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史宬

皇史宬

皇史宬(huáng shǐ chéng),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檔案館,又稱表章庫,位於北京天安門東邊的南池子大街南口。

始建於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7月,建成於明嘉靖十五年7月。歷時兩年建成。佔地8460平方米,建築面積3400平方米,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皇家檔案庫。

2019年底,皇史宬文物騰退工作結束。2020年5月6日,院內拆違工作正式啟動。拆違后故宮博物院將對古建進行原貌修復。

概述


皇史宬
皇史宬
皇史宬(cheng)是我國明清兩代的皇家檔案館,又稱表章庫,位於北京天安門東邊的南池子大街南口。皇史宬始建於明嘉靖13年(1534年)7月,建成於明嘉靖15年7月。佔地8460平方米,建築面積3400平方米。全為整石雕砌,殿內大廳無梁無柱,南北牆厚分別為6米,東西牆後分別為3米。地面築有1.42米高的石台,其上排列150餘個外包銅皮雕龍的樟木櫃,叫“金櫃”。是明清兩代皇室保存其皇家史冊的檔案館。“宬”的是指古代用於藏書的屋子。此後,隆慶年間和清朝的嘉慶年間屢加修繕。
主殿坐北朝南,通體基本上可以稱為為石屋。其台基、牆壁均由磚石砌成,門窗、梁坊和斗拱等傳統上應該用木料的地方也用的是仿木石料。石屋有利於防火和防潮,可以確保珍藏典籍免受損壞。其中陳列著152個“金匱石室”,存放著皇家的聖訓、實錄與玉牒

歷史


皇史宬
皇史宬
中國早在秦、漢時期,就有“金匱石室”的制度。《漢書·高帝紀下》記載:“與功臣刻符作誓,丹書鐵券,金匱石室,藏之宗廟。”所謂“金匱”,即是銅製的柜子;所謂“石室”,就是用石頭砌築的房子,其目的均是為了防火,讓其保存的珍貴檔案,能永久地保存下去。
爾後歷代檔案庫,均因襲秦、漢舊制,而又各有所發展,供保存各朝皇帝的“實錄”、“聖訓”、“玉碟”之類的皇家檔案。歷史上歷朝歷代都建有這類檔案庫,但多數已毀,象皇史成這樣保存完整的,已幾乎都沒有了,這就越發顯示出這組建築的特殊價值。
皇史宬的建造,最早源於明朝內閣大學士丘濬給皇帝的上疏。早在明朝弘治五年(1492),丘濬就曾奏陳皇帝,提出應收集整理歷代的經籍圖書,立為案卷保存,以備“今世賴之以知古,後世賴之以知今。”對建設什麼樣的庫房保存這些圖籍,他建議:仿照中國古代“石室金匱”之意,在紫禁城文淵閣附近,建造一所不用木植,全用磚石壘砌的重樓,上層用銅櫃存放各朝皇帝的實錄和國家大事文書,下層用鐵櫃保藏皇帝的詔冊、制誥、敕書及內務府中所藏可用於編修全史的文書。他的這一建議,基本勾畫出了皇史宬的雛形。但由於種種原因,他的建議當時並未能付諸實施,直到42年後的嘉靖十三年,嘉靖皇帝因下令重修累朝皇帝的實錄,並令大臣籌議建閣收藏皇帝的“御像、寶訓、實錄”之事時,當朝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張孚敬等,才重申前議,並有了“石室金匱”的正式建造。但新的建築,已在丘濬建議的基礎上有了很大改變。
皇史宬正門
皇史宬正門
經張孚敬等議定,並經嘉靖皇帝批准,將建造地點選在了南池子一帶,這樣,既可以和其他宮苑建築相成一體,又離紫禁城不遠,還便於專門保管和查閱。其建築規制,不是重樓,而是和南京之齋宮相同,內外用磚石團,閣上敬奉歷代皇帝像,閣下存放累朝皇帝的實錄、聖訓。整個建造工程,用了兩年時間。
嘉靖十五年八月二十日,重修后的皇帝實錄、聖訓奉安進庫,皇史宬開始正式投入使用。
皇史宬初建時,擬定名字並不叫皇史宬。因其初意首先是為敬奉皇帝像而建,所以初命名“神御閣”。工程完工後,嘉靖皇帝又決定專用該建築存放皇帝的實錄和聖訓,而皇帝畫像則另修景神殿恭奉,因此,乃將“神御閣”更名為“皇史宬”。據崇禎朝進士孫承澤《春明夢余錄》記載,皇史宬的名字,是由嘉靖皇帝決定的,其中“史”字,明時寫作“”字,“宬”字,是在“成”上加個寶蓋,這些字形的確定,也都是嘉靖皇帝“自製而手書”的。“宬”,《日下舊聞考》援引《燕都遊覽志》註釋說:“宬與盛同義,《莊子》:‘以匡宬矢’,《說文》曰:‘宬’,屋所容受也。”在中國歷史上,皇帝至高無上,代表國家,而歷朝皇帝又都標榜自己所修的實錄聖訓,“不虛言,不溢美”,是真實的歷史記錄,所以用以存放實錄聖訓的地方,應既是保藏中華文化的總匯,又是保存皇家正史的殿堂。這也就是皇史宬之名稱、之字形的寓意所在。
外景
外景
清朝取代明朝後,仍將皇史宬作為保藏皇家檔案之所,但皇史宬的門額字形,清朝做了很大的改變,“史”字不再用“”字,並且改成了左漢右滿兩種文字合璧。1911年,清朝政府被推翻后,皇史宬一度仍歸溥儀小朝廷的內務府管理,1925年溥儀出宮后,皇史宬由北平故宮博物院接管。這個時期,皇史宬長期處於封存狀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49年北京市政府把皇史宬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55年,國家檔案局成立,皇史宬移交國家檔案局管理。從1956年起,國家陸續撥巨款對皇史宬進行了多次修繕。
1982年,皇史宬又被國家文物局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皇史宬由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直接管轄,所存明清皇家檔案,已移存第一歷史檔案館存放,皇史宬已成為對外開放展覽、展示中華古老檔案建築和文化的重要景點。
2020年5月6日,由於歷史原因,南院成了大雜院,違建、私拉電線問題嚴重,院內拆違工作正式啟動。

