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組織開發銀行

2010年成立於上海的金融機構

中國總理溫家寶2010年11月25日在杜尚別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第九次總理會議。他建議上合組織深化財金合作,研究成立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探討共同出資、共同受益的新方式;擴大本幣結算合作,促進區域經貿往來。

相關背景


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第九次總理會議發表的聯合公報中,明確指出:本組織實業家委員會和銀聯體應就參與實施本組織框架內的區域合作項目制定共同設想,並提交本組織秘書處和成員國相關部門。加強企業和金融界合作的共同意願,為下一步區域合作項目的推出留下了足夠的想象的餘地。
事實上,在此之前,在中國總理溫家寶訪俄期間,中俄雙方簽署了一系列的合作文件,其中就達成了中俄經貿直接使用人民幣和盧布結算的共識。目前中國外匯交易所已經正式開始人民幣和盧布兌換的交易,莫斯科銀行外匯交易所也將在12月開始盧布兌人民幣交易。在經貿中用兩國的貨幣直接結算,是加強金融經濟合作進程中走出的非常關鍵的一步,也為在上合組織中開展相關的合作作出了有利的鋪墊。
推進建立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擴大本幣結算合作,將深刻地影響各成員國金融、經濟關係的進一步發展。邁出此一步伐,從長遠來看,是為合作組織內部形成自由貿易區的框架打下堅實的基礎。而自由貿易區的組建,必然極大地促進各成員國互惠互利的發展,為世界經濟新的增長一極的產生創造條件,進而改變世界經濟的格局。
組建開發銀行、實施本幣結算,也是對上一輪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總結與反思的結果。始於美國次貸危機席捲全球的金融、經濟危機,給世界帶來的是普遍的災難。造成這一嚴重的後果,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過於強勢的美元幾乎獨霸了世界,美元主導的單一結算方式弊端明顯,一枝獨秀的美元一旦出現問題所引發的連鎖反應太大。為此通過加強不同貨幣之間、區域性財金的合作,弱化美元的骨牌效應,可以規避可能的美元風險。這對一個國家,一個區域,及至對整個世界金融、經濟的健康發展都是有好處的一件事情。

基礎情況


目前,上海合作組織(以下簡稱上合組織)在多極化世界中已佔居重要一席。其人口約15.816億人(佔世界總人口的24%)。若加上觀察員國的人口13.479億人,實際上合組織涉及的人口可能達28.029億人(佔世界總人口的42.5%)。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和觀察員國中,因人口數量和經濟發展速度的差異,表現出既有能源資源豐富、能源生產相對較多的國家,如俄羅斯、伊朗、哈薩克和烏茲別克等;也有清潔能源相對較少,而能源消費又較多的國家,如中國、印度。因此,上合組織無論在組織內部開展能源資源的互補合作,還是在有成員國和觀察員國共同參與的解決世界能源市場問題、落實聯合國“千年發展規劃”和“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等重大國際活動中,都有充分物質基礎和發言權。
截至2007年底,上合組織成員國和觀察員國大約擁有世界1/4石油儲量和產量,近一半天然氣儲量和近1/3天然氣產量,近一半煤炭儲量和一多半的煤炭產量,以及50%已探明的鈾礦儲藏量。
上合組織國家的石油儲量(未包括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巴基斯坦)總計約為381億噸,約佔世界總量的22.7%;石油年產量為12.74億噸,約佔世界總量的26.9%。這些國家的年石油消費量總計為7.281億噸,佔世界石油消費總量的17.9%。而上合組織國家中的中國和印度,石油消費量就佔到該組織消費總量的70.9%。
上合組織國家清潔燃料天然氣的儲量十分豐富,但資源分佈很不均勻。這些國家的天然氣儲量總計78.89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總量的45.4%;天然氣年產量為9354億立方米,佔世界總量的31.7%。這些天然氣主要分佈在佔世界天然氣儲量居第一和第二位的俄羅斯和伊朗。而擁有13億多人口的中國和11億多人口的印度,天然氣儲量只有俄國的2%-4%。中印兩國人均年天然氣消費量只有俄的1/100左右。
在上合組織國家中,非清潔常規燃料煤炭的產量和消費量均佔世界總量近一半。其中,尤其是煤產量佔世界第一位的中國,其年消費量已佔到世界總量的41.3%。
不難看出,上合組織國家間能源資源和消費數量的差異和地理上的相互接近,是加強能源合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此外,在該組織內能源資源和人口數量居多,國民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本應在解決世界和地區能源問題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可是,一些大國至今仍在沿襲歷史進程,繼續操縱國際能源市場的貿易與交易,以追求它們國家利益的最大化。這樣,就使上合組織國家參與世界能源資源的合理分配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困難。

