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漁鼓

上饒漁鼓

“上饒漁鼓”是燦爛的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取材廣泛、說唱內容豐富、鼓詞樸實、通俗易懂、曲調優美,結構靈活多變,融說、唱、表演為一體,具有濃郁的水鄉風韻和地方特色,具備了曲藝向戲曲過渡的基本雛形,不僅贏得了鄱陽人民的鐘愛,而且流傳到樂平萬年一帶,是一個既受群眾喜愛又風格完整的大型地方曲種。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上饒漁鼓,也稱鄱陽漁鼓
所屬地區:江西 · 上饒 ·鄱陽縣
遺產編號:Ⅴ-1
遺產類別:曲藝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上饒市鄱陽縣
遺產級別:省

淵源介紹


如今,在當地流傳了1000多年的上饒漁鼓瀕臨失傳。
“上饒漁鼓”是民間曲藝的一種形式,是江西道情的一個分支,是一朵盛開於鄱陽湖上的民間奇葩,豐富了多少輩漁民的業餘生活。如今,這一民間藝術因後繼乏人而瀕臨失傳。該縣高度重視,成立搶救委員會,制定了《上饒漁鼓搶救和保護及申報國家文化遺產方案》,設立了上饒漁鼓搶救和保護基金,全力搶救和保護上饒漁鼓。

藝術特色


盲藝人徐安主在演唱上饒漁鼓
盲藝人徐安主在演唱上饒漁鼓
“上饒漁鼓”是早年鄱陽湖畔最為流行、具有濃郁水鄉風情的農家休閑取樂的擊樂曲藝,其腔調與我國古代唐詩的音律有關,是融合民間小曲、方言鼓書等元素,形成富有江南特色的民間擊樂曲藝。其取材廣泛、說唱內容豐富、鼓詞樸實、曲調優美,融說、唱、表演為一體,具有濃郁的水鄉風韻和地方特色。可是,這一民間藝術因後繼乏人而瀕臨失傳。
目前,在鄱陽縣只有一位會唱上饒漁鼓的民間藝人徐安主(雙目失明盲人)掌握著這一藝術。而且在長期流傳過程中產生的優秀傳統劇目,因缺乏整理、挖掘、提煉和舞台展示而瀕於失傳。

漁鼓製作


材料:竹子、大魚泡(鯉魚泡最佳),將直徑約為20厘米竹子截取一段60厘米長左右竹節(兩端都是封閉的),打開其中一端,並用大魚泡蓋住,這樣一個鄱陽漁鼓就製作成功了。

承前發展


上饒漁鼓
上饒漁鼓
漁鼓,鄱陽人習稱道情。道情的來由與道教文化有著一定的關係,據有關資料記載,道情淵源於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以道教故事為題材。唐朝奉老子為始祖,大倡道教,道曲大盛,在此基礎上,一種面向民間的,道教獨特的講唱方式——道情便應運而生了。但道情的真正產生卻不在唐朝,最早當在五代時的前蜀時期(907—975)或是南北朝的宋(420—479)初。道情乃道士即興創作,依照道曲曲牌填詞演唱的一種藝術形式。南宋時開始用漁鼓和簡板為伴奏樂器,因此也叫“漁鼓”。我國民間傳說“八仙”中的張果老曹國舅,一持漁鼓,一持簡板,這當是宗教文化現象在民間文學中的一種折射。根據我縣明代著名民間曲藝家鄭道情介紹,道情具有超脫凡塵,警醒頑俗二義,必須情景音詞處處動人,方有道氣,這也印正了道情出自道教的說法。
道情流入民間后,不僅是在演唱風格上的變化,演唱內容也不斷豐富,那種純道教宣傳的色彩漸漸淡化,逐漸以漁鼓的名字而代之。
上饒漁鼓如歲月長河裡湧起的一朵浪花,經過歷代民間藝人的傳承和改造,使其在文學、語言、音樂、說唱風格等方面,形成了獨具鄱陽地方特色和鄱陽湖水鄉風味的地方曲種。它不僅有豐富的傳統唱本如《珍珠塔》、《麒麟豹》(《珍珠塔》續篇)、《烏金記》、《攀弓帶》、《毛紅退親》、《漁網會母》、《蔡鳴鳳辭店》等,而且擁有大量取材於鄱陽當地的故事和民間傳說。如清道光年間發生在鄱陽縣城茅園裡的王蓮英嫌貧愛富,毒死未婚女婿匡花苟《謀郎記》的故事,還有根據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馬致遠所作的元雜劇薦福碑》演繹而來的,又為鄱陽人民所熟悉的“時來風送滕王閣,運去雷轟薦福碑”的故事(因薦福寺舊址在鄱陽縣城,為縣城“東湖十景”之一),以及鄱陽湖的美麗傳說《江豬與白鰭》等。尤其是它的說唱語言又是以饒河戲的韻白為基礎的地方官話和鄱陽方言,加上具有濃郁的鄱陽地方特色和水鄉風味的優美唱腔,深受鄱陽人民的摯愛。
明、清兩代隨著水上交通和商業的繁榮,鄱陽漁鼓和各種民間曲藝活動頻繁,尤以抗戰時最盛。當時活躍在鄱陽縣城的“小鴨子”、“閔桂妹”、“月月紅”、“汪三禾”、“陶細妹”等民間曲藝演唱隊伍就有十多個。每臨黃昏,祠堂會館,街市巷井,船頭岸邊漁鼓咚咚,小曲悠揚,民間藝人的活動隨處可見,可謂是“黃昏入夜靜,街市少行人。前廳漁鼓響,後院小曲聲。河邊唱《秋江》,船頭《放風箏》”。其情景可見一斑。

