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喑學館

啟喑學館

啟喑學館,是中國第一所聾啞學校,現在煙台市聾啞中心學校的前身。

開館設學


啟喑學館
啟喑學館
美國傳教士查爾斯·羅傑斯·米爾斯1862年來到登州傳教。他與前妻所生的孩子中,有一個名叫蓋雷的兒子,3歲時因病失去聽力。對兒子的關心,使得米爾斯先生開始關注起中國聾兒的狀況。由於當時中國沒有專門的聾兒學校,米爾斯先生於1878年將蓋雷送回美國羅徹斯特聾人學校學習。在那裡,他認識了第二任妻子———學校教師安妮塔小姐。 1884年11月26日,安妮塔·湯普森·米爾斯來到煙台與查爾斯·羅傑斯·米爾斯結為伉儷。
結婚後不久,米爾斯夫人開始著手學習漢語,為創辦聾兒學校做準備。
1887年,米爾斯夫人用美國羅徹斯特聾兒學校“無聲工作者”組織贈送的50美元,開始了招生工作,第二年,學館取名登州啟喑學館。啟喑學館採用美國羅傑斯特聾啞學校教材和自編的《啟喑初析》為教材,用口語、手指語和手勢語教學。由於當時國人對聾兒教育不理解,因此開學之初,只招來兩名學生:李三元和劉堂凱。劉堂凱進步很快,學會了寫700個字,認識1330多個漢字,能分辨出方言在音節上發音輕重的不同。
經過米爾斯夫婦鍥而不捨的努力,到1892年,啟喑學館已經有了11名學生。當年5月,米爾斯夫婦返回美國休假。休假期間,夫婦二人走遍了美國,給美國人講中國的啟喑學館。為了呼籲更多的美國聾人關注啟喑學館,在離開美國返回中國之前,米爾斯夫人更是寫了一封長達萬言的求助信,詳細介紹了啟喑學館的情況。米爾斯夫婦的宣傳取得了很好效果,在返回中國后,他們陸續收到了國外廣泛的經濟援助。
就在學館工作逐漸走向順利時,不幸發生了。1895年6月21日,米爾斯先生因心力衰竭去世。1896年1月31日,米爾斯夫人不得不忍痛關閉學館,等待機會重新開始。

重新開館


轉機出現在1897年。
當年,美國羅徹斯特聾人學校校長威斯特韋爾特博士寫信給米爾斯夫人,建議她重新試辦學館。試辦期間,羅徹斯特聾人學校負責籌集資金,保證滿足學館的所有需要。
考慮到登州不具備建造一所較大規模學校的條件,米爾斯夫人決定將學館遷到煙台。因為當時煙台不僅交通便利,並且是地方傳教組織的中心,對學館的長久發展極為有利。1898年2月1日,米爾斯夫人動身來到煙台,暫時租用煙台通伸旅館作為校舍,改校名為煙台啟喑學館。
3月,學館終於重新開學,很快便招收到7名學生。經過一段時間教育,這些學生畢業後有的已能自謀生計,其中1名在其家鄉教授4名聾啞兒,另外1名在沂州府教授2名小聾啞兒。這些受過教育和訓練的聾啞人,在自謀生計的同時,也為發展近代中國的啟喑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899年9月,由於租期快到,在朋友的幫助下,米爾斯夫人在海邊買了一塊地皮作為校址。除了教學樓以外,學校的房間包括廚房、儲藏室、餐廳以及宿舍等一律按照中國風格建造。新校舍建造速度很快,1899年11月底,學館就遷到了新校。

巨大貢獻


師資培訓是米爾斯夫人對中國聾教育的一大貢獻。面對當時中國40萬之多的聾人僅有一所聾校的狀況,米爾斯夫人決定將師資力量培訓作為首要任務,免費給那些想來學校學習的聽力正常的年輕人提供指導,以便他們在其它地方開辦學校。
從1898年到1941年間,學校多次組織師資培訓班,先後培訓教師達44人,學員來自杭州、南京、上海、成都、香港等地,其中還有一位來自朝鮮平壤。1909年,來自朝鮮的衣先生在煙台啟喑學校接受了3個月培訓,回國后創辦了平壤第一所聾人學校。在煙台接受培訓的教師後來大都成為當地聾啞學校的創始人或骨幹。
在啟喑學校的影響和推動下,截至1940年,全國共有10所聾啞學校,其中9所學校的教師在煙台啟喑學校接受過培訓。杜文昌,1919年在北京創建聾啞學校。在煙台啟喑學校任教7年的李美麗於1928年在天津創辦了一所聾啞學校,招生25名。羅蜀芳,1933年6月回成都負責成都聾啞學校,1938年創辦私立明聲聾啞學校。李綠華於1935年在香港建立了香港真鐸啟喑學校……這些學校的創建,極大地推動了中國聾教育的發展。
1923年,學館正式易名為煙台啟喑學校,教師增加到9人。學校已經建有6座樓房和數十間平房,擁有76間教室、16間辦公室、20間宿舍,各種教具、標本以及禮堂、食堂、遊藝室、浴室、接待室等一應俱全。至此,煙台啟喑學館已經發展成為一所具有一定規模和水平的啟喑學校。
也就是在這一年,70高齡的米爾斯夫人退休了,由她的外甥女卡特小姐接任校長。
1938年,日寇侵煙,第二年,卡特小姐回國,美籍女教師魏德凌女士任校長,學校被日偽政府接管,更校名為“煙台市立啟喑學校”;民國卅年(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魏女士回國,由華人欒雪琴任校長;民國卅二年(1943年)王昭寧女士任校長;民國卅四年(1945年)馬秀芳代校長,八月,煙台首次解放,人民政府接管學校。民國卅六年(1947年)秋,國民黨來煙,學校屢遭搶動和破壞,學生減少,經費無望,第二年春,學校只得將衣食無靠二十餘名學生遣散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