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館

檔案館

檔案館是收集、保管檔案的機構。負責接收、徵集、管理檔案和開展檔案利用等。中國周代的天府,漢代的石渠閣,唐代的甲庫,宋元的架閣庫,明清的皇史宬等,都是歷代保管檔案的機構。建國后,從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檔案館。

機構介紹


數量

檔案館
檔案館
檔案館是集中保管黨和國家重要檔案的基地,是社會各方面利用檔案信息資源的中心,檔案館工作是我國檔案事業的主體。我國已有各級各類檔案館3816個,其中國家綜合檔案館3046個,國家專門檔案館225個,部門檔案館142個,企業檔案館304個,文化事業單位檔案館40個,科技事業單位檔案館59個。檔案館總建築面積4659866平方米,其中庫房面積2574437平方米。全國各級國家檔案館保管有需進行搶救的全國重點檔案1200餘萬卷。從1984年以來,國家撥專款搶救這些檔案。經過多年努力,截至2000年共完成搶救全國重點檔案500萬卷。2005年年末全國共有檔案館4012個,已開放各類檔案6016萬卷(件)。

歷史

館藏檔案最早有唐代的,之後元、明、清、民國各不同歷史時期舊政權形成的檔案都有一定數量保存,大部分檔案館館藏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形成的檔案,這些檔案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我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生活的情況。館藏檔案紙質的有158382692卷、22424316件,錄音、錄像、影片檔案683147盤,照片檔案11238183張,底圖75684030張,磁帶180467盤、磁碟38931張、光碟17611張,縮微平片2632449張、開窗卡6733831張、卷片3666301米,資料35451637冊。根據《檔案法》的規定,對館藏形成年滿30年的檔案要分期分批向社會開放。為此各級檔案館積極進行開放工作,截止目前共開放檔案3200餘萬卷。

發展

多年來,全國各級各類檔案館大力開發檔案信息資源,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及社會各方面提供檔案服務。檔案館通過積極向社會開放檔案,平均每年接待利用檔案資料者1300萬人次,利用檔案資料3600萬卷(件、冊)次。此外,還通過舉辦展覽、建立愛國主義基地、參加有關活動等提供檔案利用。還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服務,如利用檔案拍攝的電視文獻片《共和國腳步》、《紅旗飄飄—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今天》、《自從有了共產黨》、《新四軍》等,還製作了電視連續劇《一號機密》等,利用檔案舉辦的展覽“雪域明珠—中國西藏文化展”等。還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服務,如利用檔案為大亞灣核電站建設節約建設資金200餘萬元,為長二捆、長三乙火箭的研製節約資金1億元,為青島捲煙廠“哈德門”商標的註冊創造利潤4億元等。

性質


根據《檔案法》和有關文件的規定,檔案館屬於黨和國家的科學文化事業機構,是永久保管檔案的基地,是科學研究和各方面工作利用檔案史料的中心。我國多數檔案館是統一保管黨和政府機關檔案的管理部門,所以它既是黨的機構,又是國家機構。
檔案館所保存的檔案,有些是有機密性的。檔案館又具有機要性。

責任


基本職責

集中統一地管理黨和國家需要長遠保管的檔案和史料,維護歷史的真實面貌,為現實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歷史的長遠需要服務。

具體任務

檔案館的具體任務,主要有三個方面:
1、接收和徵集本級各機關、團體及其所屬單位具有長期和永久保存價值的檔案以及有關資料,科學地管理;
2、通過多種方式,積極開展檔案資料的利用工作;
3、參與編修史志工作。

種類


1、按地區可分為:
B、地方檔案館,又有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區(市、自治州)、縣級檔案館,如:北京市檔案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柳州地區檔案館、桂林市檔案館、呼瑪縣檔案館。
2、按專業可分為:
A、綜合性檔案館,如中央檔案館、四川省檔案館等。
B、專業檔案館,如中國人民解放軍檔案館、中國照片檔案館、各地城市建設檔案館等。
3、按地區結合專業可分為:中央級綜合檔案館(如:中央檔案館)、中央級專業檔案(如:中國照片檔案館)、地方綜合性檔案館(如:天津市檔案館)、地方專業性檔案館(如:包頭市城市建設檔案館)。

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地方的人文歷史,科技發展,地理變革等歷史情況,顯得非常的格外的重要。從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合作社以及大躍進時期的地方史料以存世不多,再加上文革時期前後階段的運動整改,地方史的資料整理已是難上加難。為了拯救我國地方的人文社會發展歷史,應當儘快的建立鄉鎮地方檔案館,組建檔案管理機構。國家的歷史檔案來源於地方史料,面向社會廣泛的徵集流散在民間的歷史檔案材料攸關重要。組建地方鄉鎮(社區,街道辦)檔案館是國家歷史檔案館資料收集的基本目的地,也是保護中華民族發展史的又一重大舉措。

成功案例


中央機關部分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電子檔案系統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電子檔案系統
國家財政部電子檔案系統
中央黨史研究室電子檔案系統
新華通訊社
國家信息中心
中央電視台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國家海洋檔案館

檔案館部分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電子檔案系統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電子檔案系統
國家海洋檔案館電子檔案系統
遼寧省檔案館電子檔案系統
江西省檔案館電子檔案系統
合肥市檔案館電子檔案系統

提請審議


2020年6月18日,檔案法修訂草案二審稿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草案針對檔案的開放與利用作出進一步修改。據悉,有的常委委員、代表、地方和社會公眾提出,應當充分挖掘利用檔案資源,更好地為黨和國家大局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建議進一步推進檔案開放與利用。對此,草案規定,縣級以上各級檔案館的檔案,應當自形成之日起滿二十五年向社會開放。經濟、教育、科技、文化等類檔案可以少於二十五年向社會開放;涉及國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開放的檔案向社會開放的期限,可以多於二十五年。國家鼓勵和支持其他檔案館向社會開放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