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經綏

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經綏,男,1950年6月生於浙江省杭州市,1977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地質勘探系,1992年畢業於加拿大達霍西(Dalhousie)大學並獲博士學位,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人物經歷


楊經綏現任國土資源部大陸動力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項目(CCSD)總地質師,國際大陸科學鑽探委員會(ICDP)專家組成員,國際大陸科學鑽探中國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地質學會理事和岩石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岩石學結合大地構造學的研究,重點研究青藏高原地體邊界、中央碰撞造山帶的超高壓變質岩蛇綠岩地幔岩
首先在青藏高原北部柴北緣魚卡發現榴輝岩,在柴北緣都蘭發現榴輝岩和含柯石英片麻岩,建立了中國西部一條長350km的早古生代超高壓變質帶,該發現開闢了我國西部超高壓變質岩研究的新熱點。2002年在東秦嶺北帶秦嶺群的榴輝岩和片麻岩的鋯石中發現微粒金剛石,據此在中國中部確定一條新的早古生代超高壓變質帶。秦嶺超高壓變質帶的發現,為中國西部的超高壓變質帶延至東秦嶺提供了關鍵科學證據。據此提出沿中央造山帶存在4000km長的早古生代和印支兩期超高壓變質作用事件的巨型超高壓變質帶的大思路。柴北緣和東秦嶺兩條超高壓變質帶已被國際超高壓權威標註在新的全球超高壓變質帶分布圖上,為推進超高壓變質帶研究和中國重大關鍵構造問題解決做出重要貢獻。
在青藏高原研究中,建立東-西崑崙阿尼瑪卿和庫地蛇綠岩的古特提斯板塊體制,釐定青藏高原北部基本構造格架;對比祁連-阿爾金地體南北早古生代雙俯衝帶及西藏雅魯藏布江和喜馬拉雅雙俯衝帶,提出板塊雙俯衝作用的機制;提出東崑崙德爾尼Cu-Co礦床的海底熱液成因等方面做出創新性成果。
2006年在西藏拉薩地體中新發現一條榴輝岩帶,認為該榴輝岩帶是中國境內新發現的一條高壓/超高壓變質帶。榴輝岩的原岩為一套典型的大洋玄武岩;榴輝岩的變質年齡為晚石炭紀-早二疊紀。由此從拉薩地塊中新釐定出一條古縫合帶,代表古特提斯洋盆的殘留。該發現改變了對青藏高原地體劃分和構造格架、以及演化歷史的認識。
在西藏羅布莎蛇綠岩的鉻鐵礦中首次發現柯石英藍晶石和硅金紅石等超高壓礦物;在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主孔的超基性岩中發現具有球狀外形的Fe-FeO-Fe3O4特殊礦物組合;在極地烏拉爾蛇綠岩鉻鐵礦中發現金剛石帶超高壓礦物,這些特殊礦物的發現深化了深部地幔礦物學和地幔動力學的研究。
楊教授負責和參加了十餘項國家級、部級和國際合作項目,多次在國際會議上擔任召集人和做特邀報告,也多次組織了國內和國際會議。合作發表論文200餘篇,專著3部,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50餘篇;獲科協優秀論文獎和國土資源部科技二等獎排名第一。2003年獲中央組織部、人事部、宣傳部、教育部統戰部科學技術部六部委頒發的《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2006年獲國土資源部“十五”期間先進個人稱號,2007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負責項目


1995-1996 青海省東崑崙南緣德爾尼Cu-Co礦床的成因,留學人員歸國基金
1996-1998 東崑崙德爾尼蛇綠岩及Cu-Co硫化物礦床的成因,中國地質調查項目
1998-2002新生代碰撞變形與過程,科技部“973”課題
1999-2000 基礎地質調查多媒體專業指南編寫與製作,中國地質調查項目
2000-2002祁連山阿爾金地區的基本構造格架及成礦背景研究,中國地質調查項目
2000-2002 地幔超高壓礦物及其形成環境和構造意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2001-2003 中國巨型超高壓變質帶及南北板塊匯聚,國土資源部重點項目
2003-2005 祁連-阿爾金造山帶早古生代俯衝碰撞雜岩帶的組成,動力學及成礦效應,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
2003-2008 板塊會聚邊界地幔岩及地幔行為,科技部“973”課題
2006-2008 蛇綠岩鉻鐵礦中超高壓地幔礦物群和地幔動力學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
2006-2008 青藏高原南部地幔岩和鉻鐵礦成因,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
2007-2010 中國巨型中央造山帶的複合造山動力學,國土資源部科技創新項目,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
2007-2011 塔里木周緣古生代板塊構造格架及地球動力學背景,中石化基礎研究項目

