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顎總目

古顎總目

古徠顎總目,又名平胸總目(Ratitae),是鳥綱今鳥亞綱的一個總目。這個總目底下還可以分成下列七個目:鴕鳥目 , 美洲鴕鳥目 , 鶴鴕目 , 無翼鳥目 , 䳍形目 , 隆鳥目 , 恐鳥目 , 雖然本總目的鳥類大都有較大的體型,但亦有小體型的品種。但這些鳥類品種都有一個特性,就是翼很短,所以都不能飛翔。胸骨無龍骨突起,雄鳥有交接器。這一總目的鳥幾乎都是分佈在南半球。

非洲鴕


鴕鳥
鴕鳥
非洲鴕,即鴕鳥,是一種不能飛的鳥,也是現存最大的鳥。雄鳥可以高達2.75米,最大體重可達170千克,雌鳥較小,兩翼退化,龍骨突不發達,不會飛,但善跑(時速可達60千米/時),足有二趾。雄鳥黑色,尾羽白色,是非常有價值的裝飾羽毛。卵重達1公斤。一般由雄鳥帶領幾隻雌鳥群居,生活在非洲沙漠地帶和荒漠草原。
又分為5種:
北非鴕鳥
東非鴕鳥
索馬利亞鴕鳥
南非鴕鳥
敘利亞鴕鳥

鴯鶓


鴯鶓(學名:Dromaius novaehollandiae),又名澳洲鴕鳥,是現存世上除了鴕鳥以外最大的鳥類,也是澳洲最大的本土鳥類。
鴯鶓通常居住於人口稀少的地方,但不包括密林和沙漠。跟其它平胸類的鳥類一樣,雖然它還保留有一對細小的翅膀,但已經不會飛行。
古顎總目
古顎總目
鴯鶓的羽毛很柔軟,毛色通常都是啡色。身高由1.5至2公尺,體重約45公斤,最多不超過60公斤,而雄鳥的體型通常較為細小。他們可以以快速和省力的小跑走很遠的路,衝刺時最快速度可以高達每小時50公里,每跨步可達三公尺。
鴯鶓是一種逐水草而棲息的鳥,是鳥類中的機會主義者。它們愛追隨雨水,日常的食物有穀類、花朵、果實、嫩芽、昆蟲、幼蟲或任何可食用的東西。為幫助消化,他們還會吞下小石頭。雖然鴯鶓經常都會吃掉農夫的農作物,但由於它們亦愛吃農作物的害蟲,使農作物生長的更好,澳洲的農民對他們又愛又恨。
鴯鶓每次下蛋都會生產10-25隻深綠色的蛋,並由家庭的父親負責孵化。孵化期需時8星期,在這段時期,雄鳥不會離開鳥巢。雛鳥在出生後會跟隨父親兩年。
在歐洲人移居澳洲以前,在澳大利亞的鴯鶓可以分成四個常見的品種:
鴯鶓
塔斯曼尼亞鴯鶓
袋鼠島鴯鶓
小王島鴯鶓

鶴鴕


又稱食火雞。體高1.7米,重約70千克。頭頂有高而側扁的、呈半扇狀的角質盔;頭頸裸露部分主要為藍色;頸側和頸背為紫、紅和橙色,前頸有2個鮮紅色大肉垂。足具3趾,均向前。體被亮黑色髮狀羽;翅小,飛羽羽軸特化為6枚硬棘。雌雄羽毛相似,但雌鳥體型較大,前頸的2個肉垂亦較大。
棲息於熱帶雨林。能奔跑,善跳躍,性機警。鳴聲粗如悶雷。性兇猛,常用銳利的內趾爪攻擊天敵。單棲或成對生活,在密林中有固定的休息地點和活動通道。食物隨季節而變化,主要吃漿果,有時也吃昆蟲、小魚、鳥及鼠類。雌鳥在6~9月產卵,通常每窩3~6枚。卵呈暗綠色。孵化期約49天。2齡后羽飾似成鳥,4~5齡性成熟。
分為以下3種:
北鶴鴕
侏鶴鴕

