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策名

侯策名

侯策名,又名天府(1886—— 1977),貢井瓦窖沖人。,進步工商業者。歷徠任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二、三屆四川省人大代表,自貢市副市長,政協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民建中央委員,四川省工商聯副主任等職。

人物活動


侯策名,又名天府(1886—— 1977),貢井瓦窖沖人,先輩幾代均定居於此,其父侯春山在中溪河邊租幾畝熟土種小菜為生。父死後,舉家遷至貢井廣東街居住,靠其母績麻、養蠶及與人洗衣、做鞋,維持一家五口生活。
1899年,侯策名13歲,經親戚介紹到淮源井當學徒,開始積資經營鹽號,隨後經營井、梘、灶、號及金融事業。1923年,侯策名湊集銀元伍百塊,與倪敬先、姚鑄等人組建謙信鹽號,並擔任業務,第一年就賺了對本。第二年,因鹽號駐渝經理肖翼之做投機生意失敗,將資金挪用,潛逃上海,侯為股東之一,同受其累。在主要負責人不理不管的情況下,為信守信用,侯負起責任,還清全部債務,獲自貢、重慶商界的良好信譽。
1927年,貢井胡鐵華因經營不善,虧損負債漸多,將其同新視統有的輸鹵視管兩條和天然氣灶99口,全部租出,侯與陳仿陶、劉體朱按胡家要價照約承租。並集資3萬,建成“達記”錢莊,統辦井、灶、梘經濟,侯任經理。為籌集資金,並將其租來的企業名義賣出4個月的15載鹽(每載合60噸),預收鹽款1.5萬元,如期交付胡家第二期穩租銀。增強了資金周轉,以小資本做了大生意。侯藉機挾持胡家一使其同意以租為佃,佃價除用穩租抵扣外,其餘由侯等分期交付。從此,使胡家企業,變為侯、陳、劉三人所有。並將其所獲利潤,佃入便宜井灶,先後計有92口之多。
1936年,侯為使企業不受租佃年限影響,與熊佐周、羅筱元、羅華核等同業,聯合集資2.5萬元,自行開銼葆貞、蔚蒸、載福等瓦斯井,共煎火圈620口,月產火花鹽1950噸。侯個人擁有火灶100餘口。為免遭鹽岩井商制約之苦,侯等復銼大咸井成功,產豐咸重,資本更加壯人。侯在井、梘、灶獲得成功后,積極發展運鹽業務,極力反對專商制度。當鹽務當局決定取消專商后,侯又以“興利”牌名作為運鹽商號,並與熊、羅一起組織“錢福湘”鹽號,並擔任經理,將場鹽運至宜昌、沙市、湘西等地銷售,與淮鹽競銷。並與余述懷、劉瀛州在渝開辦建設銀行,加強多方聯絡。抗日戰爭開始,沿海鹽區淪陷,急需川鹽供應,侯趁機大力發展,除原有火灶,加上新佃同興井,共擁有火灶200口以上,每月產量達10載。使之在鹽場上的井、梘、灶號皆齊,企業財產己超過100萬元(以銀元計),成為自貢的新興的大鹽商之一,為鹽場舉足輕重的人物。
侯能從一個菜農之子,一躍成為有名的企業家,與他的企業經營管理知識和組織才能分不開的。在接手胡家企業后,即著手合併火力,使每灶的火力,由原成鹽率50%以下,增加到60%,提高了鹽的質量和產量,減少了人工;又將同新、源新兩梘合併為一條,調整梘窩,使運鹵量未減少,卻節省人工30%;他善於深入基層,每日去井、梘、灶視察,既到櫃房,又到生產現場檢查生產,解決生產中現的問題在生產革新上,改進天然氣灶灶身,將燒煤的鹽鍋,由盤子鍋改為邊鍋,從而提高了鹽的產量;他在企業經營中,審時度勢,求得發展,關於掌握信息,把握時機,掌握行情;他坦率、正直、敢於承擔責任,企業所獲利潤,分配公開,使人感到篤實可信。抗日戰爭時期,竟同時當上12個企業的經理。1926年起,先後擔任過井、梘、灶、號、銀庄、銀行經理達18處之多。
侯策名不僅在經營企業中獲得成功,而且在社團中,歷任要職。1926年,組織新商民協會(新商會)時,國民黨左派自流井黨部籌備處成立,在共產黨員的支持下,與當時很有地方勢力的李敬才、王和甫、胡鐵華把持的舊商會相對壘。翌年,侯策名總負責新商會工作后,使舊商會無形瓦解。30年代中,侯曾極力設法保釋共產黨員楊炯昌出獄,營救進步人士餘明和。擔任蜀光中學校董期間,主管財務,積極擴建校舍,協助校方聘請優秀教師。1945年,曾任自貢市參議會參議員,在蜀光中學設“策名獎學金”,幫助家貧學優學生入學、升學。同年,捐款修建市區醫院三樓一幢房屋,名“策名樓”。又為榮縣私立存仁中學捐助100萬元。
解放前夕,原鹽滯銷,所營企業負債纍纍,資不抵債,幸自貢解放,方得解脫。
解放初期,工商業者對黨的工商政策存在顧慮,經回家探親之子王一凡(共產黨員,原名侯以時)啟發幫助,結合本身處境細思,如未解放早已破產,遂賣掉住房,全部投入恢復生產。當國家急需生產資金,發行建設公債時,侯帶頭以股息80%購買債券,並為抗美援朝戰爭捐巨款2萬元。
1954年4月,侯策名積極響應黨關於試點實行公私合營號召,自願將所屬能經營的全部企業參加公私合營。經過清資核產,在自貢的私股中他的股本最多,為2.5萬元。合營后,任建華鹽業公司副經理,發揮了自己的經營經驗和業務專長,為自貢鹽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侯策名赴京參加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侯策名赴京參加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962年響應黨大力發展社會力量辦學的號召,聯合有關方面,在自流井、貢井、大安辦中學,名為“自流井民辦前進中學”、“貢井民辦前進中學”和“大安民辦前進中學”,為教育事業作出了貢獻。
解放后,歷任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一、二、三屆四川省人大代表,自貢市人民委員會副市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會委員,四川省工商業聯合會副主任等職。1977年病故,終年91歲。
(輯自《自貢市貢井區志》有增刪)

