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七玉門關聽吹笛

和王七玉門關聽吹笛

作品鑒賞高適的詩有一種蒼勁之感,充滿了邊塞情懷。在這裡,詩人寫到了”落梅“,即古代笛子曲《梅花落》。在諸多的唐代邊塞詩歌中,獨樹一幟,堪稱佳作。

作品原文


和王七玉門關聽吹笛⑴
胡人吹笛戍樓間⑵,樓上蕭條海月閑。
借問落梅凡幾曲?從風一夜滿關山⑶。

註釋譯文


註釋

⑴和王七玉門關聽吹笛:詩題一作“塞上聞笛”。
⑵樓:防衛的城樓。
⑶關山:這裡泛指關隘山嶺。
譯文胡人吹起羌笛響在戍樓之間,戍樓之上景象蕭條月光幽閑。借問悠悠的落梅樂曲有幾首?長風萬里吹拂一夜灑滿關山。創作背景高適曾多次到過邊關,他兩次出塞,去過遼陽,到過河西,對邊塞生活有著較深的體驗。這首詩是高適在西北邊塞地區從軍時寫的,當時他在哥舒翰幕府。根據岑仲勉《唐人行第錄》所載,此詩是對王之渙涼州詞》的酬和之作。作品鑒賞高適的詩有一種蒼勁之感,充滿了邊塞情懷。這與他在邊關生活過,心中充滿保家衛國的思緒有關。但這首詩展示了他的另一種風格,與其他寫邊塞生活的詩不太相同。全詩開篇就呈現出一作邊塞題材詩歌中少有的平和氛圍,這主要是通過前兩句的實景描寫表現的。在笛聲和月色中,邊塞一片祥和,瀰漫著一種柔和明朗的氛圍。下面兩句寫的是虛景。在這裡,詩人寫到了”落梅“,即古代笛子曲《梅花落》。在茫茫的寧靜夜色中,《梅花落》曲子借著風傳滿關山,構成一種深遠的意境。此詩前兩句實寫,后兩句虛寫,寫法獨特,文字優美,意蘊無窮。在諸多的唐代邊塞詩歌中,獨樹一幟,堪稱佳作。作者簡介
和王七玉門關聽吹笛
和王七玉門關聽吹笛
高適,唐代詩人。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縣)人。早年仕途失意。後來客遊河西,先為哥舒翰書記,后歷任淮南、四川節度使,終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其詩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筆力雄健,氣勢奔放。邊塞詩與岑參齊名,並稱“高岑”,風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