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葯

五葯

五葯:wǔ yào1.五類藥物。2.指茯苓﹑硃砂﹑雄黃﹑人蔘﹑赤箭。

佛學:【五葯】代表一切葯的五種葯。密教設壇修法,或作鎮地法時,將其與五寶五穀共埋於壇下之地中;又灌頂時將其與五寶等共貯於五瓶中,均表示用佛之法葯除治眾生無明煩惱之病,有消災之意。

基本介紹


關於五葯的種類,《慧琳音義》卷三十六雲(大正54·546a)︰‘五葯,(中略)依金剛頂經瑜伽說,五葯梵名︰婆賀拶啰一、婆賀禰縛二、建吒迦哩三、儗哩羯啰孥四、勿哩答賀底五,並西國葯,此國無。即以此土所出靈藥替之︰伏苓一、硃砂二、雄黃三、人蔘四、赤箭五,各取少許共置一瓶子中埋之也。’
《五分律》卷五說是生酥、熟酥、油、蜜、石蜜;《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一說是余甘子、訶梨勒、毗崍勒、畢缽梨、胡椒;《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說是赤箭、人蔘、伏苓、石昌蒲、天門冬。
《周禮·天官》載:“以五味、五穀、五葯養其病”,漢代鄭玄註:“五葯,草木蟲石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