛於此,領河州、朵甘(今青海省南部及四川省北、西部)、烏斯藏(今西藏自治區)三衛。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改西安行都衛為陝西行都指揮使司,翌年行都指揮使司廢,衛屬陝西都指揮使司。洪武十年(1377年)分衛為左衛、右衛。十二年(1379年)七月改左衛為洮州,升右衛為軍民指揮使司。明憲宗朱見深成化九年(1473年)復置河州,屬陝西省臨洮府。
清順治初年,沿用明制。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二年(1663年)河州屬甘肅省臨洮府。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乾隆三年(1738年),臨洮府歸入蘭州府,河州改隸蘭州府,州下無屬縣,今臨夏縣地直轄於蘭州府。
民國二年(1913年),蘭州府廢。河州改名為導河縣,屬蘭山道,縣治在今臨夏市郊城關鎮。民國十七年(1928年)三月,國民政府內政部改定甘肅省部分縣名,導河縣更名臨夏縣,臨夏縣之名自此始,並從導河縣析出寧河(今和政)、寧定(今廣河)、永靖三縣。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甘肅省政府設臨夏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臨夏縣屬之。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五月臨夏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為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臨夏縣仍屬之。
1949年8月22日臨夏縣解放,26日臨夏縣人民政府成立(縣治在今臨夏市),隸屬臨夏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6月23日從臨夏縣中分設臨夏市,縣治由城區遷往韓集。1958年12月撤銷臨夏縣建制,臨夏、永靖二縣併入臨夏市。1961年12月恢復臨夏、永靖二縣建制,臨夏縣治又遷韓集。1973年12月,撤銷臨夏市建制,併入臨夏縣,縣治遷至城關鎮(今臨夏市內)。1983年8月31日國務院批准恢復臨夏市建制,縣市分設,縣治再遷至韓集。自此至今,縣治在韓集。
截至2013年,臨夏縣轄6個鎮(韓集鎮、土橋鎮、馬集鎮、蓮花鎮、新集鎮、尹集鎮)、19個鄉(營灘鄉、掌子溝鄉、麻尼寺溝鄉、漠泥溝鄉、刁祁鄉、鐵寨鄉、漫路鄉、榆林鄉、北塬鄉、三角鄉、坡頭鄉、橋寺鄉、先鋒鄉、河西鄉、南塬鄉、紅台鄉、黃泥灣鄉、路盤鄉、民主鄉)、2個民族鄉(安家坡東鄉族鄉、井溝東鄉族鄉),共219個行政村、2101個村民小組、2個居委會、11個居民小組。
臨夏縣位於甘肅省中部,臨夏州西南部,東與臨夏市、東鄉縣、和政縣接壤,南以甘南州合作市、夏河縣為界,西與青海省循化縣毗連,西北與積石山縣相連,北面與永靖縣隔河相望,地理坐標為東經102′41—103′40,北緯34′57— 36′12之間。縣境東西寬53.1公里,南北長59.85公里,總面積1212.4平方公里。
臨夏縣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地貌為青藏、黃土高原參半,多山溝,兼有塬、川。地勢東北低、西南高,海拔1735—4636米之間,平均海拔為2287.6米。
臨夏縣氣候屬溫帶半濕潤和高寒濕潤區的過渡地帶,屬溫帶半濕潤氣候,具有大陸性、季風性的山地氣候特點,氣候因素隨地形高度變化十分明顯。春季溫和,秋季涼爽濕潤,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均日照時數為2323.5小時,日照率52%。全年太陽總輻射131.3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氣溫5.9℃,年平均無霜期為148天,年均降水量630.6毫米,年均蒸發量為541.9毫米。
截至2011年,臨夏縣總土地面積121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7.55萬畝,人均耕地面積1.04畝,園地面積0.3萬畝、林地面積47.06萬畝、牧草地面積47.06萬畝、其他農用地面積4.9萬畝。
臨夏縣風
