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亭侯

新亭侯

197年6月,曹操擊敗呂布,被任命為中郎將。後來劉備再依袁紹劉表,最後屯兵於新野。幾年後,劉表死,曹操南下,劉備棄新野行陸路南逃,曹操派出精騎兵追了一日一夜,在當陽橋上,劉備棄妻先逃,張飛帶領二十騎拒后,張飛斷橋、立於河邊,大叫:“身是張翼德也,可來共決死?”赤壁之戰後,劉備奪下荊州四郡,任命張飛為宜都太守、征虜將軍,封新亭侯。

張飛


張飛(?-221年六月),字益德(《三國演義》、《華陽國志》中字翼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將領。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張飛以其勇猛、魯莽、嫉惡如仇而著稱,雖然此形象主要來源於小說和戲劇等民間藝術,但已深入人心。

張飛的佩刀


三國時期張飛所佩的腰刀。又稱“新亭侯”。《刀劍錄》:“張飛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煉赤珠山鐵為一刀。銘曰:新亭侯。”
漢末名將張飛初拜為新亭侯時,命鐵匠取煉赤珠山鐵,打造成一刀,隨身佩帶。后關羽戰死,張飛為報兄仇出征東吳,出兵前酒後鞭打士卒,部將不堪忍受,趁夜晚潛入張飛營帳,用新亭侯斬下張飛首級,連夜叛逃東吳。后吳蜀交戰,兩人被東吳送回,張苞親執此刀將其千刀萬剮,新亭侯為主人報仇后不知所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