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二級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SchoolofMechanicalScience&EngineeringofHUST)始建於1953年,前身為華中工學院機械工程系。是由原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南昌大學、廣西大學的機械系全部合併組成。1988年,更名為華中理工大學機械工程一系。1993年,更名為華中理工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2000年,合校之後更為現名。

截至2014年10月,學院設有8個系,開辦4個本科專業,擁有專業教師210餘人,在校就讀的本科生近2000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000餘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400餘人。

歷史沿革


建院背景
1953年10月15日,華中工學院在武昌建校。當時新中國開始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進行大規模有計劃的建設。為適應大規模經濟建設,特別是工業發展對建設人才的需要,根據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的指示精神,中南行政委員會決定在武漢建立華中工學院。
在全國高等學校的院系調整中,華中工學院由原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南昌大學、廣西大學的機械系全部和電機系的電力部分、以及華南工學院機械系的動力部分、電力部分合併組成,是一所機電型的工科院校,這樣華中工學院機械工程系應運而生。
老機械廠
老機械廠
學院沿革
1988年1月,國家教委批准:華中工學院改名為“華中理工大學”;華中工學院機械工程系更名為華中理工大學機械工程一系。
1993年,更名為華中理工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
1999年,以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為核心的華中理工大學CIMS中心獲了國際製造工程師(SME)頒發的大學領先獎。
2000年5月26日,原華中理工大學、原同濟醫科大學、原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和原科技部幹部管理學院合併成華中科技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更名為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
2006年,學院制訂了“十一五”發展戰略規劃、學科發展規劃和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確立了學院的戰略目標,形成了“優化布局,固強扶新;立足高起點,構建大平台;集中基地建設,加大硬體投入;培養學術梯隊,匯聚優秀人才”的分層次戰略。
2007年,“機械電子工程”以排名第一的成績增選為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再次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機械工程”一級學科被首批列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與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一同成為在全國一級學科中有三個二級重點學科的院系。
2010年,機械工程領域獲得全國首批“工程碩士(設備監理)研究生培養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4年10月,學院擁有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研究中心1個,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1個,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2個;區域經濟技術轉化平台6個。
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數字製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國家數控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企業信息化支撐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製造裝備數字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製造技術國際標準研究中心
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1個):智能製造裝備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2個):湖北省電子製造裝備工程研究中心、海洋工程裝備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區域經濟技術轉化平台(6個):東莞華中科技大學製造工程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無錫研究院、湖北省專用汽車研究院、襄陽華中科技大學先進位造工程研究院、武漢智能裝備工業技術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泉州智能製造研究院
教育部創新團隊
團隊名稱負責人獲評年份
“數字化設計與製造”研究團隊邵新宇2004年
“微納米製造與納米測量技術”研究團隊史鐵林2013年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4月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官網)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
項目名稱負責人獲評年份
高性能數字製造裝備的基礎研究邵新宇2011年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4月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官網)

