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縻

荼縻

荼縻:


落葉小灌木,攀緣莖,莖上有鉤狀的刺,羽狀複葉,小葉橢圓形,花白色,有香氣,供觀賞。也作酴醚.

描述


據說是夏天的最後一種花
開到荼蘼(蘼字並不是這樣寫的,下面應該是糸而不是非,但詞庫里找不到這個字)來源於一句詩:“開到荼蘼花事了”,意思就是說,已經開到了荼蘼花,此後再沒有什麼花開放了,有到達終點和極限的暗喻之意
相同的隱喻還有坐看雲起一句,因為有詩云:“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與開到荼蘼的意思是相近的
因此,“幸福像花期,開到荼蘼”意即幸福已經走到了盡頭,餘韻了了矣!
荼蘼,“懸鉤子薔薇”,屬薔薇科,落葉或半常綠蔓生小灌木,攀緣莖,,莖綠色,莖上有鉤狀的刺,羽狀複葉,小葉橢圓形,上面有多數側脈,致成皺紋。初夏開花,花單生,大型,雪白、酒黃,火紅,可大多都是白色,單瓣,有香味,不結實。荼蘼色香俱美,其藤蔓若以高架引之,可成垂直綠化的優良觀賞花木,以地下莖繁殖。酴醿又稱,現常寫作荼縻、荼蘼。
古人給酴醿取了不少好名字:佛見笑、百宜枝、獨步春、瓊綬帶、白蔓君、雪梅墩等。
產於我國,現在較少人知道,但它在古代是非常有名的花木,《群芳譜》上說,“色黃如酒,固加酉字作‘酴醿’”。陸遊有詩:“吳地春寒花漸晚,北歸一路摘香來。”對酴醿的評價是很高的,亦由此可知酴醿花在我國很多地方能種植,也不太少見。詩人楊萬里卻不喜歡將酴醿與酒聯繫在一起,他有詩:“以酒為名卻謗他,冰為肌骨月為家。”詩人常感情用事,晁無咎甚至說酴醿應該取代牡丹為花王。

荼蘼:


一作酴釄,薔薇科落葉亞喬木。莖高四五尺,自根叢生,新枝及葉柄有刺。羽狀橢圓形至倒卵形,先端尖,邊緣有粗銳鋸齒,因葉面有多側脈,致成皺紋。春盡開花,花單生,重瓣,白色或淺黃色,甚美麗。荼蘼原產我國,又名獨步春、百宜枝、雪梅墩。《花鏡》言"荼蘼花有三種,大朵千瓣,色白而香,每一穎著三葉如品字。青跗紅萼,及大放,則純白。有蜜色者,不及黃薔薇,枝梗多刺而香。又有紅者,俗呼番荼蘼,亦不香。"荼蘼花色美艷,獨殿麗春,古人亦每以"國色天香"贊詠之,如宋景文詠荼蘼詩:"無華真國色,有韻自天香。
荼蘼花,莖多刺,春末夏初開黃白色的重瓣花。等到荼蘼花開,荼蘼花開是一年花事的結束。有人說,荼蘼花開代表女子的青春已成過去。也有人說,荼蘼花開,表示感情的終結。
關於荼蘼的詩詞
元人華幼武《荼蘼歌》 “荼蘼飽浥春雨膏,玲瓏羽刻英瓊瑤。”
宋人王十朋《點絳唇。韻香荼蘼》“羽蓋垂垂,玉英亂簇春光滿。”
蘇軾《杜沂游武昌以荼蘼花見餉》“青蛟走玉骨,羽蓋蒙珠幰。”
放翁《東陽觀荼蘼》“福州正月把離杯,已見荼蘼壓架開。吳地春寒花見晚,北歸一路摘香來。”
蘇轍《次韻詠荼蘼》里“蜀中荼蘼生如積,開落春風山寂寂”,“百花已過春欲暮,燕坐繩床空嘆息”
朱淑真“花神未許春歸去,故譴仙姿殿眾芳。”(《詠荼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