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民歌

壯族地區特有的民族文化

壯族民歌是壯族地區特有的民族文化,現已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概況


語言簡介

壯族民歌
壯族民歌
壯族民歌特別發達。壯族人無論男女,從四五歲的童年時代就開始學唱山歌,父教子,母教女,形成幼年學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傳幫帶習俗。在農村,無論下地種田,上山砍柴,婚喪嫁娶,逢年過節或青年男女間的社交戀愛等,都用山歌來表達情意。有些地方甚至家庭成員之間的對話、吵架有時也以歌代言。唱歌幾乎成為壯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人人能歌,個個會唱。因此,廣闊的壯鄉,素有“歌海”的美譽。被詩人稱為“鋪滿琴鍵的土地”。歷史上,還湧現出不少像劉三姐、黃三弟這樣被稱為“歌仙”、“歌王”的著名歌手。

歷史與現狀

壯族聚居村寨,到處都可以聽到具有獨特風格的二聲部和三聲部山歌,各部之間圍繞著主旋律,時而平行,時而交叉,高低相襯,跌宕起伏,悅耳動聽。壯族多聲部民歌各地不同歌腔約有一百多種,在廣西境內壯族多聲部山歌,遍及廣西六個地區30多個縣,其中以百色、柳州、河池、南寧等幾個地區流傳最廣泛。壯族多聲部山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深刻的人民性,在藝術形式上比較成熟和完美,它是壯族人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所創造的精神文明的一種形態,應該看作是壯族民間音樂史上突起的高峰。它是壯族勞動人民生活經驗、思想精神和藝術智慧的結晶。

遺產信息


項目名稱壯族民歌
所屬性質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編號67
申報地區上思縣
申報日期2008年

民歌


民歌種類

形式上
壯族民歌,就形式分,有勒腳歌、排歌、散歌等。排歌為壯族詩歌的自由體,每詩只詠一詩,有時長達300多行。長篇敘事詩比較著名的有《布伯》、《布洛陀》、《嘹歌》、《馬骨胡之歌》、《六丘和達七》、《莫一大王》等。其中以《嘹歌》的表現形式較為特別。它不是以敘事方式講述完整的故事,而是以封建領主的兼并戰亂作為背景,通過抒情的對唱表現一對男女青年悲歡離合的感情。四句一組,相互問答,拆開來是獨立的抒情詩,連綴起來又是一首有頭有尾的故事詩。
內容上
壯族民歌浩如煙海,種類繁多,從內容和形式來看,主要有古歌、敘事長歌、生活歌、勞動歌、時政歌、儀式歌、情歌、童謠等。壯鄉民歌多,但傳唱之時都要遵守約定俗成的禮儀規範,不能瞎唱亂唱。特別是時政歌、儀式歌和情歌,在什麼場合唱是有規矩的。比如情歌,在野歌圩里可以盡情地唱,而在家裡,在父母面前,在夜歌圩里就不能唱。儀式歌中,祭祀唱什麼,婚嫁唱什麼,喪禮唱什麼,都是絕對不能顛倒亂來的。連迎接不同的客人也有不同的迎客歌。
壯族傳統音樂主要是各種山歌調。壯族山歌由於南北部方言的不同而對山歌有不同的稱呼:歡、西、加、比、論等五種。在壯族地區,每一個區或鄉都有好幾個調子,其中有敘事用的平調;有抒發歡快情緒的喜調,等等。據粗略統計,各地不同調子加起來達1000種以上。這些山歌調雖然是固定的,但它能表現不同的思想感情。其旋律與歌詞相結合,能在聽眾中產生強烈的感染力。除了單聲部民歌,還有雙聲部和三聲部民歌。山歌調的演唱方法,有獨唱、重唱、領唱、合唱等方式,無論是支聲式、和聲式或者復調式,都豐富多彩,別具一格。其中富寧皈朝山歌調、靖西馬隘及漢隆山歌調、田陽古眉山歌調、馬山山歌調、環江山歌調,尤其著名。

