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白山鎮的結果 展開

白山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馬山縣轄鎮

白山鎮由原白山鎮與合群鄉於2003年3月合併而成,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馬山縣,地處馬山縣中北部,東接里當、古寨2個瑤族鄉和古零鎮,南連林圩鎮,西鄰喬利鄉,北靠百龍灘鎮和都安瑤族自治縣地蘇鄉、龍灣鄉,白山鎮行政區域面積234.63平方千米。得天時、享地利、擁人和,是馬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白山鎮所轄的15個行政村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源豐富,總面積213.39平方公里,轄西華、四達、鎮北、同富、中學、新興6個社區,新漢、尚新、上龍、大同、合群、合作、內學、造華、立星、興華、玉業、民新、古腰、三聯、民族15個行政村。210國道與賓陽至大化公路縱橫過境。遊覽聖地仙岩山,為佛教居士活動場所。

歷史沿革


1958年8月,設紅旗公社。
1960年,紅旗公社改為城廂公社。
1980年,城廂公社分置城廂鎮。
1982年,城廂鎮改白山鎮。
1984年,合群公社改為合群鄉。
2003年7月,白山鎮與合群鄉合併為白山鎮。
白山鎮圖片
白山鎮圖片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白山鎮屬發育型岩溶地形地貌,境內大部為岩溶地區,地勢略為東、南高,西、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400米,境內最高峰位於玉業村上鄉屯後背山,海拔701.2米;最低點位於興華村定西屯,海拔148.1米。

氣候

白山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無霜少雪。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少雪。多年平均氣溫21.4℃,1月平均氣溫12.2℃,極端最低氣溫-0.7℃;7月平均氣溫0.3℃,極端最高氣溫40.1℃。平均氣溫年較差17.1℃。生長期年平均344天,無霜期年平均362天,最長366天,最短353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479.1小時。0℃以上持續期365天。年平均降水量1692.5毫米,極端年最大降水量2307.2毫米,極端最少降水量1245.8毫米。

水文

白山鎮境內屬紅水河水系。馬山河自新漢村自南向北流入紅水河,境內河道長28千米。

自然災害

白山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大風、低溫、霜凍、冰雹、雷擊等。旱、澇災害一年四季均有發生,澇災最嚴重一次發生在1994年7月4日,造成1.5萬畝水稻、玉米受災,減產95萬千克;旱災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0年3月12日,使1.53萬人受災,農業經濟損失24萬元,飲水困難1049人。
白山鎮圖片
白山鎮圖片

自然資源


白山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產資源主要為煤、石灰石、黏土
白山鎮圖片
白山鎮圖片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白山鎮轄西華、四達、同富、中學、鎮北、新興6個居民委員會,新漢、尚新、上龍、大同、合群、合作、造華、立星、民新、三聯、內學、古腰、民族、玉業、興華15個村民委員會,下設306個村民小組,114個居民小組。253個自然屯。
截至2020年6月,白山鎮轄10個社區、1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合群村。
白山鎮區劃詳情
西華社區鎮北社區中學社區合群社區合誠社區
四達社區同富社區新興社區合作社區合福社區
新漢村大同村立星村民新村三聯村
尚新村內學村興華村古腰村民族村
上龍村造華村玉業村\\
白山鎮圖片
白山鎮圖片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白山鎮轄區總人口8.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4860萬人,城鎮化率30%。另有流動人口1.9263萬人。總人口中,男性42545人,佔51%;女性40192人,佔49%;18歲以下9737人,佔12%;19~59歲59813人,佔72%;60歲以上13187人,佔16%。總人口中,以壯族為主,達65748人,佔82.93%;有瑤族8200人,佔總人口的10.34%。2011年,人口出生率11.61‰,人口死亡率3.69‰,人口自然增長率7.92‰。
截至2018年末,白山鎮戶籍人口88657人。
白山鎮
白山鎮

經濟


綜述

白山鎮所轄的15個行政村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源豐富,總面積213.3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508公頃,總人口42985人。各行政村交通、通訊、水利、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完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比較迅速。2002年,各村優質谷種植面積7000畝,高產高糖糖料蔗種植面積3440畝,速生豐產林9500畝,黑山羊養殖數量達2.5萬多隻,行政村農業總產值4190萬元,財政收入298.59萬元;以紅山水泥廠、大同雙飛粉廠為重點的鄉鎮企業逐步發展壯大,200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2447萬元。
白山鎮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也都走在全縣的前列,舞龍舞獅、會鼓、花燈會展等民族傳統活動豐富多彩,近年來先後組織合群村、新興社區的銅鼓隊到南寧、梧州等地為區內外各屆人士表演,多次載譽而歸。2001―2002年,鎮內的百悟屯、百懷屯、合灶屯、下旺屯等分別榮獲“自治區文明村屯”和“自治區文明村屯”稱號。
2011年,白山鎮財政總收入0.4921億元,比上年增長28.7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4億元,比上年增長24.02%。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109.46萬元,增值率167.53萬元,企業所得稅72.63萬元。人均財政收入597元,比上年增長28%。
2018年,白山鎮有工業企業70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7個。

農業

2011年末,白山鎮耕地面積35268.7畝,人均0.43畝,全部為水田、畲地,以種植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2.168億元。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81萬噸,人均220千克,其中水稻0.91萬噸,玉米0.79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甘蔗。2011年,甘蔗種植,面積4400多畝,產量1萬噸,主要品種有台優、台糖22號等。
2011年末,白山鎮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3.45萬頭,年末存欄1.25萬頭;牛飼養量0.82萬頭,年末存欄0.56萬頭;羊飼養量1.75萬隻,年末存欄0.63萬隻;家禽飼養量9.86萬羽。