建築風格


皇史宬
皇史宬
皇史宬全為磚石結構,面積達2000餘平方米。主要建築有皇史宬門、正殿、東西配殿、御碑亭等,四周圍以朱牆。皇史宬門額由滿漢兩種文字書寫。正殿建在高2米的石台基上,繞以漢白玉護欄,面闊9間,黃琉璃筒瓦廡殿頂,拱券式無梁建築。額枋、斗拱、門、窗均用漢白玉雕成,額枋上施描金旋於彩畫。殿門5洞,均為兩重。室內有高2米的漢白玉石須彌座,上置雕雲龍紋鍍金銅皮樟木櫃152個。山牆上有對開的窗,以使空氣對流。其結構具有防火、防潮等特點,是一座藝術性、科學性、實用性三者兼備的重要文物建築。
蓋房不用一點木料幾乎不可能,蓋大殿不用一點木料,更是讓人難以相信。而皇史成就是一座地地道道的石頭宮殿,全用磚石砌築而成,無一根木料。
外景皇史宬是一座廡殿式建築,屋頂蓋以黃琉璃瓦,吻獸相向,是最高等級宮殿建築。殿前正前方高懸“皇史宬”匾額。正殿座北朝南,通體基本上可以稱為石屋。正殿位於1.42米高的石基上。整個殿身是無梁建築,屋頂為拱頂,南北牆厚分別為6.4米,東西牆厚分別為3.45米。兩側對開窗戶,正南五座券門,每座約重2噸。殿內地面築有1.42米高的石台,其上放置鎏金銅皮包楠木製成的金匱。整個建築與裝具設計完美,做工精良,功能齊全,華貴耐用,即能防火、防潮、防蟲、防霉,且冬暖夏涼,溫度相對穩定,極宜保存檔案文獻。
皇史宬主要收藏皇族的玉牒,歷代皇帝的實錄、聖訓(寶訓)等。這些檔案均存放在金匱內。室內金匱明代有20台,清雍正時增至31台,同治時為141台,光緒時為153台。清代還把107顆將軍印信存放於皇史宬,另貯《大清會典》等。兩側配殿清代還保存過內閣題本的副本。
皇史宬是我國封建社會檔案庫房建築的傑出代表。

收藏文物


金匱

金匱
金匱
雲紋雕龍的木櫃,即所謂的“金匱”。在這些“金匱”中,收藏著歷朝皇帝的實錄和聖訓,以及皇室的家譜──玉牒,也就是說皇帝個人和他家族成員的個人資料都收藏在這裡了,金匱就是古時候收藏絕密材料的“保險櫃”。明朝時《永樂大典》的副本也曾存貯皇史宬。

