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科學技術大學
公立大學
成都科學技術大學(Chengd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位於四川成都,簡稱成都科技大學、成都科大、CUST,前身是以四川大學工學院為主體成立的成都工學院,是1952年院系調整時期誕生的全國幾所主要工學院之一,作為一所知名的多科型工科院校,1978年更名成都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西部地區實力最雄厚的全國重點工科大學之一。198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成都科技大學在主要科研學術數據上,如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經費、科技轉化、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等,均為當時西南地區工科高校第1位。1994年,兩所全國重點大學原四川大學、成都科學技術大學合併為四川聯合大學,1998年更名為四川大學。
成都科技大學歷史可追述到1944年國立四川大學建立的工學院。1952年,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華西大學、川南工業專科學校等校部分工科合併為四川化學工業學院。1954年8月,四川大學工學院從川大獨立出來,在緊鄰川大、距華西壩的四川醫學院不遠處新校址建立了成都工學院。1955年,四川化學工業學院從瀘州遷到成都與成都工學院合併,校名仍為成都工學院。1978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成都工學院更名為成都科學技術大學(成都科技大學)。該校是中央部屬高校,先後隸屬於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國家教育委員會。以“1954年”作為建校時間,以“11月29日”(國務院該日發函批准四川化工學院與成都工學院合併)作為校慶紀念日。
原成都科技大學創建於1954年,時稱成都工學院,代表了由高校院系調整而組建的新型大學,在某種意義上是學習蘇聯的產物。
3張
成都科學技術大學
在成都工學院成立之前,西南軍政委員會決定:在瀘州川南工業專科學校及川南行署原址,設立四川化學工業學院。1952年11月17日,四川化學工業學院正式成立,鄭方為副院長和院黨總支書記。作為西南地區新建的高等工科專門學院,四川化學工業學院由原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西南工專、川南工專、樂山技專、西昌技專、川北大學、西南農學院的化工系科和華西大學的製革組合併組建。在四川化工學院建院前,各調入學校都已開始全面向蘇聯學習先進教學經驗,改革舊的教育。
3張
成都科學技術大學
1953年,由原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西南工專、川南工專、樂山技專、西昌技專、川北大學、西南農學院的化工系科和華西大學的製革組合併組建四川化學工業學院。
1953年,在全國高等工業學校行政會議上,教育部決定將四川大學工學院和四川化學工業學院合併建立四川工學院。同年12月,西南高教局成立四川工學院建院籌備委員會,由四川大學校長彭迪先任主任委員,四川化學工業學院副院長鄭方、四川大學黨總支書記謝文炳任副主任委員。新建學院的院址選定在四川大學以西和工農速成中學以南的新桂鄉地區。這裡位於四川大學與四川醫學院、四川音樂學院和當時正在修建中的西南民族學院之間,屬於成都市城市建設規劃的文化教育區的中心地帶。
1954年8月27日,四川大學工學院獨立建校,命名成都工學院,重慶建築工程學院汽車公路與城市道路專業併入。成都工學院舉行了隆重的建校典禮,由許琦之院長宣布學校正式成立。成都工學院成立時,除獨立前已有的機械、電機、土木、水利四個系的5個本科專業外,在河川結構及水電站水工建築專業內分設了水能利用和水工結構兩個專業,還設有1個水利技術建築專修科。當時,學校在校學生共1273人,有教職員工375人。
