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開基

黃開基

黃開基(1787~1854)字自堂,清重慶府永川縣五間鄉人。清抗英將領。

正文


黃開基(1787~1854)字自堂,清重慶府永川縣五間鄉 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生,咸豐四年(1854)逝世。清抗英將領

詳細介紹


清道光二年(1822)中舉,分發福建省,以知縣試用。黃開基在代理福建平 和知縣時,領導人民築堤防洪,群眾為了紀念他,把這道防洪堤取名“黃公堤” 。
道光二十年補任台灣彰化知縣,因多次捕獲海盜有功,升同知直隸州。
道光二十五年,代理台灣鹿港同知併兼彰化知縣,后調署淡水。
咸豐元 年(1851),黃開基升任台灣府知府,不久加 道台銜。這時,黃開基已積勞成疾,患吐血病,遂辭官還鄉。
黃開 基在福建為官16年,對人寬厚公道,處理案件及時,他走到那裡,就增加贍老撫 幼經費,設育嬰局,興辦學校,對貧困學生給以補助,深受群眾愛戴。黃開基67 歲時病逝於永川縣五間鄉故宅,葬五間盤龍橋,後人尊他為“台灣公”。
在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率軍在台抗擊英軍,取得擊沉英 艦“阿納號”的戰績。
道光末期,經歷了康乾盛世后的清朝,漸顯衰頹之勢,內憂外患,民不聊生。
道光二十年(1840年),黃開基補任台灣彰化知 縣,后升用同知直隸州。此時,林則徐禁煙不久,中英和議破裂。英國乘機炮擊廣東,強佔港口,很快將戰火蔓延 我國沿海各商埠。同時,派出軍艦和兵船,在台灣海域騷擾窺伺。
國難當前,黃開基不畏強敵,大義凜然,決心狠狠打擊英軍囂張氣焰。他抓緊建築炮墩,製備器械、旗幟、號衣,自雇鄉勇三百名,巡查策應,督率各庄團練義勇三千名,聽候調撥。同時,與淡水同知曹謹的軍隊形成犄角之勢,互相策應支援。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正月二十四日,英國侵略軍派出3艘軍艦,從梧 棲港出發向台灣北面駛來,公然挑釁。得到消息后,黃開基按照台灣總兵達洪阿、兵備道姚瑩的急令,與淡水同知曹謹連夜召集有關人員商議,定下對策,各自 依計行事。過了六天,英艦駛抵台灣。當天早晨,英“阿恩”號等3艘三桅軍艦 帶領眾多舢板船,從淡水和彰化交界處的大安港強行進攻。由於港口戒備森嚴,兵勇眾多,旌旗獵獵,吼聲如雷,英軍幾番試探都無法入港。只好調轉船頭,退 回外洋。途經“貓霧磯”時,遇上當地漁船。英軍派艦上的漢奸用土語向漁人問 路,欲另尋港口進入。漁船上周梓等人早被黃開基招募,同意帶其進入土地公港。
英“阿恩”號軍艦帶領4條舢板船,尾隨周梓漁船,小心翼翼地向土 地公港口進發。沿岸均未發現有兵勇把守,英軍高興異常。進港不久,敵艦觸上 暗礁,立即擱淺,一側發生斜翻,海水頓時涌人船艙。艦上英軍,亂成一團。這 時,預先埋伏在岸上的清軍,配合周梓漁船,發炮痛擊。“阿恩”號遭受重創,英軍紛紛落水,死傷眾多。黃開基趁此派出幾十名精兵,手持短械,跳上賊船拼 殺。其他勇士則乘坐船隻,全力圍擊敵舢板船。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當場擊斃 來敵11人,生擒英國、印度官兵49人,繳獲洋炮10門,鐵炮、鳥槍、腰刀、圖畫 若干。游弋在外洋的另2艘英艦見勢不對,嚇得鼠竄而逃,幾年後都不敢來犯。
道光十六年(1836年),黃開基初到福建漳州平和縣代理知縣。平和縣正 處亂世,災害連年,搶劫掠奪事件經常發生,百姓過得很不安寧,民怨極大。黃 開基到任之後不動聲色,悄悄摸清情況,設計誘捕了主要鬧事者。細加審問后,得知為首鬧事者本系普通百姓,因受災不能果腹而起事。黃開基力排眾議,對他 們未施任何刑法,而是遣去守衛邊防。幾個首目非但沒被砍頭,反而因參加駐防 解除了衣食之憂。於是,率領眾鄉鄰,一心一意守家衛國,多次阻擊海盜襲擊,剿殺匪徒若干。平和縣很快平定下來,百姓無不感激黃開基。