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
1772年開始,經十年編成。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書,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據文津閣藏本,該書共收錄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種、七萬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裝訂成三萬六千餘冊。保存了豐富的文獻資料。“四庫”之名,源於初唐,初唐官方藏書分為經史子集四個書庫,號稱“四部庫書”,或“四庫之書”。經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圖書分類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圖書,故稱“全書”。清代乾隆初年,學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說”,主張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閱。此說得到社會的廣泛響應,這是編纂《四庫全書》的社會基礎。《〈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又是一部重要的目錄學著作。
《四庫全書》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按照內容分類,包括4部44類66屬。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經部包括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等10個大類,其中禮類又分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總義、通禮、雜禮書6屬,小學類又分訓詁、字書、韻書3屬;史部包括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雜史類、別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等15個大類,其中詔令奏議類又分詔令、奏議2屬,傳記類又分聖賢、名人、總錄、雜錄、別錄5屬,地理類又分宮殿疏、總志、都會郡縣、河渠、邊防、山川、古迹、雜記、遊記、外記10屬,職官類又分官制、官箴2屬,政書類又分通制、典禮、邦計、軍政、法令、考工6屬,目錄類又分經籍、金石2屬。
子部包括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演演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小說家類、釋家類、道家類等14大類,其中天文演演算法類又分推步、算書2屬,術數類又分數學、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書相書、陰陽五行、雜技術7屬,藝術類又分書畫、琴譜、篆刻、雜技4屬,譜錄類又分器物、食譜、草木鳥獸蟲魚3屬,雜家類又分雜學、雜考、雜說、雜品、雜纂、雜編6屬,小說家類又分雜事、異聞、瑣語3屬;集部包括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5個大類,其中詞曲類又分詞集、詞選、詞話、詞譜詞韻、南北曲5屬。除了章回小說、戲劇著作之外,以上門類基本上包括了社會上流布的各種圖書。就著者而言,包括婦女,僧人、道家、宦官、軍人、帝王、外國人等在內的各類人物的著作。

玉牒

皇族的族譜稱作玉牒。清代玉牒,即清代皇族的族譜。中國歷代王朝,均修玉牒。可惜清代以前各王朝玉牒,均未流傳於世。清代玉牒是唯一完整系統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譜。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現存清代各類玉牒二千六百餘冊,遼寧省檔案館也保存大體相同的一份。這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它對於清代的典章制度、宮廷歷史、皇族戶籍,以及人口學,譜牒學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價值。
清代玉牒
清代玉牒
纂修族譜,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修族譜,始終是豪門望族維護其族權統治的一種重要手段,用以正名分、別遠近,並作為承襲爵產的依據。而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更將纂修玉牒視為關係王朝政權統治的一件要事。每逢修玉牒之年分,即設立專門機構——“玉牒館”,並由皇帝欽派大員充任總裁,專司其事。
清代玉牒的纂修及其規則
竹簡式
竹簡式
順治十二年議准,玉牒每十年纂修一次。但實際情況是,順治、康熙、雍正三朝因計算方法不同,將上屆纂修之年計算在內,所以每次纂修遞減一年,實際只隔九年,乾隆朝才改為不計算上屆纂修年分。還有兩次例外情況:一是乾隆七年重修后,應十七年再修,但事隔五年,即乾隆十二年又提前重修一次。再一次是清朝被推翻后,溥儀小朝廷於一九二一年最後修了一次玉牒。從順治十八年初次纂修玉牒開始,有清一代,共修玉牒二十八次。
每次修玉牒,要用紅筆在上次玉牒末尾添加上新生者,在修上次玉牒后死亡者,要用墨筆將紅名改為黑色,即史書上所言“存者朱書,歿者墨書。”從現存玉牒內容分析,後期所修玉牒較比前期內容要多些;兩次玉牒纂修時間相距愈近,其內容差別就愈小。例如以光緒、宣統年間所修各次玉牒相對照,除每次在末尾增加幾個新名和個別紅名改黑外,內容基本一致。
玉牒修成后,要舉行隆重的恭貯儀式。順治十三年題准,將玉牒繕寫三部,皇史窚、宗人府、禮部各藏一份。乾隆二十五年改為繕寫兩部,分別存於皇史窚和盛京。送貯之前,先由欽天監選擇吉日,於宗人府搭設彩亭,用黃蓋龍旗儀仗,樂部奏樂;玉牒館總裁率纂修官員,俱穿朝服,恭奉玉牒,行三跪九叩禮,滿漢文武官員於午門外跪迎;皇帝閱畢,內監捧出,再由王公於太和門外金水橋跪送,彩亭由東華門出,護送至皇史窚。玉牒送貯盛京,除了送行時仍用隆重禮節外,還要求所經地方,設彩棚奉安;出山海關后,盛京將軍派官員率滿洲兵丁護送,地方文武官員,俱穿朝服出郭跪迎跪送,至崇政殿陳設后,再送往敬典閣恭貯。

旅遊攻略


開放時間

原:早9時----晚5時(周六、日不休),現不接待遊客。

門票

免費

位置

坐落在北京東城區南池子大街南日東邊,靠近故宮東側。

交通

北京市乘2、4、10、20、60路車到天安門,或南池子下車向北路東。

地址

南池子大街136號

違建拆除


皇史宬分南北兩院,由於歷史原因,南院成了大雜院,違建、私拉電線問題嚴重。
2019年底,按照東城區《2018年—2020年“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方案》,皇史宬文物騰退工作結束。
2020年5月6日,院內拆違工作正式啟動。根據測算,整個院內的違建共有597.14平方米,將按計劃逐步拆除,工期將持續50天,此後將由故宮博物院對文物古迹進行原貌修復,此次拆違對於古建修復、中軸線申遺等工作都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