1954年12月,國家高教部決定,四川化工學院遷至成都與成都工學院合併,學校名稱仍為成都工學院。1955年8月27日,成都工學院和四川化工學院舉行了隆重的合校慶典。經中央批准,由許琦之、鄭方任副院長。合校后,成都工學院有機械、電機、土木、水利、化工五個系,機械製造工程、發電廠配電網及輸電系統、公路與城市道路、道路橋樑與隧道、河川結構與水電站水工建築、無機物工學、塑料工學、皮革毛皮與鞣皮劑工學、化學生產機械及裝備、糖品物工學及植物纖維造紙工學11個本科專業,以及1個水利技術建築專科專業。糖品物工學及植物纖維造紙工學兩專業后調整至華南工學院。1955年開學后,包括瀘州分校在內,成都工學院有在校學生2458人,教職工共720人。
成都科技大學校徽
1953年7月,高教部召開全國高等工業學校行政會議,四川化工學院副院長鄭方和四川大學工學院院長康振黃參加了這次會議。會上做出了關於將四川大學工學院和四川化工學院於1954年暑期合併,建立四川工學院的決定。遵照高教部及西南高教局的指示,由四川大學工學院獨立新建的成都工學院於1954年8月27日隆重舉行了建校典禮,由許琦之院長宣布成都工學院正式成立。成都工學院成立時,除獨立前已有的機械、電機、土木、水利四個系的5個本科專業外,在河川結構及水電站水工建築專業內分設了水能利用和水工結構兩個專門化,還設有1個水利技術建築專修科,在校學生共1273人。
1954年12月31日,高教部(54)工會字第427號函告四川化工學院和成都工學院:“國務院11月29日(54)國文習字16號函,批准四川化工學院於1955年遷至成都與成都工學院合併。現決定兩校合併后,學校名稱仍為‘成都工學院’,學校的最大發展規模為10000人。專業設置仍維持兩院原有專業不變。”合校后的成都工學院,有機械、電機、土木、水利、化工五個系,有機械製造工程、發電廠配電網及輸電系統、公路與城市道路、道路橋樑與隧道、河川結構與水電站水工建築、無機物工學、塑料工學、皮革毛皮與鞣皮劑工學、化學生產機械及裝備9個本科專業,以及當年尚未調出的糖品物工學及植物纖維造紙工學2個本科專業和1個水利技術建築專科專業。1955年至1956學年開學后,包括瀘州分校在內,有在校學生2458人(本科生2387人、專科生71人)。
成都科技大學史稿
從成都工學院至成都科技大學,歷任校長有許琦之(1954年至1956年)、袁仲凡(1957年至1965年)、鄭方(1965年至1982年)、曹振之(1982年至1983年)、王建華(1983年至1992年)、陳君楷(1992年至1994年);歷任黨委書記有許琦之(1954年至1955年)、鄭方(1955年至1983年)、韓邦彥(1983年至1985年)、趙靜桂(1985年至1994年)。
1950年至1986年檔案按黨群、行政、外事、教學、基建、科研、產品幾大類分類按年代編流水號組卷。1986年後按《高校檔案工作規範》將檔案在八大類一級類目下設二級類目組卷管理,其中,黨群、行政類有檔案3371卷;教學類有檔案4123卷;科學研究類有檔案864卷;基本建設類有檔案295卷;儀器設備類有檔案276卷;產品生產與科技開發類有檔案23卷;出版類有檔案1353卷(冊);外事類有檔案176卷;財會類有檔案10190卷(冊);其他(個人業務)類檔案有1036卷。
成都科技大學歷史可追述到1944年國立四川大學建立的工學院。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華西大學和川南工業專科學校等部分工科合併為四川化學工業學院。1954年,奉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四川大學工學院獨立建校”令,四川大學工學院從川大獨立出來,在緊鄰川大、距華西壩的四川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2000年與四川大學合併)不遠處建立了成都工學院。第二年,四川化學工業學院從瀘州遷到成都與成都工學院合併,校名仍為成都工學院。成都工學院是新中國院系調整時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不僅是中國西南地區的一所多學科性工業大學,也是中國八大知名工學院之一。1978年,成都工學院更名為成都科技大學,1994年科大與川大合併,成立了四川聯合大學。1998年,四川聯合大學又重新更名為四川大學。