傳奇一生


天資聰明 菜農成長為大鹽商

菜農、大鹽商、副市長、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曾位居我市“四大鹽商”之首的侯策名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他天資聰明、雄心勃勃,他的愛黨愛國愛人民的精神,讓自貢人民親切地稱他為“紅色鹽商侯策名”。
1886年,侯策名出生在貢井中溪河上游瓦窯沖。父親侯春山祖輩務農。侯策名從小就是父親的幫手,種菜賣菜,打草挑水。侯策名12歲時父親因病去世。由於家庭貧困,親戚介紹他進城,先後到糖果鋪和茶館打雜。兩年後一個偶然的機會,侯策名到准源井鹽場當學徒,拜姚吉甫為師。侯策名天資聰明,加上他的勤快、用心,使得經營井灶的高手姚吉甫甚為讚許。姚吉甫把自已管理和經營鹽灶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侯策名,為他數年後馳騁自貢鹽場打下了基礎。也就在那時,他悄然萌發了要經營鹽業,做鹽商的念頭。
他從小本經營的趕“流溜場”(販運井灶和飯館所需要的東西生意)做起。小有盈餘之後,在岳父黃興順的幫助下,與人合夥開了一家名叫“利豐厚”的雜貨店。在經營雜貨店時,侯策名顯示出了非凡的經營才能,並以誠信結識了一批井灶資本家。通過交往,侯策名在商界逐漸活躍起來。之後與他人合作開錢莊有了進一步的資金積累,又把錢莊改組為謙信運鹽號,經營鹽銷售和以鹽抵押向銀行、錢莊貸款業務。這階段侯策名經營有道獲利甚豐,基本完成了他在鹽場崛起的資本積累。他雄心勃勃地尋找機會,要干一番事業。
那時,“老四大鹽商”的鹽業世家因經營不善走向衰落,他從中發現了機會。
1925年,經過長時間準備的侯策名與人合作以股份制的形式租佃同新梘和達成灶的火圈120口當起了“帶肚子”的掌柜,開始了他走上鹽場舞台的第一幕。從此,他如魚得水,或收購、或租佃沒落的“老四大鹽商”的鹽業井灶,成為了我市叱詫鹽場風雲,位居“新四大鹽商”之首的大鹽商。

