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扎布
長調民歌大師
哈扎布同志於1922年4月出生於錫林郭勒盟阿巴嘎諾爾旗達布希勒圖蘇木一個牧民音樂世家。哈扎布的演唱藝術造詣很深,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流派。他的發音方法和演唱技巧是發展民族聲樂事業的寶貴財富。
哈扎布
第一個將蒙古族長調牧歌搬上了舞台
哈扎布同志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創造性地發展了蒙古族長調歌曲的演唱方法,第一個將蒙古族長調牧歌搬上了舞台,使這一民族民間藝術登上了大雅之堂,得到國內外專家與藝術界的公認,成為蒙古族最負盛名的長調民歌大師。原自治區主席烏蘭夫同志曾評價他是“人民的歌唱家”。他的演唱風格雄渾豪放,意境深遠;音色高亢嘹亮,音域寬廣。他的曲目十分廣泛,既能演唱音域寬廣、難度極大的長調歌曲,又能演唱風趣活潑、通俗易懂的短調民歌。他經過幾十年的藝術實踐,將蒙古族的長調歌曲提高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他對於長調歌曲演唱法逐步走向系統化、規範化,創立獨具特色的蒙古族草原聲樂學派,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演唱過一百餘首歌曲
哈扎布
被譽為我國“長調牧歌之王”
長調牧歌藝術是蒙古族聲樂藝術中的精華,他以獨特、精湛的技藝繼承和發展了這門藝術,被譽為我國“長調牧歌之王”。
胡松華、拉蘇榮等人都是他的得意門生
哈扎布不僅是傑出的歌唱家,也是誨人不倦的優秀教師,長期致力於培養新一代長調歌手。我國著名歌唱家胡松華、拉蘇榮等人都是他的得意門生。1964年,他在北京參加大型歌舞《東方紅》,演唱了著名歌曲《讚歌》,在演出期間,把《讚歌》的演唱技法教給胡松華,此後《讚歌》不僅是胡松華的成名曲,也是他的保留歌曲。
德德瑪向哈扎布學習長調唱法
藝術永存。一位著名歌唱家和他的歌聲,是永遠留在廣大聽眾心目之中的。1984年6月,哈扎布被邀請到錫林郭勒盟文工團輔導學員的蒙古長調技藝。同時,蒙古族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瑪還從北京前來向哈扎布學習長調唱法。那次,經過哈扎布指導后的文工團彙報演出相當成功,演出了六場,觀眾還是源源不斷。那時候,哈扎布唱得最多的一首歌叫《老鷹》,他說:“我現在已經老了,正像一隻老鷹,落葉歸根嘛!所以,我在呼和浩特退休后回來了,還是故鄉好啊!我已經老了,這次演出之後,我要退出舞台,集中精力培養學生,這是我的一個心愿。栽培新人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最光榮的事情。”在此期間,他培養了一批蒙古族青年長調歌手,赴日本演出,被日本人稱為“蒙古歌王”。1989年,哈扎布被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授予“歌王”稱號。1991年獲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的內蒙古文藝最高獎——“金駝獎”。
2000年8月,慶祝著名藝術家哈扎布八十壽辰藝術節在錫林浩特市希日塔拉度假村舉行,為期三天的藝術節舉辦得十分熱烈,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一位老藝術家在群眾心目中的地位。哈扎布的學生胡松華、德德瑪專程從北京趕來參加此次慶祝活動。胡松華說:“哈老對我的演唱技巧給予了很大的幫助。草原文化,尤其是蒙古長調那種古典的唱法技藝和特殊的感染力,如果沒有哈老教我,我就沒有這麼豐厚的營養。所以我非常感謝哈老。”德德瑪說:“哈扎布老師是我們蒙古長調的大師。經過幾十年的實踐,現在大家總結出一個公論,就是要唱蒙古族長調,就以哈扎布為典範。唱長調的人很多,但如果唱法不合適,就會把學生誤導,並且也唱不出長調的韻味。而哈扎布老師卻培養了一個又一個蒙古族長調歌唱家。哈扎布老師是蒙古民歌歌唱藝術的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