進展情況


自2001年成立以來,上合組織的國家間能源合作,同政治、經貿、國防、執法、環保、文化、科技、教育、交通及金融信貸等其他領域的合作一樣,均經歷了逐步完善合作機制、確定合作原則和戰略、通過具體項目夯實合作基礎等三個階段。
2003年9月,在北京舉行的上合組織成員國總理第二次會議批准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這標誌著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開始步入正軌。
2004年9月,在莫斯科召開上合組織成員國經貿部長第三次會議商定了包括能源、貿易和投資、海關、質檢、交通、信息等11個領域,127個項目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的落實“措施計劃”草案。
2006年6月,俄聯邦總統普京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六次會議上提出,“在上合組織框架內建立一個能源俱樂部是有益的”。同年9月,在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舉行的上合組織經貿部長會議上決定,成立旨在促進能源領域合作的專業工作組。
2007年8月,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舉行的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七次會議上,元首們指出,本組織框架內的經濟合作已進入落實有關計劃和協議,實施能源、交通、電信等領域多方參與和共同受益的“示範項目”階段。在這一進程中,組織實業家委員會和銀行聯合體應起重要作用。
2007年11月,上合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六次會議在塔什干舉行。會上,成員國總理對當年6月29日在莫斯科首次召開上合組織能源部長會議的成果高度重視,強調必須密切合作,制定能源領域的共同立場,討論能源合作前景,包括成員國能源戰略對比問題。同時,俄總理祖布科夫在會議上指出,“能源合作是上合組織最重要的工作方向之一”。他建議,上合組織國家應更積極地開展籌備上合組織能源俱樂部的工作。
2008年5月,俄聯邦總統梅德韋傑夫應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邀請,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兩國元首在會晤中指出,“能源合作是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中俄將繼續開展在油氣和電力領域的合作,包括大型雙邊合作項目”。同時,兩國元首還指出,“中俄將繼續加強在能源領域的合作,雙方商定建立兩國副總理級能源合作協調機制”。兩國元首認為,發展該領域合作是雙方經濟合作的優先方向之一。雙方對該領域合作的成果表示滿意。兩國將繼續開展這方面的互利合作。
2008年8月,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八次會議在塔吉克首都杜尚別舉行。與會元首共同簽署並發表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杜尚別宣言》指出,“本組織成員國主張,在解決人類資源需求問題上進行廣泛的國際合作,不以破壞環境為代價,應尋求全球共同發展,包括在保障所有國家平等享受全球化帶來的益處基礎上消除國家間的技術差距、消除貧困”。
2008年10月,上合組織成員國政府總理理事會第七次會議在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舉行。總理們在會上提出,“應根據會議批准的新修訂的《落實措施計劃》深化各領域合作,強調有必要吸收實業家委員會和銀聯體更廣泛地參與此項工作”。“應集中力量開展為成員國相互貿易和投資創造穩定和可預見的條件,強化市場機制;提高能源利用率,開發清潔能源和技術,利用可再生能源,保障能源安全等方面的合作”。俄總理普京在此次會議上說,“當前國際局勢要求各成員國進一步挖掘上合組織的潛力,以及時應對地區和全球範圍內所發生的各種重大事件”。
2018年6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午在山東青島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宣布,中方將在上海合作組織銀行聯合體框架內設立300億元人民幣等值專項貸款。