愛黨愛國 捐款買飛機帶頭買國債

抗日戰爭時期,自貢鹽商捐款買飛機的事傳為佳話。自貢鹽商繳納的鹽稅除供國民黨政府開支外,還保證了48個師的軍隊開支;生產的食鹽保證了大半個中國的食鹽供應,其豐功偉績鮮為人知。侯策名就是這樣的領軍人物。
俗話說:“可三日無米,不可一日無鹽”。據健在的鹽場老人回憶,抗日戰爭爆發后,由於海鹽運輸不通,國民政府號召發展川鹽支援抗戰。身為商會會長的侯策名帶頭響應,他不遺餘力大規模擴大鹽業生產,在瓦斯火(天然氣)不足的情況下,首開煤炭井,燒煤製鹽。還首創鹽業生產、運輸、銷售、融資“一條龍”經營的先進方式。侯氏企業生產的鹽遠銷雲南、貴州、湖南、湖北、甘肅、山西、陝西等地,“當時大半個中國吃的都是自貢鹽”。以侯策名為代表的自貢鹽商上演了一場近代“川鹽濟楚”義舉,以實際行動支持了抗日戰爭。
作為民族資本家,侯策名渴望民族興旺,國家富強。1926年,他與工商界進步人士一起成立了“自貢新商會”,同年參與組織反帝愛國遊行活動,組織創辦《策進》刊物,開展進步宣傳活動。國民黨掀起反共高潮時,他積極參與營救活動,先後成功營救保釋出被捕的共產黨員餘明和楊炯昌。
1944年馮玉祥來自貢發動節約獻金運動,侯策名滿腔熱情慷慨解囊,捐獻了600萬元法幣;抗美援朝時期,他捐獻巨款購買飛機大炮支援抗美援朝;在國民經濟恢復和發展期間,他帶頭將全部股息的80%購買了國家建設公債。
侯策名與五子侯以時、六子侯朝疆合影
侯策名與五子侯以時、六子侯朝疆合影
他支持子女侯以時(后改名王一凡)、侯朝疆、侯朝炯、侯朝衍、侯朝煥、侯朝貞等投身革命或讀書留學。他的15個兒女中,解放前就有7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多數為我國的高級幹部、科學家、首席教授等棟樑之材。

重視教育 設立獎學金興辦民辦中學

也許是因幼時家境貧寒,只讀過3年私塾(相當於半文盲)的緣故,侯策名特別推崇創辦教育。他認為教育可以興國。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讓所有孩子都能讀書上學。
早在上世紀30年代中期,侯策名與自貢鹽商請准將“川鹽濟楚”補貼餘款40萬元法幣撥給鹽商用於擴建蜀光中學初中部。他四處奔走,邀請著名教育家張伯苓來自貢演講,並委以校長重任;到重慶重金請來最好的基建隊伍,還請來了全川最好的老師,把蜀光中學建設成為川南最好的中學,讓自貢的孩子有機會接受最好的教育。針對一些窮人家孩子聰明成績好,但苦於沒錢讀書的情況,1945年,侯策名籌資在蜀光中學設立了“策名獎學金”,鼓勵和資助貧困上進的孩子入學、升學和完成學業。同年,捐款修建市立醫院三樓—幢房屋,取名“策名樓”。又動員工商界同仁為榮縣私立存仁中學捐助100萬元法幣。投資修建了昌平小學(現在的解放路中學)。
1962年的一天,侯策名路過燈桿壩,看到一夥10多歲的孩子在打鬧,他逮住一個孩子問:“為什麼不去上學?”“考不上中學到哪裡上啊?”孩子的回答讓侯策名為之一震。
是啊,國家剛剛度過三年自然災害,還沒有資金髮展教育。而隨著經濟的復甦,公辦學校已不能滿足孩子們的上學需要,怎麼辦?他回家后思考了一個晚上,於是想到了興辦民辦中學,以補充公辦中學招生不足的辦法。他的想法得到了教育部門的支持。他把幾年資產的定息全部用於投資,先後修建了前進民中(現28中)等三所民辦中學,緩解了我市一度出現的小升初上學難問題。

