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變變星

白矮星和紅矮星構成的短周期雙星

激變變星(cataclysmic variable)是一顆白矮星(主星)和一顆近主序小質量紅矮星(伴星)構成的短周期雙星。雙星系統中,白矮星引力會扭曲伴星從伴星吸積物質,長久會讓激變變星變成一類系統穩定但內部不平靜的特殊變星。

2021年8月,媒體報道中國郭守敬望遠鏡成功捕獲激變變星,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皇家天文學會月刊》。 

現象描述


激變變星,是指一類具有雙重身份的天體,它既是雙星又是變星。激變變星對於研究諸多恆星物理的前沿問題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典型的激變變星的主星為白矮星,伴星通常是一顆晚型主序星,特殊情況下也可能是一顆演化中的巨星甚至是一顆白矮星。

內容簡介


激變變星雙星系統
激變變星雙星系統
激變變星(Cataclysmic Variables)顧名思義是一類在觀測上變化奇特甚至是十分劇烈的變星。它們所有成員都是密近雙星系統而不是通常的目視雙星,並且按照 1955 年科帕爾(KOPAL)對物理雙星的分類,它們都屬於密近雙星中的半相接雙星。它們的伴星是一顆充滿雙星系統臨界等引力勢面(洛希瓣)的晚型巨星或主序星甚至是矮星,而其主星是一顆由正常恆星演化到末期的白矮星。
白矮星-內部結構模型圖
白矮星-內部結構模型圖

觀測觀點


激變變星
激變變星
以觀測的觀點來看,激變變星很容易被發現。它們通常是相當藍的天體,而大多數的天體都是偏紅的;這些系統的變化經長是相當強且快速的,強烈的紫外線甚至是X射線和一些特有的發射線是這類變星的典型產物。

內部關係


激變變星
激變變星
雙星系統的這兩顆星非常靠近,以至於白矮星的引力可以扭曲伴星,並且白矮星可以從伴星吸積物質。因此,伴星經常會被稱為施主星,失去的物質會在白矮星的周圍形成吸積盤,強烈的紫外線和X射線經常從吸積盤發射出來。吸積盤也是不穩定的,當盤內的部分物質落至白矮星時,會導致矮新星的爆發。
在吸積的過程中,物質在白矮星的表面累積。而因為施主星通常含有豐富的氫,在多數的情況下,吸積層最底部的密度和溫度終將上升達到足夠點燃核聚變的反應。反應在短時間內將數層體積內的氫燃燒成氦,外面的產物和數層的氫會被拋入星際空間內,這就被看成是新星的爆發。如果吸積的過程持續進行的足夠久,白矮星的質量將會達到錢德拉塞卡極限,內部增加的密度可能點燃已經死寂的碳,融合併觸發Ia超新星的爆炸,將白矮星完全的摧毀。

群組介紹


激變變星
激變變星
激變變星可以細分成幾個次級的群組,經常是以一顆明亮的原型特徵為典型為來命名。這些群組可能會有些重疊,包括天鵝座SS、雙子座U、鹿豹座Z、大熊座SU、武仙座AM、武仙座DQ、天蠍座VY、獵犬座AM和六分儀座SW。
在某些情況下白矮星的磁場會強到足以打亂、甚至完全阻礙了吸積盤的形成。在強烈磁場下的可見光會顯示出強烈和易變的極化,因此有時稱為中度極化(在吸積盤只有部分被摧毀的情況)或高度極化(在阻礙吸積盤形成的情況下)。變星習慣以知名的原型星命名,高度極化和中度級化的分別被以相關的武仙座AM和武仙座DQ來命名。

分類介紹


C.Payne-GaP,hkin和Gaposchkin把具有周期性且非毀滅性爆發的變星稱為激變變星(簡稱CV),並分類為:新星,爆后祈星,再發新星,矮新星,共生新星。其中矮新星、共生新星佔大多數,並只在銀河系內觀測到,而新星不僅在銀河系,在河外如麥哲倫雲中也被觀測到。

價值和意義


激變變星
激變變星
激變變星是一類自身系統演化穩定而在系統內部卻不寧靜的特殊變星。其一,它不像超新星或者γ爆那樣稍縱即逝並且在瞬間華麗的天文現象之後改變了自身的本質而從一個物理狀態變成了另一個完全不同的物理狀態;其 二,它也不像正常的主序星和其他類型的雙星系統那樣穩定而沒有大規模的爆發現象出現或者根本沒有爆發存在。因此,對於它們進行長期的監測和研究對天體物理各個領域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和意義。

研究發現


2021年8月29日,從中科院國家天文台獲悉,基於郭守敬望遠鏡(LAMOST)觀測數據,研究人員發現了一顆十分罕見的新型激變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