報告和會議


國際會議特邀報告:
2008.8第33屆國際地質大會(IGC)
2007.12美國地球物理年會(AGU)
2007.10烏克蘭國際地質年會
2006.12美國地球物理年會(AGU)
2005.3德國國際大陸科學鑽探(ICDP)國際大會
2005.6日本地球科學年會(JEPS);
2004.6新加坡亞洲-大洋洲地球科學年會(AOGS);
2001.8美國Virginia舉辦的第11屆V.M.Goldschmidt Conference;
國際會議上擔任召集人:
2008.8第33屆國際地質大會(IGC)
2007.12美國地球物理年會(AGU)
2006.12美國地球物理年會(AGU)
2006.6新加坡亞洲大洋洲地質年會(AOGS);
2005.3德國國際大陸科學鑽探(ICDP)國際大會;
2004.12年美國地球物理年會(AGU);
1996.8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IGC);
客座訪問、講學和邀請學術報告:
2008.4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講課
2006.6德國海德堡大學學術報告;
2006.2加拿大達霍西大學學術報告;
2005-2006美國斯坦福大學高級訪問學者1年;
2002.3受邀請去台灣成功大學客座講學1個月;
2002.3台灣大學、中央大學成功大學中央地質調查所學術報告;
2001.9受邀香港大學訪問學者1個月;
2001.9香港大學學術報告;
1999.1加拿大達霍西大學學術報告;
1998.3受邀請去台灣成功大學客座講學1個月;
1997.9香港大學學術報告;

獲獎情況


1. 2007年楊經綏負責的自然基金和地調項目“蛇綠岩鉻鐵礦中超高壓地幔礦物群和地幔動力學研究”和“青藏高原南部地幔岩和鉻鐵礦成因研究”項目被評選為2007年中國地質科學院十大科技進展中的第一名。
2. 2007年楊經綏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3. 2007年楊經綏負責的地質調查項目科研成果“中國境內可能存在一條新的高壓/超高壓(?)變質帶-青藏高原拉薩地體中發現榴輝岩帶”被評選為2006年中國地質科學院十大科技進展中的第九名。
4. 2006年楊經綏獲國土資源部“十五”期間先進個人稱號。
5. 2006年楊經綏負責的國土資源部“十五”重點科技項目《中國巨型超高壓變質帶及南北板塊匯聚》獲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科技技術獎”二等獎。
6. 2005年楊經綏個人獲國土資源部頒發的“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7. 2004楊經綏負責的《中國中央碰撞造山帶與超高壓變質作用》項目被評選為2004年中國地質科學院十大科技進展中的第三名。
8. 2003年楊經綏個人獲中央組織部、人事部、宣傳部、教育部、統戰部、科學技術部六部委頒發的《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
9. 2003年楊經綏等發表的論文楊經綏,許志琴裴先治史仁燈吳才來,張建新,李海兵孟繁聰,戎合,2002,秦嶺發現金剛石:橫貫中國中部巨型超高壓變質帶新證據及古生代和中生代兩期深俯衝作用的識別,地質學報,76(4):484-495。》獲《中國科學技術學會》第二屆優秀科技論文獎。
10. 2002年楊經綏等發表的論文《楊經綏,宋述光,許志琴,吳才來,史仁燈,張建新,李海兵,萬渝生劉焰,邱海峻,劉福來,ShigenoriMaruyama。2001,柴達木盆地北緣早古生代高壓—超高壓變質帶中發現典型超高壓礦物——柯石英,地質學報,第75卷,第2期,p:175-179。》獲中國地質學會(1992-2002)優秀論文獎。

媒體報道


1. 2006年12月12日《國土資源部》頭版報道楊經綏等在西藏的新發現,題目是《我國青藏高原發現榴輝岩帶》。
2. 2006年12月12日《科技日報》頭版報道楊經綏等在西藏拉薩發現一條新的高壓/超高壓變質帶,題目是《西藏拉薩地體發現榴輝岩帶:地層深部物質“跑”出地面》。
3. 2006年3月18日《地質勘察導報》第3版專題報道《洞穿地球深部奧秘:記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所研究員楊經綏》。
4. 2005年8月19日《科技日報》第6版《前沿人物》欄目專題報道《楊經綏:乾地質因為我喜歡》。
5. 2005年6月10日《國土資源報》頭版報道楊經綏等在在大陸科學鑽探鑽孔中首次發現地球上罕見地幔礦物,題目是《我科學家在地球上首次發現鐵磷合金礦物》。
6. 2005年2月中央電視台10頻道播出楊經綏專題報道《閱讀岩石》。
7. 2003年9月30日,《科技日報》頭版中國新聞名專欄《最新發現與創新》報道,《秦嶺金剛石來頭不小:為大陸動力學研究提供關鍵性證據》。
8. 2002年11月5日,中央電視一台新聞節目播報《秦嶺發現金剛石》新聞報道。
9. 2002年10月25日《中國國土資源報》頭版報道《秦嶺首次發現金剛石-科學家認為中國存在一條巨型超高壓變質帶》,並配短評“新的亮點”。
10. 2000年11月20日新華社發通稿《4000km拼合線橫貫東西》,全國報刊、電台、電視台播報。

中文專著


1.許志琴,楊經綏,李海兵,張建新,吳才來等,造山的高原.2007.2.白文吉,周美付,P.T.Robinson,方青松,張仲明,顏秉剛,胡旭峰,楊經綏。西藏羅布莎豆莢狀鉻鐵礦、金剛石及伴生礦物成因.地震出版社.北京,2000:98.
3.姜春發,楊經綏,馮秉貴,柴耀楚。崑崙開合構造。地質出版社。北京,199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