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白道的結果 展開

白道

呼和浩特至武川的交通線路的古稱

聞名華夏的大青山橫卧在塞外青城呼和浩特北部,就是這座天然屏障,擋住了土默川平原通往大後山之路。然而,天無絕人之路。千百年來,居住在土默川上的人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在大青山上打通了一條蜿蜒曲折之路。此路全長45公里,古書中稱此路為“白道”,民國時期稱“歸武大道”,新中國成立后改稱呼武公路。就是這條白道,蘊藏著武川地區深厚的文脈,提升了武川地區的文化底蘊,昭示了武川1600多年的文明史。

軍事關隘


白道地處藏龍卧虎的大青山上,大青山巍峨挺拔,地勢險要。因而,白道歷來是軍事關隘,是兵家必爭之地。北魏時期,當局者為控制這個交通要衝,於北魏天興初年設立了武川鎮。據史志載:“北魏始光初年(公元424年),段進為白道(今蜈蚣壩)守將,蠕蠕大檀入塞圍之。段進力竭被執,抗聲大罵,遂被殺害。太武帝拓跋愍之,追贈段進為安北將軍,並賜爵顯美侯,謚日庄(《武川縣誌》第2頁)。北魏初,楊元壽(隋文帝五世祖)為武川鎮司馬(《武川縣誌》第2頁)。上述歷史事實可以確證:北魏當局在武川建鎮,是為了佔領白道這個軍事要隘。北魏肅宗孝明帝元詡正光四年(公元532年)六鎮起義軍扼守此道,屢敗魏軍。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破六韓拔陵在沃野陣起義,起義部隊在白道先勝北魏安北將軍李淑仁部,再戰都督崔暹所率兵將,官軍全軍覆沒,崔暹單騎逃脫。北齊天保四年(公元557年),文宣帝高洋詔令斛律金”率騎二萬屯白道,以防蠕蠕(《武川縣誌》第4頁)。隋唐時期,當局由白道出發,率兵抵禦突厥。據史志載:“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夏四月已卯,衛王楊爽破突厥沙缽略可汗於白道;元帥高穎率兵擊突厥,破之,又出白道入磧,再戰獲勝而還”(《武川縣誌》第4頁)。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通漠道行軍總管李績與定襄道總管李靖合兵出白道,與突厥頡利可汗戰,獲勝(《武川縣誌》第5頁),遼保大二年(公元112年)3月,天祚帝(耶律延禧)曾“率諸軍出夾山,下漁陽嶺。(蜈蚣壩),取天德、東勝、寧邊,雲內等州”。清廷派兵出征噶爾丹等,多次從白道出發。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5月,內大臣索額圖等奉特旨,率八旗精兵萬餘人出俄羅斯。12月1日過都倫大壩(蜈蚣壩),屯駐昆都勒河(今可可以力更鎮附近),留2日,(《武川縣》志第6頁)。雍正年間有漢軍4000人,哈拉沁兵1000人在白道駐防。
抗日戰爭時期,在蜈蚣壩上打響了蜈蚣壩伏擊戰。1938年9月下旬,大青山抗日支隊2營營長唐金龍帶領全營戰士在此道上與日本鬼子展開了一次激烈戰鬥。在這次戰鬥中,八路軍利用蜈蚣壩的有利地形,打了一次漂亮的伏擊戰。在這次戰鬥中全殲日軍80餘人,其中擊斃少佐軍官1人,繳獲機槍9挺,擲彈筒5個及一批槍支彈藥。蜈蚣壩伏擊戰威震青山南北,拉開了大青山抗日游擊戰爭的序幕,使大青山成為全國聞名的抗日根據地。

白色之路


“白道”,顧名思義,就是白色之路,因該道地上之土為白灰色而取其名。道路兩旁是鬱鬱蔥蔥之青山,唯道路獨白。據史志載:北魏高祖孝文帝元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8月,科學家酈道元隨孝文帝元宏車駕北巡,幸武川鎮,親見敕勒部,途徑芒於水(今大黑河),武泉水(今小黑河),白道嶺(今呼和浩特市回民區壩口子村北至蜈蚣壩一帶),巡幸陰山,觀雲川。十七日,至武川鎮,沿途問民疾苦,以粟帛救濟貧窘孤老。隨後作《水經注》,《水經注》中稱此道為“白道”,並將今之蜈蚣壩謂之“白道嶺”(《綏遠通志》16頁)。唐代后此道又稱漁陽嶺,元代稱之謂神山,清代又稱之謂得勝關。據《綏遠省分縣調查概要》載:“大青山在歸綏縣境內又名翁袞山”(“翁袞”,蒙古語“神”的意思)。“蜈蚣為蒙古語翁袞之音轉”,故蜈蚣壩即神壩之意。古時,白道之線路是由青城沿河床入壩口子,蜿蜒向西北行,過蜈蚣壩頂經關帝廟西下1公里而又北行,再經馬家店、中店子、水泉、什爾登至可可以力更鎮(此線路和新修的呼武公路之線路相同)。

