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第七分校
1939年在西安王曲創立的軍校
第七分校
陸軍軍官學校第七分校(以下簡稱軍校七分校)是繼承中央軍校西北軍官訓練班的基礎上建立的。抗日戰爭初期(1938年1月)軍校七分校奉命籌辦,同年3月29日在陝西鳳翔正式成立。抗戰勝利后(1946年1月)併入成都本校,成為陸軍軍官學校西安督訓處,續辦至廿一期學生畢業(1947年9月18日);仍辦軍官訓練班。軍校七分校的訓練基地遠及陝甘兩省的蘭州、天水、風翔、西安、戶縣等地,辟窯洞為營舍或駐寺廟,校部設在西安王曲鎮(原城皇廟內),陸續建有黃埔村、留村、曹村等新營房。七分校是國民黨軍事集團中最大的軍事院校之一,學生總隊畢業人數最多居各分校之冠。各分校多在1945年前撤併,而西安督訓處仍在王曲辦教學。從十五期至二十一期共計培養畢業生25569人;此外尚有軍官訓練班、軍官教育隊、政工幹部訓練班、補訓大隊等畢業約一萬餘人。
中央軍校設在西安王曲的第七分校,其前身為中央軍校西北軍官訓練班。
一九三六年前後,國民黨陸軍第一師師長胡宗南(浙江孝豐人,黃埔軍校一期學生)率部駐防甘肅天水。該師的實際兵力超過普通一個軍,所以有人稱胡師為“天下第一師”。胡宗南也常以左宗棠的業績自喻,頗有雄踞西北的企圖。他為了擴充部隊、培養幹部,經請求蔣介石批准,在天水成立了中央軍校西北軍官訓練班。班內特別包括了一個少數民族青年中隊,其中有回族五十多人,蒙族、藏族各四十多人,以儲備人才,為其以後進據新疆、內蒙、青海、寧夏等地區作未雨綢繆之計。
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爆發,胡宗南時已升任第一軍長,並奉命東調參加上海戰役,西北軍官訓練班遂停辦。京滬一役,戰事激烈,部隊軍官尤其是下級軍官損失慘重,亟待補充。於是,國民黨中央決定在備戰區設立軍校分校,大量培訓初級軍事幹部。
是時,胡之第一軍已由前線撤退至鄭州一帶。迨參加中原戰役后,繼撤至陝西渭南、鳳翔進行整補。一年左右,胡宗南已由軍長升任第十七軍團長,再調升第三十四集團軍總司令。
當我由上海轉退長沙,協助胡部曹日輝旅成立預備第七師時,接胡電,著我以“中央軍校西北軍官訓練班”名義,招收京、滬、杭及皖南淪陷區來長沙的學生。我即通過考試共錄取了六百多名學生,編成一個大隊(轄五個中隊),並就地訓練待命。
一九三八年元月,又接胡電“將學生集中鳳翔訓練”。我以軍官訓練班教育處長兼學生大隊長的頭銜,率隊到鳳翔。二月初,由淮海淪陷區招考的八百名學生,相繼抵達。這時,中央軍校指示,將在鳳翔的學生分編為軍校第十五期第二和第三兩個學生總隊。總隊建制各轄兩個大隊,共八個中隊。第二總隊總隊長,先後有陳孝強、羅歷戎、李正先、王治岐等。第三總隊總隊長,由駐蘭州的一九一師師長楊德亮兼任。該總隊由甘、寧、青招考的步兵大隊在蘭州駐訓;騎、炮、工、通、特種兵大隊在鳳翔。胡任我為第二總隊的副總隊長,兼特種兵大隊大隊長。
在鳳翔駐訓期間,同時進行設立第七分校的籌備工作。負總責的是吳允周,襄助的有籌備委員曾擴情、秘書楊爾瑛及政治主任教官馮軌、軍事主任教官查用鈞等。不久吳允周去西安王曲,風翔學生總隊的教育訓練交由我負責。
一九三八年春,中央軍校第七分校正式成立。校址位於王曲鎮。分校主任是胡宗南,副主任最初是顧希平,后是周嘉彬等。
一、主任辦公廳。廳下有機要、人事、軍法等三個科。吳允用任辦公廳主任,後為羅歷戎。
二、教育處。處下有步、騎、炮、工、輜、通等兵科和編譯市及軍械科;有總教官室、主任教官室和高級教官辦公室;還有附屬的若干業務單位,如防毒研究室,印刷廠、器材倉庫、兵馬醫院及沙盤、兵棋研究室等。另外還配屬有供學生實兵指揮的練習團。招生委員會也設在教育處,由教育處長兼任主任委員。