響應號召 帶頭恢復生產大搞技術革新

新中國建立時,在自貢鹽場沉浮了大半輩子,經歷了太多變故的侯策名已過花甲,他從黨的發展民族工商業的政策中看到了出路。
當時自貢所有的鹽場全部癱瘓停產。他毫不猶豫地響應黨的恢復生產的號召,投身到恢復和發展自貢鹽業的工作中。為了籌措資金,他毅然把解放前夕新建的“涵苑”住宅以3億元(舊幣)賣掉,用以恢復生產。他的舉動無疑帶動了舉棋不定的鹽商和工商界人士紛紛為恢復和發展自貢鹽業生產各盡其力。
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自貢鹽業呈現出日益繁榮的興旺景象。已近古稀之年的侯策名精神抖擻、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地為發展鹽業生產奔走工作,他充分發揮經營管理的特長,與職工們一起大搞製鹽技術革新,使企業快速恢複發展。成了自貢工商界中表現突出的人物。
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加速思想改造,創造條件積極爭取首批參加公私合營。此後,他又多次動員說服工商界人士,把“四馬分肥”的紅利用於發展再生產。1954年6月,他將經營的29個生產企業全部參加公私合營,對自貢市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作出了表率。
侯策名帶頭走社會主義道路,在工商界人士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歷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省工商聯副主席,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副主席等職。1958年,他當選為自貢市副市長,分管財貿系統工作。擔任副市長10年(1958年-1967年)期間,他堅持原則,認真貫徹黨和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措施,從政廉潔,秉公辦事,體察民情,受到人民群眾的愛戴和敬重。
徠十年浩劫中,侯策名雖身受影響,但始終沒有動搖他對新中國的熱愛和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他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我從內心感激毛主席、共產黨把我們民族工商業者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成為了新中國的建設者,我感到無比欣慰。”他還經常以“在生之日,就是我改造之時”的要求來鞭策自己,利用各種機會啟發工商界同仁,堅決跟共產黨走,努力為人民服務。