已探知礦產地9處,其中大型礦床1處,中型礦床1處,小型礦床2處,礦化點3處(不包括建築用砂石、磚瓦用粘土)。其中:砂石資源主要分佈在黃河、大夏河及其支流牛津河、槐樹關河、老鴉關河、大灘澗河、掌子溝河及紅水河流域的河床及其階地,估算地質儲量13.5億米立方米;磚瓦粘土礦產資源普遍存在於縣城內的沖積、洪積、風積物中,主要分佈在西南片的新集、尹集、韓集、麻尼寺溝,掌子溝、營灘、刁祁、馬集、鐵寨、黃泥灣等鄉(鎮),估算總儲量約15億萬立方米;石灰石主要分佈在三岔溝、麻尼寺溝、漠尼溝等地,探明儲量2066.1萬噸以上;大理石主要產在尹集鎮東西架山,探明地質儲量1081萬噸;鐵礦產在麻泥寺溝八里寺一帶,探明地質儲量29.93萬噸;花崗岩產在卧龍溝一帶,初步探明地質儲量1078.73萬立方米。由於大理石、八里寺鐵礦、鐵礦和磷礦,藏量小、品味低,尚無開發價值。只對砂石資源進行開發利用。
另外,臨夏縣韓集、營灘、路盤等鄉鎮相繼發現四棱產齒象、軛產齒象等零星古動物化石資源。
臨夏縣有野生植物8類170多種,有冷生殼狀的衣、苔鮮、苔草、雪蓮、蒿草、風毛菊、冰草、高山柳、小葉杜鵑、金銀臘梅、野百合、野當歸、野黨參、蕨菜、蟲草、箭株、高山柳等。中藥材:主要有黨參、當歸、柴胡、板蘭根、大黃等產品產量高、品質好,蟲草、鹿茸等葯膳食品在國內外市場享有盛譽。
動物資源有野生動物3類11種,其中藍馬雞、雪雞、蘇門羚、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馬麝、林麝、石貂、水獺、血雉、山溪鯢等國家三類保護動物。魚類有黃河鯉魚、鱒魚、蘭州鯰、白鰱、花鰱、草魚、團魴、鯉魚、虹鱒魚等9鍾。
截至2011年底,臨夏縣總人口為38.69萬人,全縣有漢族、回族、東鄉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藏族、蒙古族、土家族等9個民族。其中:漢族22.72萬人,佔58.71%;回族12.66萬人,佔32.71%;其他少數民族3.3萬人,佔8.58%。農村從業人員19.88萬人,按文化程度分:高中以上2.23萬人,佔11.22%;初中4.99萬人,佔25.10%;小學11.74萬人,佔59.05%;文盲、半文盲0.92萬人,佔4.63%。
縣委書記:安華山
縣委副書記:馬志祥 陝國賢 趙曉峰(掛職)
縣委常委:吳新平 祁先軍 李 輝 陳光榮 馬 瑜 馬忠賢、馬 文、羅方雲
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高建平
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陝學英 馬德祥 辛 剛 劉增江
縣長:馬志祥
副縣長:羅方雲 馬勝明 陳培林 何秀美 何萬銀(掛職)
劉志平(掛職) 白麗城(掛職)
縣政協主席:馬建紅
縣政協副主席:王俊國 馬維明 王淑萍 馬世俊
法檢兩院
縣檢察院院長:柴繼玲
縣法院院長:張妙菊
2009年,臨夏縣實現生產總值(GDP)13.49億元。一、二、三產業占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28.47:23.76:47.77。人均生產總值為3554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1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4億元。財政收入39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84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8元。全縣糧食總產量達到12.80萬噸。
2020年11月21日上午,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臨夏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2009年,臨夏縣共完成各類農作物播種面積45.77萬畝(包括複種面積),其中糧食作物36.67萬畝,經濟作物3.82萬畝。全縣糧經飼比例為80.12:8.35:11.53。全縣高效日光溫室、拱棚累計達到2290座、975個。全縣糧飼兼用型優質玉米基地8萬畝,優質蠶豆基地2.01萬畝,優質脫毒洋芋基地5萬畝,雙低雜交油菜基地3.01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1萬畝,中藥材基地8120畝。實現農業總產值5.87億元。
2009年,臨夏縣造林面積為3.93萬畝,其中荒山造林1.11萬畝,啤特果基地12116畝。
2009年,臨夏縣新建高效日光溫室808座,拱棚350畝,年產各類無公害蔬菜8000多噸。新栽植花椒1.6萬畝,累計達到28.6萬畝,產量達到2250噸;新栽植啤特果1.2萬畝,累計達到3.1萬畝。新建規模養殖場10個,養殖小區10個,養殖園區1個,發展規模養殖戶110戶,大牲畜存欄達到5.79萬頭,較2008年增長19.88%,其中奶牛存欄達到1.85萬頭,較2008年增長12%;羊存欄17.43萬隻,較2008年增長45.13%,出欄11.01萬隻,較2008年增長9.3%;豬存欄8.12萬口,較2008年增長3.5%,出欄7.83萬口;雞存欄68萬隻,較2008年增長15.74%,出欄67.24萬隻,較2008年增長25.14%。