民歌活動

壯族人愛唱歌,不僅平時唱,家裡唱,而且還有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或“歌節”。歌圩的日期主要在農曆三月初三,但在春節、四月八、中元節、中秋節以及婚嫁、滿月、新房落成等喜慶吉日也都形成歌圩,有時甚至在趕集的路上也形成臨時的歌圩。歌圩有日歌圩和夜歌圩之分。日歌圩在野外,以青年人“倚歌擇配”為主要內容。夜歌圩在村子里,主要吟唱傳授生產、生活知識和技能的生產歌、季節歌、盤歌和歷史歌等。
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是壯族人民的傳統歌節,俗稱“歌圩”。所謂歌圩,意思是野外坡地的集會。節日期間,青年男女身著盛裝,從四面八方彙集在一起,女孩子三五成群,男青年四六結隊,他們相互對唱,一唱一答,從白天唱到晚上,從晚上唱到天明,有時幾天幾夜,歌聲不絕。
歌圩的來歷,據傳說古時候有一年大旱,田中的禾苗都快枯死了,人們萬分焦急,便聚集在一起敲鑼打岐,唱歌求神,求天下雨。不幾天,天果然下起雨來,這一年,人們獲得了大豐收,於是便認為唱歌可以樂神,可以免除天災人禍,所以遇到災難時,便聚集在一起唱歌,這種儀式慢慢地就發展成歌圩。每當歌圩之期,善於唱歌的青年男女,除唱歌樂神之外,自然地唱及相互之間的愛慕之情。就像一首山歌中唱的,“天旱廟中去求神,你盼雨來我盼晴(情)”,這樣一來,歌圩又漸漸變作以歌唱愛情為主了。
按傳統習慣,歌圩要舉行3天,三月初三是歌圩的始日,這一天家家都要吃用三月花、楓樹葉等植物染成的五顏六色的飯。據說這是吉利的象徵,吃了它可以使人像樹本花草一樣興旺發達,健康長春,到了中午12點,舉行歌圩開台式。在歌圩中,一對對青年人,無論對方是怎樣素不相識,各處異地,只要是怠中人,唱上一支“引路歌”,立時就會在山坡上、溪水旁展開一場對歌的持久戰。
高高棉山一朵花,
香過福龍到宜山,
有心想把花來來,
爬山涉水不怕難。
歌的閘門打開后,整個棉山沉浸在歌的迷戀之中,無論你走到那裡,都可見一對時青年男女用心對歌在比聰明、智慧,因為對歌中一旦被對方唱倒,那是十分丟人的事情。三月初四,是歌圩的高潮。男女青年通過唱盤歌,來盤問身世,最終達到互相了解和表示真正的愛情。剩下的最後一天,定情的一對對互贈禮物,唱起“送別歌”,等到明年歌圩再相會。三天歌圩,唱三天情歌,由此可見,情歌是壯歌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壯族情歌非常優美動聽,常採用比喻、暗示、影射、襯托和雙關語等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和態度。他們唱花歌、育花歌、果歌、烏歌、蝴蝶歌等,用歌唱蟲魚鳥魯、讚頌草木山川、描繪各種花卉和星星月亮來表達彼此愛慕之心,互相傾吐友情,共同培植愛情之花。往往經過“初遇歌”、“試探歌”、“對問歌”、“初戀歌”、“深交歌”,最後“定情歌”,定情后要山盟海誓。唱完了山盟海誓,就要分手了,於是雙方約定下一次相會的時間和地點,同時還要再三囑咐對方分手后要恪守信誓。唱完了“約會和囑咐”,就真的要分手了,雙方依依惜別,難捨難分,唱起“送別歌”。
歌圩的社會功能是多方面的。但歷史上一直以青年男女通過公開聚會來選擇婚配為主。每到歌圩日,青年男女們便盛裝艷服,三五成群地來到歌圩場,通過歌唱顯示才能,披露心聲,交流思想,找尋自己的意中人。歌圩上,對唱是主要的活動方式。對唱是一對一對進行的,當一對男女青年對唱的時候,雙方的朋友都圍在身旁相助,甚至還有歌師在旁出謀劃策。對唱的程序是非常複雜而嚴格的。一般來說,從初交到初步確定戀愛關係,要經過下列對唱階段:引歌、初會歌、大話歌、初問歌、盤歌、讚美歌、追求歌、初戀歌、結交歌、定情歌、贈禮歌、囑別歌,等等。各個環節相對獨立,又環環相扣,緊密相聯。每個環節的歌都很長,很豐富,好的歌手可以唱幾天幾夜。
歌會
歌會與歌圩有所不同,大概是從歌圩派生出來的。歌會的會期不一定,只要有需要,隨時都可以進行。參加歌會的人數多者上千,少者三二十。歌會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表現壯族人民變革社會、變革生活的思想激情和對未來生活的憧憬為主題。其內容大體從開篇歌開始,進而到獻歌、賽歌、評歌、和歌、學歌、團結歌等。參加歌會的一般是對時政有所感的成年人。

