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擊

天才一擊

類型:徠愛情片。

故事梗概


天才一擊 (2004)故事梗概
比爾·蓋茨是個印鈔機,馬拉多納擁有上帝之手,本·拉登穿著隱身衣,阿甘捕蝦捕出了奇迹……無論現實的還是虛擬的、文字的還是影像的,恐怖的抑或是溫馨的,總有一些哥們兒印堂發亮,扎眼跳躍著,透現出“傳奇”字樣;而我們呢,撒遍了居民樓和巷尾街頭,沒事兒只能偷著樂,大號芸芸眾生。我們是分母,他們是分子,雖然中間那道橫杠無法超越,但我們還是天真地希望分子再大些,相遇再頻繁些,世界更奇妙些,於是,有心無心,我又遇見了一個高爾夫球手中的傳奇——來自喬治亞州的鮑比·瓊斯。
從鮑比·瓊斯(詹姆斯·卡維澤 飾)加入比賽的那天起,美國公開賽受歡迎的程度就提升了那麼一個層次,究其原因,無非是他業餘選手的身份、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氣勢。在攻讀機械工程、英國文學、法律等學位的過程中,他與瑪麗·馬龍(克萊爾·弗蘭妮 飾)相愛並組成了家庭。功成名就后的瓊斯一直在尋找生活的平衡點,少年時的執著進取心與精湛的球技促使他成為了萬眾焦點,但他的急躁脾氣與來自家庭、朋友、球迷、媒體的壓力讓他越來越覺得比賽只是一種痛苦,遠離了快樂的本源。1930年,在連續拿下英國公開賽、英國業餘錦標賽、美國業餘錦標賽以及美國公開賽冠軍、創造史無前例的紀錄(當時的年度大滿貫)后,28歲的他突然宣布退休,留下了一個既讓人期待他復出但永遠只能當作回憶的歷史。
當希望、夢想、幸福不得不為職業讓步時,瓊斯的選擇只有離開,懷著兒時的夢和對高爾夫那燃自心底的衝動,期待著、準備著能夠再次返回賽場。即使晚年時的他因脊髓空洞症而跛了腳,也沒因此而抱怨,簡單即是快樂所在,人不是為了比賽而活著,他曾自信地說:“縱使沒有聖·安德魯斯球場的輝煌,我也會享有一個豐富多彩的生活。”

主演簡介


詹姆斯·卡維澤
《天才一擊》
《天才一擊》
姓名:詹姆斯·卡維澤
性別:男
原名:
英文名:James Caviezel
生日:1968年9月26日
星座:
國籍:美國
地域:歐美
身高:
血型:
三圍:
嗜好:
星路歷程:詹姆斯·卡維澤(James Caviezel),1968年9月26日生於華盛頓州的蒙特弗農鄉下,家裡人普遍信奉天主教。小時候非常活躍,後來興趣逐漸集中在體育和宗教兩個方面。察維澤爾的籃球打的不錯,高中和大學時代曾經在校籃球隊打球。但大二時候一隻腳受了傷,從此離開心愛的籃球場,被迫放棄在NBA球隊打球的夢想,開始把主要精力轉向表演。1990年,卡維澤就在西雅圖參加了《My Own Private Idaho》一片的試鏡,後來在影片中扮演一名賣票的義大利後裔。第二年,他來到洛杉磯尋找發展機會,靠當侍者維持生計。在《Diggstown》等影片中扮演一些小角色,客串過《奇妙年代》(The Wonder Years)、《Murder, She Wrote》等。
卡維澤起初從影的道路十分艱難,他甚至考慮過放棄表演。直到1998年,他在《紅色警戒》(The Thin Red Line)中扮演的理想主義者威特,得到了影評界的認可,他才為自己找到從影的信心。1999年和2000年,他又先後出演了《與魔鬼同騎》(Ride with the Devil)和《生死頻率》(Frequency)2部影片,進一步得到業內人士承認。尤其是2001年他在《天使之眼》(Angel Eyes)中扮演的詹妮弗·洛佩茲的愛情對象,更樹立了他在好萊塢電影界的地位。
從影多年以來,卡維澤始終沒有放棄自己對宗教的信仰。拍攝《極度重罪》(High Crimes)一片時,他拒絕在鏡頭前和影片中的妻子阿什莉·賈德做任何親昵動作,因為這與他的天主教信仰相衝突。也正是這個時候,他被好萊塢大導演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看中,在極富爭議的影片《耶穌受難記》(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中扮演耶穌基督,引來影評界和觀眾滿堂喝彩,獲得巨大成功,成為家喻戶曉的電影明星。
卡維澤和妻子是經別人撮合認識,最後結的婚。妻子凱莉是一名教師。
徠克萊爾·弗蘭妮
出生日期:1972年 7月1日
出生地點:英國德爾塞克斯郡
地區:英國
1972年7月1日生於英格蘭德爾塞克斯郡的Twickenham。11歲即進入英國藝術教育學校勤飛舞蹈與戲劇,直到1989年畢業。1993年隨父母遷居美國舊金山,三個月後即獲得了第一個演出機會,在迷你電視劇集《JFK:Reckless Youth》中飾演肯尼迪的情婦。其後又在幾部低成本影片中充當配角。1996年與大明星布拉德·彼特合演的浪漫文藝片《情約今生》則充分展示了其英國式的細緻典雅和溫柔婉約的獨特氣質,此後片約不斷,聲名亦扶搖直上。

