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規劃系統工程
區域規劃系統工程
應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對區域的布局和發展進行總體規劃。其目的是從系統總體出發,對一個區域的社會、經濟、資源、生態、人口、文化教育、科學技術等進行定性和定量的綜合分析,以制訂最優發展規劃。
目錄
區域的劃分 一般可按地理位置、經濟文化聯繫、社會制度和行政區劃等來劃分區域。例如,聯合國經濟和社會理事會按地理位置設立了非洲、歐洲、拉丁美洲、西亞和亞太地區等五個區域經濟委員會。如再按社會制度或政治組織來劃分,則有歐洲經濟共同體、經濟互助委員會、東南亞國家聯盟等。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也可按上述原則劃分成若干區域,每個區域又可以劃分成更小的地區。例如,中國按地理位置將全國分為東北、華北、華東、西北、西南、中南等六個大區,再按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又可分為沿海發達地區、待開發的邊疆地區和處於中間地帶的內陸地區等。
區域規劃的分類 區域規劃分為:①區域綜合發展規劃。②區域經濟發展規劃。③國土規劃。④農業區劃。⑤區域環境和生態規劃。⑥區域資源開發和利用規劃。⑦區域人口規劃。⑧區域教育規劃。⑨區域城鎮布局規劃。⑩區域交通運輸規劃等。
區域規劃中的系統工程方法 在制訂和評價區域規劃時常用的系統工程方法有:①在收集區域規劃所需的預測信息方面,主要有各種定性的和定量的預測技術,如特爾斐法、趨勢法、時間序列法、彈性係數法等。②在建立區域規劃模型方面,主要有投入產出模型、計量經濟模型、系統動力學模型、經濟控制論模型等方法。③在區域規劃方案的分析、評價和決策方面,主要有系統分析、得失相當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多目標決策、群決策、層次分析法等。④在區域規劃的優化方面,主要有線性規劃、整數規劃、動態規劃、網路技術、對策論等。
世界區域的劃分及其經濟模型 70年代中美國經濟學家W.列昂捷夫在聯合國的支持下編製了世界投入產出模型。這個模型把整個世界劃分為三大類共15個地區。第一類是8個發達地區,第二類是3個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地區,第三類是4個資源較為貧乏的發展中地區。W.列昂捷夫利用這個模型研究了世界經濟今後發展的動向、環境污染問題,以及關於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和解決貧困、失業問題的對策、措施和可能性。美國經濟學家L.R.克萊因等編製了包括約 20個國家和5個地區的世界經濟模型LINK,用以研究各個國家和地區間的國際貿易問題。英國劍橋大學的R.里德爾曾對世界各地區的能源和人口分布進行了研究。他按經濟發達情況將世界各國分為先進國家和相對貧困國家兩類,並按地理位置用面積大小來描述分佈狀況。
區域規劃系統工程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