成都科技大學前身成都工學院成立后,基本建設成為重中之重的工作。除了四川大學速成中學遷到桂溪鄉后空出的房屋外,學校的大部分建築需要開工新建。成都工學院一直到成立后的第二年,仍然沒有專門的學生運動場地。成都市城市建設委員會計劃從四川大學現有體育場中劃撥一部分籃、排球場交給工學院暫用,足球場和田徑場則是與四川大學共用。
成都科學技術大學
成都工學院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可以說是從第一教學樓開始的。工學院是在1953年計劃獨立建校的。在此之前的1951年,第一教學樓就開始修建了,終於趕在1954年成都工學院成立典禮前基本落成,共有建築面積近15000平方米,造價為160萬元。原來城市建設委員會批准的大樓不是東西走向的,由於西南和四川省文教機關以及學校的反對才改建在後來的位置上。這棟建築最後成為成都工學院的標誌性建築,長期作為教學樓使用,所以通常被稱為一大樓。最初準備建成一棟9層的高大建築,由於抗美援朝的爆發,加之國家經濟較為困難,最後只修成了今天的五層建築。因此,許多專家都認為:一大樓的基礎部分是非常堅實的。
一大樓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仿古式建築,飛檐雕花而高雅氣派,紅柱和青磚交相輝映,是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的交匯融合。一大樓採用了縱橫三段西方古典主義構圖模式構建建築中部,屋頂是中國傳統建築重檐歇山式屋頂,大量運用了重檐歇山式屋頂、中國古代吉祥圖案以及中國傳統的紅色樑柱等中國古典元素。整體建築造型渾厚凝重,構圖錯落有致,台基式的堅實外觀形成了莊重大方的格調。從外觀來看,一大樓與當時頗為流行的蘇聯式建築,例如差不多同時修建的四川大學理科樓,可以說是風格迥異。除了從正面看去如同宮闕外,倒是與華西大學的中國式新建築有異曲同工之妙。從高處俯瞰,整個大樓宛若一架大型飛機,於是,有人稱之為飛機樓。這與人們寄予這所新型工科大學的厚望很是契合。
成都科學技術大學
一教樓由成都市地方國營建築公司承擔了建設任務。很多人都曾經傳說,它的設計師是著名建築大師梁思成先生。但是,這一說法只見於時任成都市地方國營建築公司總經理,後來擔任成都鋼鐵公司黨委書記、成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金星(王銳)同志的回憶文字,並無官方的確切文字記載。從軒昂恢弘的整體建築氣派和彰顯外露的中國傳統元素來看,確有些梁式建築的味道。
其實,根據成都市有關方面的調查和曾經擔任四川省建設廳廳長的四川大學校友馬識途同志的回憶,一大樓的設計師是著名建築設計師古平南(1914-1997)。古平南先生是四川長寧人,重慶大學畢業。在他擔任四川省建設廳建築設計院總工程師時,負責了一大樓的設計,以及四川大學華西校區鐘樓的改建工作。由於他採用了梁氏建築的大屋頂格局,在後來批判梁思成時也一度受到了牽連,1958年還被錯誤地劃為“右派”,直到1978年才得以糾正。古平南先生曾經師從著名建築學家和建築教育學家楊廷寶院士(1901-1982)。楊廷寶先生當年作為基泰工程司的首席專家,是國立四川大學校長任鴻雋的“御用設計師”,是四川大學望江校區規劃設計和望江三館(圖書館、化學館和數理館)建築設計的負責人。
1998年,四川大學行政樓從望江校區東區濱江樓和新濱江樓遷到這裡。從此,它成為學校的行政管理中心,更是四川大學文、理、工、醫滲透結合的標誌。當年的榮杜易在規劃華西協合大學的校園建設時,曾經參考四川大學的皇城建築。1937年,任鴻雋校長將四川大學校址遷到望江樓側,也請建築師考察了華西壩建築群,建成了圖書館、化學館和數理館。1952年,成都工學院興建一大樓,同樣借鑒了華西壩建築群的古樸精巧和望江樓三館的大氣實用。校舍建設上的彼此參照和融合,在某種意義上堪稱四川大學、成都科技大學和華西醫科大學合校的前奏。
2012年,四川大學對校園建築重新命名時,也曾經有人建議將當年的一大樓、今天的行政樓命名為“思成樓”以紀念所謂的設計者梁思成先生。實際上,這是以訛傳訛。本文確認古平南先生為一大樓的設計者,只不過是為了還歷史一個真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