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6條詞條名為利維坦的結果 展開
利維坦
霍布斯創作政治學著作
《利維坦》是托馬斯·霍布斯創作的政治學著作,於1651年首次出版。
《利維坦》一共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論人”,以人與生俱來的能力為出發點,論述“自然狀態”和自然法的問題。第二部分“論國家”,主要論述了由契約所產生的國家的各種形態、主權以及人權。第三部分“論基督教國家”,主要論述了教會的政治地位與個人的信仰自由。第四部分“論黑暗王國”,主要對宗教、哲學以及政治思想展開意識形態的批判。該著作詳細闡明了社會契約論。
《利維坦》給後來的洛克、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帶來了深遠的影響。該書幾個世紀以來,一直被列為領袖人物必讀名著之一,為政治書籍之首,在19世紀的歐洲,更是為各國元首所追捧,是王室教育的基礎教材,也是國王日常必讀書籍之一。
《利維坦》全書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論人類》,開宗明義宣布了作者的徹底唯物主義自然觀和一般的哲學觀點,聲稱宇宙是由物質的微粒構成,物體是獨立的客觀存在,物質永恆存在,既非人所創造,也非人所能消滅,一切物質都於運動狀態中。第二部分《論國家》,是全書的主體,主要描述自然狀態中人們在不幸的生活中都享有“生而平等”的自然權利,又都有渴望和平和安定生活的共同要求,於是出於人的理性,人們相互間同意訂立契約(信約),放棄各人的自然權利,把它託付給某一個人或一個由多人組成的集體(如議會),這個人或集體能把大家的意志化為一個意志,能把大家的人格統一為一個人格;大家則服從他的意志,服從他的判斷。第三部分《論基督教體系的國家》,旨在否認自成一統的教會,抨擊教皇掌有超越世俗政權的大權。第四部分《論黑暗的王國》,其主要矛頭是針對羅馬教會,大量揭發了羅馬教會的腐敗黑暗、剝削貪婪的種種醜行劣跡,從而神的聖潔尊崇,教會的威嚴神秘,已經在霍布斯的筆下黯然失色。
引言
第一部分 論人類 | 第二部分 論國家 |
---|---|
第一章 論感覺 | 第十七章 論國家的成因、產生和定義 |
第二章 論想象 | 第十八章 論按約建立的主權者的權利 |
第三章 論想象的序列或系列 | 第十九章 論幾種不同的按約建立和國家和主權的繼承問題 |
第四章 論語言 | 第二十章 論宗法的管轄權與專制的管轄權 |
第五章 論推理與學術 | 第二十一章 論臣民的自由 |
第六章 論自覺運動的內在開端——(通稱激情);以及表示這些開端的術語 | 第二十二章 論臣民的政治團體和私力團體 |
第七章 率討論的終結或決斷 | 第二十三章 論主權者的政務大臣 |
第八章 論一般所謂的智慧之德以及其反面的缺陷 | 第二十四章 論國家的營養與生殖 |
第九章 論各種知識的主題 | 第二十五章 論建議 |
第十章 論權勢、身價、地位、尊重及資格 | 第二十六章 論民約法(市民法) |
第十一章 論品行的差異 | 第二十七章 論罪行、宥怒與減罪 |
第十二章 論宗教 | 第二十八章 論賞罰 |
第十三章 論人類幸福與苦難的自然狀況 | 第二十九章 論國家致弱或解體的因素 |
第十四章 論第一與第二自然律以及契約法 | 第三十章 論主權代表者的職責 |
第十五章 論其他自然法 | 第三十一章 論自然的上帝國(天國) |
第十六章 論人、授權人和由人代表的事物 |
第三部分 論基督教體系的國家 | 第四部分 論黑暗王國 |
---|---|
第三十二章 論基督教體系的政治原理 | 第四十四章 論誤解《聖經》所產生的靈的黑暗 |
第三十三章 論《聖經》篇章的數目、年代、範圍、根據和註疏家 | 第四十五章 論外邦人的魔鬼學及其他宗教殘餘 |
第三十四章 論《聖經》各章中聖靈、使者和神感的意義 | 第四十六章 空虛的哲學和神怪的傳說所造成的黑暗 |
第三十五章 天國、聖、聖潔和聖餐在《聖經》中的意義 | 第四十七章 論這種黑暗所產生的利益以及其歸屬於誰的問題 |
第三十六章 上帝的道和先知的言詞 | |
第三十七章 論奇迹和它的用處 | |
第三十八章 論永生、地獄、得救、來世和贖罪在《聖經》中的意義 | |
第三十九章 教會一詞在《聖經》中的意義 | |
第四十章 亞伯拉罕、摩西、大祭司和猶太諸王的上帝國的權利 | |
第四十一章 論我們神聖救主的職分 | |
第四十二章 論教權 | |
第四十三章 論被接受進入天國的必要條件 |
綜述與結論
霍布斯於1637年回到英國,他看到了英國動蕩不安的政治局面,對此感觸頗深。他分析了當時動蕩的局面下的規則,反對君權神授的理論,以及國會議員的行為準則。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他致力於創建一門政治科學,最終在1651年出版了《利維坦》一書,全名叫《利維坦,或教會國家和市民國家的實質、形式和權力》。
