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0條詞條名為皆大歡喜的結果 展開
皆大歡喜
莎士比亞著戲劇
徠《皆大歡喜》是莎士比亞創作的“四大喜劇”之一,故事場景主要發生在遠離塵世的亞登森林中。大約創作於1598-1600年間。
《皆大歡喜》主要劇情描述被流放的公爵的女兒羅瑟琳到森林尋父和她的愛情故事。劇名《皆大歡喜》表明劇中受迫害的好人全都得到好報,惡人受到感化,有情人雙雙喜結良緣。這反映了莎士比亞理想中的以善勝惡的美好境界。
弗萊德里克不顧兄弟情誼,篡奪了自己胞兄(即羅瑟琳的父親)的公爵之位,把公爵趕走,使他被迫流亡在森林裡。被放逐的公爵的女兒羅瑟琳與受到長兄奧列佛虐待的奧蘭多相愛。但不久羅瑟琳也被叔父、篡位者弗萊德里克的放逐,不得已女扮男裝逃亡到亞登森林,後來與奧蘭多不期而遇。受到長兄虐待的奧蘭多以德報怨,拯救了兄長,使奧列佛天良發現,並與羅瑟琳的堂姊妹、弗萊德里克之女西莉婭產生了愛情。他們一直和羅瑟琳一起生活在森林裡,幫她尋找父親最終羅瑟琳在森林裡找到了父親,弗萊德里克受隱士點撥,翻然悔悟,將權位歸還給了胞兄,奧蘭多與羅瑟琳、奧列佛與西莉婭、牧人西爾維斯與牧女菲必、小丑試金石與村姑奧德雷四對戀人喜結良緣,以善勝惡,皆大歡喜。
故事背景
《皆大歡喜》取材於16世紀英國作家托馬斯·羅奇散文體的牧歌傳奇《羅瑟琳》,這種世外桃源式的吟詠牧羊人純潔無限愛情的牧歌文學是歐洲一個源遠流長的藝術傳統。牧歌傳奇在中世紀中斷之後,文藝復興時代重又興盛。
個人背景
童年的莎士比亞就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這對他以後的文學創作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在斯特拉福有一條艾汶河,周圍有一大片茂密的森林,莎士比亞從小就喜歡聽長輩們講有關這片森林和小鎮的各種傳說和神怪故事。據說著名的綠林好漢羅賓漢當年就在這片森林裡出沒。羅賓漢勇猛無敵,劍法高超,專好劫富濟貧、除暴安良,因此深得民心。之後莎士比亞在他的喜劇《皆大歡喜》中還提到了這片森林和英雄羅賓漢。
莎士比亞小學6年級時他曾和一個叫羅瑟琳的女孩要好。羅瑟琳有點假小子樣,兩人常常爬過圍牆到皇家園林里玩,看守人一發現就趕他們走。有一次,她扭了腳踝,他趕忙背起她,她親了他一口。羅瑟琳日後成為他的劇作《皆大歡喜》里一個人物的原型。
人物名 | 簡介 |
傑克斯公爵 | 在放逐中 |
弗萊德里克 | 其弟,篡位者 |
阿米恩斯 | 傑克斯逐公的從臣 |
勒·波 | 弗萊德里克的侍臣 |
查爾斯 | 拳師 |
奧列佛 | 羅蘭·特·鮑埃爵士長子 |
賈克斯 | 羅蘭·特·鮑埃爵士次子。故事中兩個“反面”人物一弗萊德里克和奧列佛痛改前非,由“惡”到“善”的轉變也反映了作者希望人類的善良和慷慨能化解邪惡,最終人類能和諧相處的一種美好願望。 |
奧蘭多 | 羅蘭·特·鮑埃爵士三子。 |
亞丹 | 奧列佛之仆 |
丹尼斯 | 奧列佛之仆 |
試金石 | 小丑 |
奧列佛·馬退克斯脫師傅 | 牧師 |
庫林 | 牧人 |
薛維厄斯 | 牧人 |
威廉 | 鄉人,戀奧德蕾 |
羅瑟琳 | 逐公之女。羅瑟琳聰明可愛,在林中女扮男裝,頗有英氣。 |
西莉婭 | 弗萊德里克之女 |