發展成果


上合組織成員國間的能源合作均按計劃實施。2003年9月,上合組織成立了經貿部長會議高官委員會和有關方面的專業工作組,為區域經濟合作各項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機制保障。此後,各成員國圍繞《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落實“措施計劃”草案中能源領域,確立了19個項目清單,開展多項雙邊和少量多邊合作,取得了如下的成果:
(1)2004年5月,中國與哈薩克簽訂了《關於從哈薩克阿塔蘇至中國阿拉山口原油管道建設基本原則協議》。
(2)2005年,中國與烏茲別克組建了合資公司,中方獲得了對烏布哈拉-希瓦油氣區塊及烏斯糾爾特油田的23個油氣區塊的先期勘探和油氣開採權,其油氣資源總價值約6億美元。
(3)2005年8月,中國和哈薩克在北京簽署了中國石油公司參與裏海達爾汗區塊開發的諒解備忘錄和中哈開展天然氣管道項目可行性研究協議等文件。
(4)2006年7月,哈中輸油管線開始向中國供油。哈中輸油管線西起哈薩克的阿塔蘇鎮,終點至中哈邊界阿拉山口口岸的計量站,全長962.2公里;中國境內段從阿拉山口口岸到新疆獨山子石化總廠,全長252公里。
(5)2006年12月,中國與哈薩克簽署了《中哈政府關於對通過中哈邊境管道運輸能源的海關監管協定》、《中國石油公司與哈國家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關於中哈原油管道二期工程建設的基本原則協議》等11項協議。
(6)2007年5月,俄羅斯、哈薩克、土庫曼、烏茲別克四國總統達成統一意見,擬共同建設中亞地區規模最大的天然氣輸送設施。
(7)2007年12月,哈國壟斷管理處專家指出,能源可能會成為哈吉兩國聯合關係的組成部分之一。吉爾吉斯斯坦可為哈國提供能源,而哈薩克可以保證吉國的煤炭和其他能源的供應。
(8)2007年8月,中國石油公司與哈國家油氣公司簽署了關於《中哈原油管道二期工程建設和運營的協議》。
(9)2008年3月,吉爾吉斯斯坦與中國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簽署了計劃從吉國向中國出口煤炭的協議。雙方還討論了在兩國邊境設立貿易中心和從吉國出口燃油到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可行性。
(10)2008年4月,烏茲別克石油天然氣公司和中國石油公司在對等原則基礎上組建了合資企業 Asia Trans Gas有限責任公司,負責長度為530公里,輸送能力為300億立方米的烏-中天然氣管道設計、建設和運營工作。這條天然氣管道將通過烏茲別克,把土庫曼的天然氣輸往中國。天然氣管道一期工程計劃於2010年投入運營。
(11)2008年5月,中國原子能工業公司與俄技術供應出口公司簽署了關於技術協助建造四期離心機工廠和向中國提供濃縮鈾服務或濃縮鈾產品合同基礎條款的協議。
(12)2008年6月,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和塔吉克政府簽訂“關於對塔國潛在含油氣區的地下資源進行地質研究的基本原則”協議。在該協議框架下,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海外油氣公司可在塔國進行地質勘探工作。
(13)2008年7月,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與伊朗簽署合作協議,幫助伊朗開發其境內的油田和天然氣田。
(14)2008年10月,中亞五國首腦舉行會議就烏茲別克2009年一季度不間斷地向吉爾吉斯斯坦提供天然氣達成一致,數量將比2008年同期增加1.5億立方米。