2009年,臨夏縣實現工業總產值3.64億元。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戶。共實施續建、新建項目80個,總投資18.18億元,500萬元以下的項目15個,總投資0.45億元,500-1000萬元的項目16個,總投資1.146億元,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49個,總投資16.57億元。
2009年,臨夏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4億元,較2008年增長19.72%;全年旅遊接待人數5.86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486萬元 。共輸出勞動力9.5萬人(次),其中有組織輸轉3.5萬人(次),創勞務收入5.43億元,累計建立勞務基地113個。
2009年,臨夏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25所,其中中學20所(高中2所,初中18所),小學201所,職業技術學校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幼兒園2所。
2009年,臨夏縣各類在校學生63599人,其中小學在校學生35745人,初中在校學生20358人,高中在校學生4562人。教職工3418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8.9%。
2009年,臨夏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38所,其中,縣級醫院2所,鄉鎮衛生院26所。有病床1264張。農村村級醫療點411個,新農合參合率為98.92%。
2009年,臨夏縣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達到91%以上。全縣農村管網覆蓋率達87%,入戶率達81.3%。全縣公路總里程達到726.467公里。24個鄉鎮通油路,占鄉鎮總數的96%,硬化村道86條208.79公里。至2009年底,臨夏縣城鎮化率達10.09%,建成區總面積47.07平方公里,其中縣城規劃總面積5.79平方公里。
2009年,臨夏縣開發公益性崗位132個。納入城市低保對象2196戶3356人;納入農村低保對象12265戶41370人。納入五保供養對象2407戶3077人。
地方風俗
漢族男子娶親稱“娶媳婦”,女子出嫁稱“打發丫頭”,新郎稱“新女婿”或“新人”,新娘稱“新媳婦”或“新人”。解放前,男婚女嫁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解放后,提倡婚姻自主,結婚時男女雙方到婚姻登記機關登記,領取結婚證。但一般需經說媒、相親、送定茶、送禮、會親家、添箱、通信、送櫃、娶親、拜天地、擺嫁妝、吃宴席、鬧房、回門、吃試刀面等習俗。
回族、東鄉族、保安族、撒拉族信奉伊斯蘭教民族的婚姻,同樣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習俗如說媒、送定茶、擇日子、回門、試刀面等大體與漢族相同,但也保存有自己獨特的婚俗。迎娶時男方必須有兩名已婚的女客(一般是新郎的姐姐)和兩名男客陪同前往,新郎和男客必須騎高大的駿馬;女方須有8至12名女客(一名是新娘的姐妹,稱押橋)作伴相送,新娘也騎高大、性情馴良的駿馬。
婚日上午,男方前往娶親,迎娶時,先須請阿訇念“尼卡哈”(主婚詞),男女雙方必須三個以上男子在場商議“尼卡哈錢”(男方給女方的保證金,以防新郎途中變心),商妥后新娘父親把女方的姓名告訴新郎,並說“尼卡哈就是你的人了”。算是在伊斯蘭教教規上正式承認了雙方的婚姻關係。念完“尼卡哈”后將男方帶來的核桃、棗撒向空中,讓眾人搶拾,新郎要趁亂出門,動作遲緩者可遭女方親屬的戲耍,亦稱“打新郎”。
跑馬:將新娘全身用床單包裹,由其兄長抱上駿馬,整妝待發前,新郎騎馬由好事小夥子鞭策,來回跑經空地,以試其騎馬術謂之“跑馬”。
送人情:新娘出嫁前,親朋好友送去衣服、被單、床單之類的物品,表示祝賀,謂之“送人情”,相同於漢族的“添箱”。
夯媳婦:送親者伴新娘到新郎門前,新娘由其兄懷抱而入,圍觀者數人儘力擋在門前使其難以進去,此俗一是能新娘之兄,一是察看新娘的本事,若新娘兄不致掉下妹妹,奪門而入,證明哥哥有本事。
