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墳

安徽省歷史遺跡

弱母子陵又稱母子陵或母子墳,位於安徽樅陽縣錢橋鎮與安徽廬江縣羅河鎮交界點,佔地面積1.5平方公里,石碑萬餘塊,別具一格,遊人絡繹不絕。

建設背景


母子陵歷史久遠,子孝母愛,荒年饑饉,餓死於荒郊。數百年後崛地時,發現當
母子墳
母子墳
年的母子依然相擁地下,面目紅潤,有血色,而未見任何腐敗跡象,村民以為神。同治三年。始建“母子亭”,文革中拆毀,傳毀時用炸藥炸開墓地,見母子二人屍體仍舊,紅衛兵再也不敢動手,逃走之後,村民將墓重新填好。1993年有民間人士捐資重建,現有亭台9座、佛像5樽。每逢單日香客絡繹不絕,初一、十五更是香客如雲。陵內碑林如筍,不計其數。有詞云:巫山一段雲——母子陵“古冢荒丘碧、青鰲溪水流.白湖帆影過沙洲,江水浪噴頭。亭閣元頹落,香姻尚不休。鳳凰山上世名留,虔誠為何求”。

文化活動


母子文化涵蓋了母子簡介,母子生平,母子傳說,母子敕封,詩詞楹聯,小說散文,學術研究等等內容,通過母子資料的廣泛搜集與整理,了解到母子文化起源於北宋、發展於元明、鼎盛在清朝,延續至今,形成獨特的母子文化,千百年來,民間自發維持著母子香火的興盛。母子墳(內有母子不腐真身)、母子碑林、母子亭和母子廟展現聖地的壯麗輝煌,顯示其厚重的歷史積澱,折射出母子文化的深刻內涵及強大生命力。現代文化與歷史文化渾然一體,交相輝映。無愧於全國20萬母子信眾的朝聖和八方遊客的旅遊勝地。

出生

從一塊祖傳的舊碑中,可依稀見得幾行篆文:景德四年聖母郭氏攜皇子佑此龍脈之地…。
聖母郭氏原名郭喧,是繼福建莆田媽祖18年後出世。出生於仕宦之家,為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次女,父親郭守文,母親張氏,人多行善積德。一天晚上,張氏夢見觀音菩薩慈詳地對她說:“你家行善積德,當得慈濟之賜。”於是便懷了孕。到北宋977年7月7日清晨,張氏將近分娩,見一道霞光,從窗戶外射入室中,光輝奪目,香氣飄蕩,久久不散。又聽得四隆隆作響,好似春雷轟鳴,地變紅色。張氏感到腹中震動,郭喧於是降生。因生得奇,甚為疼愛。她出生時,哭聲很大,驚動了四鄰,因此,父親給她取名“喧”。
趙佑在宋真宗的四個皇子相繼死去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出生。據說郭皇后當年做了一個夢,夢見天乾地裂,口渴難忍,突然天上烏雲密布,一蛟龍入懷,不久便發現懷上了身孕,生下了五皇子趙佑。

成長

郭喧幼年時比大姐聰明穎悟,六歲從塾師啟蒙讀書,不但能過目成誦,而且能理解文字的義旨。十歲余,她信佛焚香念經,早晚不懈,她以行善濟人為事,專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業,平素精研醫理,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災,人們都感頌她。她性情和順,熱心助人。只要能為人排難解紛,她都樂意去做,還經常引導人們避凶趨吉。人們遇到困難,也都願意跟她商量,請她幫助。十七歲時,已具母儀天下之才,名聲大振,傾國傾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宋太宗知道此事,立即指婚與三皇子襄王趙桓,受封為魯國夫人,不久又晉封秦國夫人。宋太宗至道三年三月癸巳日,五十九歲的宋太宗趙光義病逝,趙桓繼承了皇位,冊立郭喧為皇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郭皇后做夢,蛟龍入懷,生下了五皇子趙佑。