(15)2008年10月,俄石油運輸公司與中國石油公司簽署了有關鋪設從斯科洛沃基諾到中國邊界漠河、長67公里的輸油管道的原則協議。
(16)2008年10月,俄總統梅德韋傑夫和吉爾吉斯總統巴基耶夫在比什凱克會晤后通過了聯合聲明。雙方在這份文件中確認,應促進上合組織進一步團結並在上合組織框架內發展全面合作。
(17)2008年11月,中國石油公司和烏茲別克國家油氣公司達成了關於在烏納曼甘州明格布拉克油田開採項目中組建石油加工合資企業的協議。
(18)2008年11月,中國石油公司與哈薩克國家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簽署了《關於在天然氣及天然氣管道領域擴大合作的框架協議》。
(19)2009年2月,中俄能源談判代表就修建中俄能源管道、長期原油貿易、貸款等一攬子合作項目達成廣泛共識。會後,雙方簽署了七個能源合作文件,其中包括俄羅斯石油公司和俄石油運輸公司與中國石油公司在北京簽署的每年向中國供油1500萬噸的合同。石油將沿斯科洛沃基諾-大慶的東西伯利亞石油管道支線向中國供油。中國開發銀行向上述俄兩公司提供總額為250億美元的貸款:其中,給俄羅斯石油公司貸款為150億美元,給俄石油運輸公司的貸款為100億美元,貸款協議期限為20年。
(20)2009年2月,俄統一電力集團公司與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簽署了關於從濱海邊疆區向中國供應電力的合同。該項目總額估計達180億美元。
(21)2009年2月,伊朗和俄羅斯在德黑蘭舉行會談並同意成立兩國能源聯合委員會。兩國均有意開展能源領域的合作。俄方建議伊朗將聖彼德堡期貨市場作為伊朗原油出口的替代市場。雙方對天然氣置換、新建裏海煉油廠和NekaJask輸氣管道,以及油田勘探開發等項目進行廣泛深入的探討。由俄原子能建設出口公司承建的伊首座核電站布希爾核電站將於年內完工。
(22)2009年2月,俄總統梅德韋傑夫與到訪的塔吉克總統拉赫蒙舉行會談,重點討論了兩國在能源領域合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即近期正式投入運營的桑克圖德水電站一期工程以及繼續在塔境內建設水電站方面進行合作。雙方還就在天然氣領域進行合作進行了討論,並強調將加快在塔境內勘探開發天然氣田工作。
(23)2009年3月,伊朗與中國簽署了一項價值32億美元的天然氣協議。中國將幫助伊朗開發位於波斯灣的南帕斯天然氣田。中國3家公司將分兩個階段參與投資,每個階段將在3年內完成。目前中國13%的進口石油都是伊朗提供的,伊朗也是中國液化天然氣的主要供應商。另外,伊朗政府還表示,將向中國提供石油開採量的14%。
(24)2009年3月,俄聯邦副總理謝欽確認,俄計劃將開發新的石油天然氣油田並將產品出口到新的市場,將俄的能源供應方向從傳統市場轉向亞洲市場。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通向中國的支線可能於2009年4月開始鋪設,計劃2010年投入運營,2011年1月開始向中國供油。
(25)上合組織各成員國就各自能源改革的進程經常交換信息,而且成員國之間還就各自國家能源戰略的制定和執行,以及大型能源企業的發展進行信息交流。
9年來,上合組織能源合作的事實說明,由於成員國和觀察員國具有地緣臨近、運輸便利的優勢,許多已經開始實施的能源項目,確實給相關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能源資源的互補亦帶動了各國經濟發展和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能源消費結構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相關國家都體會到,只有在互利共贏基礎上的能源合作,才符合各自國家的根本利益。