道光十八 年(1838年),黃開基到台灣彰化縣代理知縣。到任伊始,發現當地軍民關係異常 緊張,隨時可能爆發軍民械鬥。黃開基馬不停蹄,立即趕去調解勸導。對冥頑不 化者,果斷拘捕,制止了械鬥事件的發生。之後,黃開基會同有關人等,在水沙 連之觸口地方,成功殲滅了縣內陳勇、黃馬於等兩股土匪。彰化的社會治安,一 下就好轉了。黃開基的聲名一時大振,百姓無不敬仰之至。
道光二十三 年(1843年),黃開基離開彰化縣,升任“代理鹿港同知”。走後不久,彰化縣發 生了械鬥,事態越來越嚴重,波及範圍也越來越大,已毀村莊多達500餘處。台 灣總兵和道台緊急商議,認為“非黃丞莫救之厄”。於是,又命黃開基兼任彰化 知縣。黃開基火速回到彰化,深入鬧事最嚴重的地方,理喻參加械鬥之人。大家 既感念黃開基的恩德,又懼怕其威嚴,無不痛哭流涕,跪地認錯。最後,黃開基 嚴懲了首惡,並對受災百姓逐一進行安撫救濟。5天過後,械鬥事件全部處置妥 當。黃開基在台灣彰化縣的威信、聲望之高,可見一斑。
道光二十五年 (1845年),因“剿辦逆匪”有功,朝廷賜黃開基花翎,特補台防同知,調署淡水。
賑濟災民:兩捐薪俸解災情,功德長留黃公 堤
道光十六年(1836年),黃開基代理福建平和縣知縣,剛平定內亂不久,又迎來了洪澇的考驗。當年,台海地區突發洪災,來勢兇猛,為數十年所罕見。眼看平和縣百姓將遭滅頂之災,黃開基心急如焚,身先士卒,帶領當地群眾築堤防洪。當初平和縣的鬧事者,已被黃開基派去駐守邊防,因 多次擊退海盜,暫無外侵之憂。於是,主動帶領防衛人員一起返回縣城,懇請官 府批准他們參加抗洪搶險,自救家園。黃開基頗為感動,欣然應允。“人心齊,泰山移”。在黃開基的帶領下,平和縣內很快就新築了一條防洪堤,成功抵抗住 了洪水吞噬。據載,“當年,周邊縣城皆遭洪災,民眾流離失所,唯平和縣及時 修堤,安然無恙”。平和縣的百姓為感謝黃開基的大恩大德,把這道防洪堤取名 為“黃公堤”,以示紀念。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正月二十六日午刻,台灣鹿港陡然發生6,5級地震,共塌民居4200餘戶,壓死百姓380餘人。台灣鹿 港地震后,黃開基火速籌集藩庫銀兩五千兩,賑濟災民。並委令試用縣丞黃體元 解在台灣,並委署鹿港同知會同該縣赴受災各處,確勘倒塌民房,按“有力、無 力、瓦房、草房”等不同標準,照例核實散給。眼見賑濟資金不足,黃開基慷慨 解囊,毅然捐贈薪俸,資助災民。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台灣淡水義 遭遇大水災,百姓流離失所。黃開基再次捐贈薪俸,與災民同舟共濟,維護了轄 區安定。
倡導忠孝:感慨春娘建牌坊,萬古流 芳貞節媽
如今,台灣淡水的大甲鎮里,供奉著三尊神 像,號稱“大甲三神”。媽祖、鄭成功的故事,讀者早就耳熟能詳,而“貞節媽”的原型“林春 娘”,不過是十九世紀大甲鎮里的一名普通村婦,她為何與媽祖、鄭成功同列神 位?這,還要從黃開基初到淡水說起。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黃開基 因“剿辦逆匪”有功,朝廷賜給黃開基花翎,補台防 同知,調署淡水。在淡水期間,黃開基耳聞目睹了林春娘的許多事迹,被春娘“貞孝守節”的行動深深感動了。
林春娘,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出生,台中縣大安鄉中庄村人。因其父林光輝家貧,春娘從小就給淡水大甲鎮余家當 童養媳。未婚夫余長榮,長春娘五歲,是余家的獨生子,與 寡母相依為命。余長榮十七歲往彰化縣鹿港鎮經商,在海邊洗澡時不幸被海浪卷 走溺斃。此時的春娘,尚是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夫婦並未正式成婚。見余家喪 子斷嗣,年老多病的婆婆孤苦伶仃、無人照顧,春娘雖年幼而深明婦道,決定終 生不嫁,代夫行孝道。自此,婆媳相依為命。
