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宜之詩

牟宜之詩

《牟宜之詩》是200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牟宜之

基本信息


作 者:牟宜之 著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1-1
版 次:1頁 數:259字 數:150000印刷時間:2009-1-1開 本:大32開紙 張:膠版紙印 次:1I S B N:9787010075914包 裝:精裝

內容簡介


《牟宜之詩》收錄了作者從20歲的《少年行》到66歲去世前的《論作詩》,時間跨度46年,共179首詩。按其內容大致可分兩個階段:1957年以前28首,1957年以後151首。這就說明,他的作品絕大部分是身處逆境時哼吟的。尤其1966年“文革”伊始,他被發配到東北齊齊哈爾郊區昂昂溪勞動改造,抄家遊街,牛棚大獄,田間勞改,忍飢挨餓,皮肉之苦等自不待言。
1975年鄧小平復出后,對這位同國民黨上層有交往並在抗戰初期曾以好幾萬大洋解決了一二九師棉衣過冬的有功之人,沒予忘懷,在信件上批示讓他從北大荒回山東老家過日子。但當時山東方面拒不收留,致使牟老悲憤成疾,客死濟南。從1966至1975年,在這九年裡他寫的詩詞最多,共122首。自古以來的好詩,如司馬遷所言,大都是處於逆境的人“發憤之所為也”,屈原不被放逐,何來《離騷》!牟老的詩再次證實了太史公的高論。
牟宜之,又名乃是,字去非。1909年生於山東日照一個書香士紳之家。早歲既有“救國圖存”之大志,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參加“日照暴動”。暴動失敗后東渡日本讀書。1935年秋回國,任山東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1938年任樂陵縣長,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八路軍挺進縱隊泰山支隊司令員。同年奉調八路軍重慶辦事處,協助周恩來進行國民黨上層人士統戰工作。
1939年赴延安見毛澤東並與之長談。同年與鄧小平一起由延安赴八路軍太行總部,並把在樂陵縣長任內沒收的漢奸資產數萬大洋全部交給劉鄧領導的八路軍一二九師,解決了該師當年的冬衣困難。1935年後分別擔任魯北行政委員會主任、八路軍挺進縱隊秘書長、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委員、沂蒙區行政公署專員、八路軍一一五師參議室主任、山東軍區獨立一旅政委等職,堅持抗戰鬥爭。1946年奉調中共東北野戰軍遼東軍區司令部秘書長。
1949年春奉調擔任北平和平解放后的人民政府建設局局長,1953年調任中央政府林業部經營局長,1956年調任中央政府城市建設部市政公用局長。1957年被打為“右派”,1966年被發配到黑龍江省齊齊哈爾遠效昂昂溪“勞動改造”。1974年鄧小平指示,肯定牟宜之的歷史貢獻並指示有關方面照顧他的生活。1975年4月29日,牟宜之因當時的山東省領導人拒絕接受他回家鄉度晚年,在濟南憂憤致死。1979年,中共中央組織部為牟宜之平反昭雪。
牟宜之與妻共育有八子三女,孫輩蔚然矣。
牟宜之終身與詩為伴,但由於戰爭歲月的輾轉遷徙、和平年代的顛沛流離,大量詩作散失。現存詩作兩百餘首。

圖書目錄


一九二九年一首
少年行
一九三○年六首
題畫之一(萬里長飛)
題畫之二(冥飛雲外)
題畫之三(蕭蕭爽氣)
題畫之四(曾向瀟湘)
題百勞
旅雁
一九三一年一首
驚聞“九一八”
一九三三年七首
客居東京
贈枝子小姐之一(島國)
贈枝子小姐之二(窈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