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人
李重人
李重人(1909~1969)原名,小名奉生。四川省奉節縣柏楊壩人。
![李重人](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d/m9d84f2f4835d9339a33465406bcd02d6.jpg)
李重人
李19歲開始為人診病,20歲時隨父遷萬縣行醫,於實踐中深得其父真傳。民國19年,他到上海考察中醫狀況,結識了一批名醫。返萬縣后,主張中醫應吸取現代科學知識,學習西醫之長,自此開始自學西醫。民國22年其父病逝后,他繼承父業在萬縣城內文明路(現今的三峽電影院)開設“尊生葯室”,既應診又兼營中藥。施治中注意醫藥並重、三理(生理、病理、藥理)兼究,改診室名為“三理齋”,運用所學,結合臨床,療效顯著。民國24年,在環城路開辦起華中醫院,任醫務主任。同時,創辦《起華醫藥雜誌》及《醫鐸周刊》,自任主編,發行全國,及時進行學術經驗交流。抗戰發生后,他將診所遷西山公園“霏影閣”,為避空襲,將住所遷至王家坡烏龍池,寓所名“龍池山館”。抗戰勝利后,在西山路新建簡單醫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後任萬縣市軍管會諮詢委員會委員、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及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市衛生工作者協會副主任委員。1950年秋,李重人赴京參加第一次全國中華醫學會后,回萬倡辦中醫進修班(后改為進修學校,並任副校長)。1951年又帶頭創辦萬縣市第一聯合診所。其後,在他的努力下,市內7個聯合診所相繼成立。其間,總結出“簡、便、驗、廉”(即用藥精少、服用方便、療效可靠、花錢要少)四字用藥方針,為全市醫藥界普遍採用。1954年秋,調到成都中醫進修學校(今成都中醫藥大學)任教。1956年1月,調任中央衛生部中醫司教育科科長。1962年,調北京中醫學院任副教務長兼中醫系副主任、院務委員會委員。他與全國著名專家秦伯未、任應秋、陳慎吾、於道濟聯名寫出《對修訂中醫學院計劃的幾點意見》(稱“五老上書”),建議用四年半學習中醫,一年半學習普通課和西醫課,“五老上書”系中醫學教學改革的大事,在我國中醫教育史上有重要影響。在京期間,由於李工作業績突出,曾應邀出席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科技人員的宴會,並登上天安門觀禮台觀禮。
![李重人](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2/m220d3f184447b2eafd14a73275a82f7e.jpg)
李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