幕後花絮


◆主演·態度決定一切◆ 當影片開始尋覓男主角的時候,製片方思緒的自然軌跡等同於一隻蝴蝶的飛行路線,從克里斯·奧唐納到馬克·沃伯格,一路飛舞,他們的目標是:他必須是個既有演技又會打高爾夫的複合型人才,那時的卡維澤只是得到了一個配角角色。酬勞、檔期等等因素使得製片方久久未能如願,主角一度擱淺。但此刻的卡維澤卻雄心萬丈,拍著胸脯說自己能搞定這個主人公鮑比·瓊斯,製片方對卡維澤的似火激情只是懷疑,而且懷疑得相當有根據:首先,卡維澤不會高爾夫,甚至擺球,握桿都不會;其次,他是個左撇子,而瓊斯是用右手的,讓他打起球來像瓊斯一樣有型,似乎只是一次不可能的任務。但卡維澤只是通過三個步驟就徹底說服了製片方:首先,他拿出了早已備妥、觀摩體會了數日的瓊斯曾為華納兄弟公司拍攝的教學影帶,敏而好學於前;其次,他說自己在讀專科的時候曾是校籃球隊的傑出球手,例證了自己的運動天賦;再次,他亮出了殺手鐧,三年前主演《劍俠雄心》 (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時,大套的劍斗場面親身完成,未用替身。最後,製片方只好自我安慰,自己給自己打氣兒,“一打眼,我們就覺得他具備運動員的自然風度,當然,還是態度決定了一切。”高爾夫重在揮桿,如果這看起來不真實,那一切就全完了,前車之鑒是就曾有人指責《貝格·文思傳奇》 (The Legend of Bagger Vance)中的馬特·戴蒙看起來過於業餘,於是趕赴蘇格蘭拍攝之前,卡維澤日日拜訪名師,居然每天揮桿8小時,“演耶穌的時候,不會有人對我的坐立行走提出任何疑問的,因為沒人見過;演瓊斯就不行,他的吃喝笑談,全喬治亞州的人都知道,我想讓看過本片的職業高爾夫選手也認為我看上去像是練過的。”雖然卡維澤的表演未必能滿足真正球迷的心愿,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這一過程,他的確是陶冶了自己。 ◆導演·立地成佛◆ 羅迪·哈寧頓既往曾拍過《烏鴉謀殺案》(A Murder of Crows)、《攔截真相》(I Witness)等動作驚險類題材,他認為好萊塢就好這口兒,但闖蕩多年的他並無建樹,於是轉型也罷,為了不白活一回也罷,他第一次開始著手拍攝情感類劇情片並興奮得手心直冒汗,自己的主人公終於放下了槍械而揮起了高雅的球杆、開始思索,頗有些立地成佛的意味,生活到底是一鍋菠菜湯還是一團理不清的麻?人一思辨,就會感到身上的擔子重了起來,讓鮑比·瓊斯這樣一個標桿式的人物走上銀幕,如果砸鍋,自己都不會放過自己的,而且本片作為一部獨立製作,所有預算都是由私人融資而成,所以,哈寧頓從頭至尾一直沐浴著一種感恩的心情,他既感謝作美的天氣,又感謝欣然簽約的演員,當然他還要感謝他的老爸,因為很早前他就激勵他,“努力工作,睡覺才香。” ◆題外話·費厄潑賴又一年◆ “名利虛榮,虛榮名利!人生在世哪個能幸福?哪個能如願?即使如願,哪個又能滿足?” 19世紀英國作家薩克雷在其作《名利場》中替世人把了把脈。今年,雅典的奧運聖火迎來了百年的輪迴,新一批次的名利角逐拉開了帷幕,賽場上有無黑哨繞樑,缺不缺興奮劑作祟?恐怕沒人能指天發誓。還是回到1925年吧,場上的瓊斯要求對自己懲罰一桿,只因自己的桿輕微觸了球一下,而這並無旁人看到,但卻與本屬於他的冠軍失之交臂。“老虎”伍茲讓高爾夫運動無以復加地流行起來,而瓊斯的精神則令它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尊貴形象。他的幸福觀就像他當初建立奧古斯塔國家高爾夫球場的初衷:和三五個知已靜靜享受高爾夫球的樂趣,不被外界煩擾。也許本片會讓你想起《火的戰車》 (Chariots of Fire) 和《奔騰年代》(Sea Biscuit),體味執著是美麗的,但不要忘了,學會放棄同樣也是美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