對中國的影響


其一,上合組織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合作領域。首先,俄羅斯和中亞國家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中國經濟發展緊缺的部分原材料,在部分上合組織成員國中儲量相當豐富,比如石油、天然氣、木材、煤、鐵礦、銅礦、鋁土等。在其資金緊張的時候,一些成員國願意“以資源換資金”的合作模式開發其資源。其次,這些國家的居民購買力相對較低,而中國的日用商品價廉物美,有很好的市場需求。另外,中亞國家和俄羅斯都把食品和日用品的進口替代政策作為基本國策,希望在該領域吸引更多的外資加快其國內產業發展,這也為中國企業轉移產業布局和規避西方的貿易壁壘提供了新的空間。
其二,上合組織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合作渠道。上合組織鼓勵發展成員國各領域和各層次的合作,包括地方和中央、政府和民間以及產業界和學術界等的合作。為了充分調動民間力量,使民間廣泛參與上合組織的活動,並讓上合組織更多了解民間的意見和想法,上合組織成員國於2006年舉行了“上海合作組織實業家委員會”成立大會。與此同時,為了加強項目融資力度,擴大融資渠道,上合組織成員國在2005年成立了由各國指定的開發性或商業性銀行組成的、根據市場原則對上合組織通過的區域合作項目組織銀團貸款的“上海合作組織銀行聯合體”,並於2006年6月簽訂了《銀聯體成員關於支持區域經濟合作的行動綱要》。此外,上合組織還積極與一些國際組織和國際金融機構合作,如亞洲開發銀行聯合國計劃開發署等,利用其豐富的經驗、資金和技術優勢,為深化區域經濟合作創造有利條件。
三、當前的問題和發展前景。在合作順利發展的同時,上合組織的經濟合作也面臨一些困難,首先表現為部分成員國國內矛盾積聚,在議會或總統選舉過程中可能引發局勢動蕩,威脅地區和社會穩定。其次,一些成員國的法律制度不完備,政策大於法的現象時有發生,地方保護主義也很嚴重。第三,在區域內并行存在著多個一體化合作機制,如亞洲開發銀行的中亞區域合作機制、獨聯體框架內的歐亞經濟共同體等,儘管各個機制的側重點不同,但總體上功能相似,與上合組織存在一定的競爭。
任何組織都是在不斷地克服困難中前進的,上合組織也是如此。對上合組織面臨的困難既要重視,但也不能誇大。從發展歷史上看,區域合作的條件在不斷改善,貿易和投資額在逐年增長。2005年,中國與中亞國家的貿易額達到87.31億美元,為1992年貿易額的19倍,累計投資金額已經達到60多億美元。從發展前景上看,儘管存在各種各樣的困難,但現在正是上合組織加強經濟合作的大好時機,因為它具備了天時、地利與人和這三個事業成功的要素。天時是指,上合組織的六個成員國都在致力於發展經濟,而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為加快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地利是指,上合組織的區域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市場巨大,經濟互補性強,加強區域合作將為這些優勢創造更大的發揮空間。人和是指,六國有著傳統的睦鄰友好關係,彼此友好合作關係發展得越來越好。
上合組織承載著各成員國致力於和平穩定與共同發展的美好理想,人們也期待著該組織繼續發展壯大。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我國必定會大力推動上合組織的發展,使其經濟合作更上一層樓。

