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紀念堂

抗戰勝利紀念堂

抗戰勝利紀念堂位於雲南省昆明市光華街北。原清代雲貴總督署,辛亥(1911年)革命后的省立優級師範學校雲瑞中學舊址。1945年7月地方政府計劃建為雲瑞公園內紀念龍雲(字志舟)功績的志舟堂。1946年7月改稱抗戰勝利紀念堂,1947年初竣工。堂內有禮堂、過廳、小會議室、辦公室、舞台等。其中,禮堂約可容納1500人。建築飛檐翹角,屋脊、斗拱、門窗廊柱等均具民族建築特色。

根據《國務院關於核定公布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經國務院批准,“人民勝利堂”正式更名為“抗戰勝利紀念堂” ,佔地面積28.12畝,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設歷史


抗戰勝利紀念堂位於雲南省昆明市中心,現昆明人稱之為“勝利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勝利堂建在原雲貴總督府的舊址上,1944年動工興建,最初名為“志公堂”,隨後改為“中山紀念堂”,1946年落成時改為“抗戰勝利紀念堂”。抗戰勝利紀念堂的建築形式除觀眾廳為弧形山牆外,採用傳統的歇山頂筒板瓦屋頂,清式斗拱,彩畫架枋,白石勾欄,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勝利堂的周圍布局也作了改造,鳥瞰整體呈一高腳酒杯形狀,氣勢壯觀而恢宏,勝利堂兩側的弧形道路雲瑞東路和雲瑞西路即為杯壁,北邊的雲瑞北路為杯口。清代雲貴總督署的照壁所在地建成橢圓形的雲瑞公園做為底座。勝利堂的整體建築藝術可謂昆明近代建築藝術的典範。
1950年12月,昆明市各界人民代表大會在勝利堂的廣場中央埋下了“雲南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奠基石,1995年2月24日建成。碑體通高27米,方形,基座為2層,並利用了基座下的空間內設雲南人民英雄紀念展覽廳,碑身底座四壁鑲有反映雲南人民鬥爭歷史浮雕。其中,正面題為“歡慶解放”,畫面表現了雲南人民革命武裝與人民解放軍野戰兵團勝利會師,解放雲南,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昆明入城式,昆明人民迎軍的盛大場面,東面題為:“護國軍誓師出征”,畫面表現了護國軍將領在雲南各族人民的歡呼聲中,氣宇軒昂義無反顧地在昆明誓師出征的壯烈場面;西面題為:“禹王山阻擊戰”,畫面表現了滇軍戰士在台兒庄戰役中於禹王山阻擊日寇,與日寇頑強戰鬥,讓日寇聞風喪膽的戰鬥場面;北面題為:“一二一運動中昆明愛國師生遊行”,畫面表現了昆明愛國師生反蔣獨裁、反內戰爭民主而舉行的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流血犧牲的感人場面。紀念碑莊嚴肅穆,表達了雲南人民對革命先烈的崇敬與懷念之情!

歷史淵源


雲南昆明勝利堂原址為明代黔國公沐氏之國公府。明時雲南雖設巡撫,但各地土司只服從沐氏,政令皆自沐氏出。國公府前有甬道,即今甬道街,橫街為轅門口,有東西二轅門,甬道兩廊各有36住所,以雲南全省72大姓土司子弟值班,實為人質暫住之地。
清康熙年間,平定吳三桂之亂后,清政府在雲南昆明興建三大衙門,其中最大者為總督署。總督署以沐氏之國公府改建而成,東鄰文廟街海天閣巷,西接沙朗巷,南面光華巷,北抵民生街。總督署內建有公堂、露台、花圃。嘉慶年間,總督阮元又建造石亭,其西則有演武場、碧雞台等。清廢土司子弟值班制度,而甬道、轅門仍舊。甬道街多有打制“羊皮金”(金箔)的作坊,還有“麻鄉約”組織,承辦全省郵政、轎夫、抬柩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革命黨人在士兵中加緊活動,清朝統治者驚慌萬分,總督李經羲在總督署內外修築工事,並下令逮捕革命黨人。10月30日(農曆九月九日),昆明革命黨人首先在北校場起義,李經羲在總督署內聽到槍聲,即打電話向蔡鍔求救。因起義意外提前,蔡鍔先不知情,李經羲電話一來,蔡鍔方知起義提前,當即放下話筒,集合部隊,宣布起義。
起義之時,朱德被指定為隊官(連長),率部參加進攻雲南昆明東門、南門。李經羲調馬標(團)守城,士兵卻反戈一擊,參加起義。雲南昆明城內講武堂學生打開城門,迎接義軍人城。接著,朱德又率部參加攻打總督府。起義軍攻打開始,總督署中機關槍射擊猛烈,起義軍於南城埂置大炮,猛轟總督署,“開花炮彈擊中庭中大樹,把樹炸倒”,又擊毀署中桅杆、大堂二堂梁木和屋檐牆壁數十處,死傷敵軍數十人。總督李經羲夜挖牆洞,攜家眷逃出藏匿(李鴻祥<增補辛亥革命回憶錄>)。總督署中,守備空虛,衛隊放棄抵抗,義軍順利攻下總督署,俘獲不少清兵軍官,余卒數千皆降”(庾恩暘<唐會澤大事記>)。隨後,雲南昆明五華山和軍械局也先後攻克,“重九”起義成功。是役戰死者150餘人,負傷300餘人,“發喪之日,靈櫬之多,為世所罕覯,延長六七里,送葬者數萬人,祝賀軍政府,敬吊戰死者之旗幟,輝煌金碧,掩映昆華”(孫仲英<重九戰記>)。
1912年農曆重九日,雲南軍政府在昭忠祠祭奠重九起義烈士,蔡鍔獻上輓聯四副,均由軍政府編修趙式銘代撰。其一聯云:
天涯秋色又將深,對風雨滿城,猶見提戈飛殺賊;地下國殤長不死,奉馨香萬古,何勞服藥苦求仙。
1950年經雲南省第一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會決定,改為人民勝利堂。1983年3月起為昆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12月18日起為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批准更名為抗戰勝利紀念堂。

建立原因


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由清華大學齡華(李華)設計,於1945年興建抗戰勝利紀念堂,1946年建成后交雲南省參議會使用。

館藏文物


截止2020年5月,館內藏品有15件。

地理位置


抗戰勝利紀念堂位於昆明市中心,南臨光華街,北靠人民中路,兩側為雲瑞東路和雲瑞西路,坐北朝南,佔地面積28.12畝。

文物價值


抗戰勝利紀念堂,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她將以嶄新的容顏給人們帶來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的欣賞價值,對於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抗戰勝利堂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之傳統宮殿式建築,數次修葺,為雲南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舉行重要會議的場所。其前花園闊大,人民英雄紀念碑屹立。碑的正面鐫刻著鄧小平同志的題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后題刻為:“一八四零年鴉片戰爭以來,為反抗帝國主義侵略,推翻封建專制統治,解放雲南,保衛祖國邊疆,建設社會主義而英勇獻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