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丘鎮

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轄鎮

小丘鎮,隸屬於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地處耀州區西北部,東依坡頭鎮,南接咸陽市三原縣,西鄰咸陽市淳化縣,北靠照金鎮,總面積156平方千米。鎮政府駐小丘村,東距城區18千米。

截至2020年6月,小丘鎮下轄16個行政村。2018年,小丘鎮戶籍人口31401人。2011年,小丘鎮農業總產值1.69億元,工業總產值5.1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9460元。

歷史沿革


因鎮政府駐小丘村而得名。
1949年10月,設小丘鄉。
1958年9月,成立公社,轄22個生產大隊。
1958年12月,劃歸銅川市。
1961年8月,復屬耀縣,轄14個生產大隊。
1982年4月,轄15個生產大隊。
1983年4月,復設鄉,轄15個行政村。
1996年,小丘鄉面積70平方千米,人口2.4萬人,轄寺坡、獨石、阿堵寨、小丘、移村、紅岩、朱村、坳底、中原、移寨、原黨、乙社、東獨冢、西獨冢、涼泉15個行政村;白瓜鄉轄孟虎、焦子河、白瓜、山家坡、前槽、文嶺、芋河、周河、柏林、前咀子10個行政村。
1997年,小丘鄉改為小丘鎮。2001年12月,撤銷白瓜鄉(駐前咀子)併入小丘鎮。2002年,轄小丘、獨石、阿堵寨、寺坡、朱村、坳底、中塬、紅岩、移村、移寨、塬黨、乙社、西獨冢、東獨冢、涼泉、前咀子、柏林、前槽、焦子河、山家坡、文嶺、芋河、孟虎、周河、白瓜25個行政村。2008年?,人口7510戶3.1萬人,轄25個行政村,124個村民小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處耀州區西北部,東依坡頭鎮,南接咸陽市三原縣,西鄰咸陽市淳化縣,北靠照金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1千米,總面積156平方千米。距城區18.2千米。
區位優勢
由於鎮位於旬邑、淳化、三原、耀州交界處,因此歷來是三縣一區的物資集散地。耀旬路、移三路、耀淳路縱穿鎮境,交通便利,素有“出山口子”之稱。
地形地貌
小丘鎮地勢北高南低,西、北、東三而山大溝深,中部和南部為塬區。境內最高點海拔860米;最低點海拔810米。
氣候特徵
小丘鎮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23℃,1月平均氣溫-2℃,極端最低氣溫-10℃;7月平均氣溫26℃,極端最高氣溫34℃。平均氣溫年較差21℃。生長期年平均240天,無霜期年平均270天,最長300天,最短250天、年平均降水量540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610毫米(2010年),極端年最少雨量180毫米(1989年)。
水系水文
小丘鎮境內河道屬渭河支流濁峪河、清峪河流域。濁峪河自周河村南入境,由北而南,境內河道長13千米;清峪河自獨石村北入境,由北而南,境內河道長19千米。
自然災害
小丘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暴雨、低溫、霜凍、雷擊等。最嚴重的一次雹災發生在2003年5月,最嚴重的一次暴雨發牛在2010年9月。