存在的問題


1、成員國間能源戰略的差異。上合組織框架內各成員國能源戰略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相互間的能源合作。如俄羅斯作為全球性的能源資源大國,其國家能源戰略的重點是:考慮本國和全球的能源安全,建設保證多元化出口的能源運輸基礎設施,提高能源使用效益和繼續發展技術創新。由此,俄對上合組織能源合作的出發點是:要形成有發展前景的規劃;挖掘能源潛力及其再生產的能力;綜合考慮能源出口國-過境運輸國-進口國-轉運站-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能源安全;統一水力電力系統;發展投資和技術創新。俄在上合組織中考慮的自身利益包括:多極化的世界地緣政治;能源的進出口;能源運輸主幹線;投資和技術創新。
中國作為世界的能源消費大國,隨著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能源需求越來越多。目前,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國內能源消費,尤其是石油消費大幅增長,對外依存度明顯提高,能源供求關係日趨緊張。因此,充足而穩定的能源供應已成為影響和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十一五”時期,中國能源發展戰略目標是:“貫徹落實節約優先、立足國內、多元發展、保護環境、加強國際互利合作”。由此,中國對上合組織能源合作的態度是:圍繞油氣領域對外合作的進展,不斷加快從能源資源國進口:從哈薩克通向中國的輸油管道已經開通;中國到哈薩克、烏茲別克的天然氣管道即將開通;中俄之間也確定將修建從俄西伯利亞通往中國的輸油管道。西氣東輸二線工程已得到國家核准,將於2009年底前全面實施。這一總投資達930億元的龐大工程,將與中亞天然氣管道相連,是中國第一條引進境外天然氣的大型管道工程。同時,庫容達2680萬立方米的石油儲備二期工程也已規劃完畢,成都、天津千萬噸級煉油廠也將開工建設。中國的一位業內人士說:“隨著這些工程逐步實施完成,不僅將有效調整能源結構,也將增強中國能源安全的保障能力”。
能源戰略在直接涉及每個國家切身利益的同時,也直接影響著國家間能源合作的順利進行。中俄能源合作延續十多年的曲折進程,就是明顯例證。另外,目前上合組織成員國間的能源合作仍以油氣、水電為主,同時開展部分能源資源的勘探與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合作主要是在雙邊框架下進行的,多邊合作形式尚處於探討階段。
2、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不可避免地給上合組織國家的發展帶來壓力。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能源資源和價格。在國際金融危機和國際油價過低的條件下,上合組織能源生產國面臨的主要挑戰是,缺乏充足的能源勘探資源和投資,以致對許多能源公司的開採、融資造成不利影響。如俄一些專家現已對本國能源資源的過度開採和出口提出了質疑。俄還有一些能源公司不得不減少或者重新安排它們的開採量。2008年,俄東西伯利亞石油儲量增長就比計劃少了1/2;11個石油公司均未完成許可證要求應完成的任務。2009年1月和2月,俄原油產量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1.9%,只達7850萬噸(5.75億桶);天然氣產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2%,只達1050億立方米。
在其他上合組織成員國中,2009年1-2月,哈薩克天然氣產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6%,為53.68億立方米。烏茲別克能源產品出口,因價格下跌導致出口減少並影響到生產者的利潤和效益。
上合組織中能源大多依靠進口的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國內經濟形勢也不看好。吉國不僅電力和天然氣短缺,而且還出現食品短缺。塔國到2009年1月1日,外債總額已達13.71億美元,佔GDP的26.7%。而從今年1月1日起,塔向烏茲別克購買的天然氣,從原來的145美元/千立方米,上漲到240美元/千立方米,提高了近100美元,所有企事業單位和居民用電價格上調了25%。
3、上合組織能源合作還受到其他國外勢力的干擾和影響。突出表現在:目前,美國和伊朗的敵對關係尚未終結;阿富汗問題又對美構成嚴峻挑戰;俄羅斯在後蘇聯地緣空間要繼續維持自己的政治和經濟利益;歐盟要擺脫對俄的能源依賴,擬直接從中亞-裏海地區獲取能源;美國早把中亞-裏海地區納入其“大中亞”戰略計劃。鋪設從中亞地區通往歐洲和南亞的新輸油氣管線和決定價格的博弈仍在繼續。預計,涉及中亞-裏海地區各個能源項目博弈的結果,仍將取決於世界主要大國在該地區政治利益的分配。儘管中亞產油氣國領導人常說,他們“與國外的能源合作是正當的商業行為,相關遊戲規則不會被金錢,特別是‘大國政治博弈’所左右”。可是,至今俄、美、歐盟,甚至還有日本、韓國,以及土耳其、印度、馬來西亞等國,誰也沒有放棄參與對中亞地區能源資源的爭奪。
近年來,美國和西方國家加強了對中亞和裏海地區的工作力度。現在巴庫-第比利斯-傑伊漢的輸油管道已在運作;通向歐洲的跨裏海輸氣管道,也列入歐盟優先發展的大項目計劃。而裏海的法律地位問題也是制約上合組織能源合作的一個重要因素。日本一直是中俄能源合作中的有力競爭者。中日作為東北亞地區兩個能源消費大國,都將自己能源進口的多元化目標瞄準了俄國,從而導致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的競爭。中國和俄羅斯在中亞地區也有直接涉及能源的利益之爭。其突出表現在,應如何長期合理利用和分配中亞國家的天然氣資源。

