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大方的結果 展開

大方

漢語詞語

見識廣博或有專長的人;

做事或辦事不小氣;

衣服穿著;

慷慨,善於將東西轉贈給他人。

釋義


【詞目】大方
【讀音】dà fāng
【基本解釋】見識廣博或有專長的人;做事或辦事不小氣;衣服穿著;慷慨,善於將東西轉贈給他人。
【出處】《莊子·秋水》: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引證解釋


謂方正之極。
《老子》:“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稀聲。”
唐 權德輿《奉和新卜城南郊居得與衛右丞鄰舍因賦詩寄贈》:“大方本無隅,盛德必有鄰。”
指大地。
《管子·內業》:“人能正靜……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尹知章註:“大方,地也。”
唐 陳子昂《堂弟孜墓誌銘》:“大圓蒼蒼,大方茫茫。”
唐 孟雲卿《傷時》詩之一:“大方載羣物,生死有常倫。”
大道,常道。
莊子·山木》:“不知義之所適,不知禮之所將;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
韓愈《順宗實錄二》:“其忠也盡致君之大方,其言也達為政之要道。”
宋 曾鞏《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二表》:“方圖講學,知臣子之大方;庶得周旋,奉君親之素教。”
謂識見廣博或有專長的人。
語出《莊子·秋水》。明 高啟《獨庵集序》:“故必兼師眾長,隨事摹儗,待其時至心融,渾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執之弊矣。”
王士禛《池北偶談·談藝二·閨秀畫》:“三百年中,大方名筆,可與頡頏者不過二三而已。”
魯迅《三閑集·無聲的中國》:“他們說年輕人作品幼稚,貽笑大方。”
基本的法則、方法。
《呂氏春秋·任地》:“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勞,勞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
宋 曾鞏 《虞部郎中戚公墓誌銘》:“轉知撫州,其治大方,務除苛去煩。”
猶大略,大概。
《墨子·非命上》:“天下之良書不可盡計數,大方論數,而五者是也。”孫詒讓間詁:“大方,即大較也。五,畢沅云:當為‘三’之誤,即上先王之憲之刑之誓是。”
不俗氣;無拘束。
《紅樓夢》第十七回:“莫如直書古人‘曲徑通幽’這舊句在上,倒也大方。”
《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安公子 不是不會說官話的人,或者說相貌也還端正,或者說舉止也還大方,都沒什麼使不得。”
曹禺雷雨》第一幕:“他舉動活潑,說話很大方,爽快,卻很有分寸。”
對於財物不計較,不吝嗇。
儒林外史》第三一回:“張俊民道:‘少爺為人好極,只是手太鬆些,不管什麼人求著他,大捧的銀與人用。’ 鮑廷璽道:‘便是門下從不曾見過像 杜少爺 這大方舉動的人。’”
趙樹理《地板》:“村裡人倒很大方,願意管我飯,又願意給你三嫂借一部分糧。”
中醫稱藥味較多或藥量較大的方劑。
李時珍《本草綱目·序例·七方》:“大方,﹝ 歧伯 曰﹞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二,制之小也。”
茶葉名。
原產於浙、皖交界之老竹嶺,產量甚少。后安徽產的茶多用此名。
漢末黃巾起義軍的編製名。
《後漢書·皇甫嵩傳》:“﹝張角﹞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號也。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
衣著適當
她的一個肩帶往下拖垂,用美國的標準來說,使她倒顯得很大方。
大道理
傢具:亦稱“大枋”。
方材寬、厚相乘積為101—225平方厘米者稱大方。
1.
謂方正之極。
《老子》:“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稀聲。”
唐 權德輿《奉和新卜城南郊居得與衛右丞鄰舍因賦詩寄贈》:“大方本無隅,盛德必有鄰。”
2.
指大地。
《管子·內業》:“人能正靜……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尹知章註:“大方,地也。”
唐 陳子昂《堂弟孜墓誌銘》:“大圓蒼蒼,大方茫茫。”
唐 孟雲卿《傷時》詩之一:“大方載羣物,生死有常倫。”
3.
大道,常道。
《莊子·山木》:“不知義之所適,不知禮之所將;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
唐 韓愈《順宗實錄二》:“其忠也盡致君之大方,其言也達為政之要道。”
宋 曾鞏《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二表》:“方圖講學,知臣子之大方;庶得周旋,奉君親之素教。”
4.
謂識見廣博或有專長的人。
語出《莊子·秋水》。明 高啟《獨庵集序》:“故必兼師眾長,隨事摹儗,待其時至心融,渾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執之弊矣。”
清 王士禛《池北偶談·談藝二·閨秀畫》:“三百年中,大方名筆,可與頡頏者不過二三而已。”
魯迅《三閑集·無聲的中國》:“他們說年輕人作品幼稚,貽笑大方。”
5.
基本的法則、方法。
《呂氏春秋·任地》:“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勞,勞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
宋 曾鞏 《虞部郎中戚公墓誌銘》:“轉知撫州,其治大方,務除苛去煩。”
6.
猶大略,大概。
《墨子·非命上》:“天下之良書不可盡計數,大方論數,而五者是也。”孫詒讓間詁:“大方,即大較也。五,畢沅云:當為‘三’之誤,即上先王之憲之刑之誓是。”
7.
不俗氣;無拘束。
《紅樓夢》第十七回:“莫如直書古人‘曲徑通幽’這舊句在上,倒也大方。”
《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安公子 不是不會說官話的人,或者說相貌也還端正,或者說舉止也還大方,都沒什麼使不得。”
曹禺《雷雨》第一幕:“他舉動活潑,說話很大方,爽快,卻很有分寸。”
8.
對於財物不計較,不吝嗇。
《儒林外史》第三一回:“張俊民道:‘少爺為人好極,只是手太鬆些,不管什麼人求著他,大捧的銀與人用。’ 鮑廷璽道:‘便是門下從不曾見過像 杜少爺 這大方舉動的人。’”
趙樹理《地板》:“村裡人倒很大方,願意管我飯,又願意給你三嫂借一部分糧。”
9.
中醫稱藥味較多或藥量較大的方劑。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序例·七方》:“大方,﹝ 歧伯 曰﹞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二,制之小也。”
10.
茶葉名。
原產於浙、皖交界之老竹嶺,產量甚少。后安徽產的茶多用此名。
11.
漢末
《後漢書·皇甫嵩傳》:“﹝張角﹞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號也。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
12.
衣著適當
她的一個肩帶往下拖垂,用美國的標準來說,使她倒顯得很大方。
13.
大道理
14.
傢具:亦稱“大枋”。
方材寬、厚相乘積為101—225平方厘米者稱大方。

成語


貽笑大方
落落大方
大方之家
見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