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灰村

貴州省興義市下五屯街道轄村

納灰村,位於貴州省興義市下五屯街道,國土面積6.8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積 1656.8畝,共有9個村民組,454戶農戶,總人口1915人。是萬峰林峰林環抱中的一個民族風情濃郁、田園風光優美的布依族村寨。

2005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2750元,比上年增加450元。為增強經濟發展後勁,該村還發展了大五星枇杷、優質桃李等經果林200多畝,進入掛果期后,年產值可達200萬元。

地理環境


納灰村位於貴州省興義市下五屯街道,是萬峰林峰林環抱中的一個民族風情濃郁、田園風光優美的布依族村寨。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村莊一角
村莊一角
距興義市城區12公里,國土面積6.8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積1656.8畝。

行政區劃


名稱統計用區劃代碼車牌代碼電話區號郵政區碼
納灰村522301007200貴E0859562400

人口民族


共有9個村民組,454戶農戶,總人口1915人。

政治


2005年春節,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帶著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到興義市下五屯街道辦事處納灰村視察,與納灰村人民群眾一起歡度春節。在視察時叮囑道:“萬峰林是村裡的‘搖錢樹’,一定要保護好、綠化好、開發好,把納灰河治理好”。這給下五屯全辦上下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一年來,下五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在州、市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滿懷激情,認真貫徹總書記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納灰村為切入點,努力促進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下五屯納灰村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經濟


近年來,納灰村加快了農業結構調整和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積極培育新的產業,農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
枇杷
枇杷
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以上。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納灰村依託優美的自然景點、良好的鄉村生態、淳樸的農家風情,著力發展旅遊業,做活鄉村農家樂,使鄉村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革。2003年9月,下五屯第一家“農家樂”開始經營后,遊客眾多,生意紅火,隨後,“農家樂”越來越多,為引導“農家樂”走上規範有序的發展路子,通過政策推動,部門聯動,農民行動等多種形式,著力在納灰村發展以“農家樂”為主的鄉村旅遊,鄉村旅遊的發展,還解決了村裡100多人的就業,帶動了村裡種植養殖業的發展。今年,全村共發展早瓜、胡蘿蔔等早熟蔬菜300多畝,收入40多萬元;全村年出欄雞10多萬羽,創收200多萬元。為滿足遊客停車需要,村裡還組織115戶村民入股修建停車場,去年戶均分紅650元,今年預計將達1000元以上。2005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2750元,比上年增加450元。為增強經濟發展後勁,今年該村還發展了大五星枇杷、優質桃李等經果林200多畝,進入掛果期后,年產值可達200萬元。

社會


民生

納灰村以加快發展“鄉村旅遊業”為突破口,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早熟蔬菜、經果林等種植業,通過種草養畜,發展養牛、養豬、養雞鴨等養殖業。現已投資202萬元
建設完成了納灰片區15.2公里的引水主幹渠;投資12.7萬元完成小水窖127口,解決115戶人畜飲水問題。爭取資金900餘萬元,修建了觀峰道、景區道路,建成了納灰村與觀峰道連接的16公里長的環線旅遊公路;進一步優化、硬化通往景區各村寨景點的旅遊道路;修建了興義民族商品街、鄉村賓館等設施;硬化改造納灰村停車場;投資近60萬元幫助9戶貧困戶和14戶農戶平房進行改造,建成了納灰村委辦公樓,建成了全省一流的鄉鎮(街道)醫院——萬峰林景區醫院,啟動了總投資8064萬元的納灰河排澇工程建設,景區的旅遊、購物、吃、住、購一條龍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納灰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大大改善。納灰村啟動了民族村寨建設規劃和對萬峰林景區的保護和發展規劃。啟動了萬峰林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工程,在長19.8公里的納灰河沿岸開展植樹造林,在納灰村片區實施了退耕還林1539餘畝,投資20餘萬元改造和綠化銅鼓廣場與納灰村停車場,進一步加大了對納灰河的治理力度。沿納灰河兩岸種植觀光型莊稼和花木,在納灰片區建成6000畝優質高產油萊連片種植基地,形成規模效應,推動觀光農業發展邁上新台階。

文化


特產美食

七舍茶、品甸生薑、倉更板栗、貴州醇、興義耳塊粑等特產。

旅遊


上納灰村附近有興義劉氏莊園、貴州民族婚俗博物館、馬嶺河峽谷風景名勝區、萬峰林、馬嶺河峽谷漂流等旅遊景點。

獲得榮譽


近年來,納灰村人民緊緊依託萬峰林景區,狠抓特色農業,美化田園風光,發展鄉村旅遊,促進增產增收,推進新農村建設,被省委、省政府列入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行政村。
2009年1月23日,上納灰村上榜第二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2019年7月28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上納灰村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