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關清真寺

安徽安慶所屬寺廟

南關清真寺是安慶的清真古寺之一,地處安慶市回民傳統聚居區大南門,建於明成化五年(1469),原名清真堂,后改名寺。清咸豐三年(1853)毀於兵燹。同治九年(1870)重建,至光緒二十三年(1897)竣工。南關清真寺佔地面積1829平方米。全寺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布局嚴謹,是安慶穆斯林舉行宗教活動的殿堂、回族群眾聚會的中心、愛國主義民族團結教育的基地,也是安慶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的一個重要窗口,在安慶回族和伊斯蘭文化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文物價值。

歷史沿革


初建

明代愛國將領馬義出生安慶回民武將世家,保衛祖國南疆四十年,因軍功授世襲驃騎將軍。四十年中,馬義一直駐守邊疆,從未回家探親,因此,朝廷還為他在中越邊界立鐵柱表彰。至明成化五年,五十多歲的馬義始得遵旨回安慶探親一次,皇帝賜旨為他建府第、修宗譜,為其母造墳瑩。馬義較為簡陋地建築了自己的府第“清真敦悅堂”(今天的“探花第”),又在府第之旁建造了安慶南關清真寺,寺的規模遠大於府,馬義還在寺內設立了義學校,供回族子弟讀書,開創了南關清真寺500年免費義務教育的先河。

修繕重建

清咸豐三年(1853)南關清真寺被太平戰火所毀。光緒元年(1824),安慶回民在“寺坊(社區)執事會”的“十五執事”主持下重建該寺,至光緒二十三年(1897)工程告竣,總計耗銀萬兩,歷時27年。計建有無像寶殿、南北廂房、勸學堂、洗心所、明德堂、三重門樓等建築。全寺規模宏大,結構精巧,金碧輝煌。其設計者為端木東山,安慶回民,人稱“木二老爹”。建寺時,本坊及周邊穆斯林傾囊捐獻,而以抱恩堂錢氏自江西捐木尤多。掌事諸人更是“經營締造,備極艱難”。

規模建制


1981年安慶市政府撥款重修大殿。寺內建築有:三重門樓、迎賓堂、無像寶殿、南北講經堂、“超泉”水井室、阿訇宿舍、養正堂二樓、明德堂二樓、民族會議廳綜合樓(包括水房、女禮拜殿、望月亭、民族會議大廳、鍋爐房等)。其中民族會議廳綜合樓、養正堂二樓、明德堂二樓系80年代新建。

交流合作


歷史上南關清真寺大阿訇輩出,其中有明 寺的首任伊瑪目馬如宣、清末重建清真寺時的伊瑪目馬宏厚,清末重建清真寺時負 財的大阿訇楊遐吉(楊子貞),民國初年時的大阿訇馬少峰、方育才,民國時期的大阿訇楊月軒、馬筱文、端木廣田,建國前後的大阿訇馬谷安、藍鳳雲、方楚清等(建國后安徽有“梅蘭方”三位大阿訇,除梅阿訇外,藍鳳雲、方楚清兩位都在安慶南關清真寺)。這些大阿訇都是嚴謹篤學、潛心修持的大師,在國內具有廣泛影響。
南關清真寺[安徽安慶所屬寺廟]
南關清真寺[安徽安慶所屬寺廟]
南關清真寺的大阿訇們,在宗教學術上奉行明清兩朝著名教義學家王岱輿、馬注、劉智等“以儒詮經”“以儒解回”的方針,在大殿上的“卧爾茲”講演中,在寺內免費義學的課堂上,在日常為教胞釋疑解惑時,都積極融匯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把伊斯蘭思想與中國的優秀傳統思想相結合、特別是與中國儒家的思想相結合,形成中國本土化的伊斯蘭思想。他們提倡孝順父母、善待親友、和睦鄰里的道德倫理,一直進行著“敬主愛人,忠孝報國”的宗旨教育。在清代,安慶南關清真寺還把伊斯蘭的“古爾邦”節翻譯成“忠孝節”,把南關清真寺前的街道命名為“忠孝街”(直到“文革”后才被改名為清真寺街)。

文化名人


1.江南布鄭流韻千古 在光緒年間主持重建南關清真寺的“寺坊十五執事”中有鄭珊、鄭琳兄弟兩人。鄭珊(1809-1897),字雪湖,晚清時代的安徽著名畫家,是當 畫藝術大師黃賓虹的老師。鄭琳(1819-1898),鄭珊胞弟,亦為著名畫家。世人稱他們為“江南布鄭”。 1856年,鄭珊客揚州。青年黃賓虹喜書畫,慕鄭珊之名,列於門牆。鄭珊授以“六字訣”,謂作畫當“實處易,虛處難”,黃賓虹得法頓悟,技業大進。黃賓虹成大名后自謂此“六字訣”乃是他終身追求之藝術境界。鄭珊壽至88歲,鄭琳享年79歲。鄭珊、鄭琳兄弟在我國美術史上有相當高的地位。鄭珊、鄭琳兄弟既是國內知名畫家,又是安慶回坊和南關清真寺的執事,他倆對安慶回族的公益事業頗多。他的學生中有回族,也有漢族(如黃賓虹),體現出回漢一家、親密無間的精神。
2.著名愛國學者馬以愚馬以愚(1900-1961),名吉睿,安慶回族,中國現 名的伊斯蘭教學者、回族史學家。建國前曾任中國回教理事會懷寧支會理事長。馬以愚是安慶市依澤小學的創建者之一,建國前歷任安慶清真小學校長,上海伊斯蘭師範教師、北京成達師範教師、監察院編纂兼上海誠明文學院教授、復旦大學客座教授。抗日戰爭爆發時,他在報刊上發文,號召全國穆斯林積極勇敢抗戰,號召全國穆斯林與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對敵,表現了愛國主義精神。抗日戰爭勝利后,他返回安慶,任“安慶回教協會”理事長,主管清真寺事務和回族公益事業。解放後任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省民委委員。馬以愚一生著述達百萬餘言,主要有《中國回教史鑒》、《回回曆》、《嘉陵江志》、《易學象數論抉微》、《曆法考證》等。其《中國回教史鑒》是我國第一部伊斯蘭教及回族史專著,史料價值極高。《回回曆》一書考證了阿拉伯天文學對中華曆法的影響和,把阿拉伯曆法傳入中國的時間推前了400年,具有極高學術價值。
3.回族市長馬軼塵 馬軼塵(1903-1993),安徽著名教育家,建國后歷任安慶市副市長、人大副主任。他還是建國后“安慶回民協會”的第一任會長。(當時的回民協會職能涵蓋今天的“伊協”和“寺管會”)建國前,馬軼塵歷任過20所中小學校的教師和校長,教書育人30餘年,桃李滿天下。馬軼塵很早就開展多種教學實驗研究,先後採用過美國杜威的“導爾敦制”、“設計教學制”、“兒童中心制”,皆取得成果。最終接受陶行知的教育主張:推行“藝友制”和“小先生制”,普及教育,使安慶市的大量文盲得以識字脫盲。抗戰期間在重慶曾任《回教論壇》編輯,民國教育部教科書編委會編輯員。建國后,任安慶回民協會第一任會長,為維護民族團結,發展民族經濟文化事業作出了貢獻。他還曾兩次主持維修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