菲琵 | 牧女 |
奧德雷 | 村姑 |
老公爵
老公爵被弟弟弗里德里克篡奪了爵位,放逐到亞登森林,與《暴風雨》中那個被放逐的公爵普洛斯彼羅不同,他不但沒有怨恨仇人、慨嘆失去的權勢,反而喜歡上了森林裡自由自在的隱居生活、他的胸懷恬淡曠達,“眼前這日子,遠離著人間的喧鬧,讓你領會到樹林在跟你談心,塗塗的小溪把書本打開在你面前,石頭在講道—全都是各盡其妙啊!”在此,封建等級觀念完全被拋棄,當初的公爵和昔日舊臣以兄弟相稱,完全是一幅平等和諧的理想樂園。
奧蘭多
作為天生情種的“牧羊少年”奧蘭多,在與羅瑟琳一見鍾情之後,便流不盡“相思血淚”了、他被迫逃出家庭,流落到亞登森林,生活毫無著落,兄長仍在進一步謀殺迫害他。然而這些現實中的不幸因素卻絲毫也沒有讓咱們的牧羊少年憂愁,太多的人世苦難不過是過眼煙雲,唯一讓奧蘭多牽掛的只有“牧羊女”羅瑟琳。他為牧羊女寫了那麼多的愛情十四行詩,把情詩掛滿了整座森林。
羅瑟琳
女主人公羅瑟琳是劇中大放光彩的人物,她的見解深刻,富有析理意味。她以絕頂聰明和幽默的方式教育、折磨、嘲笑了自己的情人奧蘭多。
試金石
試金石是弗萊德里克公爵(篡位者)的弄臣,他對愛的見解,對詩性的闡述,對其他角色的評價,對假誓通俗易懂的解釋,對宮廷禮儀條理清晰的辯護,看似荒誕不羈、實則寓意深遠的行為,聽似毫無章法、實則暗藏玄機的措辭,無一例外地成了研究焦點。
莎士比亞習慣於從人性論出發,把尖銳的社會矛盾理解為善惡兩種力量的鬥爭,在喜劇中,他往往通過惡人的悔悟和好人的寬恕來求得矛盾的解決。
總的來說,莎士比亞的人文主義精神在《皆大歡喜》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人類追求美好事物,愛情,幸福的肯定,宣揚人類的真,善,美;二是惡人並沒有得到懲罰而是得到寬恕,最終好人和惡人互相和解達到和諧統一。
從故事發生地來看,莎士比亞在這部喜劇中表現出了當時人們對田園生活的嚮往。故事主要發生在亞登森林。第一幕第一場中查理告訴奧列佛說老公爵“亞登森林中,許多快樂的人們和他在一起:在那裡他們像古時候英國的羅賓漢一樣生活,聽說每天都有許多青年貴族成群地去依附他,無憂無慮的打發歲月,像人類在黃金代那樣。”這裡,亞登森林被描繪成一個牧歌式的社會。在這樣的一個溫暖祥和的地方,這群被放逐的人過著天真、純樸的田園生活,擁有沒有界石的廣闊平原,這裡沒有私有制,沒有剝削。在亞登森林中,人們呼吸著自然、純樸、幸福和平和的空氣,真正體現了文藝夏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家對田園生活的理想和願望。
奧列佛與奧蘭多都是羅蘭·德·鮑埃爵士的兒子,本是一奶同胞,理應親密無間。然而奧列佛嫉恨其弟奧蘭多,沒能給予他兄長的關愛。在父親故去后,奧列佛以家長自居,專斷無情,剝奪了奧蘭多應有的貴族式生活。奧蘭多這樣抱怨“他叫我和佃工在一起過活,不把我當兄弟看待,盡他一切力量用這種教育來摧毀我的高貴的素質。”(第一幕第一場)不僅如此,奧列佛想借拳師查爾斯之手在摔角比賽中傷害甚至殺死他的兄弟。然而,奧蘭多卻因禍得福,不僅僅輕鬆擊敗查爾斯,還遇見了令他一見鍾情的羅瑟琳。之後,奧蘭多為了躲避新公爵以及奧列佛的迫殺來到了亞登森林。
