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德語:Haus Habsburg-Lothringen)是指神聖羅馬帝國後期(1740年至1806年)作為德意志神聖羅馬皇帝統治奧地利大公國、匈牙利、波希米亞王國和義大利部分公國,1804年至1918年間統治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的家族。
它的前身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后神聖羅馬帝國、奧匈帝國先後解體,奧地利於1918年成為共和國,王室被迫舉家流亡海外。
瑪麗亞·特蕾莎
1745年1月20日,卡爾七世逝世。同年9月13日,瑪麗婭·特蕾莎的夫婿弗朗茨當選神聖羅馬皇帝,是為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一世,令帝位重新落入哈布斯堡家族成員手中。1748年10月18日簽定的《亞琛和約》,確認了弗朗茨皇帝、瑪麗婭·特蕾莎皇后及他們的後裔對哈布斯堡家族領地的繼承權。自弗朗茨當選神聖羅馬皇帝后,將妻子的姓氏加在自己姓氏的前面,他們的後裔都採用“哈布斯堡-洛林”的姓氏。
自此,奧地利進入哈布斯堡-洛林皇朝,而弗朗茨皇帝和瑪麗亞·特蕾西婭皇后成為皇朝的創始人
弗朗茨一世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哈布斯堡君主,神聖羅馬皇帝利奧波德二世的妹夫,法王路易十六被推翻。而他妹妹,法國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被法國共和政府處決,再加上共和思潮的擴散,利奧波德二世極力聯合歐洲各國君主,以武力保衛法國的君主制。1792年利奧波德二世正式與普魯士締結同盟,準備以武力干涉法國。他卻在這時暴斃,不過他的兒子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繼續了他的政策,更於次年與普魯士、薩丁、英國、荷蘭和西班牙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但這個聯盟在1797年,因奧軍被拿破崙·波拿巴所率領的法國義大利方面軍打敗,被迫議和而土崩瓦解。
1799年,歐洲列強趁法軍猛將拿破崙·波拿巴的軍隊被困埃及的契機,再次發起反法戰爭。這次奧地利聯同英國、土耳其、俄羅斯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但同年底拿破崙·波拿巴隻身返國,發動霧月政變並取得法國軍政大權,成為法國第一執政。此時拿破崙·波拿巴親自指揮義大利方面軍,回頭對付反法各國,於1800年打敗哈布斯堡奧軍,哈布斯堡王室不得不與拿破崙·波拿巴議和,解散反法同盟。
而拿破崙·波拿巴在政變結束后三周發表的公告中,宣布“大革命已經結束”,令歐洲列強稍微安心,再加上他們的實力受損,因而暫時放棄反法的行動。但拿破崙·波拿巴的野心令歐洲在幾年再起干戈。
末代皇太子奧托於1922年繼承為哈布斯堡家族首領,1930年獲得財產管理權。而他本人和他的子孫於1961年宣布放棄奧地利帝位,後於1966年獲准返回奧地利定居,但家族成員都保有德國國籍,而非奧地利國籍。後來奧托更一度擔任歐洲議會中德國的代表。
參看
◆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
參見:奧地利帝國
1804年5月18日,拿破崙·波拿巴稱帝。神聖羅馬皇帝弗郎茨二世,見到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波拿巴的崛起加劇了德國諸城邦的分化,自覺早已失去實權,因此對神聖羅馬帝國的前景並不樂觀。有見及此,在三個月後的8月11日,弗朗茨亦自稱奧地利皇帝以回應拿破崙·波拿巴一世,並藉機整合哈布斯堡王朝的領地。
奧地利帝國轄下由多個奧皇兼任國王的“王國”以及一些公國和領地組成。但是最大的特點也是弱點便是,領土跨越多個民族的居住地,而在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波拿巴推行自由主義以及民族平等的衝擊下,各地反哈布斯堡統治的活動日益活躍。再加上歐洲列強對拿破崙·波拿巴稱帝所表現的野心極為不安,奧地利再次與各國組成反法同盟,但每次都大大削弱了奧地利的國力,間接導致日後普魯士的崛起。