道光十三年(1833年),當 地鄉紳劉獻庭轉呈淡水同知為春娘報請旌表、建立牌坊,獲得朝廷批准。當時,建牌坊有其定製,以題名、題字為主體,縱、橫柱組成,柱上雕刻題名、題字。有屋頂的牌坊,稱牌樓。朝廷旌表的牌坊,一般由官方給銀三十兩,聽其自行建 坊。貧窮人家每因財力不足,無法建坊。林春娘的牌坊,就因為無法籌措經費,已經被推遲了六年。
身為淡水同知的黃開基,感慨林春娘“忠孝守節”不易,馬上撥出官銀三十兩。並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和新竹縣官員林占梅 一起,率先捐銀響應,建成貞孝牌坊。牌坊為四柱“牌樓騎道”式,碑柱刻滿多 副對聯和題字,上書“聖旨”兩字。
林春娘一生含辛茹苦,貞孝守節,世代流芳。同治二年(1863年),春娘死後,百姓將她塑成神像,供奉於淡水大甲 鎮鎮瀾宮正殿內。每遇天旱,民眾就把貞節媽神像請出外面焚香祈禱,多有靈驗。地方人士以春娘雖死而尚能賜福鄉里,尊稱她為“貞節媽”。
繁榮經貿:胡參甘蔗永作證,海峽兩岸世代情
黃開基在台灣任上,積極組織農民開展生產,致力於 發展經濟,繁榮和擴大兩岸經貿交流。在黃開基的老家——永川市(縣)五間鎮( 鄉),至今還流傳著“台灣胡參”和“永川羅漢蔗”的故事。
據說,黃 開基到台灣任職不久,鄉紳們為表達歡迎之情,專門設宴接風。其間,敬上了一 盤胡豆,一共八顆。黃開基是內地人,久未品嘗家鄉菜,一氣吃完八顆。旁人看 得目瞪口呆。宴後方知,胡豆在台灣甚為稀罕,價比人蔘,接待貴客專用,一桌 僅八顆,每人一顆,號稱“胡參(胡珍)”。黃開基聽后,開懷大笑,言家鄉胡豆 甚多,不足為奇。后命家人趕赴家鄉永川,千里迢迢運來一船胡豆種,無償贈送 台灣農民,並授以種植之法,使得“永川胡豆”在台灣生根發芽,安家落戶,普 通人家也能吃上“胡參”了。
台灣農民為了感謝黃開基對農業生產的關 懷,委託羅漢山為代表,把當地盛產的良種甘蔗回敬給黃開基。後來,黃開基返 鄉時,把台灣甘蔗種飄洋過海帶回老家永川種植。這些良種甘蔗紅皮粗壯、脆嫩 化渣、甜頭綿長,深受永川農民歡迎,很快便得到推廣,並被取名為“羅漢甘蔗”,傳世至今。
弘揚文化:親筆敬撰縣學碑,還鄉思台三重堂
黃開基出身農村,系“湖廣填四川”之移民第二代。幼時就讀永川石筍山下的百花園私塾,啟蒙受教於飽學隱士“代 無裔”。黃開基自幼勤奮好學,尊師重教,文采出眾,敬尊孔孟之道。道光二年 (1822年),就考中舉人。做官以來,黃開基每到一地,均大力弘揚文化,積極興 辦學校,資助貧困學生,深受群眾愛戴。
道光二十年(1840年)戊戌,黃 開基調署彰化。在拜謁新建成的孔子聖廟時,正好趕上當地文壇盛事一一彰化縣 剛完成修志和修廟。原來,幾年前,彰化縣因“修志”需派經費,眾學士提出“學廟、府志並修”的建議,得到官府許可。於是,設局靜室,取吉日興工。在原 來廟制的基礎上,新孔廟都宮以內,增高二尺二寸;祠旁增建“名宦、鄉賢”二 祠,留以供奉有德之士。彰化孔廟自開建到落成,歷時三十一個月。府志從採訪 到脫稿,經一年方成書。據統計,各方共捐銀二萬四千多兩。
適逢香燈祀業 正旺,彰化學子懇請黃開基為此事題寫碑文。
“以侈為閭里之榮哉!予 於諸生有厚望焉!”
現在,黃開基親筆題寫的《重修彰化縣學碑記》,仍立 於台灣省彰化縣孔子廟內,嵌在欞星門的外牆處。
清咸豐元年(1851年),黃 開基升任台灣府知府,不久加道台銜。
因積勞成疾,患“吐血病”,黃開基 辭官還鄉。臨行時兩袖清風,台灣百姓聯名簽字,贈送他“萬民黃龍蓋傘”,以 表崇敬之情。
咸豐四年(1854年),黃開基病故於五間。墓葬重慶永川市(縣) 五間鎮(鄉)盤龍橋。噩耗傳到台灣,彰化、鹿港、淡水三地人民,自發為其立碑 紀念,尊稱為“台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