發展前景


應該說,在上合組織國家繼續深入探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條件下,充分利用現有的政策協調和協商機制,特別是各成員國經濟主管部門及各國央行間的合作機制,團結一致,加強合作是有能力共同有效抵禦風險和把握機遇的。
2008年10月,上合組織成員國第七次總理會議已向外界傳達出了“各成員國都有決心共同應對危機,穩定金融和經濟,樹立市場信心的強烈信息”。許多成員國都相信,在預定到2020年的長期遠景規劃指引下,該組織將會為相互貿易和投資建立良好的條件,並逐步向商品、資本、服務和技術自由流動過渡,以更有效地利用好本地區的資源。
為此,上合組織國家準備進一步加強能源合作的協商與對話,以討論並提出解決能源互動中存在問題的方法和手段,並考慮研究制定實施統一的保證全球和地區能源安全的戰略。現在上合組織的4個觀察員國(伊朗、印度、蒙古、巴基斯坦)同成員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學術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不斷展開。考慮到觀察員國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迫切願望與要求,上合組織成員國在《杜尚別宣言》中已明確表示,觀察員國是上合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後,上合組織成員國與觀察員國將進一步提升合作水平,積極探討和規劃在能源和交通等方面的合作。
上合組織成員國已就加強能源合作提出了一系列的設想。其中包括,將考慮如何合理和有效利用該組織內的能源資源,是否成立上合組織“能源俱樂部”和哈薩克在亞洲能源戰略草案中建議成立的“上合組織能源機構及能源交易所”,以及如何制定上合組織共同的能源戰略等問題。目前,這些設想和倡議仍在討論和研究之中。上合組織也有意積極開展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開發利用,以及加強在能源生產領域包括技術創新開發和應用的合作。一些共同的示範項目將會列入上合組織多邊經貿合作綱要的執行計劃。另外,上合組織還擬建立“上合組織大學”,大力培養專門從事文化、科學、教育和經濟合作方面的合格技術人才。
在上合組織框架內開展能源合作的事實證明,只有相關國家都採取行動,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因為只有在具體能源合作項目有所建樹的情況下,上合組織能源合作才會逐步向著-體化的方向轉變。現階段,上合組織成員國和觀察員國要求合作的政治願望將會促進彼此在包括能源領域在內的所有活動的進一步接近。但是,要真正取得更多令各方都滿意的能源合作成果,還需要共同努力。

特別建議


2010年11月25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第九次總理會議在塔吉克首都杜尚別舉行。會議由塔吉克總理阿基洛夫主持。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了大、小範圍會談。他就加強上合組織務實合作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增強經貿合作的活力。堅持政府引導,推動企業按照市場規則,擴大合作,依靠科技進步,促進地區經濟加快發展。
第二,擴大能源合作。確保能源輸送安全,合作開發利用風能、太陽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第三,加快公路、鐵路、信息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推進地區互聯互通。
第四,加強農業合作。研究建立上合組織糧食安全合作機制。中國願意幫助成員國建立農業技術示範園。
第五,深化財金合作。推動銀聯體框架內的合作,拓寬商業融資渠道;並研究成立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探討共同出資、共同受益的新方式;擴大本幣結算合作,促進區域經貿往來。
第六,推進能力建設和人文交流。進一步完善邊境地區自然災害、公共衛生等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中方願為成員國培訓漢語和高級管理人才,承辦本組織首屆大學生藝術聯歡節,同成員國在傳統醫學領域開展交流合作。
各國領導人積極評價上合組織一年來取得的成果,一致同意加大打擊“三股勢力”力度,切實維護本地區的安全與穩定;加強經濟政策協調,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加快實施經濟技術合作項目;深化救災、教育、文化等領域合作,促進本地區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