艷陽天

亦舒小說系列2018年

作為護工,從心照顧從國外回來的混血兒艷陽,直到燕陽死去。作為報答,燕陽把自己的護照和行李都送給了從心。由於從心和燕陽長得極為相像,從心拿著護照和行李背井離鄉來到美國,以燕陽的身份開始打拚。在到了美國之後,從心以燕陽的身份和燕陽的丈夫張祖佑與兒子生活在一起。逐漸展露頭角的她,是香港華人小姐,也是廣告和電影界的寵兒。命運交錯中,她到底是燕陽,還是原來的那個周從心?

作者介紹


亦舒(原名倪亦舒,1946年9月25日-),著名香港小說及散文女作家,生於上海,祖籍中國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另有筆名衣莎貝。她亦是作家倪匡的妹妹。
1951年,5歲的亦舒隨同家人從中國大陸上海到香港定居。她在香港曾經就讀蘇浙小學幼稚園,嘉道理小學及北角官立小學,並於1964年何東女子官立中學(現名何東中學)預科畢業。她在15歲念中學時期已經開始寫稿,中學畢業后,曾任《明報》記者,及電影雜誌採訪和編輯等。 1973年,亦舒赴英國曼徹斯特荷令斯學院修讀酒店及食物管理。1977年於台灣與午馬合組電影公司,後轉任台灣圓山飯店女侍應總管。1978年9月任職香港中環富麗華酒店(已拆卸)公關部,再轉至佳視任職編劇。之後,轉任香港政府新聞處新聞官達七年半,現時已經長居北美洲加拿大西溫哥華。
亦舒一直都是一位多產專業作家,除了小說作品外,亦以筆名“衣莎貝”在《明報周刊》撰寫專欄。她的科幻作品不時會看到倪匡作品的角色客串出現,如原振俠,小郭等。而她筆下的女角色大部份自愛自強,獨立特行的姿態影響一眾華文讀者。
至今,亦舒的作品已結集出版的有兩百多種,代表作是《玫瑰的故事》、《喜寶》、《獨身女人》、《在那遙遠的地方》等。

目錄


已經豁出去了,不如沿路看風景。
環境愈是富裕,身外物愈是精簡。
我們活在一個真實的世界里,早些看清楚,沒有幻想。
成日東征西討,時間又比任何人想象中過得快,蹉跎下來。
她站起來,拍拍身上的雪粉,往大街走去。往後,會是艷陽天。

社會評價


金庸:金庸曾對白岩松說,倪匡、亦舒皆為“編故事”的天才。
張國榮:1988年《ELLE》雜誌採訪他時,問:“平時喜歡看什麼類型的書籍?”哥哥答:“時裝雜誌、大明星自傳,間中亦會看小說,曾有一段時間百無聊賴,我特別鍾情於亦舒的小說……”
林夕:“讀張愛玲和亦舒,性價比很高,一翻一字金句。”亦舒曾是林夕的枕邊書,病榻之上,每晚一本。雖很晚才開始讀,卻從中學會了許多人情世故的簡易寫法,應用到歌詞上。他的很多歌詞、歌名,都很“亦舒”,一首《亦舒說》更是直接的致敬。
蔡瀾:作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瀾對於亦舒的書,常常“拿到手裡就放不下來,非一口氣讀完不可”。他與亦舒的通信集《給亦舒的信》,亦曾被眾人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