傳承保護


上饒漁鼓,是勤勞聰慧的先人為我們創造的文化財富,同時也是一份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很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人們通過它得到了精神上的富有和對傳統文化的享受。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鄱陽漁鼓藝人為配合黨在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創作演出了《十大政策好》、《助人為樂的張賢蘭》、《拾金不昧的江祖龍》、《漁家新風》、《中秋月夜話當歸》、《蓮子情》等大量的新篇,為配合黨的各項中心工作,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起了很大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對上饒漁鼓的挖掘整理工作也十分重視。組織了專業人員對上饒漁鼓的傳統曲目進行挖掘記錄,整理改編,並創作了不少新曲目。1952年上饒地區曲藝會演,汪烈作詞,周天潤配曲並說唱的上饒漁鼓《段謨陽上北京》獲表演獎;1959年江西省曲藝會演,徐安主說唱的鄱陽漁鼓《十大政策好》獲表演獎;1979年陳先賢作詞,王遇龍作曲,汪志紅說唱的鄱陽漁鼓《中秋月夜話當歸》由福建前線廣播電台對台灣播放,並獲上饒地區對台宣傳文藝創作一等獎和福建前線台廣播二等獎;1951年江西省盲人曲藝會演,周天潤說唱的鄱陽漁鼓《助人為樂的張賢蘭》和徐安主說唱的鄱陽漁鼓《拾金不昧的江祖龍》分別獲優秀演員獎;1982年陳先賢作詞,王遇龍作曲、汪志紅演唱的鄱陽漁鼓《蓮子情》,由海峽之聲廣播電台對台灣播放,獲廣播三等獎;同年由歐陽平才作詞,趙南元作曲的鄱陽漁鼓《漁家新風》參加全國曲藝調演(南方片)優秀節目預選獲優秀節目獎。同年,《蓮子情》與《漁家新風》被收入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江西民間說唱藝術選集》一書。
上饒漁鼓自誕生時就一直流傳在民間。為此,該縣下發了《關於對民間曲藝(鄱陽漁鼓)進行大調研的通知》,組織全縣各鄉鎮、單位的文化專干分赴29個基層文化站進行調研,並成立了鄱陽漁鼓資料的搜集、整理和發掘小組,深入到本縣民間廣泛搜集鄱陽漁鼓的劇本、曲牌、器械、樂器等資料,對一些優秀曲目進行錄像並刻錄成光碟。為解決鄱陽漁鼓後繼無人的問題,該縣正著手在全縣範圍內精心挑選一批曲藝愛好者進行專業培訓,由徐安主出任指導老師。該縣還通過市場運作手段邀請企業支持,由企業出資,縣文化部門組織鄱陽漁鼓文藝愛好者創作一批優秀劇本,並組織人員編排節目,舉辦《鄱陽漁鼓大賽》,讓更多的人了解並參與到鄱陽漁鼓的搶救工作中來。
搶救保護鄱陽漁鼓是項長期工程,該縣沒有一蹴而就,而是按照保護方案的工作計劃,成立了“上饒漁鼓創作研究會”,專事鄱陽漁鼓劇目的創作、研究,協助文化主管部門做好上饒漁鼓的搶救、保護和發揚工作。同時,該縣還積極開展鄱陽漁鼓的培訓和普及推廣工作,擴大上饒漁鼓的群眾基礎,培育觀眾市場:每年舉辦1—2期鄱陽漁鼓教唱培訓班,培訓對象主要為鄉鎮和縣直單位基層文化骨幹和中小學音樂教師;準備在全縣中小學開設鄱陽漁鼓音樂基礎課;每兩年舉辦一屆鄱陽漁鼓群眾大賽,推動鄱陽漁鼓普及和傳播,借用民間力量推動鄱陽漁鼓普及、傳播和復興。
目前,該縣正在積極為上饒漁鼓申請國家民間文化保護。在多方呼籲和努力下,上饒漁鼓今年正在積極向國家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旦申請成功,將會使上饒漁鼓的搶救和保護邁出關鍵的一步。
在搶救中走向春天
上饒藝術展
上饒藝術展
值得可喜和欣慰的是,近年來,鄱陽積極策應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大力實施中國湖城發展戰略,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挖掘鄱陽兩千年歷史文化底蘊,打造贛劇饒河調、漁鼓、漁歌等特色湖文化品牌,這對增加鄱陽湖區的湖文化內涵有著非常的重要作用,這也是從湖文化、生態文化等方面去豐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中的鄱陽湖文化的多樣性。
文化是人類歷史的藝術見證,是人類現狀的藝術記敘,也是人類未來的藝術描繪。上饒漁鼓有著厚重的歷史性,當它面臨瀕危絕響時,鄱陽百萬人民沒有放棄,而是積極地對它進行搶救、保護、傳承、發揚,給它以美好的現狀與燦爛的未來。因此我們堅信,鄱陽漁鼓正走向春天,鄱陽漁鼓將會在我國民間文化的百花園中發揚光大、重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