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慶

王崇慶

王崇慶(1484-1565)字德征,號端溪,明開州(今濮陽縣胡狀鄉老王莊)人。明弘治三年舉進士,初授常熟縣今,后升沁州知州。據王氏墓碑載:崇慶一生舉止穩重博雅,為官廉潔清正,著述頗多,堪稱忠孝禮賢,崇慶孝敬父母,凡其在家期間,不論公務再忙,堅持每天向父母請安,問寒問暖,父母外出、回歸,他都要跪著送迎,可謂忠孝兩全。

(概述圖片來源:明人繪《端溪先生像》濮陽縣檔案館藏)

族譜


他的先祖是明洪武元年(1368年)自山西繁峙縣遷此的。王崇慶之父是王氏遷此的五世祖,弟兄四個,排行第三,名漸齋。

為官史


其母是清河頭侯英都御的二侄女,生三男四女,祟慶是次子。崇慶自幼聰慧好學,正德三年(1508年)牟進士授戶郡尚書,嘉靖年間又任禮部尚書。娶妻三,初娶張氏21歲亡,次娶段氏24歲又卒,后封誥命大人,繼娶張氏,享年81歲,亦封誥命。有兩子,大兒子在外任縣令,次子小樵,是當時國母義子。

墓碑述實


父母有病,他總是親自煎藥,跪著端茶送飯。正德三年(1508年)進士。授戶部主事,以建言獲罪,下錦衣衛獄,謫廣東肇慶符壽康驛丞,歷泌州推官、登州同知、累遷山西按察使。嘉靖八年(1529年)任河南等處提刑按察司副使,尋改遼東苑馬卿。官至南京吏部、禮部尚書。著有《周易議卦》、《五經心義》、《端溪文集》、《南戶部志》、《開州志》等。他遍撰的《開州志》為後世留下了無價之寶,時稱為學者,謂端溪先生,祀為鄉賢,王崇慶做官后,廉潔清正、忠心耿耿,為國事他竭盡全力、持之不懈。誰有損皇家體統,他聞而相駁,視而相衛。例如,他發現嘉靖的一位宮娘跟太監行為不端,上去把宮門鎖了。認為這有損皇帝尊嚴,亂了朝綱。好友相勸,不讓他管這種事,但他不聽,寧犯欺君之罪,執意要搜宮。結果打開宮門,把太監從老皇帝的影像後面拉了出來。這就是明代有名的一段趣聞一一王尚書搜宮。王崇慶在朝做官期間,老王莊的王家門口總是紅燈高掛,如同過節一般。可是在王崇慶因母親有病告老還鄉后,家門口的紅燈換成了梨燈,街坊鄰居、過往行人誰也不解其意,但又不便詢問。梨燈在王家門口高掛,天天發光發熱。有一天,濮陽人董漢儒(此時還不是尚書)路過老王莊,看見王尚書家門口的梨燈,不禁欣然笑了。他見到王崇慶便說:您老雖然離朝鬧職,但報國之心仍不減當年。王崇慶聽此言頓吃一驚。心想:此人不凡,竟能理解點梨燈之意。他正面仔細看了看董漢儒,說:你前走幾步,再後退幾步。董都照此做了。他拉住董漢儒的手,回家暢談了很久。最後說:將來你肯定比我強。據傳董漢儒授尚書後,他的處事為人比王崇慶書生氣少多了。

著書


濮陽縣檔案館藏《端溪先生年譜》書影
濮陽縣檔案館藏《端溪先生年譜》書影
王崇慶一生無所好,專愛著述,垂老不倦。他一生著了不少的書,如《古風所著》、《五經心義》、《山海經釋義》、《元城語祿解》、《端妥文集》等,特別是他編著的《開州志》,給濮陽的子孫後代留下無價之寶。它對研究濮陽的歷史變遷、地物地貌風、風土人情都有重要作用價。

墓葬


2012年5月23日,在濮陽縣城關鎮吉村南發掘了一處大型古代磚石墓,這也是濮陽市至今發現的形制結構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明代古墓葬。文物專家現場鑽探發現,該墓東西長八米五,南北寬四米五,墓頂為磚砌而成,墓門為拱形門,上面是歇山頂,兩側是用磚頭砌成的牆,房脊部分還有磚雕花紋,整體像是一座庭院。
10月13日,濮陽縣委、縣政府主持召開了“濮陽明代大墓專家論證會”,市縣文化、文物保護部門的負責同志、市縣專家學者參加會議。會議指出,5月23日,在濮陽縣城關鎮吉村南王崇慶家族墓地,當地群眾在取土時發現一座明代墓葬,因其規模大、規格高,又在其王崇慶家族墓地範圍之內,初步認定為王崇慶墓。2012年6月至7月,濮陽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和濮陽縣文物管理所對該墓葬進行了科學發掘。根據發掘情況,結合歷史文獻記載、王氏族譜及歷史傳說,經與會專家論證,形成以下結論:
一、該墓為王崇慶墓。二、王崇慶墓保存完整,規模較大,在河南地區,甚至國內明代墓葬中也不多見,這對於研究明代的喪葬制度、建築結構等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