自然資源


耕地面積6.85萬畝,可灌溉面積2.4萬畝,鎮域有塬有山,地勢北高南低,境內有濁浴河、清浴河及高爾源水庫。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小丘鎮轄小丘、寺坡、獨石、阿堵寨、移村、紅岩、朱村、坳底、中原、原黨、移寨、乙社、西獨冢、東獨冢、涼泉、孟虎、前咀子、白瓜、文嶺、芋河、周河、焦子河、山家坡、前槽、柏林25個行政村;下設12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小丘鎮下轄16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小丘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204107200121小丘村
610204107201220獨石村
610204107202220阿堵寨村
610204107204220朱村
610204107205220坳底村
610204107206220中原村
610204107207220紅岩村
610204107208220移村
610204107209220移寨村
610204107210220原黨村
610204107211220乙社村
610204107214220涼泉村
610204107220220文嶺村
610204107222220孟虎村
610204107224220白瓜村
610204107225220獨冢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小丘鎮轄區總人口304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000人,城鎮化率13.2%。另有流動人口2673人。總人口中,男性15816人,佔52%;女性14584人,佔48%;14歲以下2300人,佔7.6%;15—64歲25790人,佔84.8%;65歲以上2310人,佔7.6%。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小丘鎮人口出生率10.4‰,人口死亡率5.7‰,人口自然增長率4.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11人。
2018年,小丘鎮戶籍人口3140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小丘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343元。
2018年,小丘鎮有工業企業3個;其中,規上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3個。
2021年4月28日,入選農業農村部、財政部“2021年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
小丘鎮是耀州區農業大鎮,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油菜為主,朱村坳是全區有名的三大糧倉之一。主導產業以“果、牧、葯”為主,2006年,全鎮農業總產值達到5275萬元,同比增長了8%,工業總產值94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71元,較上年增長了182元。土特產以核桃為主,近年來以蘋果為主的果業生產已形成規模,被評為“全國蘋果百強鄉鎮”。
第一產業
2011年,小丘鎮耕地面積7.2萬畝,人均2.4畝。2011年,小丘鎮農業總產值1.69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7%。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小丘鎮糧食生產1.6萬噸,其中小麥1.05萬噸。主要經濟作物以油菜為主,產量649噸。2011年,小丘鎮蘋果種植面積6.38萬畝,產量5.2萬噸,產值達2080萬元,人均果業收入6841元。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小丘鎮生豬飼養量3.56萬頭;羊飼養量5230隻;家禽飼養量6.1萬羽。畜牧業總產值3044萬元。
第二產業
截至2011年末,小丘鎮規模以上企業1家,小型企業8家,工業總產值5.1億元。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小丘鎮商業網點239個,城鄉集貿市場1個。2011年,小丘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9460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3200萬元。截至2011年末,小丘鎮郵政代辦所1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4000份(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3個,固定電話用戶1.4萬戶,電話普及率85%;行動電話用戶6000戶,寬頻接入用戶650戶。

文化


曾任湖廣督學、河南參政、四川按察使司並撰有明代陝西名志《耀州志》的喬世寧即小丘人。該鎮西獨冢村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漢宮殿遺址。
祋祤宮遺址
祋祤宮遺址,位於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小丘鎮西獨冢村,遺址東西約2500米,南北約3000米,東臨濁浴河,西臨清浴河,地表留存大量的繩紋板瓦、繩紋筒瓦、空心磚、回紋方磚等建築材料殘片。村西有夯土台,高4米,南北長52米,東西寬12米。夯土層厚5—11厘米不等。村民在耕作時曾發現瓦當殘片。
2013年5月3日,祋祤宮遺址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交通


耀旬、移三、耀淳公路過境。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小丘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270人,專任教師9人;小學6所,在校生1600人,專任教師161
小丘鎮建築
小丘鎮建築
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生530人,專任教師9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135萬元。
文化事業
2011年未,小丘鎮有文化站1個,全市最大的農村室內影劇院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5個,各類圖書室30個,藏書3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達150人。截至2011年末,小丘鎮有線電視用戶1600戶。村村通3100戶。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小丘鎮有學校體育場地7個,10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5%。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小丘鎮有中心衛生院1個,農村標準化衛生室25個,門診部(所)10個;病床200張.專業衛生人員140人,其中執業醫師10人,執業助理醫師23人,註冊護士42人。2011年,小丘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1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末,小丘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7戶,人數88人,支出14.8萬元,月人均14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85戶,人數1900人,支出200.7萬元,月人均88元;農村醫療救助4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15人次,共支出0.5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0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1.6萬元。社會福利費0.6萬元,比上年增長17%。敬老院1個,床位5張,集中供養農村五保人員5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6萬人,參保率68%。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小丘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個,年供水1.5萬噸。鋪設排水管道3000米。
截至2011年末,小丘鎮有變電站、供電站各1座,綜合電壓合格率96.17%,供電可靠率99.14%。
截至2011年末,小丘鎮鎮區栽植綠化樹8000多棵,綠化面積1.3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