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腿漁鴞

毛腿漁鴞

毛腿漁鴞(學名:Bubo blakistoni),是鴟鴞科、漁鴞屬的鳥類。毛腿漁鴞為大型鴞類,體長67-77cm,外形和雕鴞相似,但耳羽長而尖,面盤不明顯。頭頂中央有白斑。趾不被羽。通體大都暗褐色,具黑色羽干紋。

毛腿漁鴞棲息於低山闊葉林、混交林和山腳林緣與灌叢地帶的溪流、河谷等生境中,夜行性,白天多隱藏在河邊的樹上或河流沿岸的懸崖上,黃昏和夜晚出來活動,主要以魚類為食,也吃喇蛄、蝦、蟹等水生動物。

形態特徵


毛腿漁鴞
毛腿漁鴞
毛腿漁鴞的體羽大都灰褐色,具黑色羽干紋;額基和眼先具白色硬羽,其端部為黑色。額、頭頂、後頸至上背灰褐色,具明顯的黑色羽干紋;頭頂中央有由數枚純白羽毛構成一塊白斑。面盤不明顯,面部羽毛鬆散,羽枝分離,呈灰褐色,羽乾和羽端黑褐色。耳羽較長,約90-108mm,黑色,基部兩翻灰棕色。肩、背棕褐色,具較寬的黑色羽干紋,兩翻沾有葡萄紅色。外側數枚肩羽外翈棕白色,腰及尾上覆羽暗灰褐色,具黑褐色羽干紋;翅上覆羽暗灰褐色,具寬闊的黑褐色羽干紋,兩翈外緣雜以白斑;飛羽黑褐色,外翈具棕白色橫斑,內翈具橙棕色橫斑;外側尾羽白至棕黃色,雜以稀疏的褐斑;中央尾羽橙棕色,雜以寬闊的褐色橫斑。頦灰白色,具黑色羽端,喉白色,雜以稀疏的黑褐色細羽干紋。胸、脅、腹栗褐色,具黑色羽干紋,兩翈具褐色細橫紋;尾下覆羽棕白色,端部具黑色羽干紋,跗蹠上下前後全被灰白色絨羽,腋羽棕白色。趾裸出,呈藍黑色,趾底具刺突,爪較鈍。
毛腿漁鴞的虹膜橙黃色,嘴角灰色或灰白色,基部沾藍。
大小量度:體重♂1500g,♀5500g;體長♂770mm,♀668mm;嘴峰♂35-36mm,♀34-36mm;翅♂520-530mm,♀510-533mm;尾♂319mm,♀265-315mm;跗蹠♂97mm,♀82.5-94mm。

棲息環境


毛腿漁鴞棲息於低山闊葉林、混交林和山腳林緣與灌叢地帶的溪流、河谷等生境中,也出現於海岸和林區漁塘,特別是富有水生動物而隱藏條件較好的林區河流附近。

生活習性


毛腿漁鴞為夜行性,白天多隱藏在河邊的樹上或河流沿岸的懸崖上,黃昏和夜晚出來活動,有時靜立在河中的石頭上,也可以在淺水中涉水而行。常單獨活動和棲息,很少成群活動。飛翔時兩翅扇動很快,但毫無聲響。常貼著水面或地面低空飛行,每次飛行的距離也不遠。主要以魚類為食,也吃喇蛄、蝦、蟹等水生動物。有時為了恐嚇對手,它還能擺出一種可怕的姿態,稱為恐嚇炫耀,先將羽毛豎起,特別是頭部和頸部的羽毛,然後頭部猛向前伸,部分或全部地張開雙翅,同時不斷地發出刺耳的叫聲,使對手感到非常地恐怖。叫聲拖長而嘶啞,為短促、深沉的“boo-boo-boo”聲,有別於雕鴞的兩音節叫聲。

分佈範圍


毛腿漁鴞在中國以內分佈於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吉林省長白山。中國以外分佈於西伯利亞東部、遠東、薩哈林島朝鮮半島和日本北海道。

繁殖方式


毛腿漁鴞的繁殖期在3-4月間。求偶炫耀行為雖然也同其它鴞類一樣,比較簡單,但它的鳴叫聲卻非常頻繁而喧鬧,雖然不算十分動聽,但在粗獷之中也頗具特色,在水邊的林中不停地迴響。營巢於森林中。巢多置於樹洞或倒木下地上,可以多年利用。每窩產卵2枚。卵為污白色,表面光滑無斑。

亞種分化


拉丁學名中文名命名者及年代
Bubo blakistoni blakistoni毛腿漁鴞指名亞種Seebohm, 1884
Bubo blakistoni doerriesi毛腿漁鴞東北亞亞種Seebohm, 1895
(以上內容來自: )

種群現狀


毛腿漁鴞全球種群可能不到1000隻。中國最後一次可靠記錄為1982年在小興安嶺地區採的標本,近年來在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地和呼倫湖地區的多次普查中都未有發現。

保護級別


毛腿漁鴞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EN)。
毛腿漁鴞已列入中國國家林業部、農業部1989年1月14日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Ⅱ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