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年

1801年

【傳統紀年】年號:清仁宗嘉慶六年;日本光格天皇寬政十三年,享和元年;辛酉年(雞年)

大事記


約瑟夫-瑪麗·雅卡爾發明打孔卡控制編織的織布機
里特發現了紫外線。同年他觀察到溫差電現象
1月1日——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合併組成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1月1日——吉塞普·皮亞齊發現第一顆小行星穀神星
2月9日——法國與神聖羅馬帝國簽訂呂內維爾條約達成停戰,象徵第二次反法聯盟的崩潰,奧皇放棄神聖羅馬帝國主權。
3月4日——托瑪斯·傑弗遜當任美國總統。
3月23日——亞歷山大一世繼位為俄羅斯沙皇。
6月——海地制立憲法,廢除奴隸制。
7月18日——拿破崙與教皇簽定教務條約。
8月23日——浙江大水。
9月12日——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宣布吞併喬治亞,喬治亞承認俄國的決定,拒絕接受波斯傳統的保護。
11月26日——查理斯·哈契特發現鈮。

出生


義律,英國駐華商務總監。(1875年逝世)
戴維·格拉斯哥·法拉格特,美國海軍的第一位少將、中將和上將。(1870年逝世)

逝世


3月24日——保羅一世,俄羅斯沙皇,被謀殺(出生1756年)

歷史記載


清政府重申嚴禁採礦
嘉慶六年(1801),清政府重申嚴禁採礦政策。三月初八日,就軍機大臣議駁保寧等奏請開採金砂一折,嘉慶帝諭示內閣:塔爾巴哈台所屬各處金礦,在乾隆年間就禁止採挖,實力遵行,恐怕還難免有偷挖之弊,如果官為開採,必要召集多人,奸良不辨,而且甘、涼一帶遊民,也會紛紛到來。這些無籍百姓,聚集起來容易,遣散開來很難。對邊疆地區影響太大。於是,嘉慶帝命保寧將產金處所嚴行封禁,勿令偷挖滋事。九月二十六日,就上年直隸總督胡季堂奏請在大名(今河北大名)地方開設鉛廠,以及明安等奏大興縣民張士恆等呈請在承德府平泉州(今河北平泉縣)屬四道溝、雲梯溝等處,自備工本,開採銅礦,嘉慶帝再一次頒諭旨,強調開礦之事斷不可行。他說:開礦俱系無業遊民,攢湊資本,互相邀集,趨利若鶩。儻已聚集多人,而礦藏漸竭,那時怎樣把這些人遣散,難免不滋生事端。況且該地與蒙古山場相連,如果讓蒙古人感到內地官民都是牟利之人,對國體影響極大。此外,現在戶、工二部鼓鑄用銅,照例由雲南省起解運京,非常充裕,無須另籌開採。今後礦產洞口,要永遠封禁,不準開採。地方官也應嚴加查察,不許再有私行偷挖事情發生。
黃易逝世
黃易(1744-1801或1802),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能詩工書,精於篆刻,為西冷八家之一。山水取法董巨,又參以吳門筆意,筆墨揮灑生動,晚年用筆更為簡淡幽逸,頗有金石味。兼工花卉,師惲壽平,其墨梅尤為雋秀古雅。
吳履逝世
吳履(1740-1801)浙江嘉興人。八分、行書卓然成家,刻章高古,款識絕似何震。善畫人物、花草,尤長山水。造景幽異,落墨疏簡,可與黃易、奚岡相上下。錢杜跋其秦淮圖小帙,謂得元人冷趣,使南田生(惲壽平)見之,亦當斂手。客曲阜孔谷園家最久,與黃楙榖齊名。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零)嘗為心持上人作山水圖。著有苦茶庵詩。
章學誠病逝
嘉慶六年(1801),著名歷史學家章學誠因病去世,終年六十四歲。章學誠,字實齋,號少岩,浙江會稽(今紹興)人。四十一歲時才中進士。他曾主持定州定武書院,保定蓮池書院,歸德文正書院。主編有《湖北通志》。協修《續資治通鑒》。他用幾十年時間寫成《文史通義》。在這部書中,他從古代典籍、州郡方誌、金石圖譜、詩文歌謠、官府簿牘、家譜傳狀等各方面搜取了大量資料,給後人啟示了廣途,開拓了眼界。他還在這部書中明辨了史書編述工作中的不同功用,即有著述,有比類。著述是根據原始史料加以潤色溶鑄,成為有義例有條貫的專門寫作,此類是未經整理的原始史料。這兩種工作缺一不可。此類替著述準備了豐富的材料,提供了有利條件。此外,在這部書中,章學誠提高了方誌在史學中的地位,具體指出了方誌應該具有的實際內容和寫作規格。《文史通義》是一部重要的史學理論著作。除《文史通義》外,章學誠還寫有《校讎通義》、《方誌略例》等。
白蓮教軍日趨失利
嘉慶六年(1801),各地白蓮教起義軍處境艱危,日趨失利。這年五月,四川白蓮教軍首領徐天德等據守陝西白河縣黃石坡,清軍統帥德楞泰督兵圍追。徐天德被迫東走西鄉,又由西鄉趨紫陽。清軍固原提督賽沖阿逼於仁和新灘。當時暴雨水漲,情勢急迫,徐天德在兩河口因舟覆不幸溺死。九月,白蓮教軍重要首領尤紹周從四川太平攻入湖北竹溪,同清軍西安將軍賽沖阿激戰失利,走陝西平利。二十七日,尤紹周在平利所屬汝溪、盤龍山、岳家坪一帶,與賽沖阿、溫春所率五路清軍冒雪激戰,兵敗陣亡。至嘉慶六年底,由於清政府採取剿撫並用、分兵合擊、堅壁清野,結寨團練等政策,各地白蓮教軍相繼失利,許多重要將領,例如高天升、張世隴、徐萬富、王士虎、卜興昂、王廷詔、冉天泗、趙志成、張允壽、張天倫、武懷志、王鎮賢、徐天壽、王登高、鄭三元等或戰死,或被俘死。白蓮教軍雖然已陷入困境,但他們仍與強大的清軍作殊死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