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戲劇

先鋒戲劇

先鋒戲劇是關涉形式探索和藝術精神的,一種導演的小眾藝術,而這些與所謂的商業利潤無關。但是在目前商業化的市場形態已經形成的前提條件下,先鋒戲劇也慢慢的走向了商業化和大眾化。

目錄

正文


在中國從《戀愛的犀牛》開始,先鋒戲劇開始廣為人知,廣為人看。很多年輕人把走進小劇場看先鋒戲當作一種時尚,話劇演出消費開始列入工薪族的開支。由此戲劇演出開始改變了以前北京人藝一枝獨秀的市場格局,在傳統“現實主義”表演方法之外尋找到一種完全不同的表演樣式。主要作品有高行健、劉會遠的《絕對信號》、劉錦雲的《狗兒爺涅盤》、林兆華的《三姊妹·等待戈多》、《哈姆雷特》、《理查三世》,孟京輝的《戀愛的犀牛》,《兩隻狗的生活意見》等。中國著名先鋒戲劇導演有孟京輝等人。
先鋒一詞最早出現在18世紀,是最初用作軍事術語。其性質至少包含了這幾面:前沿性;冒險性;艱巨性。到了19世紀後半葉,先鋒的概念才與文學藝術產生聯繫。在西方,先鋒藝術在20世紀達到高潮,尤其在戲劇領域方面出現了象徵主義戲劇、未來主義戲劇、皮蘭德婁怪誕劇、表現主義戲劇、布萊希特敘事劇、超現實主義戲劇、薩特存在主義戲劇、荒誕派戲劇、漢德克說話劇、萊因哈特製宜主義戲劇、梅因荷德構成主義戲劇、阿爾托殘酷戲劇、布魯克空間戲劇、格洛托夫斯基簡樸戲劇等。這一時期的戲劇彼此之間千差萬別,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它們都在某些方面對傳統戲劇進行了反叛,並創造和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鮮明特徵。可以這麼說先鋒派戲劇是建立在傳統戲劇廢墟上的建築物。
西方戲劇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演變,到了19世紀末,進入了現實主義階段。這是對傳統理性主義戲劇觀念的最高體現。現實主義戲劇有具體的物質環境、準確的時代氛圍、和諧穩定的空間、均勻流動的時間、邏輯合理的事件和個性飽滿的人物形象;語言流暢自然,符合身份,具有個性;布景真實,燈光照亮演員及整個舞台,演出嚴格限於舞台之上;導演事前組織排演,演員在舞台上努力模模擬實生活,觀眾彷彿身臨其境;批評家和藝術家在演出后做出評論與歸納。這些都是以理性為基礎,通過模仿活動,追求真實的藝術觀念在戲劇中所達到的成就,形成了一整套有關劇場常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