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教科書

共和國教科書

《共和國教科書》是2011年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讀庫。

歷史背景


共和國教科書
共和國教科書
1901年,清末翰林、曾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張元濟,投資商務印書館,不久,就決定組織編寫一套新式教科書------《最新初等小學教科書》。1904年《最新初等小學教科書》一上市就取得成功,十多年間銷售達數百萬冊。辛亥革命后,商務印書館嚴格意義上的競爭對手出現了,它就是中華書局。1911年武昌起義一爆發,中華書局創始人陸費奎就立即組織編輯《中華初等小學國文教科書》,1912年正式出版,封面赫然印著共和國旗幟,這讓它很快成為全國各地學校搶手貨。然而張濟元趕緊部署應對之策,抓緊編寫出版《共和國教科書》,因為書名帶著帝制轉共和的全新氣象,再是中華書局的教科書沒有商務印書館的簡明,逐漸佔了百分之六十的市場。

影印再版


辛亥革命百年之際,由商務印書館於1912年出版的書名帶著帝制轉共和的全新氣象《共和國教科書》被重新編輯再版,其中包括初小和高小的《新國文》和《新修身》,以及與之相配套的《教授法》。

內容簡介


《共和國教科書》由上海商務印書館首版於1912年,其後十年間,共銷售七千至八千萬冊之多,是當時影響最大的一套教科書。這是讀庫計劃修復整理的老課本系列中的第一套。我們的整理再版工作,主要分為兩項:一是對教科書部分的還原與修復,二是對教授法部分的校訂與編注。
本次再版,我們儘力實現了如下三個目標:
一、以“全貌”、“原貌”來再現這些百年前的教育經典與出版碩果。教科書部分,我們將原屬初小、高小的《新國文》《新修身》共計二十八冊,及《公民須知》一冊,合併為初小部分六冊、高小部分五冊,仍以繁體線裝方式出版,原書的封面及內文所有內容均在各分冊中予以保留。
二、整理掃描之後,我們又對這些頁面進行了力所能及的細緻修復。拜現代技術條件所賜,使得我們的修復工程得以超越傳統影印書的概念。教授法部分,我們將與教科書相對應的二十八冊教授法,合併為六冊,凡百萬餘言,以簡體橫排方式再版,以利當代讀者理解,並方便與教科書對照閱讀。
三、由於這套老課本風行若干年,版次眾多,不同版本間有諸多內容變動,往往出現不同版本的教科書之間、教科書與教授法之間內容不盡一致的情況,有的只是簡單的字詞或句讀差異,有的則是內容有較大增減;有的是內容相同而標題不同,有的則是標題相同而內容不同;有的是不同版本之間某課內容全換,有的則是不同版本之間連續幾課內容全換。凡遇這種情況,簡單的字詞或句讀差異,我們遵循教授法服從教科書的原則(除非教科書有明顯錯誤);內容不同之處,有的依從現代社會的觀念(如《新國文》初小第七冊第二十四課選了《鮑氏子》而非有捕鯨說法的《鯨魚》),有的資料搜集困難,則視版本保存情況,以教授法能與教科書相配為宜,同時兼顧頁面質量。經多次努力,至少我們目前整理的這一整套《新國文》與《新修身》,其教科書與教授法的內容是對應一致的。

作者簡介


這個宣紙版套裝是應那些藏書癖們的要求特製的,即教科書部分的十一冊改為宣紙印製,算是奢侈品收藏。教授法部分的六冊依然為橫排簡體平裝
該套裝涵蓋原屬初小、高小的《新國文》《新修身》教科書共計二十八冊,及《公民須知》一冊;以及與教科書相對應的原二十八冊教授法的全部內容。開本規格與書中內容與其他套裝版並無區別。
如果您覺得書架上應該有一套按照中國傳統造紙及印刷方式做的書,那麼這套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即使是作為標本收藏。除此之外,單從使用角度來說,我們的普通線裝版已完全可以勝任,無需額外花費。
需要說明三點:一、宣紙的製作過程為手工抄紙,所以每張紙的厚度會略有差別。二、宣紙版新書顏色很白,與常見的黃色舊線裝書不同,那是因為存放時間還不夠長,這種書是越放越好看。三、宣紙版圖書的造價一般是普通書的四到五倍。
宣紙版的開本規格同樣為150×220毫米,與之配套的教授法為簡體橫排平裝,70克純質紙(與《讀庫》內文用紙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