尕宴席:結婚頭一天設宴待客送新人謂之尕(小的意思)宴席,宴罷男客即回去,女客留下來當晚護新娘,是防鬧房時俏皮小夥子們鬧的過分,第二天,新婚夫婦起床先淋浴,女方來人給新娘梳頭打扮,稱“上頭”,始以新娘身分拜見公婆及男家親朋。
大宴席:新婚第二天,男方才大宴雙方親朋,謂之“大宴席”,此日,新娘家一方多為女客,新娘母親為上客。宴畢,岳母把準備好給新娘父母及兄嫂每人一份禮物,主要以鞋襪為主,稱“抬鞋”,抬鞋結束后,稍作間息,再擺宴設席稱“拉三日”。宴席期間一律禁煙、酒。
鬧公公和夫兄:此為穆斯林有別於漢族特有的婚俗,即迎娶第一天,許多樂於戲鬧的人將新娘公公或夫兄用鍋灰等顏料塗抹,讓其戴上破草帽和黃蘿蔔制眼鏡逗樂,稱“鬧公公”,次俗旨在增加樂趣。
會親家:新婚第四日請岳父到男方家,稱“會親家”。
保安族舉行婚禮當日,由男方率親朋數十人的迎親隊伍去迎親,其中必須有二位婦女參加,並在女家舉行祝福儀式,撒核桃、紅棗等表示吉祥如意,夫妻和睦,早生貴子,然後由女方送親隊伍將姑娘送往男家,離家時,向行進的後方撒麥、豆、玉米、茶葉等五種物稱為“五色糧食”,以示將幸福留給父母家。新娘過門后三日不吃婆家飯,由女方送,以示父母對女兒的關懷。在新婚之夜,村裡的人聚集在新人家的院內唱“宴席曲”,有問有答。
東鄉族在舉行婚禮時,新郎在本家一位長輩的陪同下去女家,先要拿些禮物依次到鄰近新娘家族的長輩家拜訪,然後娶親。宴席間新郎要到廚房致謝還要順手“偷走”一件餐具,表示偷來了新娘家做飯的技巧,使新娘心靈手巧,新娘離家時由雙方德高望重者說“高比”(祝詞),互相祝賀。新郎、新娘騎馬登程后雙方的親朋在適當的地方設茶點招待,並與新郎賽馬。新娘到達男家時,歡娶的親朋齊唱“哈利”,表示祝賀,唱詞由賓客們即興編唱。
宗教
臨夏縣境內主要有伊斯蘭教、佛教、道教三大主教派。2008年底有各類宗教活動場所680個,正式登記批准成立的宗教活動場所592個,其中伊斯蘭教409個、佛教60個、道教123個;未登記批准成立的宗教活動場所89個,其中伊斯蘭教35個、佛教7個、道教47個。
臨夏縣特產有:花椒、大紅蒜、蕨菜、黨參、當歸、大黃等。
崔家莊遺址
北塬鄉崔家莊遺址,屬齊家文化,1947你首次發現,1957年出土文物有多口高頸瓶、雙大耳罐、重腹罐等,1963年批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朱家山墩
朱家山墩位於臨夏縣城東北部約90里處,橋寺鄉朱家村境內朱家山頂,海拔2000米。建於明天順二年(1458年),現較為完整。1976年,臨夏州、縣文物普查隊進行調查時發現,在朱家墩村子周圍和坡頭鄉以北的土門灣、曹家窪、大嘴子、東坡和墩把子一帶是半山、馬廠、齊家等多種文化類型共存的重要原始遺址,面積約有500畝。且在遺址周圍發現了一些漢墓。1976年6月15日,臨夏縣革委會將朱家墩遺址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崔家塬墩
崔家塬墩位於臨夏縣城東北部約48里處,北塬鄉崔家村境內,海拔高2003米。該墩始建於明天順二年(1458年),現較為完整。
梁家山墩
梁家山墩亦稱雙城墩,位於臨夏縣城東部約4公里處韓集鎮雙城村北山頂,海拔2310米。此墩地處老鴉關、土門關、槐樹關三關交匯之處之北山巔,“三河四嘴”之梁家山,東臨新集鎮塘村,南可俯視古罕雙城,西與縣城相望,北接新集鎮楊坪村。
雙城
雙城又叫白石縣,位於縣城東約4公里處的韓集鎮雙城村境內大夏河左岸第二台地。地處老鴉關、土門關、槐樹關三關交界處,四周有梁家山、大廟山、太和山、古城山環繞;大夏河、槐樹關河、老鴉關河在此會合,形成地理位置獨特的“三河四嘴”。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新集古城
新集古城位於新集鎮古城村,地處大夏河谷地,南北1400米,東西1200米,今已無城跡。
城庄古城
城庄古城位於麻尼寺溝鄉韓家門,南北約500米,東西約400米,今存部分牆跡。該城系唐天寶十三年(754年)所置之天成軍駐守之城。居老鴉關上游谷地,形勢險峻,地理位置重要。
尹集古城
尹集古城位於尹集鎮桌子山(亦名古城山)頂部,佔地約百畝。今有城牆遺跡,基厚約8米,始建年代無法考證。據民國鄧隆詩:“岩邑多兵戈,隨處留戰跡。西有古城山,傳來露骨脈。山巔有遺址,御番自古昔。光緒乙末春,花門造叛逆,鄉民無處避,據山造木柵。滿山堆骨胳,迄今三十年”。
塘漢墓
塘漢墓在後塘村,位於罕古城(今雙城)東8公里處,為磚室墓,出土1件銅弩機及數枚“五銖錢”。
明劉昭墓
明劉昭墓位於民主鄉孫家平村老莊社西北側墳灣。劉氏墓地所在,形似搖籃,墓在正中,座北朝南,上端是劉母余老太夫人墓,其下緊挨著劉昭墓瑩,墓地氣勢若虹,與眾殊異。其經歷年山洪沖刷,隨成溝壕。墓碑、享堂、石獸等遺跡無存,僅有其母余氏墓碑。劉昭墓地現闢為果園,林樹茂密,保存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