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染色劑的結果 展開
- 化學物質
- 染色
染色劑
化學物質
在我們做生物醫學實驗或者某些物理化學實驗時,為了更好地觀察到實驗效果,通常會選用合理的染色劑,在選擇適當的染色劑后,我們就能夠很好地觀察到預期的實驗現象或結果。染色劑依據來源可分為天然染色劑和人工合成染色劑,各種不同的實驗選擇不同的染色劑,同一種染色劑也可以用不同的配方進行調配製成。
高中生物學課本在描述染色質時指出:染色質(體)容易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實驗中對染色質(體)進行染色,須使用龍膽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溶液等鹼性染色劑,這些染色劑是以龍膽紫或洋紅溶解於醋酸溶液中製得,配製后的龍膽紫溶液pH值約小於7(呈酸性)。那麼為什麼把龍膽紫溶液稱為鹼性染色劑呢?
一是具有顏色,二是要與被染組織間有親和力。染料的顏色和它與組織間的親和力是由染料本身的分子結構決定的,產生顏色的發色基團和與組織間產生親和力的助色基團共同決定了染色劑的染色性質。作為染料物質,除了有發色基團外,還需要有一種使化合物發生電離作用的助色基團。如染料化合物中往往由硝基(-NO2)、偶氮基(-N=N-)、乙烯基等形成了發色基團,而由-OH、-SO3H、-COOH等酸性基團和-NH2、-NHCH3、-N(CH3)2等鹼性基團構成了助色基團。它們的存在使染料物質離子化,極性增強,促進染料與組織間發生作用,產生染色效果。我們把助色基團中具有酸性或鹼性基團的染料分別稱為酸性或鹼性染色劑。
如硝基是一種發色基團,當苯環中的3個氫原子被3個硝基取代后就成為三硝基苯的黃色化合物。三硝基苯不是染料,僅有一個發色基團,它不溶解於水,也不能電離,既不酸也不鹼,不能與酸或鹼形成鹽類。如果三硝基苯分子中,用羥基再置換一個氫原子,就成為三硝基苯酚,即苦味酸,它即是一種黃色染料,有電離作用,與強鹼能形成鹽,這裡的羥基便是助色基團。由此可知,苦味酸的顏色是由發色基團(硝基)所致,而它的染色性能則是由助色基團(羥基)形成的,如用氨基代替硝基,就形成無色化合物,不是染料。由此可見,作為染料,必須有發色基團和助色基團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如伊紅Y含有一個(-COOH)助色基團,在水中電離時放出氫離子,本身帶負電荷。配製成伊紅Y染料時,與強鹼NaOH作用生成鹽(-COONa),此物質的Na+反而在溶液中呈鹼性,所以不能認為酸性染料在溶液中就是酸性。
衣服染色時需要準備的夾具:
夾具必須具有耐酸鹼、耐腐蝕、無金屬、不生鏽的特點。市面上的夾子都不適合作為衣服染色夾具,因為彈簧金屬圈跟酸鹼化學藥水接觸容易生鏽,導致沾染衣服,產生難以清洗的銹漬。夾具最好選用全塑料PP材料的(包括彈簧),這種材料不會和染色水產生化學反應,很適合服裝染色工業使用。這款全塑料夾子在網上可以買得到。
所以,酸性(鹼性)染色劑的界定並非由染料溶液的pH值決定的,而是根據染料物質中助色基團電離后所帶的電荷來決定。一般來說,助色基團帶正電荷的染色劑為鹼性染色劑,反之則為酸性染色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