侯氏三兄弟


自貢侯氏三兄弟侯朝炯、侯朝煥、侯朝禎,先後就讀於蜀光中學,都是有名的學者、專家、教授,目前正活躍在科學、教育界,享譽全國。其父親侯策名(1886一1977)是我市著名的工商業家、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20世紀50年代任自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這似乎應了“將門出虎子”之說。
一、採礦及岩土力學專家侯朝炯
侯朝炯,1933年1月14日出生於自貢市。1945年至1951年,先後在自貢蜀光中學重慶清華中學學習,高中畢業后考入北京礦業學院採礦工程系,1955年7月畢業留校工作。侯朝炯現任屯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採礦工程”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國際岩石力學學會會員、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曾兼任煤炭工業部錨桿支護及軟岩工程兩個專家組成員、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軟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以及中國礦業大學系副主任、礦壓所所長等職。
侯朝炯長於煤礦開採、岩石力學、巷道礦壓理論與控制、高水速凝材料的研究。其主要技術成就包括:建立了動壓、軟岩巷道礦壓新理論;開創了巷道金屬支架技術發展的新途徑;發明了多鉸摩擦U型鋼支架、工字鋼可縮性巷道支架、方(長)環型可縮性支架等;發明了新型ZKD高水速凝建築材料,其性能達到、超過了英國最先進的同類材料,在採礦和其它岩土工程中獲得廣泛應用;建立了“煤巷錨桿支護”的理論基礎,解決了發展中的若干關鍵技術問題,為提高項目研究水平作出了重大貢獻。
侯朝炯是我國動壓、軟岩巷道礦壓理論和圍岩控制技術的奠基者之—和開拓者,有重大發明創造和研究成果,並有顯著應用成效。他共獲國家獎4項:1990年國家發明三等獎,排名第二;1991年國家發明四等獎,排名第一;1996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二;1996年國家“八五”攻關重大科技成果獎,排名第一。省部級獎25項,其中二等獎以上達12項。獲實用新型專利15項,成果應用到全國68個單位,增收節支13.48億元。侯朝炯共有7部著作,其中主著(編)3部、合著1部、副主編1部、主審1部、主要編寫1部。其重要專著《巷道金屬支架》,1989年出版,全書21萬字;《采准巷道礦壓理論及應用》(與馬念傑合著)1995年出版,全書18萬字;《煤巷錨桿支護》1999年出版,全書44萬字。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篇,其中單著和第一作者46篇。
在培養科教人才方面,侯朝炯也成績斐然,他先後指導博士生9名、碩士生14名,其中很多人已成為中青年科技骨幹。如馬念傑教授,是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獲孫越崎優秀青年科技獎,博士生導師;又如康紅普任研究員、研究室主任,全國勞動模範等。為此,侯朝炯還獲得“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優秀研究生教師”以及“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二、中科院士侯朝煥
侯朝煥1936年9月29日出生在自貢市,自幼聰慧睿智,勤奮好學,蜀光中學畢業后,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1958年畢業。侯朝煥是我國著名的信息、信號處理和聲學專家,中科院院士,國家自然保護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主任,中科院聲學所研究員、副所長、博士生導師。此外他還擔任中國聲學學會副理事長、信號處理學會副理事長等職。
侯朝煥在水聲工程的研究中,主持研究了“水聲信號起伏統計特性測量系統”,推動了水聲信號場和雜訊、混響場的研究。提出了“相移多波束基陣信號處理系統”,給出了該系統的全面分析、理論計算、參數選擇、優化設計和性能估算,完成了智能型水聲信號處理系統,使系統能與水聲信號相匹配,達到最佳工作狀態和最佳處理效果。該系統成功地運用於工程項目以後,收到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根據國際上超高速計算的要求,侯朝煥上個世紀80年代即開展了并行陣列處理的研究,進而將並列處理系統集成到單個晶元上去。在國內率先開展了VLSl信號處理研究。首先完成了DSP一1陣列信號處理機,定點運算速度達13.2億次/秒。浮點運算速度達3.6億次/秒。先後完成多個超高速DSP專用晶元的研製。單個晶元t內含15個運算結點,單晶元乘加速度達10億次/秒。
侯朝煥自1987年擔任“863”,信息獲取和處理專家組副組長以來,完成了多個領域的信號處理理論和方法的研究,有多方面的突破和創新,包括傅里葉變換新演演算法、自適應基陣處理。高解析度譜估計、神經網路在水聲中的應用;水聲信號檢測和定位理論、信號重構理論;合成孔徑新演演算法及其在星載SAR、超聲血管成像方面的應用等,在國內外信號處理領域有重大突破和深遠影響。侯朝煥1993年完成了快速傅里葉變換FFT、波束形成DBF和數學濾波、QRD-RLS遞波等晶元的研製。1994年以來,致力於具有數字信號處理DSP功能的CPU晶元研究,1999年在“973計劃”中立項,此為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由他本人擔任該項目的首席科學家。
侯朝煥傾盡心血,潛心鑽研,不畏困難,在科研道路上頑強拼搏,終於碩果累累,取得驕人成績,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傑出貢獻。他先後完成了12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其中有三項獲國家發明獎、四項獲中科院科技進步獎(含中科院特等獎一項)。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25篇,曾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和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侯朝煥還培養了一批中青年專家、學者,如他帶出研究生胡可心(近病故),38歲就成為中科院的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擔任侯本人作為首席科學家的助理,已在國內頗具聲名。
三、博士生導師侯朝禎
侯朝禎1938年生於自貢市,蜀光中學畢業后,考入北京工業學院自動控制系,1962年畢業。一直從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學科的教學科研工作,至今已整整40年。現為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全國高校自動控制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教育委員會委員等職。
侯朝禎的研究方向,主要為分散式計算機控制、工業生產控制和綜合自動化、系統可靠性與容錯控制。他所主持的“熱軋生產線控制與管理優化“被評為國家“八五”科技重大科技成果。獲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並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主講“微機原理及應用”、“分散式計算機控制”等本科和研究生課程。指導碩士生30多人、博士生5名、博士后1名。他的兩本著作《分散式計算機控制》和《微機與單片機應用基礎>均由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為全國高校通用教材和攻讀碩士研究生必讀參考書。侯朝禎還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有影響的學術論文40餘篇。
(原載2003年1月20日《自貢日報》陳思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