民歌特點

格律
壯族是嶺南土著古代越人的後裔。壯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用唱歌來表達情感,表現生活的傳達室統,“歌圩”就是這一傳統的集中體現,壯族民歌的音調由於方言土語的差異造成民歌音調色彩的變化,形成南路、北路、中路、等不同風格。壯族民歌以詞不達意的格律分類可分為:歡、加、西、比、倫。
“歡”:字數上有五言、七言、五七言嵌句和雜言等;從句數上講有四句、十二句和不定句等幾種;其中主要特點是押腰腳韻;
“加”:基本形式為七言四句,其主要特點是押腳韻;
“西”:長於敘事性的長歌,一般以六、八或十二句為一段,押腳韻;
“比”:格式比較自由,不限於押腰腳韻,有五言、七言兩種;
“倫”:其格式多為五、七言句型加襯句,句數不定;句式特點
音階
壯族單聲部民歌大多有兩個或者四個樂句構成,常用徵調式、羽調式、宮調式、商調式;壯族民族的主要特點:
1.主要採用五聲音階和四音音列,三音列也常見。其四音列主要為三種:宮、商、角、徵、(羽):強調宮、角和角、徵的三度進行;(徵)、羽、(變宮)、宮、商、角:強調羽、宮、角三度進行,落音為羽或宮。添加徵成五聲音音階,但徵僅為經過或者輔助音;加變宮只為增加色彩;(變徵)、徵、羽、宮、商、(角):強調商、徵、羽,多結束於證,也可結束於商。加變徵為加強徵的穩定和傾向:加角常為商的輔音;
2.多聲音樂中多採用支聲復調的手法,各聲部音樂形象統一。對大二度的運用是其和聲方便的重要特點,結束往往也是由二度向同度的解決。

特點


壯學宗師黃現璠在《談僮歌》(載《廣西日報》1957年2月10日)一文中認為,壯族民歌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壯歌具有令人回味無窮、嘆為觀止的比喻、比興美。壯族人的性格特點之一,是在表達自己思想感情時比較委婉、含蓄,與西方人那種赤裸裸的表達有明顯的不同,這或許是比喻比興手法在壯歌中得以普遍運用的原因。
二、壯歌具有一揮而就、出口成章的特點。古人雖以“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得來一個字,擰斷幾根須”等句以及“推敲”的典故來說明詩歌創作的艱辛,但同樣有曹植七步作成名詩的“快手”敏才。所以壯族歌手們普遍具有出口成章、對答如流,對唱幾天幾夜而不重複得令人叫絕唱功同樣不足為奇。快思敏捷上更是曹植“七步成詩”的速度望塵莫及。壯人的嘴巴幾乎就是山歌的源泉!
三、壯歌具有整齊嚴謹、琅琅上口的辭藻美和押韻美。“壯歌最擅長於比喻和生動的描寫,能給予唱者和聽者極大的感動。故清代閔敘說:‘壯人生於深山……其歌,字皆土音,韻則天籟,譯而通其意,殆亦工於詞者。’”

