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小如鼠

膽小如鼠

成語出處:膽小如鼠是一個漢語成語,漢語拼音為【dǎn xiǎo rú shǔ】。【出處】: 《魏書·汝陰王天賜傳》:“言同百舌,膽若鼷鼠。”

成語釋義:膽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膽小。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指膽小。【舉例造句】:他們樣子往往很兇,其實膽小如鼠。 ★郭小川《文學工作不能躍進》。

詞目信息


出處:《魏書·汝陰王天賜傳》:“言同百舌,膽若鼷鼠。”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示例:他們樣子往往很兇,其實~。 ◎郭小川《文學工作不能躍進》
英文翻譯:as timid as a hare

典故


比喻人的膽子小。本是蕭衍責拓跋慶和的話。拓跋慶和,北魏汝陰王天賜的孫子,任東豫州刺史時,恰逢蕭衍攻城,他舉城而降,被衍封為北道總督、魏王。后北魏出師討伐,他又望風退走。於是,衍責備他:“言語靈如百舌,膽量如同鼷鼠。”並把他貶到了偏遠的地方。

近反義詞


近義詞

謹小慎微、畏首畏尾、敬小慎微、膽小怕事、小心謹慎、膽小如豆、前怕狼、后怕虎、膽小如鼷、小心翼翼。

反義詞

膽大包天、一身是膽、一身都是膽、兩肋插刀、大智大勇、膽大如斗、渾身是膽、潑天大膽、無所畏懼、膽大潑天、氣壯如牛、膽大妄為。

用法搭配


例句

想不到堂堂七尺男兒竟然膽小如鼠!

成語理解


膽小怕事應該分為兩個部分來說,“膽小”和“怕事”,“膽小”指的是一些人在遇到事情后,自己的表現,不想往前沖解決這些事情,自己往後退縮,“怕事”指的是一些人不願意惹是生非,所以遇到事情就不會往前沖,但並不是膽小。不過,“膽小怕事”有時也會被用做褒義之用。以形容一個人不善於辦事。
當一個人面對正確的,需要自己馬上去面對並處理的事時,膽小怕事肯定不行。就象我們去演講,當面對成千上萬的聽眾,如果因為膽小,怯懦而不上台的話,毫無疑問會失去聽眾,失去展示自己的機會;而當面對錯誤的誘惑時,譬如吸毒,這種膽小反而是拒絕毒品的優良表現。

歷史典故


圖片概括
圖片概括
南北朝時,有一個十分膽小的人,名叫元慶和,他本來是北魏時期的官員,擔任刺史一職。一天,他的手下找到他:“大人,敵人已經攻到城下了,我們是不是要跟他們決一死戰?”而他雙手發抖的說道:“不,不...,,傳令下去,讓所有的將士放下兵器,準備投降..."雖手下極力勸阻,可他好像心意已定,出城投降。從此,他所掌管的區域全部划入了梁朝的版圖。梁武帝得知此事倍感詫異:”元慶和竟然投降,就封他為‘魏王’吧!幾年後北魏分裂成了東魏和西魏,又一次元慶和奉了梁武帝的命令,帶領梁朝的將士去攻打東魏的項城。他的士兵報告道:”報告王爺,大軍已經到達項城了,聽聞東魏的大軍沒多久也會到達那裡。”元慶和謹慎地說道:“你知道東魏的大軍多少人嗎?”士兵信心滿滿地說“大約有三萬人!”元慶和如晴空霹靂一般,被徹底驚到了。神色慌張地說道:“快,,快傳令下去,馬上撤退。”士兵們不情願的按照他的旨意照做了。梁武帝得知,大怒,立刻傳元慶和!罵道:“豈有此理!你這樣就退兵!膽子簡直小得像老鼠一樣!看來,你不適合替‘朕’打天下,‘朕’要把你貶農村養豬去!成語也就由此而來了。

造句


範例
葉紫《火》:“你真是一個~的人,聽不到三兩句謠言,就嚇成這個樣子。他們樣子往往很兇,其實膽小如鼠。選自——郭小川《文學工作不能躍進》
實戰
①看上去力大如牛的他竟然膽小如鼠,連蚊子都害怕。
②這隻小狗看上去威風凜凜,其實見到貓就張皇失措,真是膽小如鼠!
③中國因慈禧太后膽小如鼠的行為,而逐步被列強欺負!

歇後語


見了貓就怕——膽小如鼠
解釋:
貓愛吃鼠,是人們熟知的一種現象,但其中的生理原因卻很少有人知道。德國科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貓的體內缺乏一種名為牛黃酸的物質,而牛黃酸正是提高哺乳動物夜間視覺能力的化學物質。由於貓本身不能合成牛黃酸,所以,它們只有大量地捕食老鼠,才能使體內保持足夠的牛黃酸,從而保持夜間敏銳的視覺,使自己在自然界的激烈競爭中生存下去。不過,現代人飼養的寵物貓已經很少能吃到鼠肉,所以它們的夜視能力已經大大下降了。所以貓為了夜視能力會捕捉老鼠。

外文翻譯


英語:as timid as amouse
法語:Une souris
德語:Eine Maus
俄語:как мышь
韓語:노루가 제 방귀에 놀란다
泰語:เป็นเมาส์
日語:臆病である
義大利語:UN Topo
西班牙語:Cobarde
葡萄牙語:Um rato
阿拉伯語:خجو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