升天

廬洲羅場(即現在的羅河鎮)鳳凰山,山光水色、靈秀神奇,前觀長江、白盪,如白練橫空,天水一色;左邊黃山寨,雄峨聳立、紫氣東來;西邊龍王嶺,石小姐婀娜仙姿,飄然盛世。
皇后郭喧,在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正月,隨同趙桓往西京朝陵。在祭掃了祖父母、伯父母、父母的陵墓后,夜間,夢見了太宗跪拜腳下,哭訴道:我毒殺太祖,編造“金匱之盟”,繼承了皇位。上天懲罰我兒,欲斷皇脈,絕子孫。如今四個孫子相繼去世,五皇孫趙佑雖是天上仙童玉靈下凡,但我皇家也無福擁有,你乃天上仙女下凡,懲惡揚善,拯救人間疾苦,如今只有你能庇佑大宋江山永繼順昌,子孫興旺。廬洲羅場鳳凰山,是我大宋的龍脈所在。跪請聖母皇后和五皇子能不動聲色,化為平民百姓,去鎮守宋朝龍脈。天機萬萬不可泄露。說罷三拜九叩,飄然而去。皇后醒后,感到夢得蹊蹺,慌忙找到真宗皇帝,說:“先皇託夢與我,要我和五皇子以平民百姓的身份鎮守龍脈。何時走?怎麼走?到何處?都屬不可泄露的天機。”皇帝趙桓非常相信,說一切聽從皇后安排。皇后說:“先皇之命不可違,我們母子走,不帶走宮廷任何物品和隨從,到二月初一,打聽不到我們母子任何消息時,就詔告天下,宣布我們病世。”一切安排妥當,皇后焚香,對天祈禱。轉瞬間,天空下起了鵝毛大雪,天地間變成了冰清玉潔的潔白世界,母子二人乘長風而去,按照太宗皇帝在夢中所示,以平民百姓普通母子的身份羽化升天,趙佑脫胎換骨,魂魄附於同年同月同日同時出生的廬洲人包拯,佑使包拯飛黃騰達,步步高升,保住了大宋江山,並為後人樹立了清官的楷模。
母子二人歷經千難萬險來到廬洲羅場鳳凰山下,正遇一張姓閹豬匠,騎馬至錢橋一帶閹豬,閹豬匠見雪地里有母子二人命在旦夕,便脫下隨身穿的長衫,蓋於母子二人身上,即策馬回家,將所見告之祖母,張母為人惟德,鄰里皆知。聞聽此事正色道:“生者抬回,湯藥調養,倘有不測,死為義女,以厚禮安葬”。張閹豬匠遵祖母命復回時,母子均已氣息身亡。張氏見此,掩面而泣,便著人準備後事。是時,天空瞬間颳起大風,平地颳起積雪,飛砂走石,天昏地暗。不一會,雪過天晴,待張氏眾人睜眼細看時,母子二人的屍體早已被掩埋在沙壑之中,一墓冢突兀眼前。后張氏為其重修時,見母子二人面色紅潤,形如酣睡,更為詫異。隨遵祖母命,刻碑立其為祖母義女,年年祭奉。從此,張氏財運亨通,求閹豬者絡繹不絕,且族丁昌盛,千百年來,久盛不衰。直到建國前夕,還有“行善母子墳,富貴張家院”的民謠。由此,“母子墳”顯靈佑福的故事遠播千里。有聯為證:
天地慟哀音,雨雪有情痊佛骨;
母子遭劫難,日月明鑒誕仙家。
自從母子二人,合葬於此,護國安民,皇宮內發生了“狸貓換太子”驚天大案,也沒有斷絕皇家血脈。當地人非常想信母子顯靈,每至農曆單日,善男信女,頂禮膜拜;遠近香客,紛至沓來,終年香火不斷,香客十萬之多。許願得成的香客,自願立碑,表示感謝,如今母子陵墓碑林立,是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堪稱世界之最。

顯靈

當地人說母子經常顯靈,鄉親們時常能看到有母子二人在山岩之上,或盤坐於彩雲霧靄之間,或朱衣閃現林中。常示夢顯聖,救人急難,護國佑民。
乾隆五十年(1785年),乾隆南巡九華山帶來佛光,建起廟宇寮房,香火旺盛,成了“土橋街”(即母子廟);嘉慶八年(1803年),廟宇亭台、金字佛匾、鐵香爐、銅燭台,香客雲集,興盛至極。咸豐七年(1857年),兵荒馬亂,太平軍佔據各地,致使願碑、廟宇盡毀。建國以後,文革中母子陵又一次遭到毀滅性的破壞。然而,時事的變遷仍然阻隔不了信徒們的心路歷程。
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地屬樅陽大桂庄村民唐世寬專營木材生意,屢次虧本,聞聽母子墳之靈驗,隨備豐盛祭品前來,祈求生意興隆。後去江南販運木材,隨木排沿長江順流而下,突然發現江面上散飄著大批的木材,唐大喜,即駐守江口,收斂木材,后積木成山,獲利萬貫,頓成富翁。回家后,唐世寬慷慨解囊,在母子墳建造了“母子亭”,亭呈八角飛檐,雕樑畫棟,龍盤鳳翔,工藝奇特,蔚然壯觀。時劉家灣秀才張健甫撰聯曰:“首陽絕境,骨肉偕登,顯赫雙靈山色動;川阻桐廬,恩周遐邇,相呼千載水流長”。
道光三十年(1850年)五月,連月大雨,河溪暴漲,母子墳周圍的田地全被洪水淹沒,一片汪洋,可母子墳所在的地方,任洪水怎樣肆虐,總也漫不過墳冢,遠遠望去,她象一葉方舟穩穩地飄浮於汪洋之上,令人驚奇不已。自此,母子神靈聞名遐邇,大江南北,國內國外,各行各業的善男信女們,千里迢迢前來朝拜,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更是人山人海,百里之外,可聞爆竹聲聲,香火之甚堪比九華
抗戰時期,羅河張柏齡老先生,身得一病,遠近求醫,不見好轉。老伴許氏篤信神靈,於母子墳前焚香禱告,祈求“仙丹”(母子陵山地下,生有一種金黃色自然粒狀晶珠),果真是“丹”到病除,不日痊癒,任開館教學。後為母子亭撰聯云:
遭歲歉,母子流支,仙骨痊橋邊,數百年,靈爽常悟,問雨祈晴誠有驗;
值國難,憂思成疾,拙荊拜墓下,十餘日,病魔遠去,神功聖德永無忘。
母子陵香灰成山
一九九四年,羅河鎮人民政府安排人員用原有的石碑築起了總佔地20多畝的圍牆。內設廟宇亭台12座,設立了焚香台、禱告台、神像廟(兩米高的漢白玉母子神像,栩栩如生,仙氣飄逸)、還願廟、母子陵寢、母子登仙復原廟、升天台等;還願信眾所建的亭廟鱗次櫛比,南北門樓氣勢雄偉,上有名家手書聯云:
母子英靈昭百世,廬樅流水伴千秋。
千百年來,母子以其自身的魔力昭引世人,不可不信。香火不斷,怪哉!廟宇櫛比,自生自滅,奇矣!願碑林立,求音者回,嘆也!詩聯詠頌,自古及今,妙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