民歌精華


壯族民歌100首

壯族民歌
壯族民歌
以現代化手段,立體式搜集、錄音、錄像、研究、整理、翻譯、製作、出版的第一本壯族民歌集《壯族民歌100首》,近日由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發行,備受學界同仁以及廣大樂迷歡迎。
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壯族人民自幼善歌,廣西又是壯族的主要聚居區,有著“壯鄉歌海”的美譽,但是長期以來都是口頭傳歌,缺乏一部詳細介紹和記錄壯族民歌的權威著作。《壯族民歌100首》以及配套的DVD光碟的出版,為廣大熱愛壯族民歌的讀者以及研究壯族文化的專業人員提供了參考和學習的最佳途徑。
《壯族民歌100首》由“壯學叢書”編委會策劃、“壯學叢書”總主編張聲震直接指導、壯族音樂家范西姆主編,《壯族民歌100首》DVD光碟則由課題組成員攝像、錄音,全書彙集了各方面專家的心血。《壯族民歌100首》的採風、考察工作從2006年3月開始至2007年8月,歷時一年半。兩個調查採風小組深入到雲南、廣西、廣東三省區的10個市、38個縣進行採風,行程數千里,通過錄音錄像,獲得了大量寶貴的第一手資料。2008年7月,整理、編寫工作結束,工作人員一共整理記錄了風格獨特的各個壯族聚居區壯族的優秀民歌作品,其中單聲部壯族民歌77首,多聲部壯族民歌23首。
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這些作品交由廣西民族出版社編校出版。本書從立項到出版歷時3年多,是一套經過千錘百鍊的文化產品。張聲震表示:“《壯族民歌100首》是壯族民歌的精華,它的最大價值是它保存了壯族民歌原生態的特色。”該書所選民歌均屬民間原創、原唱,並由民間優秀原生態歌師、歌手用壯語南北方言土語演唱。每一首歌曲的排序按簡譜、國際音標、壯文、壯語直譯、漢譯唱詞來排列,每首歌或一組同類歌曲,由專業人員撰寫釋文,闡明歌曲特色、演唱的人文環境等,多方面、具體詳細地展現了壯族民歌獨有的音樂特性和唱詞藝術形式。
該書採用“音、譜、圖、文、像”綜合形式,從壯族豐富、多種、多樣的民間歌曲中挑選出最有代表性、特點突出的100首壯族民歌彙編成集,在全國同類課題中屬首創,填補了壯學研究的空白,為研究壯族音樂藝術提供基礎資料。廣西天運時行壯學文化傳承發展公司、廣西石薇民族音樂文化有限公司出於對弘揚、傳承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片熱誠,主動承擔《壯族民歌100首》的總包銷工作,並決定投資1000萬元來支持、推動壯族民歌事業。
《壯族民歌100首》的出版面世,對於保存壯族原生態民歌、傳承壯族文化遺產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開闢出了一條保護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新路子。
對保護與繁榮壯語,記錄和傳播優秀壯族民歌,保護和傳承我區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民族團結,建設和諧廣西、文化廣西,均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坡芽歌書

《坡芽歌書》是一部山歌體作品,運用圖案識別歌名,以八十一個圖案對應八十一首山歌,其表現形式是男女青年見圖便使用壯語對唱出相應獨立成章的單體山歌,七百八十二行歌詞聯為一體,一氣呵成。自二〇〇六年由學者在雲南省文山壯族自治州富寧縣境內發現整理后,《坡芽歌書》引起了學界的關注。學界認為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用古老形態記錄民歌的唯一一部歌曲,它集中了壯族民歌的精華,承載著壯鄉兒女天籟歡歌般的情愛密碼,是壯族最優美的篇章。
據文山州宣傳部長熊榮元介紹,《坡芽歌書》被發現后,文山州立即組建了強有力的研究和編輯隊伍,對歌書進行全面翻譯整理,在中央民族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支持下,《坡芽歌書》被列入中國“九八五”工程少數民族古籍項目,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終於付梓出版。
《坡芽歌書》的發現者之一劉冰山介紹說,《坡芽歌書》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自由戀愛的情歌,第二部分是對封建禮教童年訂婚陋習的叛逆絕唱,第三部分是對於美滿婚姻幸福生活的誓言。第一部曲由第一首歌到第三十二首歌組成的;最長的為第三十一首,歌名《衣角卷》,圖案亦為“衣服”,表示了一位女性對其鍾情男性的思念之情。第二部曲由第三十三首到第六十七首歌組成,表現了男女雙方由於對歌而產生了忠貞不渝的愛戀。第三部曲由第六十八首到第八十一首一共十五首山歌組成;第八十一首《連根筍》是全歌中歌詞最長的一首,也是全歌的高潮和亮點。
中國語言學專家周有光將《坡芽歌書》定位為“文字之芽”,清華大學教授趙麗明則認為《坡芽歌書》“不僅有詩經的韻味,有漢樂府的手法,還有梁祝的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