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8條詞條名為陳明的結果 展開
陳明
書法家
徠陳明,男,江蘇連雲港市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陳明,男,1961年8月1日出生,江蘇連雲港市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現任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研究員。陳明自幼愛好書法,初從柳公權入手,繼而廣泛觀摩、研習歷代名家法帖。主要宗法王羲之、王獻之、米芾、文徵明諸大家,眼摩手追,對傳統書法精義漸有了解。同時,虛心拜訪求教於當代名家,對書法藝術進行廣泛的研究與躬行實踐。又得京都文化藝術氛圍二十多年來之涵化熏陶,從中汲取各種營養,書藝水平得以不斷提高。他的書法功底深厚,結構嚴謹,點畫流暢,清新雅緻,受到海內外眾多著名書法家及評論家的讚譽,並有許多作品被海內外友人及藝術機構收藏。
沁園春
觀陳明先生所書,其當於米芾諸帖用功最多,因而其勢開張,行筆輕健,但又不一味求疾,一副作品中總會在某些字句蓄墨滯行,因而使整幅作品具有了音樂般的節奏感,又避免了一覽無遺的遺憾。而其章法布局多疏朗空靈,看似若不經意,實則處處留心。在單字的結構上,則更多地繼承了米字結構的奇側、高低、錯落、開合、縱橫。因而給觀者形態各異,跌宕生姿之感。
陳明先生的作品同時體現了不刻意求新求變的穩健心態。當代書法創作的整體觀念是張揚的,是急於追求個性的。而所謂個性或風格,其實是指在長期的臨習和創作中,逐漸積累、沉澱並不斷提煉、反覆實踐下形成的獨特審美追求,這個過程是漫長而痛苦的,絕非一朝一夕或靈機一動就可以輕易得來。而所有個人風格的形成都離不開對傳統的深入研習,只有先入古,才能后出新。如若作品只有新意,但全是任筆為體,肆意縱橫,那將會墮入草率和荒野的泥坑,實則這樣的新也絕非風格。因而,新而不好,不如好而不新。只有在對傳統古法的各個方面能嫻熟理解並運用自如的前提下,創新才會成為可能。陳明先生當是深諳此理的,因而在其作品里,我們絲毫看不到故作驚人的任意發揮,代之的則是一種在繼承古法下的寫意心情,不徐不疾向我們展示了其內心的寧靜優雅。
沁園春
應當說,陳明先生的作品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的作品,將文徵明的秀雅溫潤與米芾的奇逸開張較好地融合在一起,因而氣息古雅又不乏跌宕多姿。當然,作為其現在的創作,還應用很大的上升空間,其作品的微暇是"暢"有餘而"留"尚不足,因而有些點畫略顯輕滑,若能做到用筆且行且止,欲走還留,線條的質感將更為強烈,也將使其作更耐觀賞。以此語質之陳明先生,未知當否?不過以先生的勤勉和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其在書法上的成就必將更為顯著。且拭目候之。
陳明,給人的感覺不僅有學者的儒雅,因長期練習書法,他的內在氣質是那樣的沉靜與平和。“我練習書法,是受母親
陳明徠
在小學、中學的美術班,陳明對書法的興趣仍然很濃,在考大學時曾經萌發過要考美術專業的願望。在1979年,他考入了中央財經大學,一邊讀書,一邊練書法,他覺得自己練習書法的手感越來越好。在1979年-2003年,他練習書法的感覺是“心到手不到”。“練書法,需要形神兼備,但抓‘形’容易,抓‘神’難。”陳明逐漸向書法的高深境界靠近。
陳明在2003年之後,書法有了很大長進,他認為,練好書法需要3個條件,一是天賦,二是勤奮,三是名師指導。啟功先生在世時,他曾經多次聽啟功的書法課。“練習書法,怎樣握筆,按古人的說法,非常玄妙,其實不然。啟功老先生說過,‘拿著筆只要不掉下去就行了’。”跟著名師學習,他少走了好多彎路。
為克服書法輕滑堅持練魏碑
作為中央財經大學的副校長,雖然事務纏身,但他仍然天天練習書法,“我每天寫一遍《蘭亭序》”。慢慢地他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勁健俊俏、飛動流利、氣韻貫通,而鍥而不捨地練習,使他的書法藝術逐漸地達到純凈而空靈的境界。
2009年9月28日,中央財經大學新落成的“39號藝術空間”迎來由中財大書院主辦的“師出三門——王希坤、陳明、王強三人書法展”。據悉,王希坤校友、陳明副校長和王強院長分別宗師的沈鵬、歐陽中石和啟功諸先生,都是當代書法界的泰斗。
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