“利維坦”指一種威力無比的海獸,霍布斯以此比喻君主專制政體的國家。該書主要論述作者的國家起源學說和社會政治思想。他認為自我保存和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但在人人為敵的“自然狀態”中不能夠實現。人們為了擺脫這種狀態,便訂立契約,國家由此產生。他主張君主專制制度,強調王權高於教權。此外,還闡述了他的唯物主義認識論學說,揭露了經院哲學和宗教迷信的危害。
霍布斯認為人是生而平等自由的,因此人類的自然狀態就叫做享有充分的自然權利的狀態。“自然使人在身心兩方面的能力都十分相等”,世界再沒有比這現象更足以表達才智的平等分配。由於人們能力的平等,彼此就會成為仇敵,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人們就設法控制或征服他人,相互疑懼,彼此爭鬥其次.人天生是惡的,不斷發生爭執。霍布斯說:“在人類的天性中我們發現有三種造成爭鬥的主要原因存在,第一是競爭,第二是猜疑,第三是榮譽”。由於這些爭執。便引起相互間漫無止境的掠奪,乃至於血腥屠殺,所謂“人對人像狼一樣”的名言就是這樣引申出來的。他的結論是:人的自然狀態就是處於“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爭狀態”。在這種人人互相為敵的戰爭中,沒有什麼是不公道的。因為當時沒有公共的權力,沒有法律就沒有公道。雖然自然狀態下的人是平等的、絕對自由的,但這無疑是一個苦難的自然狀態。當然,霍布斯並不相信這種自然狀態曾經真的普遍存在過,他只是作為一種理論上的推導。
霍布斯強調,為使人類不致在互相殘殺中被消滅,“必須尋找和平和遵守和平”。能使人類竭力走出自然狀態的,就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普遍法則——自然法,它用來限制每個人基於本性與本能的自然權利,以便維護和平與秩序。霍布斯說:“自然律是理性所發現的誡條或一般法則,這種誡條或一般法則禁止人們去做損毀自己生命或剝奪保全自己生命的手段的事情”,其自然法的中心點是“自我保存”的個人主義。霍布斯的主要目的是論述人類如何從自然狀態進入社會狀態和政治狀態的,也就是如何由戰爭狀態進入和平狀態的,為此,他提出了十四條自然法原則,概括起來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斷定,自然法的原則和內容是能夠被人遵守的,而且永恆不變。因為自然法的根本原則和目的是“尋求和平”,而和平則是人們滿足自己慾望所必需的,是不可改變的。
在自然狀態下雖有自然法起調整作用,但人類要擺脫人與人的敵對狀況,必須尋求能使大家畏懼並指導其行動以謀求共同利益的公共權力,社會契約是人類走出自然狀態的必經之路。人們通過訂立契約,把大家所有的權力和力量託付給某一個人或多人組成的集體,這個集體能通過多數的意見把大家的意志轉化為一個意志。於是,人們就把自己的自然權利轉讓給一個統治者來支配和管理,在他們之間建立起一種公共的權力,避免無窮的爭鬥,根據這種契約便從自然狀態過渡到社會狀態,於是就形成了國家。
作者論述了資產階級的政治主張,極力地為這種專制統治的合法性進行辯護。霍布斯的社會政治理理論具有較大的啟蒙意義,他採用人性論和社會契約論的觀點論證了國家的起源和發展,突破了天主教君權神授的觀點,對於近代反對宗教、倡導理性的啟蒙運動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利維坦》是近代西方第一部系統闡述國家學說的著作,書中的無神論、人性論、社會契約論和國家的本質、作用等思想在西方思想史上有很大的影響。
美國作家克里夫頓·費迪曼《一生讀書計劃》:讀讀《利維坦》,就能明白美國民主制度和專制統治的真正區別在哪裡。
作者:[英] 霍布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譯者:黎思復 / 黎廷弼
出版年:2017-3
頁數:580
定價:55.00
裝幀:精裝
叢書:漢譯經典精裝本
ISBN:9787100123556
托馬斯·霍布斯(1588-1679),英國政治家、哲學家。生於英國威爾特省一牧師家庭。早年就學於牛津大學,后做過貴族家庭教師,遊歷歐洲大陸。他創立了機械唯物主義的完整體系,指出宇宙是所有機械地運動著的廣延物體的總和。他提出“自然狀態”和國家起源說,指出國家是人們為了遵守“自然法”而訂立契約所形成的,是一部人造的機器人,反對君權神授,主張君主專制。他把羅馬教皇比作魔王,僧侶比作群鬼,但主張利用“國教”來管束人民,維護“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