1804年,奧皇弗郎茨對於拿破崙·波拿巴的稱帝舉動十分不安,擔心法國在此擴張,與哈布斯堡王朝抗衡。因此,奧地利決定糾合英國,俄國,瑞典和那不勒斯,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奧地利在俄軍支援下入侵法帝國盟國巴伐利亞。而那不勒斯則和奧軍一道,進攻拿破崙·波拿巴在義大利的盟國。不過,拿破崙·波拿巴迅速做出反應,自本土揮軍渡過萊茵河。12月2日,法、俄、奧三國皇軍,在奧斯特利茨 (Austerlitz),旋即打了一場“三皇會戰”(法皇、俄沙皇和奧皇)。拿破崙·波拿巴最後不但守住巴伐利亞,更攻入哈布斯堡領地摩拉維亞,更將奧軍趕出義大利,並在普魯士境內打敗俄援軍。
1805年12月16日,法奧最終簽訂《普勒斯堡和約》。在該和約主要條款如下:
◆奧地利需完全撤出巴伐利亞和義大利
◆奧地利割地與法帝國和其盟友
◆奧地利賠款4000萬法郎與法國
和約簽訂后,拿破崙·波拿巴決定成立以自己為護國公的萊茵邦聯,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區的盟友。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崙·波拿巴的威逼利誘下,16個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員邦簽訂了《萊茵邦聯條約(Rheinbundakte)》,脫離帝國,加入邦聯。此舉嚴重削弱奧地利在德意志地區的領主地位,令奧皇大為不快。拿破崙·波拿巴為了吸引更多國家加入邦聯,決定親手終結神聖羅馬帝國。因此他對奧皇弗郎茨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解散神聖羅馬帝國,並且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德意志國王的稱號。最後弗郎茨於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帝號。神聖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參見:德意志邦聯
1815年拿破崙·波拿巴倒台後,奧皇弗朗茨尋求恢復哈布斯堡對德意志地區霸權。恢復神聖羅馬帝國已不可能,唯有仿效拿破崙·波拿巴,成立德意志邦聯(Deutscher Bund)。
德意志邦聯的疆界和神聖羅馬帝國在拿破崙·波拿巴稱帝前時相若。但經過拿破崙·波拿巴多年的征戰和兼并,屬邦數目只有少於40個,遠少於帝國的200個。各屬邦聯合防衛,組成邦聯聯軍,共同維護美因茨、盧森堡、拉施塔特、烏爾姆和朗道等成邦。邦聯議會設於法蘭克福。領主為奧皇。
雖然邦聯得以組成,但德意志地區的情況和神聖羅馬帝國末期一樣鬆散,割據嚴重。而奧皇只能成為名義首領。而1834年,以普魯士為首的屬邦成立關稅同盟,把奧地利逐出局外,削弱了奧地利對德意志地區的經濟駕馭。奧普的紛爭日漸顯現。
1848年的革命,給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地區的控制給予致命一擊。當年2月,法國因長期經濟蕭條,物價上升,又發生了革命。法王路易·菲力被迫退位,法國國會宣告成立第二次共和國。此事再次燃起拿破崙·波拿巴戰爭時期廣為傳播的民族主義,再次在歐陸廣為傳播。作為歐陸最大的跨民族帝國,哈布斯堡帝國首當其衝。匈牙利的獨立運動,令哈布斯堡王室的勢力大為削弱,後來被迫與匈貴族談判,組成二元帝國。
參見:奧匈帝國
奧地利這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帝國成立以後,國內多民族的紛爭和對外戰爭的失敗令哈布斯堡-洛林皇朝的勢力再被削弱。
1848革命風潮,亦助長了普魯士的勢力增長。當年3月,革命風潮傳至普魯士柏林。普王腓特烈威廉三世(Federick William IV)為平息革命,同意制憲和推行民主改革,並聲明統一德國。同年5月18日,普魯士在法蘭克福議會提出統一德國的議案,議員們為新德國應否包括奧地利和波希米亞而爭論不休。但由於奧地利反對,議案無疾而終。
奧軍在沙俄的支持下對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鎮壓,更加加劇了匈牙利對奧地利的統治不滿。
1849年,德意志境內的民族主義份子在法蘭克福成立德國統一會議,選普王為領袖,令奧皇大為不快。最終,奧皇和普王在奧莫茨(Olmutz)簽約,普魯士取締德國統一會議,恢復以奧為首的德意志邦聯議會的權威。
1859年的義大利獨立戰爭使奧帝國失去在義大利的所有領地;