工業

2011年末,白山鎮以製糖、水泥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6.6億元。擁有工業企業6家,職工7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60億元,比上年增長10%。

商業

2011年末,白山鎮有商業網點650個,職工905人。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3750萬元,比上年增長8%;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1億元。

郵電業

2011年末,白山鎮郵電業業務收入1149萬元,其中純收入672萬元。全年電信業務收入2000萬元。
白山鎮圖片
白山鎮圖片

文化


名稱來歷

白山鎮因境內白山堡而得名。白山,原名岜白,壯語byahau,意為白色的山。
白山鎮圖片
白山鎮圖片

交通


白山鎮境內有水南高速公路、210國道、314省道等3條公路幹線交會。
白山鎮圖片
白山鎮圖片

社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白山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5個,各類文化專業戶4戶;各類圖書室6個,藏書1.2餘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達150人。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白山鎮有幼兒園20所,在園幼兒4022人,專任教師210人;小學20所,在校生7228人,專任教師49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4所,在校生3919人,專任教師29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技事業

2011年末,白山鎮有各類科技人才53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4800人,經營管理人才200人,技能人才100人,農村實用人才200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白山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2個,其中門診部(所)25個;床位577張,每萬人擁有病床10.69張,固定資產總值8515.8萬元。專業衛生人員780名,其中執業醫師188人,執業助理醫師84人,註冊護士310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8.2979萬人次。
結紮任務
馬山縣白山鎮把人力、物力、財力集中投入到開展冬季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活動工作之中,經過縣、鎮、村全體計生工作隊的密切配合,僅用一個星期時間,就完成了縣下達的結紮任務。目前,該鎮正在努力抓緊其他“四術”任務的完成,同時加大社會撫養費的徵收力度,力爭在活動月期間完成好縣級下達的各項指標。
白山鎮的做法是:1、立足於一個“早”字,掌握工作主動性。繼縣冬季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活動動員會後,該鎮及時召開鎮三大班子領導會議,宣布成立計生優質服務活動領導小組,黨政一把手任指揮長,明確分工,落實了責任,由於計劃早,行動快,措施得力,從而為計生工作打下紮實的基礎。2、排查對象,摸清底子,明確目標。為了全面掌握全鎮的計生狀況,該鎮全體幹部職工早出晚歸,進入村屯,下到農戶,逐家逐戶排查,摸清了對象狀況,思想動態,給這次計生優質服務活動提供了明確的目標及奮鬥方向。3、領導高度重視,親臨一線指揮,鼓舞干群鬥志。在活動中,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制度,鎮黨委、政府、人大三大班子領導,既是指揮長,又是戰鬥員,計生活動期間親自帶頭下村入戶,解決工作上遇到的實際問題,而且哪裡有難點村,哪裡有難通戶,領導就出現在哪裡,不僅如此,還經常檢查各組的工作情況,充分發揮了領導的作用。4、密切配合,形成堅強的戰鬥集體。由於目標明確,職責分明,全體工作隊員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因此,工作上形成堅強的戰鬥集體。縣掛點單位從人力、物力等諸多方面一直給予大力支持,鎮直各單位的工作隊員工作積極性高,無論白天黑夜,任務一下都能一呼百應,沒有出現畏難情緒。5、責任明確,職責分清,嚴肅紀律。一是採取分片包干負責制,通過層層抓落實,全體工作人員時刻都把自己的職責牢記在心中,繃緊職責這根弦。6、強化服務意識,解除後顧之憂。術前,在計生經費緊缺的情況下,為穩定對象的情緒,除了耐心細地地勸導外,行動上自掏腰包為對象付款就餐,術后安排車輛接送。

體育事業

2011年末,白山鎮有學校體育場24個,看台設座椅400張。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5%。

社會保障

2011年末,白山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53戶,人數914人,支出159.51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145元,比上年增長10%;醫療救助170人次,醫療救助112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915人次,共支出14.6萬元,比上年增長2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14戶,人數2630人,支出158.88萬元,比上年增長11.4%,月人均50元,比上年增長1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0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9.6萬元,比上年增長10.6%。社會福利費8.6萬元,比上年增長25%;敬老院1家,床位2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0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白山鎮有郵政局1處;全年報紙、期刊累計發行35萬份(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6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萬門,固定電話用戶2.078萬戶;行動電話用戶1.68萬戶;網際網路用戶1萬戶。
白山鎮
白山鎮

旅遊


風景名勝

旅遊資源概況
白山鎮位於吉林省樺甸市東南部山區,東經127°14′,北緯42°44′。距樺甸市75公里。這裡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資源,白山地下水電站的建成,形成了特殊的小氣候區域。美麗的高峽平湖,山清水秀林幽,湖水無污染,白山湖素有塞外明珠之美稱,是吉林省境內不可多得的旅遊資源,蜿蜒的湖形,古香古色的青松翠柏和闊葉天然林,組成了一道秀美的風景線,自然形成的恐龍峰、五虎峰、將軍岩、三鼎峰、金龜島,金蟾背猴,膺咀峰,奇異多姿,令遊人讚嘆不已,有著良好的開發前景。
白山湖風景區季相分明,氣候宜人,春季鳥語花香,夏季峰巒疊翠,秋季五彩紛呈,冬季銀裝素裹,是春踏青、夏避暑、秋賞葉、冬玩雪的佳境。湖上蕩舟清涼愜意,林間漫步可飽碧水青山,品嘗山珍魚餐,別具特色,是旅遊觀光,養生垂釣,閑遐度假的好去處。
白山鎮圖片
白山鎮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