美洲鴕


古顎總目
古顎總目
美洲鴕鳥又叫鶆䴈、萊嶴,是美洲最大的鳥,但比鴕鳥要小得多,體重只有25千克。美洲鴕鳥有三個腳趾,又被稱作三趾鴕鳥,雖然也不會飛,翼卻比較發達。
分為2種:
大美洲鴕
小美洲鴕

幾維


幾維鳥因叫聲“幾維”得名,被紐西蘭人看作是自己民族的象徵,並且定為國鳥。他們常常自豪地說:“我是一隻幾維鳥”,意思就是“我是一個紐西蘭人”。幾維鳥又名鷸鴕,屬鷸鳥類中最原始的鳥類。它形如梨子,渾身長滿蓬鬆細密的羽毛,既沒有翅膀也沒有尾羽,不能飛翔。可是它的雙腿卻粗短有力,善於奔跑,時速可達10英里,發起脾氣來還能將另一隻同類鳥踢出5英尺外。幾維鳥喙尖而細長,休息時可當作第三條腿來保持身體的平衡,形如一個三腳架。它的鼻孔長在喙部的最尖端,具有奇特的嗅覺功能,可以找到距地面7英寸土層下的小蟲。幾維鳥以食昆蟲、蚯蚓、漿果、葉子等為生,白天躲在地洞或樹根洞內,晚上才出來覓食。它眼小視力弱,有時大白天奔走中遇到前方籬笆擋道,竟毫不迴避,猶如瞎子似地一頭撞進去。雌性幾維鳥一般一兩年才下一次蛋,每次一兩枚。雖然它的個頭與普通母雞差不多,但下的蛋比雞蛋大五倍,相當於體重的1/3或1/4。
分為3種:
紐西蘭幾維
褐幾維
巴布亞紐幾內亞幾維

共鳥


䳍形目,在動物分類學上是鳥綱忤顎總目下中的一個目,分為9屬47種,是忤顎總目鳥類中體型最小的種類。䳍形目的鳥主要散佈於拉丁美洲,而且由於生存環境日漸受到破壞,大都瀕臨絕種。
【注】:(共鳥)為一字,音工,辭海中有此字,但電腦字型檔中無。

隆鳥


隆鳥是這個鴕鳥形的科中較大的屬,一般被稱作為象鳥。它能至重約450千克—遠超過生存過最重的鳥。它的重量使其不能飛行,因而胸骨處沒有龍骨,而翅則退化了。腿則相對短而有力,蹄有3趾。埋藏於沙丘內的鳥蛋很大,最大的能容納8.5公升的液體。它被認為是食草動物,以水果和樹葉為食。其平均身高有4米,個別的有4.5—4.8米,記錄的最大個體高達5.5米。

恐鳥


恐鳥徠曾是紐西蘭眾多鳥類中最大的一種,身高達6米,被稱為鳥中"巨人" 。比現在世界上的第一大鳥--鴕鳥(平均身高2.5米)還要高。恐鳥除了腹部是黃色羽毛之外,其它全都是黃黑色相間。雖然恐鳥的上肢和鴕鳥一樣已經退化,但它的身軀肥大,下肢粗短,因此奔跑能力遠不及鴕鳥。恐鳥與鴕鳥的最大區別是:它的脖子有羽毛覆蓋,而鴕鳥的脖子是禿裸的,並且比恐鳥的脖子要長;它是三根腳趾,而鴕鳥是兩根腳趾。
18世紀中期,歐洲移民來到島上,也給恐鳥帶來了厄運。恐鳥肉一時成了這些歐洲移民的一項重要肉食來源。同時由於歐洲移民的到來以及當地土著人的不斷增加,開始了大面積的燒荒、墾荒,恐鳥的生存地也就遭到徹底破壞,恐鳥因失去了立足之地而被大量餓死。同時,由於恐鳥破壞莊稼,當地土著人與歐洲人一起對付恐鳥,他們為了保護莊稼大量獵殺恐鳥。與歐洲人一起來到島上的家犬和家鼠也成了恐鳥的天敵,它們同樣給恐鳥以致命的打擊。到了18世紀後期,恐鳥的數量已經很少了,人們捕捉恐鳥也越來越難了。而1800年則是人們能捕捉到恐鳥的最後一年。
鴕鳥目(Struthionformes)
美洲鴕鳥目(Rheiformes) 鶴鴕科(Casuariid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