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淦銘
蘇州鐵道師範學院中文系主任
姚淦銘(1948.11—),蘇州吳江人,畢業於南京大學,文學碩士。現為教育部所屬“211”之江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古代文獻研究所所長。自2004年以來,中央電視台CCTV10《百家講壇》欄目邀請其講學,他作了有關王國維、老子文化的系列學術講演,收視率高,反響好。
姚老師
姚淦銘
姚淦銘各地巡講圖
1948年11月4日出生,江蘇吳江人。中共優秀黨員。1984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后執教於蘇州鐵道師範學院,為中文系主任、教授。曾獲鐵道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現任教育江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古代文學與食品貿易與文化方向博士生導師,古代文獻研究所所長,兼任蘇州市語言學會副會長。被破格先後晉陞為副教授、教授。曾應邀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講《王國維學術之境界》及《老子與百姓生活》19場,在上海電視台《文化中國》講《孔子》系列30集,深受廣大觀眾歡迎,反響熱烈,被評為“最具親和力的主講人”。
姚淦銘教授的學術領域廣泛,主要從事於甲金文、古韻訓法、書學理論、王國維學術專題、古典文獻學、古代文化、食品文化的研究。其學術研究求新求深,並重視交叉學科的開拓,成果頗豐。
專著有:《老子與百姓生活》、《再說老子與百姓生活》、《哲思眾妙門——老子今讀》、《《王國維文獻學研究》、編校《王國維文集》(四卷本)》、《孔子的智慧生活》、《漢字與書法文化》、《漢字心理學》《禮記譯註》《先秦飲食文化研究》(上、下)、《趣談中國摩崖石刻》、《孝經智慧》、《<大學>智慧》等,已發表160多篇文獻學、語言文字學等學術論文。曾獲國家圖書獎。
姚淦銘
姚淦銘
《無錫榮氏家族與高等教育事業》的研究課題已獲高教部批准,立項開展研究。此課題是研究無錫榮氏家族三代人與高等教育事業的結緣、貢獻與啟示。
姚淦銘
(二)古為今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姚淦銘擅長將書本理論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用古人的思想啟迪學生解決現代的社會問題,使書本上呆板的知識變得鮮靈活現,對學生的思想充滿啟悟。他常給學生說:“書本上的知識是死的,關鍵是怎樣把知識運用在實際生活之中,教會學生運用知識,這才是老師的職責所在。”姚老師也一直在實踐這樣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上,他經常鼓勵學生多讀書,多積累,多經歷,多歷練,投身現實社會,開創人生的一番事業,實現人生價值。
姚淦銘
(三)技藝高超,享譽海內外。姚淦銘教授的教學技藝高超,享譽海內外。在學校里,歷次教學質量檢查中,學生的優秀投票率均名列前茅。院內外學生常慕名來聽課,他的課堂人氣充足,同學們普遍感到聽姚教授講課是一種藝術的享受。姚淦銘教授精湛的教學藝術引起了社會廣泛的讚譽,自2004年以來,中央電視台CCTV10《百家講壇》欄目邀請其講學,他作了有關王國維、老子文化的系列學術講演9場:
(1)王國維的學術三境界;
(2)老子其人;
(3)老子與現代人的心理平衡;
(4)老子談飲食之道
(5)老子談成功之道等。
觀眾達600萬以上,收視率高,反響好。央視此欄目繼續請他講演,而央視其他欄目也請他作另一專題系列的講演。他還出訪日本、台灣等地進行學術交流,得到了廣泛的讚譽。上海《解放日報》撰文稱譽他為“思想者”,並在“思想者”專欄以一個大篇幅刊登了他的照片、小傳、學術文章《王國維於學術境界的睿識與歷練》,影響很大。
姚淦銘
在2006年底,《文化中國》欄目根據觀眾投票,評選姚淦銘為最具親和力的講述人。而讀者也確實見識了他謙謙君子的風範。在圖書籤售的時候,姚淦銘準時出現在簽售現場,先是與早已排著隊的讀者連聲說“謝謝”,簽售中起身與每一位讀者握手。雖說場面不溫不火,但一個半小時的讀者隊伍始終未斷。
徠姚淦銘簽售現場
百家講壇
姚淦銘將孔子選擇先從孔子的生活切入,比如講孔子是怎樣吃飯、穿衣、坐車、交友、學習等,發掘和還原了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孔子。姚淦銘說:“我就是要努力拉近老百姓和聖人之間的距離。誰說聖人就一定高高在上?孔子每天也唱當時的流行歌曲啊!”
姚淦銘著作
“道可道,非常道。”現代人怎樣悟道?姚淦銘說,老子是用詩一樣的語言來寫哲學,很美,很朦朧。要學《老子》,首先就要進入他的語言語境中去。還有兩條。首先,要平心靜氣地慢慢學。其次,任何智慧要悟。他專門拆“悟”字,告訴大家“悟”是怎麼回事。“悟”是一個“豎心邊”加一個“吾”,“就是說,任何智慧要用“我心”來悟,別人是代替不了的。這個悟,有時是頓悟,有時是漸悟。姚淦銘說:“要一點一點地悟。”我們要學道、悟道、踐道,一點一點地慢慢改變自己的人生。做到保持良好的心態,超越人生的很多困惑,就可以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他在大講壇上還說,當我們人生的兩隻腳,一隻腳踏在老子的肩膀上,一隻腳踏在孔子的肩膀上,站在東方的智慧和西方的智慧兩座山峰上,看的有多遠、多深。這就擁有了智慧。“可惜很多人不知道,終生和經典擦肩而過!”如果一個人做到四句話———古今融通、古西交匯、出入雙修、中西合璧,這樣的人能不成功嗎?
所以,我們現代人如果能聞其道、得其道、行其道的話,把老子的智慧轉化為我們的智慧,把古人的大智慧轉化成為我們現代人的智慧,這是一筆相當豐富的財富。