三、經理處。處下有財務,被服、糧秣三個科和糧秣被服倉庫。
四、總務處。處下有事務、保管、修建三個科和若干附屬組織,如軍樂隊、警衛排、傳令排、清潔排、花工排、修繕排及汽車排和膠輪車排組成的運輸隊等。
五、軍醫處。處下有內、外科和藥劑三個科,附設單位有軍醫院及各總隊的醫務所。
六、會計室。室下有審計、核算、財務監督三個科。
七、政治部。部下有教務、訓育、組織三個科及政治總教官室。
第七分校教育訓練編製,主要為學生總隊。分校級別與本校一致。
一九三八年上半年,先後成立第十五期第二、三、四、五共四個總隊。同年八月到次年初,又陸續成立了第十六期第四、五、六、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共七個總隊。一九三九年十五期學生,分先後兩次全部畢業,一九三九年末,再先後成立第十七期學生總隊。該期初間編有七個總隊,后合併為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共五個總隊。以上三期學生人數約有一萬五千多名。
各級編製,一般是總隊下轄三個大隊,大隊各轄三個中隊,中隊下為區隊和班。中隊為基層訓練單位,有學生一百二十多名。這三期,除十五期有一個特種兵科大隊,十六期和十七期各各有一個特種兵科外,其他全部為步科。分校由於人數多、規模大,其訓練駐地集中於王曲周圍一、二十里的幾十個較大村莊和西安以南郊許多村落外,還遠及戶縣、鳳翔和甘肅的蘭州、天水。如遇畢業集訓,往返非常費事。
一、歸教育處領導的軍官教育隊。教育隊下分設戰術研究班、重兵器訓練班、機械化訓練班、炮兵訓練班、技術(劈刺及器械體操)訓練班等。其中,除炮訓班系調訓當時的炮二旅和重炮團以及其他部隊炮兵營連的軍官進行深造外,余均為培養和警備分校所需的軍教人才,包括成績較好的學生和隊職軍官,結業後任助教和教官。
二、軍需實習班。該班主要是調訓各部隊的初級軍需人員,同時也招考了一部分學生,施以軍需業務教育,結業后回原單位或分派工作。
三、邊區語文班。初向國民黨軍訓部報備時,說是設立蒙、藏、回三種邊語,結果辦的是德、英、日、俄四種外語。因教員問題,俄文組在幾個月後就停辦了。不久邊語也因同樣問題而流產。
第七分校還成立有軍官總隊,主要是調訓各部隊行伍出身的排連營級軍官,施以半年到一年的軍事補助教育,以增加學員的軍事知識,提高其指揮能力,結業后仍回原部隊工作。從一九三八年開始,先後辦了六期。按中央軍校本校軍官總隊級別,接續為第七、八、九、十、十一和十二期,調訓人數共計四千左右。軍官總隊這個組織,各分校都有。只是按地區條件及部隊多少,或成立總隊或成立大隊而有所區別。
第七分校另轄有一個教導總隊。教導總隊共有四個教導團,團各三個步兵營和一個特種兵營。全總隊官兵約一萬五千人。分校只負責教育訓練,指揮調遣隸屬第三十四集團軍的戰鬥序列。我曾一度任教導總隊的總隊長。一九四五年冬,該總隊改編為陸軍三十一師,這是后話。
第七分校還設有國民黨特別黨部。黨部主任委員由胡宗南兼,書記長由政治部主任兼,王超凡任期最長。各學生總隊均設有國民黨區黨部,大隊設區分部。總隊長和總隊政治指導員分任區黨部主委和書記,大隊長和大隊政治指導員,分別任區分部主委和書記。
我在第七分校成立前後,曾任過副總隊長、辦公廳副主任、教育處長等職,主要是主持教育訓練,故對這一階段情況比較熟悉,以上概括回憶供作文史研究工作參考。(黃埔軍校第七分校教官 劉釗銘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