科研成就

截至2014年10月,學院先後獲得國家科技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國家優秀教材獎等共50餘項,省部級科技獎共100餘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達700餘項;以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為核心的華中科技大學CIMS中心獲國際製造工程師(SME)頒發的大學領先獎。
科研獲獎(部分)
獎勵類別項目名稱完成人年份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高性能無線射頻識別(RFID)標籤製造核心裝備尹周平,王瑜輝,熊有倫,陶波,陳建魁,蔡小如2013年
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典型車間調度問題的理論與智能優化方法研究高亮,潘全科,張超勇,李新宇,李培根,張國輝2013年
2013年年度實用新型專利授權一覽表
序號申請號實用新型專利名稱發明人授權公告日
12012204737719一種粘膠長絲的毛絲檢測裝置陳良洲2013-3-27
22012205907223一種可升降加熱器陳蓉2013-4-17
32013201807771一種幼兒園人員監控系統段傑2013-9-18
42012207009338循環抓取機構胡友民2013-6-5
52012207009319一種輸液管的夾緊輸送裝置胡友民2013-6-5
62012207009323一種輸液管針頭的上料裝置胡友民2013-7-24
72013200454791一種自動裝箱裝置金健2013-7-31
82013202756669大型迴轉類工件內壁尺寸的現場測量裝置及系統李斌2013-10-30
92013202762528一種可伸縮式的大型自由曲面在機測量裝置李斌2013-11-6
102013202762532一種用於可調槳葉片的激光測量裝置及系統李斌2013-12-18
112012200972457硅晶圓微盲孔金屬填充裝置劉勝2013-1-2
122012204990806基於光熱成像的微電子封裝工藝質量檢測裝置劉勝2013-5-22
132013202357495一種LED倒裝晶元的圓片級封裝結構劉勝2013-12-18
142013204008234一種雙霍爾元件電流感測器劉勝2013-12-18
152012204188181一種抽屜式插座劉逸彤2013-2-13
162012204165809一種家用安全錘劉逸彤2013-3-13
172012202466178一種全水潤滑閥配流柱塞水泵劉銀水2013-1-23
182012201983196海水壓力平衡閥劉銀水2013-2-13
192012204696719一種鋪帶機鋪放工藝參數的優化裝置孫容磊2013-3-13
202013201347918一種倒裝鍵合設備中用於各向異性導電膠的熱壓裝置陶波2013-9-18
212013202256333一種表面貼裝用氣密性金屬外殼汪學方2013-9-18
22201320224161X一種三維量子阱結構光電裸晶元汪學方2013-9-18
232013201629740一種具備低電壓報警功能的RFID標籤王濤2013-9-18
242012207003577輸液管上料機構吳波2013-6-5
252012203101424一種能保持桶蓋滯止並實現自動換袋的腳踏式垃圾桶吳昌林2013-5-22
262012202836902一種多功能潛水器水液壓系統吳德發2013-1-2
272012202465495一種全深度浮力調節海水泵吳德發2013-1-23
282012205337022氣動膜片式壓差自動換向閥楊曙東2013-4-17
292013200454842一種用於包裝設備的分揀裝置葉伯生2013-7-31
302013201416068一種工業機器人大臂平衡缸裝置葉伯生2013-9-4
312013201651072一種基於乙太網通信的工業機器人示教盒葉伯生2013-9-18
322012202940817一種光伏太陽能矽片翻轉設備尹周平2013-1-2
332012202932469一種光伏太陽能矽片上料設備及其系統尹周平2013-1-2
342012202932473一種光伏太陽能矽片輸送設備尹周平2013-1-2
352013202125341一種用於檢測橋樑裂縫的負壓吸附攀爬式機器人尹周平2013-9-18
36201320065108X一種器皿墊袁華祥2013-7-24
372013200634192一種易清潔梳子袁華祥2013-7-24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4月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官網)

學術資源

《FrontiersofMechanicalEngineering》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起、高等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Springer出版公司海外發行的全英文系列刊物;涉及領域包括機構學與機器人、傳動機械學、機械動力學、機械結構強度學、機械摩擦學與表面技術、機械設計學、機械仿生學、微/納機械學、零件成形製造、零件加工製造、製造系統與自動化、機械測試理論與技術、微機電系統製造和製造科學及其他交叉領域等;被INSPEC和SCOPUS收錄。

學術交流

截至2014年10月,學院先後與美、英、德、日、韓、俄、澳大利亞、新加坡、香港等多所大學、研發機構和著名企業建立了廣泛的合作辦學和合作研究關係;先後主辦並主持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會議10餘次,開展的國際合作研究項目10多項,近20人次在國際國內學術交流大會上做主題報告;除此之外,還與美國伍斯特工學院、英國Warwick大學、德國Aachen大學、法國梅茨工程師學院、韓國啟明大學等多所國外高校建立了長期的人才培養合作關係。

辦學條件


師資隊伍

截至2014年10月,學院有專業教師210餘人,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學者2人、“青年”學者3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及講座教授1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及青年首席科學家共4人、“863”專家3人、數控裝備重大專項總體專家組專家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2人、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3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5人。
兩院院士
姓名院士類別備註
楊叔子中國科學院院士專職
熊有倫中國科學院院士專職
丁漢中國科學院院士專職
周濟中國工程院院士專職
李培根中國工程院院士專職
段正澄中國工程院院士專職
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及青年首席科學家(4人):陳蓉、丁漢、李國民、邵新宇
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人):陶波
數控裝備重大專項總體專家組專家(1人):陳吉紅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邵新宇、蔣向前、尹周平、熊蔡華、丁漢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5人):史鐵林、周雲飛、邵新宇、陳學東、丁漢
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2人):吳昌林、何嶺松

院系概況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
截至2014年10月,學院設有8個系,開辦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工程、產品設計、測控技術與儀器等4個本科專業。
院系設置
院系名稱
航空航天工程系流體動力控制工程系機械電子信息工程系
機械設計與汽車工程系工藝裝備及自動化系工業及製造系統工程系
儀器科學與技術系工業設計系-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4月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官網)