經商之道


紅丹丹的陽婆當日照,
蜈蚣壩是旅蒙商的金光道。
歸化城啟程可可以力更住,
蜈蚣壩是咱常走的路。
這種歌唱旅蒙商路的爬山歌,至今還在武川民間流傳。原汁原味的爬山歌唱出這樣一個歷史事實:白道,歷來就是一條經商之道,繁華之路,當年旅蒙商就是通過白道走向大草原,走向俄羅斯,這是一條駝道,也是 一條茶道。從清代以來,白道就成為川流不息的金銀道,就是這條商道為塞外邊陲小鎮——可可以力更鎮注入無限的生機和活力,使該鎮成為大青山北麓的繁華之鎮。

駝鈴馬幫之道


白道,古來就是駝鈴馬幫之道。據《綏遠通志稿》載:蒙騎牧地凡入內地的馬牛羊駝多經此道,“石徑逼仄,不通方軌,自清嘉慶道光年間,歷經修治,始克車行,然山路崎嶇,挽載維艱,且車馬擁塞,時虞顛覆,而在天寒地凍之時,車輛屯集,進退兩難,車夫守候而僵撲者比也”。清代,旅蒙商在此處尋找通道時,歷盡艱險,曾多次組織專人探測路線,變更路線。從最早行路的痕迹來看,其寬度不過兩米。康熙年間,內地與蒙古、新疆通商逐步發展起來了。當時歸化城先後出現了為康熙大帝征戰服務的旅蒙商號天元號、宏圖號、范家號,不久大盛魁、元盛德、天義德等旅蒙商號也誕生於歸化城,隨著旅蒙商的發展,白道就成為歸化城通往蒙古和新疆的必經之路,也就是旅蒙商之商道。到清乾隆年間,在白道上往來的旅蒙商絡驛不絕。當時,山西、歸化等地的旅蒙商賈為祈願旅途平安,於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在蜈蚣壩頂蓋了座關帝廟,請了住持人,並向過往車駝徵收路捐,用以維護壩頂前後之路段。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重修德勝壩樂樓牌記載:“關聖廟一座,前臨水涯斷岸千尺,后依峻岭木秀繁蔭,真所謂神景之地也。況此地乃羈旅之要路,蒙古之通衢,往來驅者莫不賴我聖德之庇佑也。”
特別值得一書的是:民國15年(1926年),綏遠特別行政區警務處長吉鴻昌,親率民兵,民役在壩頂前後約5公里處開拓展寬,裁彎取真,砂石鋪面,並在後壩修有石橋一座,竣工后,在關帝廟西辟一石,上刻有吉鴻昌書寫得四個大字;“化險為夷”,留下永恆的紀念。

最新變化


隨著內地與外蒙商業貿易的頻繁往來,地處白道北面的可可以力更地區發生了巨大變化。據史志載: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今可可以力更一帶就出現“通事行”字型大小,康熙五十八年,清廷在這一帶設置軍台(位置在今可可以力更鎮新區,民國時尚有遺址,俗稱三堵牆)為歸化城通往旅蒙商之前、后營——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驛道,軍台第一站,主要任務是轉送軍事物資,供旅蒙商停歇。到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克克伊爾根(今可可以力更)已經形成商市。當時,歸化城的三大號之首大盛魁和包頭喬家的復盛公也入住可鎮,並在此鎮設有自己的買賣字型大小。這樣一來,可可以力更鎮繁華起來了。此鎮的特點是以通事行和六陳行為主要商業,以拉駱駝和跑趟子車者為主要居民。通事行的主要商號有:義盛昌、萬盛公、慶生厚、義盛隆、隆和義和兼營六陳行生意的廣成魁。六陳行的主要商號有元盛興和天合公等。由此可見,可可以力更鎮是由旅蒙商的進入而形成的,而旅蒙商則是由白道引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