奧蘭多對於再現中的愛人的形象頂禮膜拜,騎士式的痴情發展到了極點。然而,奧蘭多的這種客體本位愛情觀念有其局限性。張曉玲在《(皆大歡喜):由嘲諷構建的和諧世界》中曾經論述過奧蘭多在劇中受到的嘲諷。這些嘲諷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其愛情觀念的局限性。張曉玲說:“這種浪漫的騎士愛情卻遭到了多個劇中人物的嘲諷,他那刻在一株株樹上的愛情十四行詩成為被嘲諷的眾矢之的。”劇中的弄人曾經用滑稽模仿的歪詩諷刺奧蘭多的情詩,對此,張曉玲論述道:“試金石把奧蘭多的情詩大大地淺俗、甚至是庸俗化了,善意然而卻是盡情地嘲笑了奧蘭多那羅曼蒂克的誇張和做作”。
在莎劇《皆大歡喜》中,羅瑟琳譏諷奧蘭多的痴情表現,而又接受了他的愛情,她在表面上的矛盾中實現了深層倫理意義上的升華,與奧蘭多愛情觀念的象徵性的轉變兩相印證。因而,羅瑟琳與奧蘭多的婚姻也是象徵性的,象徵了整體主義的愛情觀念對於奧蘭多客體本位的騎士般的愛情觀念的救贖。愛情觀念是一種重要的倫理觀念,因而奧蘭多與羅瑟琳的愛人關係在象徵中的飛躍以及他們象徵性的婚姻均是整體主義倫理的絕佳註腳。
人物形象
《皆大歡喜》的女主人公毫無疑問是羅瑟琳,而西莉姬作為羅瑟琳的閨蜜在塑造羅瑟琳人物形象上起了重要作用。羅瑟琳是性情中人,在第一次見到奧蘭多后便愛上了他。提到奧蘭多的時候,西莉姬作為閨蜜,表現了她機靈幽默的形象。是她的插科打諢和對羅瑟琳的挑逗使羅瑟琳的形象更加豐滿,把羅瑟琳對奧蘭多又喜又羞的情思通過一種富有趣味性的形式表現出來。例如西莉姬和羅瑟琳在看完奧蘭多和查爾斯的決鬥后,西莉姬看羅瑟琳鬱鬱寡歡、一言不發的樣子,知道羅瑟琳是中了丘比特的愛神之箭了,但又害羞,所以西莉姬故意調侃她, “丘比特啊,發發善心,讓羅瑟琳說句話吧。”可是羅瑟琳也很聰明,
她清楚西莉姬的心思,回了一句“連可以丟給一條狗的一句話也沒有”,本想用這句話挫一挫西莉姬的好奇心,讓她不要叨擾自己煩躁的心。可是機智活潑的西莉姬的回應——“不,你的話太寶貴了,怎麼可以丟給賤狗呢?丟給我幾句吧。來,講一些道理來叫我渾身癱瘓”讓羅瑟琳哭笑不得,又恨又愛。活潑可愛又機智的西莉姬,引著羅瑟琳表達自己的情感,也將作品一步步引向主題:羅瑟琳和奧蘭多的愛情。兩人幽默又機智的對話,在展現西莉姬性格特點的同時,也在襯托主角羅瑟琳的性格。西莉姬和羅瑟琳之間純真的閨蜜友誼也是莎翁人文主義情懷的體現。中世紀黑暗的神權統治,殘酷的封建壓迫,把人的本性完全壓制。禁慾主義、神秘主義、蒙昧主義緊緊禁錮著人們的肉體和思想。因此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幸福,對愛情、友情的追求一一這些人們生活中本來所具有的東西,全被認作是罪惡。直到文藝復興運動到來,人們開始恢復人的本性,行使人的權利,釋放人的情感,開始真正地以“人”的身份生活。
《皆大歡喜》是莎士比亞喜劇的高峰期之作,也是莎氏由喜劇突破悲劇創作的前奏。莎士比亞的人文主義已經可以在此劇中找到端倪,為日後的悲劇創作打下基礎。特別是倫理觀念更是日後的創作重心之一。
而充滿了夢幻色彩的亞登森林也成為英國文學中的一個著名場景,羅瑟琳的形象深入人心。該劇長演不衰,並多次搬上銀幕。
評論家威爾遜·奈特:該劇“本來也是很嚴肅的”。
莎士比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