1866年的普奧戰爭迫使奧地利退出德意志聯邦,結束了哈布斯堡家族統領德意志各城邦的時代。內政方面,匈牙利對維也納的統治也非常不滿,國內其它許多地區民族主義思想也不斷加強。
在一些政府官員勸告下,奧皇弗朗茨·約瑟夫決定與所有民族運動家談判。雖然如此,但帝國內各部分以匈牙利貴族的勢力最為強大這些貴族,而他們只肯接受一個他們與奧地利傳統貴族之間的二元體。縱使維也納擔心單獨與匈牙利貴族談判會遭到其它民族更大的反對,但最終僅與匈牙利的貴族協商,令奧匈最終組成一個聯邦國家
但和平僅維持到1866年,在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的多年外交努力,普魯士成功與統一中的義大利結盟。而奧地利對於德丹戰爭后與普魯士的分贓感到不滿,提出抗議。普魯士遂以奧地利毀約,與義大利同步發動侵奧戰爭。奧地利匆忙應戰,七周后被迫求和。同年與兩國簽訂和約:
◆奧地利被迫解散德意志邦聯
◆奧地利放棄美因河以北一切領地
◆奧地利允許普魯士成立德意志邦國間的新聯盟,奧地利不得參與或干預
◆奧地利割讓威尼斯與義大利
自此,奧地利對德國的控制和影響完全瓦解,而奧帝國內部各民族間的糾紛,成了哈布斯堡王朝的最大危機。
1867年2月,奧匈帝國正式成立,帝國在維也納設有一個帝國中央政府,在維也納和布達佩斯分別有一個各自處理奧地利和匈牙利的政府。另外,匈牙利貴族尤其要求奧皇特地在匈牙利加冕為匈牙利國王來證明匈牙利在帝國內的特權。他們還要求在布達佩斯設立一個有立法權的議會,這個議會設立的法律在歷史上歸屬匈牙利王國的地區有效。這個議會的組成保證匈牙利人,尤其是其貴族和社會精英在其中佔多數,而國內眾多的羅馬尼亞和斯拉夫人少數民族則基本上沒有代表。
這次的改制,雖然暫時安撫了奧帝國內最大的民族──匈牙利人,但其他民族遭到的不公平待遇,成為了奧匈帝國解體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參見:第一次世界大戰
縱使普魯士和義大利多次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勢力,但基於同文同族和鄰邦的感情,奧匈帝國最終與普魯士為主體的德意志帝國結盟,更進一步與義大利於1882年組成三國同盟。三國同盟和協約三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因軍備和殖民地的競爭,導致兩個集團的關係日益緊張。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郎茨·費迪南大公在訪問波斯尼亞首都薩拉熱窩時被一位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刺殺。
奧匈帝國此前就已經由於民族運動喪失了在北義大利的領土,因此帝國政府擔心南部的斯拉夫人地區會喪失給塞爾維亞,而國內其他民族藉機犯上作亂。塞爾維亞在1913年的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獲得了許多領土,使奧匈帝國感到非常不安。多種因素摻雜下,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持下對塞爾維亞宣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俄羅斯動員支持塞爾維亞后正式爆發。起初德奧聯軍勢如破竹,攻陷俄屬波蘭,直搗俄國本土。但情況自1915年漸生變化。義大利本與奧匈帝國結盟,一戰初期卻保持中立,更在1915年它倒向協約國,進攻奧匈帝國,令其腹背受敵。而德國此時亦需同時應對東西兩線的戰事。令俄軍得以有機可乘。1916年6月4日,俄軍繞過奧匈聯軍北部的主力,對戰線南端的奧屬東加里西亞發動猛攻,史稱勃魯希洛夫攻勢。雖然,德奧聯軍最後都能趕走俄軍,而俄國革命后,蘇維埃政府簽訂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終結了東線戰事。
在義大利戰線,雖然在奧匈帝國的軍隊於1915年5月和1917年佔領過義大利領土。但同時應付俄、意兩國令哈布斯堡皇軍補給日益困難、士氣漸漸低落。而戰爭對帝國的經濟衝擊甚大,最終引發民生問題,再加上帝國複雜的民族融合,及其相應民族主義的抬頭,成為了帝國肢解的最終誘因。
1918年,奧地利帝國被共和國取代,末代奧皇卡爾整家人被迫流亡海外。而卡爾也於1922年鬱鬱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