人才培養

質量工程
截至2014年10月,學院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1個,湖北省品牌專業1個;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6門,省級精品課程3門。
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1個):國家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基地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機械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華中科技大學-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特色專業
類別專業名稱
國家級特色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湖北省品牌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4月華中科技大學官網)
國家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負責人獲評年份
機械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吳昌林2007年
機械學科測控課程群教學團隊楊叔子2009年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4月華中科技大學官網)
精品課程
課程級別課程名稱
國家級機械設計、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機械工程式控制制基礎、工程測試技術基礎
省級機械原理、工程製圖、機電傳動控制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4月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官網)
創新模式
根據2015年4月華中科技大學校史網官網顯示,學院開拓出了人才培養新模式,該院原院長邵新宇總結為:要轉變思想、開拓創新、利用一切資源為之服務,實現從To“know”向To“do”的轉變。此外,學院與美國烏斯特理工學院聯合承辦了HUST—WPI高級工程實踐項目。
自2000年6月起,13名對IT有興趣的大二學生自發成立了“聯創團隊”,學院先後提供10萬元建學院宿舍區域網、大學生創新基地,讓該團隊入住(學院提供計算機及集中住宿),為該團隊參加各類大賽提供支持。聯創團隊創始人、機械學院學生楊永智2004年、2005年連續2次獲微軟年度“最有價值專家”(MVP)稱號,並獲聘微軟亞洲工程院,劉鐵鋒畢業時同時收到微軟亞洲工程院與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加盟邀請函。
自2003年起,學院提供主動實踐環境,並與企業聯合為學生提供經費、場地支持,連續5年校內舉行“航空—飛豹杯機器人大賽”,每年約有800名學生參加,參賽作品均由學生自行設計、製作、裝配、調試。2004年起,該賽事的優秀隊員選拔參加“CCTV全國大學生機器人電視大賽”(學生自主設計參賽),2006年獲季軍以及優勝獎,是投入產出比最大的高校。2007年,第一次參加“全國機器人足球錦標賽”,獲得冠軍。
2005年至2007年夏,共有3批78名學生(WPI共28名、機械學院共50名)組成15個項目組,合作完成了分別來自上海SaintGobain公司、常州AsiaPacificCIS公司、無錫AmphenolTCS公司及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等單位的滑鎖設計過程改進、精益製造中的價值流映射實現、生產管理系統的改進、精益製造在大批量GBX生產線上的實現、模擬機器人的開發、焊接變位機、下肢輔助康復裝置、輪轂拋光機等實際課題。
2006年至2007年春,學院有兩批11名學生赴美與WPI的學生組成4個項目組,合作完成了SaintGobain、NewAgeTechnologies、Amphenol公司提供的實際課題任務。
由機械創新設計教學基地教師參與指導的本科學生,在2006年第二屆全國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在2007年第三屆全國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獲得一等獎2項;在2008年第四屆全國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獲得一等獎3項;在2007年,第十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作品競賽獲一等獎1項等等。

學科體系

學科概況
截至2014年10月,學院擁有1個博士后流動站、6個博士點和10個碩士點;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4個。
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個):機械工程
國家二級重點學科(4個):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
博士后流動站(1個):機械工程
博士點(6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工業工程、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碩士點(10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工業工程、精密儀器及機械、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設計學、項目管理、工業設計工程
學科排名
根據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發布的2012年一級學科評估(第三輪)結果,該院一級學科機械工程以94分的成績排名全國第一。

文化傳統


精神文化

自強不息、團結協作、快速反應、盡職盡責(STAR精神)
學院校風
明德、厚學、求是、創新
“明德”意為彰明倫理,完善品德。具有理解、普及和恪守道德之義,包含與人為善、和諧相處的意義。語出《禮·君陳》“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見《禮·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厚學”意為崇尚知識,學問淵博。
“求是”意為追求真理,發現規律。包含“求實”的意義但不拘於“求實”,在實中求學問。
“創新”意為與時俱進,追求新高。義出《大學》引湯之《盤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

形象標識

標誌含義:由該學院的英文簡稱"MSE"字母合成。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院長丁漢
黨委書記周莉萍
副院長史鐵林、汪新軍、吳波、尹周平、彭芳瑜
黨委副書記丁雨葵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4月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